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最早接觸成功學的時候,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就是,他會要求你去設定一個清晰的目標。
而到後來進入銷售團隊之後,因為很多的銷售團隊都是受成功學者的影響非常深,所以,公司的領導也是希望所有的銷售員,每個月初都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
設定目標的理由非常簡單,那就是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用在達成目標上面。
記得當時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沒有目標的人就像是在大海上航行,沒有燈塔一樣你就會失去方向。
說實話,我確確實實被這句話騙了很多年。
比如,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我就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年收入超過100萬,但是目標並沒有達成。
後來,進入銷售團隊之後,我的目標依然是年收入超過100萬,但是當時我們老闆一年都未必能賺到100萬。
再往後我接觸到了一些心理學之後,我才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單純的放大夢想和設置目標,反而會讓我們更快的陷入迷茫。
因為當你只知道去哪兒而不知道自己在哪兒的時候,你反而是沒有方向的。
我們都有過使用導航軟體的經歷,你必須在輸入目的地的同時,還要輸入你現在所在的位置,只有這樣導航才能夠畫出一條清晰的路線。
所以在你設定目標之前,你需要先想清楚自己處於什麼位置。當你根據自己的情況設定目標的時候,反而會更容易達成。
比如說,有的人目前正處於困境,沒有學歷,沒有高薪的工作,也沒有太多賺錢的能力,只有一腔的熱血和滿腦子的目標,我把這個階段稱之為泥坑。就像我剛大學畢業的時候一樣,其實當時我就處於這種階段。
如果,這個時候你滿腦子的目標是想要賺100萬的話,你最後可能會被接二連三的失敗打倒。
大家試想一下,如果你掉進了一個泥坑裡,你最緊要做的事情是什麼呢?一定是先讓自己走出泥坑!
所以在這個時候,你的目標應該是通過自己的時間和能力,養活自己,積累積蓄,積累人脈,積累資源……
之前,確實有一些我們社群裡的小夥伴問過一個問題,就是他現在處於負債狀態,如何快速的賺錢。
我給他的答案就是,想盡一切辦法,用他僅有的資源,那就是時間來換取一定的資金積累,只有當你擺脫債務困境,或者說讓你自己即使三年不賺錢也餓不死的情況下,才算是真正的走出了泥坑。
當你走出泥坑的時候,你可能會進入一段鄉村小路,這個階段是你應該提升能力,為未來積蓄力量的時候。
這個時候的目標,我建議大家應該是去積累能力和積累用戶,同時積累自己的品牌和人品。
我們常說小錢靠勤,中錢靠德,大錢靠運。
其實我們在第1個階段走出泥坑的這個階段,核心就是靠我們的時間,靠我們的勤勞來賺點小錢養活自己,讓自己不至於餓死。
而到第2個階段,我們走上了平坦的道路,我們就要考慮用德來賺錢了。
什麼是德呢?簡單的說就是積攢人品,積攢口碑,積攢品牌影響力。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大量的學習,同時還需要大量的輸出,並且在輸出的時候不要急於去變現,學會延遲滿足。只有這樣看似有任何收穫的行為,才能夠讓你真正收穫到最大的價值,那就是用戶和影響力。
而當你的用戶和影響力通過一段時間的輸出積攢起來的時候,可能變現只是一瞬間的事情,而這一瞬間的收入,可能會超過過去你在泥坑裡掙扎幾年的收入總和。
並且在這個過程當中,你積攢了能力,同時你積攢了用戶,並且你還積攢了品牌和人品,順便你積攢了比錢更多的收入,那麼接下來你就可以考慮進入第3個階段了,走上高速公路。
什麼才是走上高速公路呢?就是當你擁有用戶,又有能力,又擁有一定的資金的時候,正好有一個趨勢或者風口在你身邊經過,你只需要緊緊的抓住他,你的收入水平就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這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大錢靠運。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這句話一點都不錯,我們見過太多在平時混的不怎麼樣的人,卻希望一個風口就能把他們吹起來,而最後他們的結果都並不太盡如人意,原因就是他們沒有之前的積累。
當然這不排除有一些人,確實因為幸運獲得了自己的財富,那這可能就是命的範疇了,這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之內。
而我們今天要給大家重點分享的觀點就是,你要認清楚你目前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因為你在哪裡,比你未來想要去哪兒更重要。
我忘了在哪一本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他說:目標不是用來激勵人的,目標是用來幫助自己和團隊提升能力的。
而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就是:所有的目標設定實際上都是從實際情況出發,每達成一個目標,都讓自己能力獲得提升,信心獲得提升,這樣的目標才是好一點。
所以我在上周的課蟲分享會當中,為大家梳理產品設計思維的時候,提到的第1個步驟就是先去梳理自己的能力,到底有哪些,他們每一個能力大概都能評到幾分。
因為認清自己在哪兒,真的很重要,只有知道了自己的出發點,才能夠知道如何到達目的地。而這個出發點就是你現在的現狀。
那麼現在你就可以去想想了:你現在在哪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