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科技館、四川日報、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文明成都
熊貓的尾巴是什麼顏色?
最近,一位五歲小朋友的問題,引發了大家的激烈討論:
媽媽,熊貓的尾巴是什麼顏色的呢?
這件事發生在10月27日,一群來自福建的遊客來到成都紅星路步行街,其中一名5歲的孩子抱著手裡的「熊貓」玩偶,指著IFS樓頂的「熊貓」屁股發問。「熊貓」玩偶的尾巴是黑色的,而樓頂那隻「熊貓」的尾巴卻是白色的。
不信?有圖有真相
那麼現在,給大家三秒鐘的思考時間,然後投票告訴小編你們的答案:
對於這個問題,小編必須要一探究竟。
一定要找到熊貓尾巴是黑色的證據!
但是,怎麼找?在考慮了長達三秒鐘之後,小編靈光一現,可以找找關於熊貓的動畫作品,於是找到了曾經的動畫片《熊貓總動員》來驗證自己的答案。但是……
通過尋找大量的照片,得到了兩種不同的答案……
黑的……
白的……
甚至,僅一條街之隔的兩個熊貓雕塑,尾巴就出現了兩種不同的顏色。
看似不起眼的熊貓尾巴,差點讓小編的世界觀就此坍塌!不過,到現在,至少弄清楚了一個事實:
熊貓是有尾巴的!
好了,現在來探究一下熊貓的尾巴,到底是什麼顏色!
為此,小編找到了「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專家們,來看看最權威的答案:
熊貓的尾巴是白色的!
而且,熊貓在出生的時候,尾巴可是很長的,像這樣
但是,它會在成長過程中慢慢退化,逐漸變的只有一點點,顏色也從原先的粉紅色變成了白色。
成體大熊貓的尾巴約20釐米,基部肥厚,毛一般為白色,十分蓬鬆粗大。但是,因為尾巴一直緊貼著臀部,所以很容易被忽略。
在尾巴的基部,那裡有一塊無毛的裸露區域,裡面埋藏了許多腺體。這種腺體在動物解剖學上把它叫做肛周腺,能夠分泌一種帶酸臭氣味的分泌物,可以起到熊貓彼此談情說愛時交換信息的作用。
當熊貓用肛周腺分泌的氣味傳遞信息時,尾巴的功能起到了粉刷的作用,使氣味標誌塗得更寬些,能夠四處橫溢擴散,便於更加有效的交換信息,以代替有聲的呼喚。
那麼現在,最後的問題來了:
所有熊貓的尾巴都是白色的嗎?
那可不一定,在熊貓尾巴的顏色這件事上,也難免有「黑天鵝事件」發生。比如1986年,日本培育成功並順利成長的第一頭大熊貓——童童,它的尾巴尖附近就混有黑色的毛髮。
問題的答案,終於搞清楚了:
標準答案
99.9%的熊貓,尾巴都是白色的。但是,總有那麼0.1%的幸運兒,尾巴是黑色的。
既然熊貓的尾巴是白色的,為什麼成都市面上有許多黑尾的大熊貓,街頭的大熊貓建築物也多數是黑色尾巴?
對此,成都市動漫協會秘書長羅宵認為,大熊貓動漫玩偶屬於周邊文創衍生品這一塊,它的表現形態和顏色設計是根據設計者要表達的內容相關的。「比如設計者創建了一個角色,如果它的尾巴設定是黑色,那肯定有自己的一個思維方式。為什麼用黑色,或者黃色,它可能有自己的含義在裡面。」
羅宵說,比如拿《哪吒》這部動畫電影來舉例子,哪吒的臉眼睛、嘴都很大,很誇張,但創作者就是要用這種誇張來表現創作人物的性格。「從設計元素來看,如果作者是要打造科普類的,那麼大熊貓的設計就要考慮它的原生態。但是如果是考慮打造其他路線,就沒有必要去追根溯源,創造一個五彩熊貓也好,七色熊貓也好,甚至更多的表現形式,它也沒錯。」
參與了2019年國慶遊行四川彩車熊貓設計的郭濤表示,有些人認為大熊貓尾巴是黑色的,是因為熊貓的尾巴坐在屁股後面,髒了就變成深色,會給人帶來錯覺。同時,在大熊貓的形象設計上,也不必追尋它原始的基礎的東西。「追求的是一個總體的,大致的形象的一個設計方式。」
郭濤說,在創作的嚴肅性上,是個各說各有理的問題。因為包括德國的柏林熊,日本的熊本熊,他們實際上大部分都沒有去追尋他們本身,而是追求產品設計的最終效果。在設計上,只要不把它顛倒了,比如把大熊貓設計成一頭牛,只要不醜化它,就可以。
定格動畫工作室主理人C2認為,這是一個視覺的原因。在大熊貓的設計上,白色在畫面當中是最搶眼的,如果尾巴用白色會搶走面部等關鍵部位的注意力。如果作為黑色就是身體的一個延展。「動畫本身作為一個對生活來源,但有一定誇張的藝術手法,如果不是作為一個科教片的話,就必要那麼嚴謹地去做一個區分。」C2說。
>>新聞延伸:原來,你是這樣的「滾滾」!
關於人們喜愛的大熊貓「滾滾」,成都市動物園大熊貓飼養員康慧還給出了許多冷知識。
1
吃貨
「大熊貓特別能吃,一個晝夜要吃70公斤食物,幾乎是它體重的一半!」康慧說,大熊貓吃這麼多,根本不怕撐著,因為它們的腸子特別短,「沒有供發酵纖維素的共生細菌,非常容易消化,很快就餓了。」而且,陝西那邊的大熊貓最能吃,70公斤這個量就是那邊的大熊貓創下的紀錄,而四川的大熊貓稍微要「秀氣」一點,一個晝夜能吃60多公斤。
2
六根手指
許多人認為大熊貓前爪和後爪都是五根指頭。「但是熊貓的身體裡面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小秘密,它有第6根手指(偽拇指),前爪根骨的一部分突起成手指狀,可作為第6手指抓握物品。」康慧說,它的手指還能靈活地抓握併攏,幫助它在進食之前拿竹子和去除不喜歡吃的莖葉。
3
戰鬥力超強
作為靠顏值就能生存的賣萌屆實力派,大家可不要被它的呆萌所迷惑。大熊貓,戰鬥力實在是,超強!
除了吃竹子,大熊貓也要吃肉,在動物學分類中,它是食肉目動物。野生大熊貓進村抓羊的新聞不是一次兩次了。
大熊貓的咬合力如何?康慧的答案是:一般一般,世界第五。
據了解,大熊貓犬齒咬合力1298.7N,裂齒咬力1851.9N。「它的咬合力非常驚人,一個碗口大的竹子,它能一口咬斷。」康慧說。有動物類科學雜誌對食肉目動物咬合力進行排名,大熊貓的咬合力排名第五,僅次於北極熊、老虎、棕熊、獅子,比美洲豹還厲害。所以,如果你在野外遇見大熊貓請一定保持在遠距離,安全範圍內。
4
38歲長壽大熊貓
據第三次全國大熊貓野外種群調查,全世界野生大熊貓不足1600隻,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截至2019年11月,全球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達到600隻。大熊貓平均年齡一般20多歲,壽命超過30歲的大熊貓累計不到30隻。
目前在重慶,有世界最長壽的圈養大熊貓「新星」,她在今年8月16日剛過完38歲生日。38歲的「新星」相當於人類年齡110-140歲,截至2019年底,「新星」的後代共有153隻,居住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
5
罕見白色大熊貓
據報導,5歲的「七仔」是一隻極其罕見的棕白色大熊貓,是由中國秦嶺的科研人員發現的。自1985年以來,棕色和白色大熊貓只被發現過五次,這是非常罕見的。
6
為什麼是黑白色?
熊貓的顏色是黑白色,是因為熊貓出現在第四紀冰期,熊貓的體色應該也是為了適應寒冷的天氣而改變的,很多情況下,具有黑白色斑的動物可以打破輪廓線,讓捕獵者不容易判斷對方的具體位置和距離。
熊貓的黑白毛色主要是在未成年期,成年熊貓的白色毛上呈現「洗不掉」的棕色。
「熊貓的黑白色可以在雪地裡隱蔽自己,遠處只看到幾個黑斑,很難聯想到是一頭什麼動物,因為熊貓的外形輪廓在白色背景下是支離破碎的。自然界中的黑白色可以和很多環境色調相協調,只有當處在這些動物的生活環境中,那樣的色彩才有保護作用,譬如斑馬離開群體,它身上的條紋就成為顯眼的目標。」康慧說。
編輯:何述倩
校對:許路曼
審核:徐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