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殲20和殲11B+,為何我國還要買蘇35?

2020-12-16 騰訊網

可以說,近年來中國空軍的發展突飛猛進,已發展出一系列世界領先的戰鬥機,如殲-20,殲-10B,殲-11B,殲-16等。 但是令人困惑的是,即使中國擁有一系列先進戰鬥機,但仍從俄羅斯購買了24架蘇-35戰鬥機,這令許多軍迷感到驚訝。

在這方面,國內專家普遍認為,一方面是由於發動機的固有特性,研發周期長,技術難度大,集成度高。另一方面,這是因為我國以前對發動機領域的關注和投入不足,導致現在形成了一個短板。

儘管殲-20非常好並且已經投入使用,但它仍處於製造的早期階段,價格昂貴,不適用於大量設備。

因此,配備一定數量的蘇-35不僅可以與殲-20進行高低匹配,而且可以在殲-11D形成戰鬥力之前找到良好的「研究」目標,並了解殲-11D的技術特點。

然而,令人尷尬的是,中國購買的最後一批蘇-27已經開始退役,甚至海航的大量蘇-30系列也已開始轉移給二線部隊。因為殲-16和殲-15艦載飛機的優先級都高於殲-11系列。除了先前的媒體報導,殲-31已成功中標並已成為中國的第五代艦載機項目外,沉飛的生產線在過去兩年中幾乎已滿,蘇27退役後無法填補空缺。

也許有人想過用殲-16取代殲-11系列。儘管殲-16是除殲-20之外中國最先進的戰鬥機,但它無法填補蘇-27留下的空白,因為殲-16是一款以對地為側重點的多任務戰機,而蘇-27是一門先進的空中優勢戰鬥機。兩者之間的關係基本上類似於美國的殲-15C和殲-15E。此時,蘇-35的引進已成為最佳選擇,因為蘇-35是在蘇-27的基礎上開發的蘇++型空中控制戰鬥機。最初的蘇-27也是俄羅斯的產品,具有很強的傳承性。而且,蘇-35在俄羅斯已經是一種相對成熟的產品。中國飛行員只需要接受一定的適應性訓練即可形成戰鬥力。這樣,他們可以獲得先進的發動機並形成戰鬥力,這樣的做法簡直是「一箭雙鵰」

對此,俄羅斯專家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中國購買蘇-35有自己的目的。

由於印度空軍目前裝備有大量蘇-30MKI,而越南也裝備了一定數量的蘇-30,因此未來計劃引進35架。中國此時購買蘇-35一方面會延遲其他國家對蘇-35的裝備開發,另一方面,它可以找出蘇-35的潛力和能力,從而更好的認識敵人的主力裝備,以便於提前做好準備。

拋開這些,蘇35本來就是一款相當優秀的戰機,它的性能數據在當今世界上也很難找得出匹敵的對手。而且蘇35的發動機推力高達14,500 kg,這一數據已經能超過了美國的F22猛禽戰機,中國在發動機這塊一直都是短板,引進蘇35也可以在這方面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殲20已經量產,殲11B也開始復產,為何我國還要花費巨資買蘇35?
    據悉,我國空軍當中,最先進的戰鬥機就是殲-20戰機,殲20是我國研製的隱身戰鬥機,具備有優異的航電、超音速巡航、機動性、隱身性、超視距攻擊能力等。如今,我國的殲20戰機在2018年已經被官方證實已經列裝部隊,正在開展一系列的訓練。並且我國的殲20戰機已經列裝了一個作戰旅,加上未列裝的我國的殲-20的極有可能已經生產了50架左右。 除了我國的殲-20戰機,我國空軍當中還有一款戰機的戰力也是非常的強,這款戰機就是最新復產型殲-11B戰機,最新批次殲-11B實際上已經具備了對抗4.5代戰鬥機的能力。
  • 印度想買的:俄制米格-35,蘇-57,相比於殲-10、殲-20有什麼不同
    殲10而且殲-11/殲-16各個機型總和應該也同樣超過了500架,另外還有進口的俄制蘇-30MKK和蘇-35也有差不多100架,總體來說我們中國第四代戰鬥機總數超過1200架。AESA並且殲-10C和殲-16D都裝備了AESA雷達,而東南亞某國的第四代戰鬥機還沒有裝備AESA雷達的。再說我國的第五代戰機殲-20也已經服役。
  • 蘇27怎麼來到中國?如果蘇27真的優秀為何我國還要研製殲11B?
    上世紀八十年代,發達國都已經普遍裝備了三代機,而我國服役的仍是殲七,殲八這樣的二代戰機。1992年6月27日首批12架蘇27戰機交付於中國,後來1995年我國又將蘇27的生產線引進國內。經過幾年的艱苦國產化過程,終於在1998年生產出殲11A型戰鬥機,並與1999年裝備於中國空軍部隊。作為蘇27戰鬥機的仿製機型,殲11A的戰鬥力和蘇27相當,蘇27是世界公認的優秀戰機,其機體設計優異,外形尤其優美。
  • 我國殲11b能否打贏印度蘇30MKI?
    筆者認為我國的殲-11B戰鬥機肯定是能打贏印度空軍蘇-30MKI的,一方面因為它的武器設備更加先進,另外也因為蘇-30MKI自身問題也不少。 殲-11B和蘇-30MKI都是蘇聯經典的蘇-27「側衛」系戰鬥機,其中殲-11A是我國國產的蘇-27SK戰鬥機,殲-11B則是在殲-11A基礎上,通過換裝國產發動機和先進電傳飛控系統的產物。至於印度蘇-30MKI戰鬥機,則是俄羅斯專為印度研發的重型四代戰鬥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矢量發動機的戰鬥機。
  • 蘇35又被殲10擊敗了,這次連帶殲16也折戟,國產機為何如此強悍?
    據報導,近段時間舉行的"金頭盔"與"天鷹杯"航空對抗賽獲勝者已經選出,成飛出品的殲10c戰機無壓力擊敗沈飛出品的殲16和俄制蘇35戰機一舉奪得比賽的冠軍。作為國內高水準的對抗賽,戰機之間既要比拼戰機的性能,還要考驗飛行員的素質水平,是世界少有的高水準比賽。
  • 蘇35和殲16是同一類型的戰鬥機嗎?
    蘇35側重製空,機動性比較強悍,不過對地,對海攻擊能力也不弱;殲16側重多用途,對空作戰能力也比較強。也就是說,蘇35和殲16都是具備相當的對空,對地,對海攻擊能力,只不過側重點不一樣,但在兩國空軍中的定位是一樣的。殲16戰鬥機注重多用途能力。
  • 蘇57搭配蘇35戰鬥機,俄羅斯推出蜂群戰法,殲20威龍可借鑑
    50正式的名稱,俄羅斯解釋蘇-57戰鬥機的由來是22+35=57,言外之意是要超越美國的F-22A猛禽戰鬥機和F-35閃電II戰鬥機。如今俄羅斯的蘇-57戰鬥機的發展再次邁出了一步,根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實施了蘇-57戰鬥機和蘇-35戰鬥機的搭配使用,期間蘇-57戰鬥機與多架蘇-35戰鬥機聯合行動,蘇-57戰鬥機對其餘的蘇-35戰鬥機進行了指揮,俄羅斯把這個作戰模式稱為「蜂群戰法」。
  • 殲10還有更加威猛的兄弟?利用殲20技術,打造超級猛龍PK蘇35
    一直以來,民間就有隱身版殲10的傳說,被外界稱為殲10D。從我國現有的航空技術水平來說,要將一架非隱身的三代機改成隱身戰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況且殲10B和殲10C本身就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殲10B和C本身就有一定的隱身能力不過,在殲20已經服役,急需爬產能的今天,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將上一代的殲10隱身化到底有多大的意義?這是一個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 殲15與蘇35同屬「側衛家族」,為何外觀相似,果真出自同一廠家?
    比如說擁有蘇-27、蘇-30、蘇-35等等,而且均屬於「側衛家族」序列,也就是說這些戰機除了具備一定的打擊能力之外,同時也具備為轟炸機和預警機護航的能力。要知道蘇-27作為第三代戰機,最高飛行速度達到達到2馬赫左右,最大航程為3700公裡左右,作戰半徑為1500公裡。並且搭載了兩臺AL-31發動機,單臺推力達到123千牛。
  • 殲20下的王者——我國空軍的殲-16戰機到底有多厲害
    殲-16,是沈飛參考俄式蘇-27UB,在殲-11戰鬥機基礎上發展研製的四代半雙座雙發多用途戰鬥機。於2016年11月正式服役於人民空軍。該機裝備國產的渦扇-10「太行」發動機,其性能與美國F-15E戰鬥轟炸機相當。
  • 蘇-35戰機的真實水平:平臺性能優異,但綜合性能不如殲16、殲11D
    而且,蘇35還增加了載油量,使得空重增加的前提下仍然具有優異的載荷航程性能。經過如此深度改進的蘇35兼顧出色的機動性和優異的載荷航程性能,可算是世界上平臺性能最好的戰術飛機。
  • 中美俄四代半戰鬥機,美媒給出最新排名,我國殲16反超蘇35
    此前美媒給出了一份名單,相對而言排名還算公道,我國殲-16的排名成為其中一大亮點。 殲-16後來居上,反超俄羅斯蘇-35 在這份榜單中,我國的殲-16戰鬥機反超俄羅斯蘇-35,與美國的F-15X戰鬥機同屬第一梯隊。
  • 不是殲20也不是殲10C?印度最擔心的是殲16,高原作戰力壓蘇30MKI
    目前印度的主力戰機是蘇30MKI,也是目前往邊境派出的最多的一款戰鬥機。那麼面對印度如此大的陣勢,我們哪款戰機能與之抗衡呢?首先最令印度擔心的不是五代機殲20,也不是升級過後的殲10C,而是殲16。為何要這麼說呢?因為殲16不管是在規模上還是性價比上,都比前兩款機型有優勢。正所謂,殺雞不如宰牛刀,用殲20和殲10C來對付蘇30MKI,有點大材小用了。
  • 無需殲-16動手,殲-11B就能把蘇-30MKI打得沒脾氣?真不是吹牛
    我國是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服役五代機的國家,殲-20的成功服役,標誌著我國在戰鬥機研發邁入了一個新的高度。殲-20與殲-16和殲-10C共同被稱為我國空軍中的「三劍客」。不過目前我國空軍中的主力軍,除了這三款之外,還有一款很容易被忽略的戰鬥機:殲-11B。
  • 我國空軍已邁進世界一流,排行第四的殲11B就可對抗印度蘇30MK
    我國空軍已經邁進世界一流,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殲20、殲16和殲10C這三款戰鬥機,均是目前全球性能最好戰機之一,堪稱我國最強戰力!全世界能同時裝備五代隱身戰機和兩款四代半戰機的國家也就只有中美俄三國了,其實我國空軍還有一款主力戰鬥機,這就是殲11B,完全可以對抗印度的蘇30MKI。
  • 蘇57最大起飛重量35噸,F35略低31噸,殲20是多少?
    這麼說雖然有些牽強,單從表述意思和實際含義來說並沒有錯,交戰雙方的戰機先進程度如何直接關乎到空戰的勝負手,具備強大隱身性能的第五代隱身戰機,自然就成了當今世界空軍中最耀眼的新星。代表當今世界頂尖軍力的中美俄三國都有各自的第五代隱身戰機,其中蘇57最大起飛重量35噸,F35略低31噸,殲20多少?
  • 殲20B和殲16批量服役,我國276架蘇-27升級或退役?美國給出答案
    不過退役殲-7和殲-8這些二代和三代戰機的時候,我國早期裝備的276架蘇-27系列戰機也需要跟著一起退役麼?畢竟截至到目前,最早的一批蘇-27戰機服役時間已經快達到30年了。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從俄羅斯開始引進蘇-27戰機來列裝空軍部隊,提升制空和遠程打擊能力,緩解缺乏先進戰機的尷尬局面。
  • 印度自知米格-29和蘇-30頂不住殲-10和殲20,指望米格-35和蘇-57
    蘇-57印度宣布緊急購買更多的米格-29和蘇- 30mki足以對抗中國嗎?印度可以指望下一代米格-35和蘇-57戰鬥機來解決問題!在發生衝突後不久,印度國防部於6月18日宣布,計劃從俄羅斯緊急採購12架蘇- 30mki和21架米格-29雙發動機多用途戰鬥機。據報導,俄羅斯將能夠在幾個月內交付這些飛機。這兩種戰鬥機等級目前構成了印度空軍的主體,有250多架蘇- 30mki和100多架米格-29戰鬥機在印度服役,還有一些在訂單中,這意味著維護基礎設施和訓練有素的飛行員已經可用。
  • 我國殲11B戰機下一步將如何改進?主要三個方面
    殲-11B在來來的發展方向應朝著更快,更遠,對地攻擊能力以及隱身方面改進。殲-11B作為我國空軍主要的重型空中優勢戰鬥機機型,堪稱是中國空軍中的中流砥柱。隨著以隱身性為核心的第五代戰機的入役,殲-11B在超視距空中較量中已經不敵五代機,那麼殲-11B下一步該如何改進呢?我想應會參考俄制蘇-35戰機的發展方向改進。
  • 沈飛這一拳終於打出來了:殲-11D黃皮機開始試飛,戰力或超蘇35
    成飛的殲20戰鬥機被「轉正」,沈飛未能在五代機比拼上笑到最後,其研製的五代機殲-31目前依然在持續改進升級,以尋求機會能夠為國效力。從成飛、沈飛兩家五代機的研製來看,成飛固然是一機成名,讓全世界都記住了它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