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陽湖
鄱陽湖是世界上七個重要溼地之一和我國最大的吞吐性淡水湖、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陽湖地處江西省的北部,長江中下遊南岸。 鄱陽湖南北長173公裡,東西最寬處達74公裡,平均寬16.9公裡,湖岸線長1200公裡,湖體面積3283平方公裡(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處25.1米左右,容積約276億立方米。
湖南洞庭湖
位於荊江南岸,湖南省的北部,界湘鄂兩省之間,面積遼闊,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洞庭湖原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現已退居第二。1825年時湖水面積約6,000平方公裡,1890年為5,400平方公裡,1932年為4,700平方公裡,1960年已減為3,141平方公裡。現在以湖面高程34.5公尺計,湖水面積為2820平方公裡。昔日號稱「八百裡洞庭」,今已分割為許多大小湖泊。
昔日的洞庭湖浩瀚無垠就像古詩裡所說的那樣:
為啥就變小了退居第二了呢?
1、
其實洞庭湖原本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因為以下因素造成了湖泊面積大幅度減小、萎縮,所以淪為第二大淡水湖。
2、
洞庭湖降為第二大淡水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長江泥沙淤積。從位置看,洞庭湖靠近長江上遊,流速快,攜帶的泥沙多。湖盆地勢低,利於泥沙進入,有多條水系與長江相連,入湖水量大,接納泥沙多。鄱陽湖靠近長江下遊,水流緩慢,泥沙多在河床上沉積,入湖泥沙少。湖盆地勢高,泥沙不易進入,江水僅有一處入湖口,入湖水量小,湖泊接納泥沙少。所以洞庭湖比鄱陽湖更容易受到長江泥沙淤積。
3、
另外導致洞庭湖降為第二大淡水湖的人工原因是人工圍湖造田。由於人民不斷圍湖造田,擴大耕地面積,使得洞庭湖蓄洪能力下降。
4、
由於氣候乾旱化,加之三峽水庫蓄水影響,導致洞庭湖入湖水量季節性減少,湖區水位下降,乾旱期延長。洞庭湖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位於湖南省北部,長江荊江河段南岸,是長江重要的調蓄湖泊。洞庭湖北納長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來水,南和西接湘、資、沅、澧四水,由嶽陽市城陵磯注入長江。
實際上三峽工程對長江中下遊的水量起到了遏制的作用,特別是中遊地區的水量下降得比較厲害!喜歡就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