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絕對不行的,這個詞在學歷上也一樣,從學校走上社會,到公司上班,在學校學到的東西都沒用過,銷售生物,學習數學,做體育老師,學習文學,開發程序。
看上去你學習很好,但是高學歷對我們工作的發展不太有用,沒有學歷不行,特別是在找工作,學歷是敲門磚,沒有學歷的話,面試的門也打不開,為了獲得高學歷,最公平的方法是高考,為此,努力學習,為大學入學考試做準備,考好大學是很重要的。
高考能取得好成績,我能考上好的大學,起點比較高,今後工作也會比較輕鬆,坐在辦公室裡,不做體力工作也可以,無論是學生、父母、公司的社長、員工,持有這種想法的人現在仍然佔大多數,所以學歷也不同。
和普通的本科學校一樣,專科學校也被稱為大學,兩者的差距很大,一般來說,本科生會看不起大專生,特別是在985、211等重點大學中這種氛圍更濃厚,除了985、211等大學,其他學校都是野雞學校,即使專業生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本科,也還是很丟臉。
更討厭的是,專科生還不能直接考研究生,基本上也不能參加公務員考試,發展面比本科畢業生窄,據調查,畢業的研究生平均工資為4774元,遠遠高於高職高專畢業生的平均水平(3378元)。
不僅如此,專家在就職活動中會經歷更多的挫折,普通的大企業完全看不出是短期大學學歷的專業生,對於這些公司來說,不需要招聘985、211名學校的學生,但至少必須是本科生,那麼,為什麼大家都不怎麼想見專業生呢?這其中有兩個原因。
首先,是攀比心理,在學生時代,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因此唯一能提取和比較的也只有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容易被老師、家長和其他學生喜歡,產生自然和優越感,比起學習我更看不起我的同學,這些人一進入社會,就會說:「我的學習比別人好,所以我覺得我找的工作待遇也比別人好,」
下面是招聘標準,招聘一個在任何公司都能工作,對公司發展有幫助的人,一方面,可短短30-60分鐘的面試時間很難區分人才,公司也不能浪費試行錯誤的時間,另一方面,應聘的都是畢業生,沒有什麼工作經驗,能考上好的大學,至少是因為學力好,所以只能相信學歷,通過學歷來篩選人才。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同一公司或專業生的工作能力有時比本科生強,這說明專家的競爭力和本科生相比沒有那麼大的差別,他們為什麼在學習方面比不上其他人呢?
有些人因為偏科,有的數學不行,怎麼努力也抓不住重點;有的英語不行,無論怎麼熬夜第二天馬上就忘記,能力不夠,歌唱得不好,沒有伯樂,學習也不行,興趣也沒怎麼發展,而學歷對工作的發展有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