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抓周,舅舅作弊敲桌瘋狂暗示,然而娃竟選擇了它

2020-12-12 兜媽愛叨叨

提起抓周,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民間習俗,是古時候小孩周歲時預測前途的一種方式。

當然,現在抓周也有這種寓意,不過在現代人看來,讓孩子抓周更多地成為了一種儀式感和親子互動遊戲。

在老一輩人眼裡,孩子周歲時抓周拿起的物品就代表了他未來的職業,雖然這種習俗並沒有科學依據,但是卻給家裡人帶來了不少歡聲笑語。

寶寶抓周趣事,家裡歡樂無窮

1.

寶寶亮亮一周歲時,家裡開始著手準備抓周儀式。

為了這個儀式,家裡人煞費苦心,給寶寶換上了古代狀元郎的服裝,看著就非常可愛。

與此同時,家人還在地上鋪了一張紅布,紅布上面擺放著抓周用到的物件,例如書籍、毛筆、銅錢、算盤等等,每種物件都代表著不同的寓意。

家裡人一切準備就緒後,就讓寶寶開始抓周!

正常來說,寶寶抓周都會選擇小物件,可是亮亮卻「劍走偏鋒」,他做出了讓家裡人都意想不到的選擇。

只見亮亮趴在地上,抓住鋪在地上的紅布,直接把紅布抽走,而上面的東西全都散落了下來。

看到亮亮的選擇,家裡人都驚呆了,選擇紅布?這算哪門子事兒?紅布只是鋪地板的襯託物啊!

網友知道這件事後,紛紛調侃:

網友A:選擇紅布,這是想當裁縫吧?不過裁縫這個職業都是女生做吧?而且並不吃香……

網友B:不按套路出牌的寶寶,真是笑死我了,哈哈哈!

網友C:翻車了吧?真是大型翻車現場啊!

2.

女孩洛兒一周歲時,家裡人也舉行了抓周儀式。

還別說,這家人對抓周的重視度更高,竟然在飯店裡開了一間包房,請來了不少親戚前來助興。

洛兒穿了身古裝,紅裙子和頭上扎的兩個小紅花把她襯託得更加可愛。

桌子上蓋了一張紅布,上面也放了不少物件,孩子趴在桌子上,就朝自己的目標前進,直接抓起了一本書。

孩子抓起了書,父母非常高興,不過坐在一旁的舅舅卻瘋狂搗亂,他拿起桌上的竹筒拼命地在桌子上敲擊,試圖吸引女孩兒的注意,好似在說:

「別要你的破書了,我手裡的東西更好玩!」

面對舅舅的搗亂,洛兒媽連忙阻止,「哥,你別作弊,得讓她自己選!」

舅舅的瘋狂暗示,不僅沒有引起洛兒的注意,反倒是讓她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直接趴在了桌子上,把書就放到自己的左手邊,好似在說:

「這是我的東西,你們都別碰。」

洛兒的選擇,也讓全家人都哈哈大笑,十分開心。

看來洛兒愛書如命,將來或許是個學霸呢!

3.

萌娃小偉1周歲的生日宴上,家裡人也舉行了抓周儀式。

相比較前兩個家庭,小娃的抓周儀式顯得有些粗糙,沒有紅布和古裝,不過物件倒挺齊全。

書、印章、筆、百元大鈔、計算器等應有盡有,小偉選擇其中任何一件都寓意著前途無量。

可是,這麼多有趣的小物件,可能讓小偉看花了眼,也可能是小偉都看不上,他趴在地上一直到處巡視,遲遲不作出選擇,這也急壞了小偉的父母,直喊道:

「小偉你倒是選擇啊!這裡面的你都可以選!」

就在這時,小偉的表叔過來添亂,抓起一塊麻將牌就扔到地上,這直接吸引了小偉的注意力,也嚇壞了小偉的父母。

「你幹啥?你咋把麻將也扔過去了?小偉選擇麻將怎麼辦?」

「怎麼會,你看他都沒……」

小叔的話還未說完,小偉就好似確定了目標,在地上往前爬,距離麻將越來越近……

到最後,小偉還真的就選擇了麻將,抓住就不鬆開。

小偉爸爸見狀當場「氣瘋」,想奪回去讓孩子重新選,奈何孩子就是不鬆手,最後嚎啕大哭起來。

一家人見狀只好作罷,看來小偉未來可能是個小賭徒了!

抓周的注意事項,父母一定要牢記於心

1. 抓周的物件要安全合適

抓周的小物件要大小適當,不要太大,否則孩子根本抓不住;

同時物件的顏色不

要太過鮮豔,孩子對顏色鮮豔的物件,好奇心更大。

此外,這些物件一定要安全。例如筆,不要把筆帽打開,以防筆尖劃傷孩子。

如果家長擔心孩子會選擇不好的物件,例如麻將、撲克等,那就只放寓意好的東西就行啦。

2. 抓周過程中,親友團不要幹擾

抓周的過程中,父母或者親戚不要幹擾孩子、更不要作弊。

雖然抓周並沒有科學依據,但是根據孩子選擇的物件,家長也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興趣培養,或許會收到奇效呢。

如果家裡人故意幹擾孩子的選擇,抓周也就真正變成了普通遊戲,連儀式感都沒有了。

3. 抓周常用物件的寓意

書、筆代表書法家、文人、學霸;

算盤、計算器代表財務工作者、商人、會計;

人民幣,代表商人、富翁;

刀、手槍、武器玩具等代表軍人、警察、保安;

字典、詞典代表文學家、科學家、教授、有知識的人才;

畫、樂器、地球儀分別代表畫家(藝術家)、音樂家、地理學家;

螺絲刀代表工程師、工業;

積木代表建築業、設計師;

筷子、顛勺代表廚師;

聽筒代表醫生、護士;

玩具汽車代表司機;

念珠代表潛心修行、和尚道士……

咳咳,各位寶媽,如果讓你們的孩子進行抓周,你們最不希望孩子選擇什麼呢?

搗亂問一下,如果在麻將和念珠兩者之間進行選擇,你們是希望孩子當個小賭徒還是當個小道士?

哈哈,開個玩笑!說到底,抓周只是古代遺傳下來的習俗,面對孩子的選擇,大家一笑了之就好,不要太在意。

不過孩子抓周,他們的選擇真的十分有趣,不是嗎?

我是兜媽,是一位母嬰作者,也是一個小寶寶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想獲取更多母嬰知識,就勞煩各位小手關注一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相關焦點

  • 滿周歲寶寶抓周,毫不猶豫抓起爸爸的「心頭好」,親爹欲哭無淚
    就好比說寶寶滿周歲抓周,也是一件比較具有儀式感的事情。寶爸小陳平時是在工地上幹活,有時候回家太累,晚上吃飯的時候總會小酌幾杯。有時候兒子也會裝模作樣地和爸爸碰杯「喝酒」。這不馬上到了孩子周歲的時候,因為他們那裡有抓周的習俗,家裡人自然不能鬆懈了這麼重要的儀式。抓周儀式到來,家人在地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物品,有書本、毛筆、錢、算盤等。
  • 1歲寶寶抓周,看見這件東西抓起就不撒手,奶奶慌亂不已:完了
    文/樂媽學堂現在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了,家長們對孩子的抓周儀式更加重視,對於抓周的結果,也是可信可不信,但是老人對孩子的抓周結果是非常看重的,畢竟有這樣一句老話「三歲看老」,所以老人比父母還要緊張,最近有一個寶寶抓周的時候
  • 孩子滿歲抓周,隨手抓上了這個「小東西」,全家笑容都凝固了
    然而,令在場所有人沒想到的是,孩子既沒有選擇現金,也沒有去觸碰車鑰匙,而是選擇了離自己最遠的麻將。看到這裡,一家人的笑容都凝固了,因為他們覺得,孩子這麼小的年紀就選擇麻將,長大以後那還得了?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想問,"滿歲抓周"究竟有沒有參考價值?黃女士一家的擔憂又是否有必要呢?
  • 孩子滿周歲「抓周」,拿到一樣東西後媽媽遮住雙眼,奶奶凝固笑容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在民間的許多地方都會有著一個抓周儀式,所謂的抓周其實就是指在一個環境之內讓孩子去選擇,這些東西也代表著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一個儀式,其實也代表了也是每一位父母對於孩子的美好寄語。
  • 趙又廷女兒滿歲「抓周」,所拿物品意料之中,爺爺:這行業辛苦
    爺爺趙樹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趙又廷本來已經訂好了飯店為女兒舉辦抓周儀式,但是因疫情的原因,最後選擇在家裡舉辦。在孫女抓周的時候,第一個抓到的物品,其實全家人都不想她拿,但是又篤定她會拿的麥克風。麥克風本來就跟演藝事業有關,這在抓周儀式的寓意上,可能預測這孩子將來會從事這個行業的工作。
  • 女寶周歲「抓周」,一把抓住這東西,媽媽奶奶都笑了:沒眼看
    01女寶周歲"抓周",一把抓住這東西,媽媽奶奶都笑了:沒眼看吳女士有一個剛滿周歲的女娃,家中的長輩建議吳女士給寶寶來一場"抓周",看看孩子未來的人生走向是如何。吳女士和婆婆將一塊紅布放在圓桌上,上面擺放著廚具、小圓鼓、竹簡、紅包等物品,隨後便將寶寶放在了紅布上,等待她開始抓周。女娃剛開始左看看右看看,似乎對於該抓什麼東西猶豫不決,奶奶還打算將紅包塞給她,但是寶寶小手一轉,沒有接過紅包的打算。女娃突然眼睛一定,似乎看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只見她小手往前伸,一把抓住面前的包子,還認真地盯著看。
  • 抓周習俗:小孩滿周歲時,為啥要辦抓周禮?抓周有哪些講究呢?
    在抓周的過程中,孩子哭鬧不已,不要印章、不要寶劍、不要元寶、也不要毛筆,最後抓起一串佛珠,孩子呵呵的笑了起來。長大後,這個抓佛珠的小孩,選擇出家當和尚,之後便成了靈隱寺中的濟癲。抓周釋義抓周又名試周、拭兒、試晬、拈周,是小孩子滿周歲時,舉行的一個預卜儀式,一來是慶祝孩子的第一個生日,二來是通過這個預卜儀式,預測孩子的前途和性情。
  • 《古代人生》抓周怎麼選 抓周玩法攻略
    導 讀 古代人生抓周選什麼好?
  • 《古代人生》抓周怎麼玩 抓周玩法分享
    導 讀 古代人生抓周抓什麼?
  • 賈寶玉「抓周」,小手伸向香粉胭脂,賈政:將來必是酒色之徒
    這種風俗,在曹雪芹生活的清代叫做「抓周」,周即一周歲,從孩子周歲時所抓取的小東西來判斷他將來的志向。早在南北朝時期(420--589),就已有了這種風俗,《顏氏家訓》有記載,只不過那時叫做「試兒」。自此以後,歷代沿襲,只是名,稱有所不同。宋代叫「試周」,又叫做「試醉」,啐音zui,即一周歲之意。明代叫「暮周」,暮與期同,暮周就是一周年。
  • 高圓圓女兒周歲「抓周」,孩子小手伸向的東西,令全家人神情緊張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所謂「抓周」就是在孩子周歲的這一天,將代表孩子發展方向的各種物品放在孩子面前,看孩子會最先選擇哪個,作為家長預測孩子將來發展方向的一種儀式。「抓周」這種風俗由魏晉南北朝時期流傳至今,時至今日依然還有很多家長喜歡為孩子進行「抓周」,作為一個方式來慶祝寶寶周歲的生日。
  • 「倒茶敲桌禮」是什麼意思?網友:為中國文化感到自豪
    「倒茶敲桌禮」是什麼意思?網友:為中國文化感到自豪我國有著三千年的悠久歷史,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歷程,誕生了一套豐富的禮儀制度。那麼,「倒茶敲桌禮」作為我國其中的一項禮儀文化,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這主要是從三方面來解釋這一個問題的。首先,是長者向晚輩行使這一項倒茶禮儀時表示恭敬之意。晚輩需要把五個手指都要做好併攏的動作,隨後要讓手心朝著桌面,這樣的動作行使的禮儀是叩謝禮,表達對長者的尊重之意。用通俗的話來講,這樣的禮儀就類似於古代朝中的大臣向皇帝行使叩拜禮一樣,都是表達這對長者的敬意。
  • 阿衰版瘋狂小紅帽,惡狼吃掉小紅衩後竟生出寶寶?還被罰寫檢討!
    惡狼敲了姥姥家的門,聽到聲音後的姥姥,雖然有一絲疑惑,但還是開了門。姥姥剛把門打開,惡狼就一口把姥姥給吞掉了。惡狼接連吃掉小紅衩吞掉姥姥後的惡狼,穿上姥姥的衣服和帽子,躺在了床上,等著小紅衩敲門。當小紅衩看望姥姥時,他發現姥姥的聲音竟然變粗了,緊張的惡狼連忙解釋道是姥姥遲到的青春期來了。
  • 舅舅帶娃火了,為了自己打遊戲,直接將寶寶「封印」在牆上
    所以許多寶媽就選擇讓寶寶的舅舅在家帶孩子,陪孩子一起玩。有的舅舅帶娃靠譜,但有的舅舅帶娃可沒那麼靠譜,帶娃方式也千奇百怪。看照片寶寶雖然沒哭沒鬧,但是舅舅把寶寶一直放在簍子裡,寶寶長時間得不到活動,四肢也會麻木,說不定某一刻就突然大哭大鬧起來。
  • 積木買回家,寶寶卻只會敲、扔、咬……怎麼辦?
    今天的文章,和前些日子兩位媽媽的評論有關:借她們的評論,毛爸重點聊;兩問題:1、 積木買回家,寶寶卻只會敲、扔、咬……怎麼辦?2、 積木應該怎麼買?一、積木買回家,寶寶卻只會敲、扔、咬……怎麼辦?其實,除了拼插、拼搭、拼砌各種造型外,敲、扔、咬……也是寶寶玩積木的一種方式,非常正常,寶媽完全沒必要擔心。到一定年齡,寶寶自然而然就會高階玩法了。
  • 《海綿寶寶》靠內褲透視鏡演講作弊?海綿寶寶糗大了……
    海綿寶寶也有這樣的遭遇。為了拿到駕駛證,海綿寶寶必須得在課堂上做交通安全的公開演講。雖然他一直安慰自己不要怕,就像平時講話那樣就好啦。可是一想到一雙雙像監視器一樣的眼睛,海綿寶寶立馬就慫了。光想想那場景就把自己嚇得夠嗆,這不行,得練練。於是海綿寶寶決定對自己進行一番魔鬼的訓練。
  • 《古代人生》抓周是什麼意思 抓周玩法內容攻略
    導 讀 古代人生客棧閒聊宴請分別有什麼用 古代人生客棧玩法攻略 古代人生抓周麼玩 古代人生抓周物品一覽
  • DNF謀略戰:體力氪金禮包爆料,史派克瘋狂試探,舅舅黨又來了
    和之前的龍珠一樣,spk+舅舅黨又開始瘋狂地試探了,而且這一次是阿拉德謀略戰的活動,禮包比較簡單:果然,排位消耗10體力是拿來氪金的!最重要的是,每次出來這種小遊戲都得割韭菜。    「地下城與勇士之小狐狸君愛談遊戲電競」第二千七百六十五期《DNF謀略戰:體力氪金禮包爆料,史派克瘋狂試探,舅舅黨又來了》,上次大富翁只是個開頭,以後各種小遊戲門票
  • 磕到桌角竟引發失明,背後是這個健康殺手在作祟
    「是一個五六歲的孩子,玩耍時不慎磕到桌角,引起眼外傷後繼發感染,進行一般抗感染效果不好;經過眼部分泌物培養發現竟然是肺炎球菌感染,雖後續更換了抗生素將感染控制住了,但是孩子卻失明了……」6月20日父親節前夕,由新浪健康、健康時報和廣州日報聯合呼吸科、婦幼領域專家發起「雙倍的愛,為你驕傲——幫助小月齡寶寶抵禦肺炎球菌性疾病侵害」620公益直播。
  • 海綿寶寶:動畫片諷刺現實中現象的27件事!
    ,結果美美到最後臭掉了人有時盲目愛上一個東西,甚至愛到瘋狂的程度!或許不是一件好事6.駕校來了個兇狠的鯊魚教練,但海綿寶寶還是沒考上駕照就算換人教也不一定能教會人7.海綿寶寶考駕照用天線接收派大星的信息,結果發現這是作弊行為而崩潰作弊沒有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