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2020-2021賽季前不久終於開幕。從熱身賽到常規賽,映入觀眾眼帘的定是驚喜重重。
前有新秀球員的年輕氣盛,血氣方剛。張寧首戰便獨攬20+,引得論壇一陣轟轟烈烈,期待這位北京大學上來的小將。從路人王賽場站上CBA,李瑞在開賽前一直備受質疑,甚至選秀前人們都以為他大概率落選,然而在季前賽北控對陣浙江的比賽中,李瑞空砍11分,當屬全隊最高,即使不算橫空出世,像他那樣於體制以外的CUBA聯賽一步一步打上來的球員,也足矣令人感到喟嘆。看到這裡,我們不禁猜想,今年的CBA是不是變得更加精彩紛呈了?
對,你沒有猜錯。
常規賽一打響,就讓我們見證了CBA賽場上「後衛的奇蹟」。揭幕戰上,浙江後衛吳前一人率隊帶動全場,一上來就給了廣東這邊一個下馬威。廣東隊的國手們眼睜睜地看著比分越拉越大,下半場換上雙外援也無力回天。最終,吳前狂砍39分,外加5個籃板和14次助攻,其中三分球10投6中,罰球13投13中。這不是天神庫裡下凡人間?這場比賽是什麼概念?衛冕冠軍在揭幕戰被青年軍全場壓制,分差一度達到30分,這種事情是真的沒見過。浙江隊在吳前的帶領下全員爆發,力克廣東,讓我們不禁聯想到一個未來的趨勢,CBA的後衛是不是要崛起了?
我們先來了解了解後衛的概念。
在一場籃球比賽中,通常都會有兩個後防球員,包括控球後衛(組織後衛)和得分後衛。
控球後衛不僅僅要組織全隊的防務,同時還要組織全隊的進攻。他們需要恰當地判斷出正確的時機將球傳遞給隊友,拿下助攻。控球後衛通常需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大局觀,要求具備強大的視野,確保能在適當時機有適當人物控制大局。
而得分後衛在場上主要擔任著得分的任務,是場上僅次於小前鋒的第二攻擊手,找到空位進而接球投射,是他們的主要目標。得分後衛需要兼具出色的無球跑動能力和極其穩定的投射能力,特別是在外線,一旦得分後衛能夠在外線打開局面,就像決定了球隊勝負的風向標,隨時掌握著球隊的勝負。
這樣一看,後衛其實在一支籃球隊伍中擔任著很重要的角色,理應佔有很高的得分比。但是回觀以往漫漫長河的CBA歷史,其實本土球員中鮮有後衛能夠在賽場上大放異彩。
(從19-20賽季CBA得分榜可見,本土球員中得分排名一二的都是中鋒球員,分別是王哲林和周琦。)
作為中國籃球的領軍人物,姚明可謂是為中國籃球作出了很大貢獻。他甚至能夠於NBA上大殺四方,也得益於他身體上的先天優勢。姚明共徵戰NBA八年,場均出場時間32.5分鐘,得到19.0分,命中7.0球,投籃命中率52.4%,籃板9.2個,助攻1.6次,搶斷0.4次,蓋帽1.9個,這與他2米26的身高不無聯繫,當然,姚明過硬的技術實力也是他能夠徵服球迷觀眾的必要因素。
姚明退役之後,易建聯成了他的接班人,他是國家隊的鐵打主力,老大哥,他在國家隊的比賽打的也很出色,國際大賽上都有著很不錯的表現。而易建聯也是一名內線球員,主要靠的是勁爆的身體,出色的中距離跳投和搶籃板能力。而易建聯他不是一名中鋒,所以想比於姚明他的進攻選擇更多,不必非得霸佔油漆區以內。
易建聯過後,中國男籃也湧現出一些優秀的內線球員,諸如周琦,王哲林。他們常年霸佔著CBA國內球員的得分榜,把後衛遠遠甩了後面。至此我們可能會思考,難道我們的男籃,只能靠著內線中鋒吃飯了嗎?
其實重溫中國男籃的歷史,國內不乏出現一些優秀的後衛,像孫悅,(作為唯一一位在NBA拿到過總冠軍的國內後衛),胡衛東(曾與科比對飆拿下30分),他們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不過孫悅和胡衛東這樣的後衛球員,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小個子後衛,他們的身高都近乎兩米左右,更像是鋒衛搖擺人,像是科比喬丹那樣的3D型球員。而現目前國內最標準的現役後衛球員那當然是郭艾倫了,有著「亞洲第一後衛」這樣的稱號,郭艾倫在大家心目中喜愛的球員中能不能佔據一席之地呢?
說起郭艾倫,他也算是國內男籃的老牌國手了,在CBA上想獲得出色的發揮,對於郭艾倫來說還是相當輕鬆的。前不久的熱身賽上他才給初來乍到的張寧上了一課,在遼寧對陣山西的季前賽上,郭艾倫面對昔日「弟子」張寧出場18分鐘砍下22分,上半場就帶走了比賽,而張寧全場僅有4次出手拿下了8分。看得出來郭艾倫在CBA中還是有一定的統治力的,而昨天郭艾倫的一場比賽,更是把作為後衛球員統治全場的能力體現得淋漓盡致。
10月19日晚,CBA常規賽遼寧對陣天津的比賽已經結束。全場戰罷,遼寧以121-108戰勝天津。讓我們看一看這位國內頂尖後衛打出的數據吧,本場比賽,遼寧後衛郭艾倫出戰34分鐘,26投15中,其中三分球6投1中,罰球8投8中,得到39分5籃板10助攻3搶斷。雖然三分球命中率不高,但恐怖的兩分進攻效率讓郭艾倫在這場比賽上稱霸全場,同樣拿到39分,這是在和浙江後衛吳前叫板嗎?
無獨有偶,郭艾倫這場比賽的爆發不僅僅是因為吳前帶來的壓力,還另有其因,那就是孫銘徽。10月18日,孫銘徽作為廣廈隊球員迎戰上海,直接啟動超神模式。雖然不是像吳前那樣投射逆天的打法,但孫銘徽的犀利突破才是一大殺招,屢屢攻破上海隊的防線。廣廈隊早早就宣判了比賽的勝利,全場結束,在本場比賽中,孫銘徽出戰41分鐘,投籃26投16中,罰籃9罰8中,砍下41分7助攻7搶斷的豪華數據,幫助廣廈122-94輕取上海。
孫銘徽炮轟41分的新聞一經傳出,引起了球迷朋友的激烈熱議。有網友說:「郭艾倫,學著點!」,也有球迷開玩笑說:「郭艾倫已經退出了國內現役12後衛之爭」,可以肯定的是,吳前和孫銘徽兩人的雙重施壓,給了郭艾倫不小的動力。最終於19日,郭艾倫不負所望地站了出來,以39分的戰果證明了自己作為後衛中的老大哥應有的實力。
39分、40分、39分!至此,國內後衛球員賽場上發揮接連喜人,難道是要掀起一波「小球時代」的高潮?國內籃球運動員水平的巨大提升是不是在此一舉呢?還能有更多的後衛球員讓我們眼前一亮嗎?想必接下來的CBA賽場,值得讓我們拭目以待!
最後,看到一句好玩的話:
壓力已經來到了方超巨這邊。
(文/加倍籃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