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作品過時怎麼辦?從《老友記》主創道歉、《亂世佳人》下架談起

2021-01-10 波老師看片

五月底,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名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員警壓頸致死,引發全美暴動。

六年前由於佛州非裔少年馬丁被白人守望相助隊長射殺而發起的口號「黑人的命也是命」再度成為抗議主軸,而這項反種族歧視示威潮,也燒到了影視產業。

1939年經典電影《亂世佳人》由於涉及黑奴情節,暫時被串流影音平臺HBO Max下架,要待社會局勢穩定、影片加上警語之後,才會回到架上。

90年代熱門影集《老友記》也被批評主角全為白人,主創之一瑪爾塔·考夫曼激動道歉,表示相當後悔,若能回到過去會做出不同的決定;

充滿英式嘲諷的BBC影集《小不列顛》第一、二季也因曾出現「塗黑臉」演出而被Netflix、BBC iPlaye r與Britbox下架,主創亦於事後道歉。

我對這波老電影、影集的重新審視潮,特別有感觸。因為這幾年來,我恰巧重看許多童年觀賞過的美國影視作品,一開始的反應是激動與驚訝:許多作品暗示的價值觀,在現代看來頗為難堪。兒時的我並未多加思考,在成年後的時光也只記得它們留下的美好感覺,卻已忘懷那些過時的細節,如今回顧,著實被嚇了一跳。

但震驚消逝後,我回想它們的時代背景、社會氛圍,再配合著美國歷史觀察,我反而產生另一種想法:有些現在看來陳腐、過時的作品,在當年搞不好還幫著推動過社會與影視圈的進步。

若常與不同族群、階層的人士溝通,或甚至想想2018年11月24日的公投結果,一定明白社會多數並不是由所謂「進步分子」組成的。

普通民眾承襲自父母長輩的觀念,以及社群、宗教形成的傳統與習俗,需要時間才能慢慢調整。最能改變大眾的方式,不是義憤填膺地訴說真理與正義,而是讓人在生活中漸漸習慣、理解,而最能滲透進一般民眾想法的,自然就是影視娛樂了。

70 年代以後的美國,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電視,在晚間闔家觀賞電視是極為常見的休閒,當紅節目影響力極大,而經過一次次民權運動與性別平權運動、再加上收視率分析做得比較精細(例如可以篩出年輕、住在城市的觀眾等等),影集也比過去更多元。

某些「現在看來很退步」的影集的創作者,在那個時代或許不是全美國最前衛敢言的人,但他們面對保守電視臺老闆,扛著要吸引到廣告金主的壓力,仍願意以一種「退一步、進兩步」的方式,拉著大眾往前試探,學習接受不一樣的族群。

例如《虎膽妙算》與《天龍特攻隊》等等,這些動作影集都有多位白人主角,但也找來一個象徵性的黑人主角,用2020年的眼光來看,當然會馬上指出這是交差用的象徵性的少數族裔角色,並未被賦予重任,接著繼續質問為何沒有亞裔與拉丁裔?

但在那個時代,一個象徵性的黑人主角,已經算走得很前面。

70年代以前,絕大多數出現在電視裡的角色都是白人,黑人若有出現,通常都是小角色或負面形象角色。

要到80年代描述黑人家庭的《考斯比一家》播出,才指標性地改變黑人角色在主流電視節目的形象,他們是個中產階級家庭、並且是主角,不是過去帶著刻板印象的小角色或藍領角色,也不像《小淘氣》的白人家庭領養黑人管家之子那樣、仍以白人敘事為主軸。

只不過,《考斯比一家》靈魂人物比爾·考斯比後來竟成為性侵犯,又是另一樁故事了。

還有1966年開播的、以白人為主的《虎膽妙算》劇裡能出現形象正面的黑人角色,傳遞出「黑白同屬一個世界」的訊息,或許現在看來很刻意、又做得不夠,但在當時仍是很正面的努力方向。

或者再看看《三人行》的例子。該劇描述兩女一男合租公寓共同生活,劇中任何人初次聽到主角三人的情形,都認為男主角傑克必享齊人之福、要不然就是同志(傑克確實也騙房東說自己是同志才讓房東答應男女混租),但這三位異性戀是純友誼關係。

傑克個性較為膽小、退縮,不夠有男子氣概,打架打不贏、連罐頭都打不開,要勞駕女室友幫忙,這常在劇中被當作笑點。

劇中還有不少源自恐同態度的笑話,以21世紀的觀點來看,當然相當「退步」,但別忘了這可是70 年代,除了在幾個大都市以外,大多數氣質較陰柔的男性仍得想盡辦法偽裝自己。

《三人行》裡面,觀眾看得見男主角的溫暖、和氣、對女性室友的尊重與關心,比起老愛耍帥、自以為很Man的花心男鄰居。

或是常有恐同行徑但自己也離大男人形象非常遙遠的房東,大家相形之下,更喜愛心思細膩又善良的男主角傑克,也難免反思傳統對男子氣概的盲目崇拜是否太沒意義了。

影集《親情紐帶》播出年份,與共和黨的雷根總統執政的年代幾乎完全重疊,經過60、70年代各種體制衝撞,80年代由保守主義的雷根主政,造成的價值觀衝突,甚至孩子比父母保守的情況,都反映在影集中。

主角是《回到未來》的麥可·J·福克斯,他飾演家中的大兒子亞歷斯,性格相當保守,完全支持共和黨與雷根總統的政策,認同女人就該待在家,他自己則想賺大錢住豪宅。

與亞歷斯同住的,有思想前衛、價值觀偏民主黨的嬉皮父母,以及兩個妹妹。一家人價值觀南轅北轍,但他們深愛彼此,也會為對方調整觀念、思考更好的做法。

這是雷根時代俄亥俄州的白人家庭,家庭成員包括姻親都是白人,他們交往的朋友也是白人,大概只有少數公司同事會是有色人種。但即使主題圍繞標準白人家庭,它帶來的思想與價值觀衝撞可沒有少。

例如,家中母親常為了兼顧事業與家庭煩惱,當丈夫沒能同理她的心境與困難時,她總是向丈夫據理力爭,丈夫也能靜心聆聽、重新思考,共同分配家務、度過風風雨雨,甚至還在人生接近四字頭時迎來第四個孩子。

同時夫妻雙方都仍繼續工作。這類劇情或許能讓勉強同意老婆工作,心裡還是有疙瘩、擔心他人眼光的男性觀眾,內心比較釋懷。

而面對家中成員的價值觀衝撞與世代觀念差異,《親情紐帶》也激勵大家要盡力溝通與理解。

由羅迪·麥克道爾與蘇珊娜·普萊舍特主演的《妙管家》,描述在康乃狄克州高級住宅區單親養育一子的廣告公司女強人安琪拉,找來單親撫養女兒的男管家東尼負責家務。

節目常拿「女強男弱」以及「傳統性別角色調換」大開玩笑,讓東尼站在家庭主婦的位置,挖掘出笑點。

以2020年的角度看,本劇也會備受批判,但它令當時觀眾對「事業女強人+家庭主夫」的組合增添不少正面觀感,而且東尼是個顧家又善良的好男人,他與安琪拉組成的另類而溫暖的家庭,甚至令人頗為欣羨。在那保守年代,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前陣子重看溫子仁《百戰天龍第一季》,我非常驚訝,因為過去留有的唯一印象僅剩「主角MacGyver使用科學知識化險為夷」,多年後再次觀賞,才發現裡面有那麼多笨到天怒人怨的女性角色。

不管是女性核能學者還是高階科學家,遇到緊急狀況都是相當慌張、不知所措,只能坐等馬蓋仙指揮,僅有極少數女性角色能擺脫無能特質。

不過在驚嚇過後,我再想想那樣的年代背景,釋懷不少,畢竟即使到今日都還有女性工程師發展受限的問題,三十幾年前的影集那樣拍,劇組倒也不是罪不可赦吧?

換個角度想,讓擔任高階工作的女性在熱門影集上出現,多多少少能令觀眾漸漸習慣女性從事傳統獨屬男性的工作。

如今,在美國還有州政府禁止女人墮胎的時代,在社會上仍有許多保守人士遵循最傳統版本基督教義的時代,看看最近幾年的影集,角色類型已經儘可能百花齊放,訴說各式各樣題材與族群的故事,繼續嘗試推著社會向前走。

站在2020年回首幾十年前的創作,或許多有不足,但一路跟著這些影集搭配社會風氣看過來,我倒覺得這圈子一直有人努力將更前進、更開放、更自由的思想,帶到主流大眾的社會中。

《老友記》的全白主角,有它的時代背景考量,想想同時期的幾部熱門影集如《宋飛正傳》、《我為卿狂》等等都有「很white」的問題,黑人擔任主角的影集如威爾·史密斯成名代表作《新鮮王子妙事多》則聚焦於黑人經驗。

若《老友記》在當時就以包含各族裔的主角群向電視臺提案,能獲得資金開拍的機率可能不高。

而且在那個年代,白人的知心好友全是白人,應該並不少見,要說《老友記》比較有問題的地方,可能在於市井,也就是主角們碰上的白人太多、其他族裔太少了。

但要將《老友記》貼上「落後」標籤,或許也有失公允,畢竟主角羅斯的第一任太太后來成為女同性戀、並與伴侶成家,《老友記》成為第一個呈現女同志婚禮的美國電視節目,羅斯也分別與亞裔、非裔約會過。

《小不列顛》因「黑臉」被直接下架,也頗讓人錯愕。因為兩位主角扮演過多個族群,這整齣劇意在嘲諷所有人,並非刻意攻擊特定族裔。

而且兩位主創在數年前即表達過,若能重來一次,他們對黑人與變裝癖等等主題會有不同的做法。現在這種不論該劇整體意義與時代背景、只因觸及某一個點就要下架的風潮,讓人不禁捏把冷汗。

不僅可能激化對立,也碰觸危險敏感的「審查」話題。

大部分導演可以希望觀眾或讀者儘量了解、尊重其他族裔的文化,並融進自己的作品,但這不應該推進為審查的概念,審查是危險的、是不利民主自由社會的,一旦進入不符合審查就不準上架的危險地帶,就很難停止為什麼那部就可以、為什麼是用你的標準而不是我的標準等等無盡回答與交相指責。

甚至讓未來的創作者開始自我審查、讓電影公司及製片立下幾百條規定來規範導演,以免拍完了卻無法播映,這絕對與一開始想要多元的目標背道而馳。

比較好的做法是讓更多作品共存,更多元,曾出現過黑臉的《小不列顛》跟黑人塗白臉佯裝成白人臥底的《小姐好白》都可以在架上。

如果有爭議(例如由於社會地位及權力的不對等關係,「黑臉」與「白臉」意義絕對不同),社會可以透過對話與討論讓整體更進步,而不是從原本的只有一種聲音,變成只有另外一種聲音。

更何況,歷史上發生過的退步與錯誤,不是更該留著提醒大家嗎?

從這點來看,我覺得HBO Max將《亂世佳人》配上註解再行上架的作法,不失為良好的折衷。

該做的不是審查上架資格,而是教育,以及培養下一代獨立思考、明辨是非、與時俱進的能力。

記得導演蘇菲亞·柯波拉將1971年的《牡丹花下》改編為《魅惑》時,也曾被質疑,拍攝南北戰爭時期南方白人生活的作品,怎可剔除原始文本的黑奴角色、怎能逃避蓄奴議題?

導演則回應道,該角色在原著裡就是個充滿刻板印象的角色,而且將奴隸作為本片的支線劇情也是對這議題的侮辱,再加上根據一些手札與史實記載,開戰後確實有不少黑奴逃跑,因此她選擇刪去黑奴角色。

不論同不同意導演的看法,我都不希望她在籌備作品時,需要因為擔憂外界對於刪除黑奴戲份的反彈,先行自我審查或甚至放棄翻拍《魅惑》。

她決定講一群被隔絕的白人女性的故事,想勾勒出南北戰爭時期的性別政治如何影響一群白人女孩的生活樣貌,而她絕對可以如此做,影迷也有權表達不同的想法。與其要求每一位創作者的作品都得符合某些規範。

我認為更重要的是確保各族裔都有機會一試,都能說出自己想說的故事,讓蘇菲亞.柯波拉可以拍全白人的《魅惑》,也讓巴瑞.賈金斯能拍出《月光男孩》與《假若比爾街能說話》等作品。

這才是我今天最想說的。

相關焦點

  • 《亂世佳人》被下架,《老友記》道歉,我們的青春去哪兒了?
    《老友記》是在美國家喻戶曉的知名電視劇,但該劇製片人瑪爾塔考夫曼卻在一次採訪中被迫流淚道歉,原因竟然是沒有讓這部6名主演全是白人演員的美劇,變得更加「多元化」。在此之前,美國經典影片《亂世佳人》就已經涉嫌種族歧視而被迫下架,它對奴隸制、種族主義刻板的樂觀描述被認為太過樂觀。這直接引起廣大網友的不滿,《亂世佳人》以及其縮寫「GWTW」成為了推特的熱搜關鍵詞。
  • 《亂世佳人》下架,《老友記》編劇道歉,這一屆觀眾太難帶!
    經典電影《亂世佳人》下架,《老友記》主創哭著出來道歉,包括英劇《Little Britain》以及很多以警察為主題的電影和連續劇都受到牽連,這屆觀眾真的太難帶了!在這個背景之下,經典電影電視劇的下架,對文化作品的反思,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 《亂世佳人》下架,《老友記》製片道歉!黑人兄弟為何還不買帳?
    《亂世佳人》下架 《老友記》製片道歉不知是為了表現自己的特立獨行,還是實在沒有合適的目標,電影《為奴十二年》黑人編劇約翰·萊德利居然開始對1939年上映的《亂世佳人》開炮了。面對黑兄弟的這種指責,華納旗下的流媒體平臺HBO Max顯然慫了,立刻就把《亂世佳人》從自己的平臺上下架了。而文化藝術領域的美國人很快就搞明白了狀況,紛紛表態證明自己。
  • 受反種族歧視影響,《亂世佳人》下架,《老友記》製片道歉……美國...
    昨天的新聞——《亂世佳人》下架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美國華納傳媒旗下流媒體平臺HBO Max下架了經典電影《亂世佳人》,理由是有人認為該電影「美化奴隸制」、「涉嫌種族歧視」。 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實被下架的可遠不止《亂世佳人》這一部片子: 僅昨天一天, 真人秀節目《警察》暫停播出!
  • 《亂世佳人》下架,《老友記》道歉,「哥倫布被斬首」,它們都種族...
    過去的一周文藝關鍵詞有:「推倒雕像」運動、《亂世佳人》被下架、J·K·羅琳遭抵制、武大老牌坊受損、世界大學排名榜、香港書展、紅樓夢獎……#《亂世佳人》被下架#近日,受美國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後死亡事件的影響,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Black Lives Matter」席捲全美,種族問題也引發世界性的關注
  • 從《亂世佳人》下架到《老友記》創作者流淚道歉,好萊塢一片肅殺
    ■四個新聞先來看近期好萊塢四個「有意思」的新聞:因黑人編劇約翰·萊德利批評經典電影《亂世佳人》「要麼就在忽視奴隸制度的恐怖性,要麼就是在塑造有色人種最痛苦的刻板印象」,華納旗下的流媒體平臺HBO Max,把該影片從自己的平臺上下架了。
  • 63歲老友記主創流淚道歉,這個世界怎麼了?
    一代經典電影《亂世佳人》剛上線HBO Max不久,就被迫下架了。原因是《為奴十二年》的黑人編劇約翰·萊德利批評它:「這部電影要麼就在忽視奴隸制度的恐怖性,要麼就是在塑造有色人種最痛苦的刻板印象」。如果說《亂世佳人》刻意美化蓄奴制,還尚不能避嫌。這把火還燒到了《老友記》,一部講述友誼的電視劇,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情景喜劇之一。原因是劇中的六位主角全是白人,沒有有色人種。
  • ...佳人》下架,《老友記》製片人哭著道歉……這一切,究竟是怎麼了?
    一些人提出:社會應該對那些包含了過時的種族偏見與隱性歧視的文藝作品,進行重新審視,做出合理的揚棄。 就在幾天前,美國華納傳媒旗下流媒體平臺HBO Max下架了經典電影《亂世佳人》,理由是有人認為該電影「宣揚了種族主義」「涉嫌種族歧視
  • 除了《亂世佳人》,還有哪些電影被「算舊帳」?
    中新社·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 華納流媒體HBO Max下架了《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BBC和Netflix等視頻網站也下架了拿種族當「梗」的喜劇《小不列顛》(Little Britain)及衍生劇《伴我雙飛》(Come Fly with Me),美劇《老友記》(Friends)製作人為當年主角陣容「全白」而流淚道歉
  • 《亂世佳人》暫時下架:我們有必要對過去的作品進行價值觀審查嗎?
    6月10日,流媒體HBO Max宣布將暫時下架奧斯卡獲獎影片《亂世佳人》,日後重新上架的版本將附上補充說明,向觀眾解釋美國南北戰爭時期被奴役的南方種植園工人所面臨的歧視和不公問題。這部上映於1939年的電影長久以來被視作好萊塢電影史上的典範之作,今年奧斯卡頒獎典禮結束後,川普曾因不滿韓國影片《寄生蟲》獲得最佳影片獎,聲稱《亂世佳人》才算佳片。
  • 《亂世佳人》遭下架,人物雕塑被「斬首」,但鍋不該「政治正確」來背
    比如作為影史經典的《亂世佳人》被迫下架,再如經典美劇《老友記》因主演中沒有黑人備受批評。往事如煙,不宜追之過深。政治正確鬧到這個份上,不僅讓人不適,也越過合理的邊界。但是,當我們隔萬裡重洋遠觀美國社會時,眼中僅是一出肥皂劇嗎?
  • 《老友記》因演員陣容缺乏多樣性受到批評,製作人流淚道歉
    因種族歧視,HBO下架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題材電影《亂世佳人》,網飛公司也宣布下架知名喜劇《小不列顛》……如今,這把火又燒到了美國知名劇集《老友記》身上。眾所周知,《老友記》的6位主角都是白人,該劇曾因演員陣容缺乏多樣性而受到過批評。
  • 亂世佳人下架,好友記道歉,教授停職,AI宗師出奔,到底誰錯了?
    經典電影《亂世佳人》下架了。  它演的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而且視角是站在南方白人莊園主的立場。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州還沒有廢奴,可想而知,這本電影讓黑人看了一定是很反感的。  那麼《好友記》是怎麼回事呢?  《亂世佳人》你沒看過很正常,《好友記》超過35的讀者應該都看過。
  • 美國暴亂持續 HBO下架亂世佳人
    原標題:反種族歧視之下,HBO下架南北戰爭題材電影《亂世佳人》【環球網報導記者李東堯】全美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持續,現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題材電影《亂世佳人》也不能看了?美國《華爾街日報》9日報導稱,目前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人們對種族不公擔憂正日益加劇,華納傳媒旗下的HBOMax平臺已將影片《亂世佳人》下架。
  • 上映81年的《亂世佳人》,這次真的「飄」了?
    昨天,HBO Max臨時下架了反映美國南北戰爭的史詩片《亂世佳人》,造成轟動。要知道,《亂世佳人》曾被美國電影協會(MPAA)列為20世紀最偉大的電影之一。就在今年2月,美國總統川普還在一次集會上還提到,對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評選結果不滿,應該讓《亂世佳人》這樣的電影回歸。
  • HBO下架電影亂世佳人 原因是涉及種族歧視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HBO最新資訊 > 正文 HBO下架電影亂世佳人 原因是涉及種族歧視
  • 老友記沒有黑人主角,製作人被迫道歉……美國這是要走火入魔了?
    首先是這幾天大家比較關注的,經典電影作品《亂世佳人》被下架了,原因是有人認為該電影有「美化奴隸制」的嫌疑。因為《亂世佳人》的大背景設置在南北戰爭期間,當時就有批評家們指責該影片有美化南方蓄奴制,灌輸「好好當奴隸才是黑人真正的命運歸宿」的理念。於是在近期黑人人權運動愈演愈烈的情況下,它最終還是被下架了...
  • 《亂世佳人》下架的原因是什麼?種族歧視還是電影大的傷痕
    《亂世佳人》在亞特蘭大首映,人山人海衝進了電影院,一部史詩級作品誕生,10件奧斯卡獎物品一舉收穫,成為電影史上的傳奇。儘管《亂世佳人》描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南部種植戶的郝思嘉和白瑞德的愛情故事。HBOMax暫時下架引起轟動。事實上這部曾被美國電影協會(American film Association)列為20世紀最偉大電影之一的電影,已經不止一次被評為「下架」。在的電影之旅中,有很多次下架因為種族主義行為和反對種族主義的示威遊行。原因是影片中對黑人的歧視。
  • 《亂世佳人》後,英國知名喜劇《小不列顛》也被下架
    原標題:《亂世佳人》後,英國知名喜劇《小不列顛》也被下架:因給角色塗「黑臉」[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崔妍]由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全美反種族主義怒火還在持續燃燒,繼華納傳媒旗下的HBO Max平臺宣布下架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題材電影《亂世佳人》後,網飛公司及BBC旗下平臺也宣布下架知名喜劇小品系列劇
  • 美國經典影片《亂世佳人》被下架,美國反種族運動掀起文化的革命
    美國著名媒體平臺HBO已經下架奧斯卡經典影片《亂世佳人》。HBO表示這部1939年公映的影片是「時代產物」,片中刻畫了「種族歧視」,這在「當年是錯誤的,現在也是錯誤的」。令人諷刺的是,HBO Max宣布後次日,《亂世佳人》在亞馬遜平臺登上暢銷榜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