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之後,日本東海道最強武士今川義元一蹶不振,織田信長崛起!

2021-01-09 網易

  此前我已經說過了日本戰國英雄人物上杉謙信和武田信玄,上杉謙信號稱「越後之龍」,武田信玄號稱「甲斐之虎」,日本的戰國時代就是以二人龍虎鬥開場的,奠定了日本整個戰國的局勢。

  當然,我也介紹過了日本戰國的局勢,室町幕府末期,幕府第六代將軍足利義教被刺殺後,各地大名逐漸不受幕府控制,紛紛出現「下克上」的局面。

  

  反正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城頭變幻大王旗。無論是天皇、還是幕府,還是大名,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永遠享有權力。今天你還是高高在上的王,明天或許就身首異處,人頭落地,崩潰就是一夜之間。這跟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三國魏晉時代一樣。

  我之前說的上杉謙信、武田信玄本來都被認為能結束日本戰國混亂局面而一統天下的人物,但他們都沒有成功。而日本戰國時期另一個英雄人物今川義元亦是如此。

  今川義元‍

  今川義元原本也是被認為是有能力統一日本的人物,就好比三國初期的袁紹一樣。

  

  袁紹出身士族門閥,而且兵強馬壯,袁家門生故吏遍布天下,當年十八諸侯反董卓的時候,選的盟主就是袁紹,由此可見,袁紹在當時人心目中的地位。

  不過後來袁紹在官渡一戰敗給曹操之後,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退出了爭雄天下的行列。

  

  今川義元跟袁紹非常相似,他作為戰國時代早期御三家之一,勢力也一度達到過百萬石以上,還號稱北海道最強武士,結果在桶狹間一戰敗給了織田信長。

  桶狹間一戰改變了戰國割據,此戰後,今川家族一蹶不振,退出歷史舞臺。織田信長崛起,開始了一統天下的徵程。而日本戰國群雄割據爭霸轉向了少數大名對抗的時代邁進。

  今川義元如同袁紹,而織田信長如同曹操一樣。

  

  今川義元是今川家族第11代家督,原本這家督跟他是沒關係的。因為他不是長子,這跟袁紹一樣,袁紹雖然是長子,但不是嫡子,他只是庶出。

  所以,袁紹原本也是沒有機會繼承袁家大統的,能繼承大統的是袁術,袁術才是袁家的嫡子。但袁術志大才疏,只好由袁紹繼承了。

  今川義元不是長子,所以,今川家族的勢力由今川家的長子今川氏徽紀繼位。而且今川義元此刻還出家當了和尚。我之前就說了,戰國時代這些人出家就是好玩,鍍金的。

  就在今川義元覺得自己沒有掌權機會的時候,他的哥哥今川氏徽逝世了,而且今川氏徽還沒有子嗣。今川義元看到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拉攏家臣,成功上位,繼承了今川家的衣缽。

  

  今川義元繼位後,開始了自己的宏圖偉業。首先,改革內政,鞏固自己的權力。

  普查土地,強化自己的領土。改革土地收入分配,實行六四分帳,贏得了民心,獲得支持。強化治安,保護往來商人。

  總之,經過了一系列的改革,他的領地呈現出了一片安居樂業的局面。

  

  今川義元除了內政搞得有聲有色外,順勢併吞了鄰近的三河之地。至此,今川義元控制了駿河、遠江、三河三國之地。但併吞三河之地讓他的領地疆域和織田信長相鄰了。

  這勢必決定了今川義元和織田信長必有一戰。這一戰就是桶狹間之戰,於是日本歷史上最著名的桶狹間之戰打起來了。

  桶狹間之戰

  完成了內部穩定後,有著「東海道第一弓」的今川義元將目標對準了上洛。

  上洛就是日本京都,意思很明顯了,他今川義元想「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去上洛就必須拿下織田信長。

  

  公元1560年,日本永祿三年,也就是中國的明朝嘉靖皇帝時候。這一年五月的某一天。

  今川義元在駿河召開誓師儀式,集結了2萬5千兵力,然後兵分兩路沿東海道向三河、尾張進發。

  戰鬥剛開始的時候,今川義元一路勢如破竹,他的先鋒軍松平元康(即後來的「德川家康」)攻下織田家的丸根砦、鷲津砦,並成功進入大高城。

  

  當時正值日本五月中旬,是梅雨季節,氣候悶熱,打仗也是很辛苦的,所以,打了幾個勝仗後。今川義元傳令大軍在一個叫桶狹間的地方休息。

  而今川義元的軍隊在桶狹間休整時得到百姓犒勞,老百姓送來的美酒佳餚,今川義元十分高興,和將士們瓜分了美酒,犒勞將士,畢竟都是為自己出生入死的。

  不過就在今川義元和將士們沉浸在紙醉金迷的時候,有一雙眼睛在盯著他,誰的眼睛呢?

  

  織田信長的眼睛,織田信長得知桶狹間休息時,決定給今川義元來一個奇襲。

  織田信長迅速集聚了四千兵力,殺到了桶狹間。剛好老天爺幫忙,下了一場大暴雨。

  織田信長趁著夜黑和暴雨讓今川義元措手不及,如入無人之境。在一番戰鬥中,今川義元的首級被織田軍收下了。

  

  戰後影響‍

  織田信長利用奇襲取得了桶狹間一戰的勝利,今川家的精英損失殆盡,今川家的勢力被武田家和德川家康瓜分了。

  與此同時,織田信長聲名鵲起,沒人再叫他「尾張的大傻瓜」了,知名度迅速得到提高,奠定了他的霸業。此戰後織田信長在中日本和近畿地方迅速擴張勢力,最終成為日本戰國時代最強的霸主。

  織田信長的時代要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織田肉桂信長》裡寵物的「前世」——今川義元
    圖一:長毛臘腸犬-今川義元1、富國強兵的「東海道第一大將」今川家是與當時的幕府將軍足利家有著血緣關係的名門,從室町時代起作為守護大名擁有駿河和遠江的領地而本期的主人公今川義元(1519-1560)正是今川家的第九代家主。第八代家主作為今川義元的兄長,他的去世使已經出家了的今川義元為了繼承家督而還俗。義元平定了弟弟的叛亂之後(1536:花倉之亂)成為了今川家的第九代家主。
  • 他威震日本,一朝敗給織田信長後名聲掃地
    但凡對日本戰國歷史有一些了解的人,對今川義元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桶狹間之戰,今川義元25000人對陣織田信長4000人,結果慘被斬首。織田信長一戰成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今川義元也就成為了自大輕敵、空有其名的代名詞。
  • 織田信長能夠打敗今川義元:3分實力,7分運氣
    當織田信長繼承織田家家督時,此時的尾張國還處於四分五裂,到1559年,織田信長還未完全統一尾張國全境時,此時尾張國南面的今川義元,已經坐擁三河、駿河、沅江三國,是個大大名,動員能力至少3萬人。1560年,今川義元出兵3萬準備上洛,首當其衝的便是必經之路上的尾張國,由於兩家是世仇,織田信長不可能讓他順利通過,更不會投降。
  • 「東海道第一弓取」今川義元 能否在《九州劫》中重現今川家的輝煌
    ,因而被稱為"東海道第一弓取"的今川義元。除了內政方面,今川義元在外部戰略上也頗有建樹,義元的駿河、遠江位於東海道的中心地帶,北面甲斐武田氏也是由守護大名轉化的戰國大名,自氏親時代以來一直與今川氏處於交戰狀態。東面是佔據相模、伊豆的北條氏,與今川氏有著親緣關係,是今川氏歷來的合作夥伴。
  • 織田信長作為日本戰國時代的終結者,他究竟是從哪一戰崛起的?
    導語:織田信長的崛起始於他的成名之戰——桶狹間合戰。在桶狹間合戰中,織田信長改變了日本武士光明正大、相互約定、列陣作戰的傳統戰法,採用了「野武士」偷襲暗殺的下三濫手法,一舉襲殺了「東海道第一弓取」——今川義元。憑此一戰,織田信長揚名天下,從此走上了「天下布武」的徵程。
  • 信長之野望12:尾張統一劇本織田信長如何打敗今川義元的上洛
    1555年尾張國剛剛完成統一,年僅22歲的織田信長繼任家督。鄰近的三河、遠江國主,號稱「東海道第一弓取」的今川義元,一心想要完成「上洛」的夢想,對尾張國虎視眈眈……遊戲進行到1555年秋,今川義元舉傾國之兵,分四路,入侵尾張。面對強大的敵人,玩家如何取勝呢?下面筆者和大家一起來探討探討。今川軍大兵壓境,織田軍內部籠城、迎擊意見不統一,而此時信長已下定決心。
  • 《仁王2》」桶狹間之戰「介紹 東海道霸主今川義元!
    今天,光榮特庫摩官方公布了《仁王2》「桶狹間之戰」以及今川義元的介紹。「桶狹間之戰」被稱為是日本戰國三大奇襲戰之一,作為此次戰役失敗一方的今川義元是當時東海道地區的霸主,不過此役之後沒落,而勝利一方的織田信長開始迅速崛起。
  • 日本戰國時代,今川義元與織田信長大戰,真為了上洛?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今川義元與織田信長大戰,真為了上洛?我們對於織田信長的印象是優秀的軍事將領、內政達人、喜怒無常的家督、差一步終結亂世之人、扶持天皇的尊王者。事實上,這些印象全都來自於二戰前,在近年的研究中,織田信長的形象被進一步還原,學者普遍認為信長並非優秀的軍事將領。特別是信長聞名日本的桶狹間之戰,並非如一些江戶時代傳記中的描述。在江戶時代的傳記中,出現了今川義元意圖天下霸主之位,而進軍京都,第一塊攔路石就是織田信長。這裡就出現了一個疑問,今川義元真的有意上洛,成為天下人嗎?
  • 桶狹間之戰與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的崛起與死亡之謎
    室町幕府末期,各地大名逐漸不受幕府控制,紛紛出現「下克上」的局面,日本進入混亂的戰國時代。 戰國時代,上杉謙信、武田信玄、今川義元本來都被認為是能結束日本戰國混亂局面而一統天下的人物,但他們都沒有成功,只有一個人快要成功了,那就是織田信長。
  • 被遊戲誤導的桶狹間合戰,織田信長的初始目標不是今川義元
    日本桶狹間之戰,是一場充滿了意外的戰鬥。這場戰鬥也讓織田信長正式進入了爭霸日本的序列中。不過這都是我們通過光榮遊戲知道的,那麼歷史上的桶狹間之戰到底是怎麼回事?是否真的是今川義元想要上洛而發動的一次戰鬥呢?
  • 今川義元進攻尾張國,但他驕傲自大,這肯定不是織田信長的對手
    在日本史的概念中,中世莊園林立、地方割據,是缺乏強有力中央政府存在的時代,而通過織田、豐臣、德川三代「天下人」的努力,最終結束戰國亂世,進入了相對中央集權的近世。一代侯雄今川義元要進攻尾張國,今川軍先鋒在攻陷丸根、鷲津兩寨後,原大高城守將鵜殿長照進駐丸根,先鋒朝比奈泰朝進駐鷲津,另一名先鋒官松平元康所部則進入大高城休整。
  • 日本戰國之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二、桶狹間奇襲作為日本戰國三大奇襲戰之一(另外兩個為嚴島合戰和河越合戰),這三場戰爭決定了三個家族,甚至是日本戰國的走勢,而桶狹間合戰是其中影響最大的。桶狹間合戰雙方的形勢對比。今川氏坐擁三河、遠江、駿河三國,軍隊25000人;織田家剛完成統一,可動員的士兵僅有3000人,實力懸殊。戰爭結果是織田氏獲勝並擊斃今川義元。
  • 織田信長在一夜之間改變日本戰國格局:奇襲桶狹間
    在日本戰國時代,就有一場顛覆各勢力認知,顛覆日本戰國格局的戰爭,被稱為「桶狹間之戰」。此戰是織田信長以極少的兵力奇襲今川義元,並將其誅殺,一夜之間破了對方幾萬大軍,讓日本戰國格局突變。今川義元為了取得爭霸天下的資本,決定上洛「狹天子以令諸侯」,甚至想以自身將軍家的血統直接自立為徵夷大將軍。畢竟他對自己的實力有充足的自信,既是名門之後,又有強大的能力,還兼有駿河、遠江、三河的勢力。尚未安內的織田家。
  • 織田信長的背景板今川義元 在這些遊戲裡還是熟悉的味道
    而日本戰國時代的弄潮兒織田信長,也正是因為桶狹間之戰中以少勝多的表現,漸漸走上了舞臺的中央。不過,跟袁紹相比,成為織田信長背景板的今川義元可謂是慘得不行,不但在戰鬥中丟了小命,在後世的文藝和遊戲作品中,也基本上逃不過丑角的形象。
  • 18歲便繼承家族 年輕的今川義元如何成就東日本最強大名?
    ,因其在稱霸後的領土範圍就像一張弓一樣,因而被稱為"東海道第一弓取"的今川義元。 除了內政方面,今川義元在外部戰略上也頗有建樹,義元的駿河、遠江位於東海道的中心地帶,北面甲斐武田氏也是由守護大名轉化的戰國大名,自氏親時代以來一直與今川氏處於交戰狀態。
  • 日本戰國史:信長的美濃攻略,第六天魔王崛起之路(一)
    日本戰國史:信長的美濃攻略,第六天魔王崛起之路(一)上一回,我們講到了織田信長奇襲桶狹間,殺敗了從東海道而來的大軍閥今川義元,此戰之後,作為三河,遠江,駿河(這三個地方的大致範圍在愛知縣東南部到靜岡縣西部)三州太守的今川家族走向衰敗,而與此同時,駿河的北方,來自甲斐(今山梨縣),
  • 梟雄今川義元在很多影視劇和遊戲中為什麼總是「被黑」?
    對熟悉日本戰國歷史的朋友來說,今川義元肯定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今川義元被稱為「東海道一弓取」,一度是日本最強大的戰國大名。但在有名的「桶狹間合戰」中,今川義元死於織田信長的突襲。在如今的很多日本戰國題材的影視劇和遊戲中,今川義元都是「被黑」的,形象遠不及他的兩位親家。很多人都認為今川義元都被「黑」的原因就是所謂「以成敗論英雄」,但本鬼認為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 織田信長爭奪天下的三大神兵,排名第一的,助其大敗今川義元!
    本篇介紹織田信長在爭奪天下的過程中,使用的三大神兵。第三名:盾牌盾牌在日本古代其實少用,隨著西洋新進洋槍傳入中世的日本,在打仗殺陣時,已失去實用性和重要性,逐漸淘汰,一顆子彈就能貫穿盔甲等等的護具,更何況是區區一面盾牌!
  • 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桶狹間奇襲」的謊言
    按《國史大辭典卷二》中的記錄,桶狹間合戰發生在永祿三年(1560年)五月十九日,織田信長率軍於尾張國田樂狹間奇襲今川義元,通過斬殺敵將的戰法取得戰鬥的勝利。駿河國、遠江國的守護大名今川義元掌握了富饒的領土,在東海道稱霸一方,想要上洛(前往日本首都平安京)輔佐當時已經權威盡失的室町幕府的幕府將軍,從而掌握幕府的實權,挾將軍以令諸侯。
  • 織田信長的崛起—桶狹間合戰!
    然而這條路卻被織田信長走通了,或許真的是上天垂憐,日本戰國時期的一顆新星正在冉冉升起。織田信長通過此次大戰的洗禮徹底成長為日本戰國時期最具威望的大名,為他以後的統一之路奠定了基礎。 接下來我們就來講講這場不可思議的大戰,這場戰役是由今川義元率先發動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儘快剷除尾張的織田家,為「上洛」做準備。自始至終,今川義元根本沒有把織田信長放在眼裡,畢竟雙方的實力懸殊太大,今川義元認為尾張唾手可得,根本沒有任何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