空軍海航仍有近百架蘇30,為何不升級到殲16的水平?

2020-12-22 鋒芒FM

我國引進蘇30始末

上世紀90年代初期,經過艱苦的洽談爭取後,我空軍正式引進了蘇27戰鬥機,蘇27是我空軍裝備的第一款三代戰鬥機,無疑也是一款極其優秀的戰鬥機。我國引進的蘇27數量規模不可謂不大,讓空軍的整體實力迅速提升起來。但蘇27有一個特點是:制空能力強悍,對地攻擊能力卻極其有限,畢竟這款戰鬥機就是為空戰而生,而這一點顯然不符合空軍從純粹的防守到攻防轉變的理念改變

空軍蘇27戰鬥機

蘇27之後,空軍又把目光轉向了由蘇27改進而來的蘇30戰鬥機。與蘇27相比,蘇30的發動機動力更足、武器系統也更為先進,尤其是作為一款多功能戰鬥機,蘇30在保持較高空戰能力的前提下,能夠攜帶各種對地對海攻擊彈藥,進攻能力強悍。蘇30的引進比蘇27要順暢一些,2000年12月,首批蘇30MKK飛抵蕪湖,隨後的數年時間內,我國共引進了76架蘇30MKK裝備空軍,另外引進了24架蘇30MK2裝備海航。

空軍蘇30MKK戰鬥機

曾是進攻主力如今性能不足

蘇30進入我國的2000年左右,空軍和海航非常缺乏對敵對海攻擊能力,此時擔任攻擊任務的仍然是老舊的強5強擊機,二代半的飛豹戰鬥機也剛剛開始定型生產還未形成足夠的戰力。因此蘇30戰鬥機的到來,對空軍和海航進攻能力的提升是巨大的!與殲轟七相比,蘇30的機動能力、掛載能力和執行多種任務的能力要更強一些,因此即便後來殲轟七開始大量生產,這一百架蘇30仍然是空軍和海航最先進的主力機型。

海航蘇30MK2

我國引進的這100架蘇30,除了此前在飛行訓練中損失的幾架外,其餘近百架仍在服役,並且由於優秀的後勤維護,這些蘇30的狀態依然良好。蘇30雖然優秀,但畢竟是上世紀末期設計定型的一款戰機,如今來看,除了作戰半徑和機動能力這些硬指標上蘇30仍然出色,其他無論是航電火控系統還是雷達武器系統,蘇30戰鬥機都已經漸顯落伍

蘇30的性能已經落後

為什麼不對蘇30進行升級

從引進蘇27開始,我國便對這款戰鬥機進行了細緻的學習了解,並且隨後發展出了自己的殲11B型戰鬥機。隨後的殲15和殲16也與「側衛」系列戰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尤其是殲16戰鬥機,是我國對「側衛」系列戰機多年研究經驗下打造出的集大成者!可以說我國目前已經具備了對任何一款「側衛」戰機包括蘇35進行改進的能力,那麼對於性能已明顯不足的蘇30,為何遲遲不對其進行升級呢?

近百架蘇30的維護狀況非常好

對蘇30的升級並不困難,由於同為「側衛」系列,殲16使用的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和武器系統完全可以兼容到蘇30上面,如此一來蘇30在一些關鍵指標上即可接近殲16的水平,尤其是在有了從蘇27到殲11B的經驗基礎,這種升級也不存在技術上的問題,而遲遲不對蘇30進行升級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蘇30的機體太過老舊!

蘇30已無升級必要

同蘇27一樣,蘇30到來後立即展開了各種高強度訓練,即便有了上百架殲16的今天,蘇30依然活躍在空軍和海航的一線,高強度訓練使得蘇30的機體消耗非常大。一架戰鬥機雷達航電發動機都可以更換,唯獨作為主體的戰鬥機機體無法更新。

與其升級蘇30不如生產更多殲16

如今先進雷達系統航電系統都是戰鬥機的核心部件,並且都非常昂貴,用極高的成本去升級一款機體老化的戰機顯然是不合適的,與其如此還不如把資源全部放到殲16上面。可以說我國這些蘇30目前來看已無進行大幅度升級的必要,以目前的狀態站好最後一班崗是最合理的選擇。

相關焦點

  • 蘇27已全部退役,與其數量相等的蘇30仍在使用,海航24架急需替換
    從1992年6月第一批12架蘇27SK飛抵安徽蕪湖到2004年接收最後一批次蘇30MK2,12年時間裡我國共接收了176架蘇27系列原裝機,其中蘇27SK36架,蘇27UB(實際為蘇30K型)40架,蘇30MKK76架,蘇30MK2 24架,其中24架蘇30MK2全部劃歸海航裝備使用。
  • 中國空軍為啥不買蘇-30SM?價格太貴,且殲-16已逐漸成熟
    中國空軍為啥不買「強化版」蘇-30SM? 想必大家都知道中國空軍一共採購了2批共76架蘇-30MKK多用途戰鬥機吧,並且之後中國海軍航空兵也採購了一批24架蘇30-MK2。
  • 99架蘇-30MK2即將「壽終正寢」?服役16年,未來將由殲-16H替換
    對於一個國家的空軍而言,戰鬥機是非常重要的存在,蘇-30作為蘇-27這款經典三代戰機的改進版,由於它那不輸F-15的出色性能,因此很多國家在引進戰機的時候自然是將其列為了首選,而我國為了提升空軍對地對海的攻擊能力在當時也引進了不少的蘇-30。
  • 不戰而屈人之兵!百架殲11殲16集結,印度空軍在高原僅有40架戰機
    但是,目前印度空軍需要面對的對手擁有近乎200架各型號戰鬥機,包括殲-8II、殲-11、殲-16,還有飛豹戰鬥轟炸機,這幾款戰鬥機單個拿出來,印度空軍目前的戰機都不一定是敵對手,並且在拉達克地區部署數量上來看,印度空軍已經遠遠落後,畢竟印度空軍現在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也僅僅是集結了大約不到40架戰鬥機,戰鬥機數量是5:1。
  • 壽命到了?我國進口的200多架蘇-27、蘇-30,應該退役還是延壽?
    (蘇-27SK戰鬥機,曾經是中國空軍的"頂梁柱")從1992年到2000年左右,解放軍通過接收、組裝等方式,總共獲得了近300架蘇-27、蘇-30型戰鬥機,從1992年至今已經整整過去28年,按照正常飛機30年的使用壽命來看,這些蘇-27、蘇-30等戰鬥機的使用壽命也基本耗盡,那麼,這些原裝的蘇霍伊戰鬥機是直接退役,還是延壽後繼續使用
  • 殲20B和殲16批量服役,我國276架蘇-27升級或退役?美國給出答案
    與此同時,消息人士透露,目前沈飛公司已經採用了脈動生產線的形式去組裝殲-16戰機,產能從每月3架增加到每月6架的水平,預計在不久之後會出現殲-20B和殲-116戰機同時批量服役的場景,屆時空軍部隊完全可以將其服役數十年之久的殲-7和殲-8戰機全部退役,徹底將現代化戰機的比例從原來的50%不到提升到80%以上。
  • 殲16換上白色雷達罩,蘇30要失寵了,外形神似性能卻天差地別
    殲16更換白色雷達罩 近日,一架全新的殲16戰機在網絡上引起熱議,這架殲16的雷達罩不是過去的灰色,而是換上了白色雷達罩。據悉這是一架準備交付海軍航空兵的殲16H戰機,因此專門戴上了海航戰機特有的白色雷達罩,方便與空軍型的殲16進行區分。殲16H即將裝備海航,也意味著蘇30MK2戰機徹底失寵。
  • 蘇-30MKK戰機正值壯年,後續升級堪比殲-16,能否再創當年輝煌?
    2020年,在航空工業多個工業集團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固定翼戰鬥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其中以航空工業成飛殲-20隱形戰鬥機,殲-10C多用途戰鬥機以及沈飛的殲-16多用途戰機最為出眾。目前這三型戰機均已經進入高速量產階段,特別是後兩者的產量早已超過100架。這三型戰機分別屬於國際第五代隱形戰鬥機和第四代多用途戰鬥機,代表世界先進水平。
  • 早期從俄引進的280多架蘇27蘇30已到暮年,升級還是退役?
    如今這280多架戰機已經到了暮年,該如何處理也成為了一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也就兩個選項退役還是升級。問題看似簡單其實很難選擇,也許很多人會說中國已經有了更先進的殲11和殲16,甚至還有殲20和殲10,完全可以將其退役用新的戰機去替代,但事實上遠沒有這麼容易,因為280架戰機並不是一個小數目,他們全部退役之後,新戰機的產能是否能夠無間隙或是快速彌補其空缺是個大問題,考慮到現在都還需要買蘇35來彌補產能不足,足以見得不可能將其完全退役,而如果全部升級的話,也有麻煩,因為戰機的整體已經老化,部分性能落後
  • 中國上百架蘇-30戰機下場如何,是乖乖退役,還是升級完繼續服役
    我國空軍早期引進的上百架蘇-30戰鬥機結局如何?是升級結束後繼續服役,還是乖乖退役?近期,美國媒體突然對我國蘇-30戰鬥機群產生了極大興趣,認為我國蘇-30戰鬥機群升級後仍然可以達到很高的水平,如果是這樣的話,繼續服役也是沒有問題的。數百架戰機集體退役?問題來了,面對蘇-30戰鬥機群,中國會選擇將其升級後繼續服役,還是讓其乖乖退役?
  • 蘇-30已淪落到給殲-16當「陪練」?其實戰鬥力仍然相當強悍
    近日,在網上流傳的一個殲-16雙機編隊空戰視頻,讓大家看得熱血沸騰。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 在這次擔任殲-16雙機作戰訓練的「陪練」戰鬥機,可不是普通打靶使用的無人機,而是一直被視為殲-16「抄襲」對象的蘇-30MKK!
  • 殲-16大批量列裝,會否加劇蘇-30退役?美專家答案有一定道理
    不過目前中國更先進的國產戰鬥機已經越來越多,五代隱身戰鬥機殲-20暫且不提,引進的俄羅斯最先進戰機蘇-35也暫且不提,單說目前我國已經大批列裝的殲-16其實就足以對其形成優勢壓制。 蘇-30是多用途戰機,而殲-16也是多用途重型戰鬥機,目前裝備數量已超200架,所以殲-16大批列裝,會否加劇蘇-30退役呢?
  • 殲16相比蘇30提升有多大?脫胎換骨的蛻變
    很多半吊子軍迷都把殲16稱之為蘇30MKK的「山寨版」,雖然不能否認殲16與蘇30MKK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是這兩種外觀看起來相似的多用途戰鬥機絕對大不一樣。即便與蘇30MKK外觀基本一致,但僅就機體而言,殲16也絕不僅僅是「山寨」這麼簡單,根據官方性質的《中國航空報》報導,結構部分有80%的更改或重新設計。
  • 有了殲20和殲11B+,為何我國還要買蘇35?
    可以說,近年來中國空軍的發展突飛猛進,已發展出一系列世界領先的戰鬥機,如殲-20,殲-10B,殲-11B,殲-16等。 但是令人困惑的是,即使中國擁有一系列先進戰鬥機,但仍從俄羅斯購買了24架蘇-35戰鬥機,這令許多軍迷感到驚訝。
  • 中國殲16戰機批量服役,逐漸取代俄制蘇30戰機,後者將全部退役?
    國產的蘇-27戰機代號為殲-11,之後也延伸出殲-11B、殲-15和殲-16等多款國產戰機。如果再加上中國在本世紀初期向俄羅斯引進的蘇-30MKK和蘇-30MK2戰機的話,那麼中國空軍裝備的「側衛」戰機可以說是全球數量最多的國家,即使是俄羅斯也難以在數量上與中國相比。而隨著中國國產殲-16戰機大批量開始服役一線作戰部隊,組建取代俄制蘇-30MKK和蘇-30MK2戰機,成為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新的主力。
  • 中國疆域遼闊,1億美元1架,為何進口了24架蘇35戰機?
    截止2018年冬天,我國向俄羅斯訂購的24架蘇35戰鬥機,已經全部交付。在我國空軍的軍事演習中,蘇35戰機已經公開亮相,證明了這種戰機在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了戰鬥力。我國總計進口的24架蘇35戰機,總價為25億美元。換句話說,1架蘇35戰機的單價,超過了1億美元。
  • 性能僅次於殲20!殲16戰機與印度蘇30戰場相遇,殲16能否獲勝?
    0年前引進俄羅斯蘇30MKK戰機後,中國空軍加快了由國土防空向攻防兼備的戰略轉型,但是在使用過程中發現了一系列問題,像雷達探測能力不足、發動機推力低、全天候作戰相對不足等,為了彌補缺點,沈飛吃透了蘇27、蘇30戰機技術後,發展出了比蘇30更加先進的殲16重型戰機,性能僅次於殲20戰機,未來計劃將全面取代蘇30MKK和殲轟7戰機
  • 外形相似用途一致,殲16就是蘇30的翻版?三大證據均是無稽之談
    隨後我國在生產線上研發出了自己的殲-11,並且在俄羅斯授權的基礎上將其改名為殲-11。也就是說殲-11確實是由蘇-27升級演變而來。隨後我國又根據自身需求對殲-11進行改造、升級,後續就出現了殲-11B、殲-11BS等一系列戰鬥機。
  • 咱們的100架蘇-30戰鬥機何去何從?是升級後繼續服役,還是等待退役?
    算上目前中國國產的殲-11系列戰鬥機、殲-15戰鬥機、殲-16戰鬥機和早期從俄羅斯進口的「側衛」系列戰鬥機,截止到目前,中國空軍已經成為世界上「側衛」系列戰鬥機的最大用戶,「側衛」系列戰鬥機的裝備數量甚至比俄羅斯空軍還多。
  • 蘇35和殲16是同一類型的戰鬥機嗎?
    蘇35側重製空,機動性比較強悍,不過對地,對海攻擊能力也不弱;殲16側重多用途,對空作戰能力也比較強。也就是說,蘇35和殲16都是具備相當的對空,對地,對海攻擊能力,只不過側重點不一樣,但在兩國空軍中的定位是一樣的。殲16戰鬥機注重多用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