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宮崎駿的伏筆,19年後我才看懂

2020-12-14 觀娛妹

有人說,「如果全世界只剩下一部電影,我希望是《千與千尋》」

記得小時候,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我被千尋的勇敢和無畏打動,被異世界裡面的生活所驚奇。這部電影勾起我少年時的好奇心,又給我帶來了勇氣。

如今,18年過去,當我再看這部電影,才發現,這個平凡的世界,是你,也是我。

故事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來到神靈異世界後,為了救爸爸媽媽,經歷了很多磨難的故事。看起來有趣新奇的故事情節,在不同的年齡段觀看總會有不同的感悟。

《千與千尋》這部作品,離不開「成長」這兩個字。

1.人始終要學會自己面對生活,獨立是人生的必經之路

千尋原本是一個在父母羽翼之下長大的小孩,她身材瘦小,膽子也不大。

因為闖入異世界,父母變成了豬,千尋被迫獨自面對世界。

離開父母面對世界,首先就得解決生存問題,要解決生存問題就得有工作。

千尋在白龍的指引下,千尋跑到鍋爐爺爺那「求職」。

初次「面試失敗」後,千尋又在鍋爐爺爺的幫助下去找了湯婆婆,在艱難的「求職」道路中終於順利「入職」。

跟所有的職場新人一樣,千尋做起了最髒最累的活。哪怕是這樣,她也得堅持下來,因為這樣才能活下去。

千尋努力認真工作得到了回報,她的人生迎來了轉機。

做習慣了髒活的千尋幫「河神」排出了體內的垃圾,千尋終於得到了客人、老闆、同事的認可。

直到這一刻,千尋才真正從一個需要別人幫助的人,變成一個可以幫助別人的人。

她救了幫過自己的白龍;

她讓充滿欲望的無臉男找回自己;

她帶著湯婆婆的巨嬰寶寶見識了外面的世界;

當然還有把自己的父母帶回現實世界。

這就是宮崎駿筆下的千尋,從依賴別人到獨立成長的路程正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無法逃避的旅程。

2.世界怎麼對你,取決於你怎麼對待這個世界

宮崎駿筆下的這個世界充滿了奇幻的想像,成年人世界的殘酷在他的描繪下變得柔軟溫情。

在異世界,弱肉強食這一叢林法則展示的淋漓盡致,想要生存,就會有競爭、排擠甚至詆毀。

千尋因為在鍋爐爺爺那「面試」時候幫了一個快被煤炭壓垮的煤炭精,導致其他的煤炭精紛紛到她的腳邊尋求幫助。

鍋爐爺爺見狀便發出警告不工作就要被燒掉,怕死的煤炭精馬上「翻臉」要把千尋趕走,不讓她搶走自己的工作。

在剛工作時候,千尋作為一隻「職場菜鳥」,一直不被看好,但千尋並沒有因此放棄。

即使她笨手笨腳、經常做錯事、不知所措、不停的摔跤都成了家常便飯。

宮崎駿是一個內心柔軟的人啊,到處碰壁的人總能在夾縫中找到屬於她的溫暖。

千尋在這個異世界,得到了白龍無微不至的關心,還有大姐姐一般的小玲,鍋爐爺爺的體貼,錢婆婆的喜愛跟鼓勵,以及煤炭精們、河神等朋友的幫助。

這些異世界的朋友都曾被千尋的純真和善良所打動。

世界怎麼樣對你,取決於你怎麼樣對待世界。千尋的那份純粹、認真和堅持就成了她得到這些助力的最大的原因了。

宮崎駿用他獨特隱晦的方式把這樣的溫暖傳達給我們,「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之以歌」。

3.向前走,不要回頭,不要忘了初心

如果說「成長」這個詞貫穿整部電影,那「純真」這個詞就是這部電影的中心思想。

經歷了一系列的事情後,千尋真正變得獨立,但是她內心的那份純真卻並沒有隨著成長而消失。

當所有人都把無臉男當成怪物,只想要他的金子時候,只有千尋沒有要。

因為在她的眼裡無臉男並不是怪物,那是她在異世界的朋友。當所有人都對無臉男避之不及的時候,還是只有千尋站出來接納他,並把他帶走,帶他離開這個他不喜歡的地方。

電影裡還有一個細節是,湯婆婆會奪去一個人名字的一部分,但如果你忘了自己的名字,那你就會忘記自己是誰,找不到回去的路。

白龍就是因為忘記自己的名字而回不去,所以他千叮萬囑千尋不要忘記。

這個名字就像我們的初心,時刻提醒我們在殘酷的成長下不要忘記了自我。

最後錢婆婆說到:「曾經發生過的事是不可能忘記的,只是想不起來而已」。

宮崎駿借溫柔的錢婆婆告訴我們,如果忘記自我太久了,無論如何都要偶爾回想,如果還能記得,那就要更加要珍惜了。

《千與千尋》——千與千,尋。我更願意用一個逗號來解釋影片的名字千與千的尋找,那麼千與千的含義到是什麼?尋找的是什麼?

我覺得千與千就是自我,就是「自我尋找自我」,就是尋找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丟失的那份純真和初心。

end.

每個人的人生只有一次,犯錯了就修正,正確的就往前進。只有不斷的修正和前行才會到達我們想要的地方。

文章原創,勿搬運抄襲,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重溫《千與千尋》:19年後,我才看懂了宮崎駿的音樂世界
    01三段旋律相同的主題音樂,用變換重複的不同手法傳達給觀眾的不一樣的情感《千與千尋》創作於 2001 年,講述了10歲小女孩千尋和父母前往新家誤入神靈世界,父母因為嘴饞難耐偷吃食物變成了兩隻豬,千尋為了拯救父母經過一系列磨難後,成功救出自己的父母回歸到了人類世界
  • 19年後重溫《千與千尋》,才看懂「頑童」宮崎駿與他的童心主義
    2001年上映的《千與千尋》獲得了第75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和第52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這部電影宮崎駿就多角度呈現了其童心主義價值觀,對兒童的成長和教育問題發揮積極的啟蒙教育意義。沒有進入神秘世界前,這個年僅十歲的千尋, 鼻子塌塌、單眼皮、怯懦、嬌氣、懶惰、愛發牢騷、長得再平凡不過的普通女孩形象,是現實中年輕少女一代的典型寫照。《千與千尋》中千尋一家人從都市到郊區的搬家途中誤入一條不可思議的隧道,這裡通過極具象徵意味的意象:隧道,來表現主人公的成長軌跡。
  • 長大以後,我才看懂《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在國內正式公映了,身邊的很多人都說:終於來了,為青春補個票吧~其實距離這部電影第一次上映,已經過去了18年。18年前,很多人年紀還小,甚至未能從熒幕上看到這部電影,只是長大後通過網絡,認識了千尋、白龍、無臉男……18年裡可以無數次回味,18年後上映時這些人依舊懷抱著仿若初見的熱情,為什麼呢?
  • 這一次,我才真正看懂宮崎駿的《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是我最愛的宮崎駿系列動漫之一,看過不下三遍。去年國內電影院正式引入,特地去電影院重溫了一遍。「小時候,以為千尋的世界是一場夢。長大才發現,它是我們真實走過的人生。」以前看不懂的,重新再看一遍都懂了,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 品味宮崎駿:《千與千尋》,神隱少女的故事,你看懂了嗎?
    我九年前第一次觀看了宮崎駿老師的作品——龍貓,從那之後對宮崎駿就產生了由衷的敬佩,宮崎駿老師的繪畫風格對我也有極大的影響(我原本就是學習繪畫的,到現在依然會定期的進行繪畫創作),所以說我打算在接下來的文章裡向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大師的作品,已經自己的一些感受。
  • 宮崎駿《千與千尋》:爸媽,不要吃太胖,會被殺掉!我來救你們!
    大師宮崎駿於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千與千尋》於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於2019年6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周冬雨、井柏然、田壯壯等配音中文版《千與千尋》。《千與千尋》2019年6月21日在中國上映動漫大師宮崎駿,12秒的畫面需要手繪1000多張,一部動漫,70多名工作人員整整畫了17萬幅手繪稿,還不含廢棄的手稿,歷時好幾年才能完成。
  • 宮崎駿:多年以後,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了《千與千尋》
    宮崎駿是日本著名的漫畫家,他的作品受到全世界漫迷的喜愛,他是日本漫畫殿堂級別的人物。宮崎駿的作品其實並不多,遠不如《海賊王》的作者尾田和《名偵探柯南》的作者青山,畢竟這兩位的代表作都已經連載了1000集左右。雖然作品的數量有限,但是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精品,不僅劇情精彩,而且裡面蘊含了很多人生道理,最典型的一部就是《千與千尋》。
  • 宮崎駿:多年以後,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了《千與千尋》
    宮崎駿是日本著名的漫畫家,他的作品受到全世界漫迷的喜愛,他是日本漫畫殿堂級別的人物。宮崎駿的作品其實並不多,遠不如《海賊王》的作者尾田和《名偵探柯南》的作者青山,畢竟這兩位的代表作都已經連載了1000集左右。
  • 重溫《千與千尋》:18年後,我才看懂了這些人生隱喻
    最近有空又刷了一遍《千與千尋》,這是我第三次看了,每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感想。《千與千尋》由日本著名動畫家宮崎駿創作,這部電影早在2001年就在日本上映,而十八年後終於在中國重映,這中間隔了十多年。可以說千與千尋陪伴了許多人的童年,記得我第一次看這部動畫的時候,只是感慨這部電影太好看了吧,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千與千尋》我也悟出了其中的寓意。
  • 《千與千尋》19年後才明白,這是一部成年人的電影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當我第一次看《千與千尋》的時候,曾被裡面的幾個場景嚇得直哭。而且這部電影給我留下的後遺症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我都不敢一個人去陌生的地方,吃飯的時候總擔心爸爸媽媽吃太多會變成豬。後來長大了再去看《千與千尋》,才覺得自己小時候的想法真的很天真,隨著一遍又一遍的重溫,也對電影的一切有了全然不同的理解,也才明白它背後講述的道理,明白了千尋的經歷以及關於那個世界的人和事。在這部電影中,宮崎駿用他的想像力為我們描述了一個迷幻的故事。千尋來到了一個神奇的世界,經歷了一些神奇的事情,最後她離開了這個世界。
  • 宮崎駿10部動畫電影,從《千與千尋》到《風之谷》,你看懂了幾部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二次元時間」,本文,小編要和你一起盤點宮崎駿的10部動畫電影,每部作品所要講述的主題,你都看懂了嗎?1、《千與千尋》。上映時間:2001年7月20日(日本),該片將於2019年6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豆瓣動畫電影No1,評分9.3,18年後我才真正看懂《千與千尋》
    關注並星標豆瓣讀書遇見更多好書豆瓣電影Top250第7名,107萬人評價,評分高達9.3……在豆瓣所有的動畫電影中,宮崎駿的《千與千尋》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No1。今天,時隔18年後,這部當年一舉拿下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和奧斯卡金像獎日本動畫經典之作,第一次在中國內地院線上映了。
  • 《千與千尋》,宮崎駿的隱藏寫法,你看懂了嗎?
    《千與千尋》,宮崎駿的隱藏寫法,你看懂了嗎?《千與千尋》是宮崎駿老先生的一個十分出名的代表作,這部動漫是寫給經歷過十歲或者是即將要步入十歲的年輕孩子們,但是雖然有年齡限制,依然十分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看。
  • 童年時期的我們,從來都沒有看懂過宮崎駿大師《千與千尋》的奧秘
    童年時期的我們,從來都沒有看懂過宮崎駿大師《千與千尋》的奧秘如果我們要給《千與千尋》定性的話,那它一定是一部成長類型的電影,或者是說尋求自我的電影。千與千尋其實就是同一個人,只是湯婆婆覺得拗口,所以拿走了一個字,女孩就忘記了自己曾經是誰。
  • 《千與千尋》:至今,沒有人能夠看懂這部電影
  • 《千與千尋》首次國內上映:18年後,我終於看懂了這部成人動畫.
    18年前,很多人年紀還小,甚至未能從熒幕上看到這部電影,只是長大後通過網絡,認識了千尋、白龍、無臉男……18年裡可以無數次回味,18年後上映時這些人依舊懷抱著仿若初見的熱情,為什麼呢?在千與千尋的上映信息裡,我看到了這樣的評論:小時候看沉迷於奇幻的美景,不可思議的想像;現在看,看得都是現實和自己的眼淚。這是宮崎駿為成年人編織的童話,他並不是告訴你:一切都很美好。他只是靜靜坐在你身邊,陪你走完一段旅程,然後目送你繼續出發。
  • 宮崎駿的動漫千與千尋,你有看懂無臉男的意義嗎?
    喜歡看動漫電影那些人應該都了解宮崎駿,也有很多人看過他製作的動畫電影。比如《龍貓》《天空之城》等等,這些膾炙人口的作品我就不多說了。今天我來認真介紹一下他的代表作之一《千與千尋》。在這部動畫電影之中給大家留下最深的印象莫過於那個無臉男吧。
  • 宮崎駿人物誌:《千與千尋》為什麼能獲獎?宮崎駿在用動畫救國!
    宮崎駿一生獲獎無數被稱為動畫大師,其創作的《千與千尋》更是獲得影視界最高榮譽「奧斯卡金像獎」也是一個改變我人生觀念的人,他筆下的《千與千尋》為什麼能提名奧斯卡?他的動畫又是怎樣影響著千千萬萬的日本年輕人?下面將為你揭秘宮崎駿的傳奇人生!
  • 《千與千尋》19年前不識宮崎駿片中意,再看已是影中人
    &34;如今再看這部19年前的電影,才發現宮崎駿的臺詞,句句戳心。19年前,我們依舊保有那份善良、純真,19年後,我們看著熒幕裡保持初心的千尋,不覺回想:究竟是什麼時候,喪失了初心?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就曾問過自己這麼一個問題:&34;&34;&34;不過如此。
  • 《千與千尋》真看懂了嗎?這其實是宮崎駿拍給大人看的動畫片
    第一次看《千與千尋》是在高中,晚自習的時候拿著手機戴耳機坐在窗邊偷偷看。那時候不知道《千與千尋》是什麼意思,不知道千尋的爸媽為什麼會變成豬,不知道千尋這個名字對主角意味著什麼。 這次《千與千尋》的重映可以說是滿足了我的心願,千尋走上大銀幕,讓我為情懷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