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山東魯能2:0戰勝江蘇蘇寧,第六次捧起中國足協杯獎盃,屬於中國足球的2020賽季終於結束了。剩下的關於新政的諸多事情,就留給足協和俱樂部去繼續傷腦筋吧。
關鍵詞一·平安
平安是福
2020中超品牌價值世界第八
自2014年2月21日在北京工體召開發布會,中超聯賽有限責任公司宣布,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中國足球超級聯賽新的冠名合作夥伴開始,中超被叫中國平安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已經第7個年頭了。
然而沒有一季像2020賽季這樣切題!2020下半年,全球各大聯賽都出現過新冠肺炎病例,唯獨中國足球各級職業聯賽,中超、中甲、中乙,甚至於中冠聯賽都未出現過一例,哪怕是疑似病例,「平安」做到了名副其實。
這一切得益於足協和賽區制定了嚴格的防疫和保障措施。早在7月25日2020賽季中超開賽前,中國足協就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防疫檢查措施,每位進入中超大連、蘇州賽區、中甲成都、常州、梅州賽區的教練、球員、工作人員和裁判都要經過多次的核酸檢查;進入賽區後所有人員嚴格實行藍綠區封閉管理,賽事人員每周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就連定點酒店的肉類等供應品的檢測都不放過。細節決定成敗,最終包括2020賽季女超、女甲在內的中國足協主辦的各聯賽的新冠感染病例為0。
積極的防疫、有序的比賽,即便2020賽季中國足球職業聯賽仍有諸如裁判執法水平低下等瑕疵,在大家看來成績仍舊是主要的。據統計,2020賽季中超比賽共吸引3.89億電視觀眾,累計電視觀眾數量16.5億人次,較2019賽季還有增長。外媒「品牌價值網」11月中旬公布的最新統計顯示,在全球的足球聯賽排名中,中超的品牌價值悄然提升,僅次於歐洲五大聯賽、英冠聯賽和美國職業大聯盟,排名世界第八。
關鍵詞二·金元
洗去「鉛華」
漸趨平民化,去金元足球
因防控疫情需要,2020賽季中國足球各級聯賽全部都改為賽會制分賽區比賽。比賽場次減少、往返差旅減少……加上中國足協2019年就規定2020賽季各級聯賽參賽俱樂部必須嚴控投入,2020賽季中國足球各級聯賽俱樂部的投入大幅度減少:中超從之前的數十億不嫌多,今年控制在10億左右,中甲單賽季的投入不上億的不在少數、中乙、中冠則更少……
11月12日,堪稱史上最豪華的廣州恆大1:2不敵江蘇蘇寧,痛失2020賽季中超冠軍,標誌著肆虐了中國足球十年的金元足球走到了末路。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中國足協出臺的一系列控制成本支出、降低薪水發放「新政」的出臺,直接的結果便是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申請退出股市,這也被媒體看做是中超漸平民化的最顯著標誌。
中超6億、中甲2億、中乙5000萬,超額投入就會被罰!足協利用「新政」在給投資人「鬆綁」,也讓大家走到了同一起跑線。即便,因為金元足球的餘波仍在,一些豪門可以憑藉過去數年積攢的「老本」過日子,但「吃老本」的日子也不多了,未來的中國足球各級聯賽的比拼更重要的是青訓人才的比拼。
關鍵詞三·歸化
泯然眾人
歸化球員走下神壇,世界盃更難
從不認可到默許,再到態度積極,自2019年5月24日擔任中國足協換屆籌備組組長開始,現任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對國足使用歸化球員的態度發生了不小的轉變。
一年半多的時間,在以恆大為首的中超豪門的努力下,艾克森、洛國富、李可、阿蘭、費爾南多、蕭濤濤、蔣光太等陸續入籍。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原本應該舉行的2020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四十強賽剩餘的比賽被推遲到2021年舉行。但是,就目前歸化球員的表現而言,大家已經不敢把過多的希望放在現役歸化球員的身上。
2020賽季中超,恆大的幾名歸化球員表現並不好,發福的艾克森已經沒有邊路突破分球的能力;洛國富廉頗老矣,連混跡中超的能力都不夠;「小摩託」費爾南多因為卡納瓦羅的戰術安排,很難有表現的機會;李可、蔣光太在後防線的表現逐漸泯然眾人;只有阿蘭在北京國安的表現還不錯。
當然,最讓人頭疼的是高拉特因為當初恆大短時間的外租,歸化遲遲無望。於是,中國足協不得已將目標放在表現出色的江蘇蘇寧外援特謝拉身上,但是「新政」的外援稅前年薪不得超過300萬歐元的規定在前,特謝拉能不能歸化成功,還要看江蘇蘇寧和上海上港給出的價碼夠不夠。如果特謝拉歸化不成功的話,且不說晉級2022世界盃,就是順利通過四十強賽晉級十二強賽,對中國男足來說都非常艱難。
關鍵詞四·亞冠
心不在焉
中超F4亞冠聯賽全面崩盤
2019中國足協杯結束後不久,2019亞冠也落下了帷幕,蔚山現代2:1逆轉戰勝伊朗波斯波利斯隊奪得冠軍。在蔚山現代為獲得61億韓元獎金歡呼的同時,參加2020賽季亞冠的中超四強廣州恆大、上海上港、北京國安和上海申花的隊員回國正在隔離期間。
放棄足協杯,全主力徵戰2020賽季亞冠。中超四強中,除北京國安表現尚可外,其餘三支隊的表現可以用「崩盤」來形容,上海申花因為實力不濟小組無緣出線尚在情理之中,廣州恆大與日本J聯賽和韓國K聯賽中遊球隊神戶勝利船、水原三星4戰1勝2平1負,讓人大失所望;至於上海上港的出線一輪遊,又怎能用一個胡爾克事件來解釋?
說白了,2020賽季亞冠中超的全面潰敗,更重要的原因是心不在焉。長期的封閉集訓和比賽,他們不僅體能難以應付高強度,就是心也不在上面,無緣創造佳績也在預想之中。
關鍵詞五·未來
2023擴軍
中國職業足球降質量求數量?
平穩度過2020,讓足協對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未來滿是憧憬。12月18日,足協在官網發布的《中國足球協會關於進一步推進足球改革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提出,到2023年,中超聯賽擴大到18支參賽隊,中甲聯賽擴大到20支參賽隊,中乙聯賽擴大到30支左右。
就2019年三級聯賽的參賽球隊規模來看,要實現2023年全面擴軍的目標,中國足球職業聯賽需要增補13支球隊。大量新俱樂部的加入,會不會是給外界以「濫竽充數」、降質量求數量的印象?影響中超在亞洲賽場的競爭力?現在還不好說。
就已經透露出的,2021-2022兩個賽季擴軍的具體實施措施而言。為達到擴軍的目的,連續兩年中超0.5個降級名額,中甲1.5個升級名額、0.5個降級名額,確保中超、中甲2023年成功擴軍的同時,兩級聯賽的競爭激烈性和觀賞程度肯定會大幅度下降。至於那「看菜下鍋」遞補無常例的中乙,門檻之低可能將超乎大家的想像。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胡銳凱 圖據新華社 編輯 李旻 校對 宋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