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是如何被鄱陽湖超過的?

2020-12-05 這裡有大千世界

江西鄱陽湖

鄱陽湖是世界上七個重要溼地之一和我國最大的吞吐性淡水湖、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陽湖地處江西省的北部,長江中下遊南岸。 鄱陽湖南北長173公裡,東西最寬處達74公裡,平均寬16.9公裡,湖岸線長1200公裡,湖體面積3283平方公裡(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處25.1米左右,容積約276億立方米。

湖南洞庭湖

位於荊江南岸,湖南省的北部,界湘鄂兩省之間,面積遼闊,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洞庭湖原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現已退居第二。1825年時湖水面積約6,000平方公裡,1890年為5,400平方公裡,1932年為4,700平方公裡,1960年已減為3,141平方公裡。現在以湖面高程34.5公尺計,湖水面積為2820平方公裡。昔日號稱「八百裡洞庭」,今已分割為許多大小湖泊。

昔日的洞庭湖浩瀚無垠就像古詩裡所說的那樣:

為啥就變小了退居第二了呢?

1、

其實洞庭湖原本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因為以下因素造成了湖泊面積大幅度減小、萎縮,所以淪為第二大淡水湖。

2、

洞庭湖降為第二大淡水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長江泥沙淤積。從位置看,洞庭湖靠近長江上遊,流速快,攜帶的泥沙多。湖盆地勢低,利於泥沙進入,有多條水系與長江相連,入湖水量大,接納泥沙多。鄱陽湖靠近長江下遊,水流緩慢,泥沙多在河床上沉積,入湖泥沙少。湖盆地勢高,泥沙不易進入,江水僅有一處入湖口,入湖水量小,湖泊接納泥沙少。所以洞庭湖比鄱陽湖更容易受到長江泥沙淤積。

3、

另外導致洞庭湖降為第二大淡水湖的人工原因是人工圍湖造田。由於人民不斷圍湖造田,擴大耕地面積,使得洞庭湖蓄洪能力下降。

4、

由於氣候乾旱化,加之三峽水庫蓄水影響,導致洞庭湖入湖水量季節性減少,湖區水位下降,乾旱期延長。洞庭湖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位於湖南省北部,長江荊江河段南岸,是長江重要的調蓄湖泊。洞庭湖北納長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來水,南和西接湘、資、沅、澧四水,由嶽陽市城陵磯注入長江。

實際上三峽工程對長江中下遊的水量起到了遏制的作用,特別是中遊地區的水量下降得比較厲害!喜歡就關注哦

相關焦點

  • 鄱陽湖面臨消失!
    洞庭湖在我國可是非常聞名的,在古代就有很多文人騷客為洞庭湖寫詩作詞,曾號稱「八百裡洞庭」,規模是非常龐大的。但是洞庭湖卻因為人為圍湖造田、非法採砂、養殖、捕撈等行為,使洞庭湖出現了面積縮小、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的現象。
  • 長江中下遊再現枯水景觀 鄱陽湖經歷極枯水期
    同樣在鄱陽湖,星子縣水域已幾近乾涸,湖底露出大片土地,帶著深深的裂紋,而一些地方則呈現草原景觀。這種枯水情景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根據武漢市委機關報《長江日報》最近的報導,整個鄱陽湖水體面積縮小到豐水期的十分之一。此外,松滋、虎渡、藕池三口河是長江水進入洞庭湖的重要通道。目前,這3條通道僅松滋河還有25個立方米流量進入洞庭湖,而其他兩條早已斷流兩三百天。
  • 「水位超警」「超過歷史最高洪水水位」意味著什麼?
    目前,江西境內鄱陽湖水位進入高位波動狀態,截至15日7時,鄱陽湖水位22.29米,超警3.29米,較昨日降低0.16米。安徽省長江幹流全線持續超警戒水位。而隨著降雨持續,預計淮河王家壩段可能發生超警洪水。截至14日16時,太湖平均水位4.44米,已經連續超警17天。為保障太湖防汛安全,作為太湖主要下洩閘口的太浦閘正在全力洩洪。
  • 除了江豚,原來洞庭湖還有這麼多保護動物
    小夥伴們可曾知道,作為享譽國內外的物種考察基地、生態旅遊和環境教育勝地,洞庭湖具有獨特的溼地生態系統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除了江豚,洞庭湖還有很多非常可愛的珍稀物種。 趕緊跟隨小編來欣賞一下這些大自然的美麗精靈吧…… 2016年2月13日,沅江市護鳥志願者在南洞庭湖溼地漉湖核心區進行候鳥巡護時,觀測並拍攝到33隻國家一級保護候鳥——黑鸛。
  • 今年水災有多嚴重,會超過98年嗎?三峽抗洪能力有多強?
    在6月20號的時候,長江上遊的重慶綦江水位就已超過98年同時段水位,情況危急。而早在6月11號時,官方報導三峽大壩騰出221.5億立方米的庫容,水位悄至145米,直到6月23號央視財經正式發布三峽水位超2米也就是147米。
  • 全球白鶴「戀」上鄱陽湖
    每年飛抵鄱陽湖湖區越冬的白鶴數量,佔全球的98%。至11月25日,陸續飛抵鄱陽湖核心湖區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的白鶴數量,已超過全球白鶴種群數量的半數。一隻白鶴俯衝下來覓食。兩隻白鶴引吭高歌。美麗的鄱陽湖就是越冬候鳥的天堂。
  • 洞庭湖,湖湘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對話省文史研究館研究員李躍龍
    到清乾隆年間,隨著洞庭湖區圍墾洲土高潮的出現,勞動力、農業技術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疊加湖區,湖南省的耕地面積急劇增加,糧食產量逐步趕上並超過湖北省。新出現的民間諺語「湖南熟,天下足」進而取代了「湖廣熟、天下足」。「糧船結隊下長江」,供食天下,洞庭湖區成為最重要的國家糧倉,也一直是全國九大商品糧食生產基地之一。
  • 我國面積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是世界第幾大淡水湖泊?
    鄱陽湖在我國的淡水湖泊中,位於江西的鄱陽湖是面積最大的湖泊,鄱陽湖位於我國長江流域,流域內的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的季節變化很大,所以鄱陽湖的水位季節變化也很大,從而使得鄱陽湖的面積在一年中的變化也很大。
  • 周藝文美術作品展在深圳開展——從洞庭湖走向大海的美術路徑
    今天,招商銀行深圳分行「詩與遠方——周藝文美術作品深圳展」開幕,周藝文的美術作品既有如洞庭湖般的愛與悲憫,又有如大海般的雄偉與壯闊。藝術如鏡,周藝文用詩畫映照歷史的變幻,用藝術的語言訴說人生悲歡,相信一定能給大家帶來美好的藝術享受。
  • 寒冬,他們在鄱陽湖守護越冬候鳥
    【寒冬,他們在鄱陽湖守護越冬候鳥】江西鄱陽湖是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每年到鄱陽湖越冬棲息的候鳥數量多達60-70萬隻。到鄱陽湖越冬白鶴最高數量達4000餘只,佔全球98%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鶴棲息地,被譽為「候鳥天堂」。
  • 王小龍:鄱陽湖抗洪搶險最美林業人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訊 劉芳菁、鍾南清、記者譚紅報導:7月初以來,江西連續遭遇特大暴雨,贛江、鄱陽湖、長江水位遠超同期,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於7月11日10時啟動防汛一級響應。中國候鳥小鎮鄱陽湖永修縣吳城鎮地處鄱陽湖堤岸中心區域,吳城鎮的荷溪圩、老虎口圩先後漫沒在洪水之中,吳城鎮集鎮安全壋圩堤成為了吳城鎮居民家園的最後一道防線,截至7月12日9時,鄱陽湖吳城站水位已達到22.97米,接近1998年吳城站最高水位22.98米,形勢非常嚴峻。由於修河三角聯圩決堤,使吳城鎮變成四面環水的孤島。
  • 洞庭湖博物館開館
    洞庭湖博物館位於君山區濠河畔,場館總佔地面積280畝,總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與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館、鳥類館等統籌建設,三面臨濠河水面,風景優美。這棟嶽陽新地標究竟有哪些亮點呢?進入大廳,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湖光山色」走廊。遊客在此乘扶梯而上,抽象方式呈現的巖石斷面,結合天花的「水面」與「蘆葦」意象,使人仿佛進入湖區的山水之間。
  • 【湖南岳陽:洞庭湖及長江湖南段千餘米大堤超警戒水位 嶽陽提升至...
    【湖南岳陽:洞庭湖及長江湖南段千餘米大堤超警戒水位 嶽陽提升至Ⅱ級應急響應】7月11日,總臺央視記者從湖南省嶽陽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在地圖中查看獲悉,受沅水、澧水等洪水及長江來水的共同影響,未來幾天,洞庭湖城陵磯站水位將繼續呈緩慢上漲的趨勢。到今早8點,嶽陽市56個堤垸超警戒水位,超警總堤長超過100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