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大白!滑鐵盧之戰擊敗拿破崙的不是反法聯軍,而是小小的它!

2020-12-22 耀眼觀世界

真相大白!滑鐵盧之戰擊敗拿破崙的不是反法聯軍,而是小小的它

兩千多年前長平之戰秦國大將白起坑殺趙國將士四十多萬人,一戰幾乎將趙國青壯兵力一掃而空,自此之後齊楚燕趙魏韓六國再也無力抵抗秦國東進,最終秦王嬴政一統天下。



而在那之前的春秋戰國時代,據史料記載前後發生各種戰爭六百多次,而且規模越到後期越大,死亡人數也越來越多,僅白起一生徵戰直接或間接死在其攻殺中的敵方將士便高達一百三十多萬人。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情況絕非中國獨此一家,由德意志、義大利和日本等法西斯國家掀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九千萬士兵和平民傷亡,代價慘重,但是,我們就能以此斷定歷史上殺人最多的就是戰爭嗎?


殺人最多的,不是印第安人大屠殺,不是世界大戰,而是不起眼的它

史上殺人最多的表面上是戰爭,實際上卻是小小的它

1812年5月,野心勃勃一心要統一歐洲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親率五十七萬大軍遠徵俄羅斯,在取得斯摩稜斯克、瓦盧蒂諾和博羅季諾等一系列戰役的勝利後最終挺進俄羅斯莫斯科。

然而,眼看勝利在望,即使面對俄羅斯堅壁清野戰術依然遊刃有餘的法軍卻在之後迅速潰敗,五十七萬大軍死亡殆盡,逃回到法國的士兵不到三萬人,也就是說整整有五十四萬人死在俄羅斯的國土上,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據說佔據俄羅斯都城莫斯科後,正值當年的冬季,從未體驗過俄羅斯寒冬的法軍第一時間遭遇的卻是莫斯科全城大火,城市中一切可以就地取材形成物資補給的東西燒了個一乾二淨。緊接著,拿破崙龐大的軍隊、頑強的攻勢最終受阻於俄羅斯寒冬的降臨,大雪漫天,天寒地凍,零下十幾度的恐怖低溫不僅造成法軍物資補給難以到位。

而且軍隊中很快蔓延起斑疹、痢疾、傷寒這樣的惡疾,以每天致死六千多名士兵的速度直接摧毀了這支軍隊的意志,最終處於戰爭優勢地位的法軍凍死、病死不計其數,直接造成了法蘭西第一帝國兵力的致命性空缺,也為三年後拿破崙百日王朝復闢後,再次遭遇滑鐵盧戰役戰敗埋下了禍根。



這一場法蘭西第一帝國一統歐洲的慘敗戰爭,表面上的原因是拿破崙誤判環境氣候因素進攻俄羅斯導致的戰略失敗,然而深層次的原因卻是因為不可忽視的它——病毒。

病毒的概念直到近代醫學技術水平大幅提高後才被提出來,它微小得肉眼難見,但一直以來就存在於人類生活中。流感病毒、痢疾桿菌病毒在十九世紀初葉幾乎便是中者必死的惡疾,相比於冷熱兵器直接造成的死亡,士兵受創或染病後救治不及時造成的病毒感染性死亡更多,也更嚴重,因為它具備感染性,會傳播導致更大面積的死亡。可以說摧毀拿破崙軍隊的不是俄羅斯人,也不是寒冷的氣候,而是肉眼不可見的病毒。



歐洲中世紀夢魘——黑死病,來自鼠疫的恐怖死亡

十四世紀歐洲教會勢力進入巔峰,因此發動的十字軍東徵,一方面是軍事上的勝利,另一方面卻帶回了死神——鼠疫病毒。當時爆發於中亞的鼠疫由十字軍帶回到歐洲,首先從義大利蔓延到西歐,而後一路蔓延至北歐、波羅的海地區再到俄羅斯,僅僅1347年到1353年這六年時間,這場爆發猛烈來勢洶洶的鼠疫大瘟疫就奪走了兩千五百萬歐洲人的生命,因此被稱為「黑死病」,歐洲中世紀也被稱為「黑暗的中世紀」。




即使之後經過隔離與滅鼠,鼠疫病毒傳播源被抑制,瘟疫被成功控制,然而在之後的兩百多年裡,歐洲陸陸續續的便有某個地區鼠疫死灰復燃,據史料統計前後死在鼠疫中的歐洲人口將近三千萬,幾乎將當時的歐洲人口掃空一半。而隨著大瘟疫的爆發,整個歐洲社會、經濟、政治動蕩,饑荒四起,盜賊橫行,民族迫害也隨處可見,這又間接造成了無數生命的死亡。


不得不說的是,歐洲中世紀黑死病僅僅只是人類歷史上幾大瘟疫之一。比如十九世紀末印度孟買地區爆發瘟疫,十年間造成上千萬印度人死亡;比如二十世紀初中國東北爆發鼠疫,僅僅二十天時間就擴散至東北三省,造成六萬人喪生;比如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後大量歐洲人進入美洲大陸,天花病毒的感染致使當地印第安人死亡千萬人口等等,從這些有史可查的數據中我們不難發現,鼠疫、天花、流感、痢疾等等病毒才是導致人類嚴重致死的罪魁禍首,人類自身發動的戰爭致死率和它比起來,並不起眼。



一直以來,我們一直是以經濟、文化、政治、戰爭等方面去看歷史,事實上歷史就如同萬花筒,從疾病病毒的切入口去看歷史也能給我們帶來一點點啟發。

有人說,人類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戰爭史,我覺得並不全面,應該加上疾病史。古代的醫療條件沒有今天發達,因疾病而死去的人竟然戰爭還多得多。這也從側面促進人類醫療水平的發展,才有我們今天先進的醫療環境!











相關焦點

  • 如此畏懼拿破崙,反法聯盟卻為何沒有在滑鐵盧勝利後選擇處死他?
    1815年,年近46歲的拿破崙,在逃離厄爾巴島之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又重新登上了王位,開始了他人生最後一百天的統治。他清楚地知道,這次的回歸,帶給法國的不是象徵著和平的白鴿,而是沾滿鮮血的刀劍。與此同時,拿破崙重返巴黎的消息也迅速傳遍了整個歐洲。對於歐洲的君主,瓜分法國的夢想破滅了。
  • 西方戰神拿破崙生涯的最後一戰,探究其慘敗於滑鐵盧戰役的根源
    軍事天才拿破崙帶領他訓練有素的法軍兵團多次擊敗歐洲反法聯軍,拿破崙成了當時歐洲不可一世的戰神。1804年,拿破崙靠赫赫戰功登上了法國的皇位,法蘭西帝國由此誕生。拿破崙即位後,歐洲各國聯軍繼續圍攻法國。拿破崙一再打敗他們,讓法蘭西帝國成為歐洲大陸的霸主。歐洲大陸上各個國家都對拿破崙帝國俯首稱臣,除了東邊的俄國和大西洋上的英國。
  • 滑鐵盧之戰中,拿破崙有可能戰勝英國,並最終瓦解反法聯盟嗎
    隨後,拿破崙率領他其餘的將近10萬人大軍,在滑鐵盧與威靈頓的英國軍隊相遇,雙方展開了整個十九世紀最大規模的一場大決戰。限於篇幅,在這裡不展開談論滑鐵盧之戰的過程,這裡重點講一下,在這場戰役中,拿破崙到底有沒有可能戰勝英國、以及之後到來的普魯士軍隊,如果有可能,那麼拿破崙能夠最終瓦解第七次反法聯盟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看看拿破崙在這場戰鬥中,有多少決定性的決策。
  • 百日王朝:拿破崙與反法聯盟的最後較量
    1815年拿破崙返回法國,重掌大權,法蘭西第一帝國恢復。英俄普奧等國急忙組成第七次反法聯盟,聲討拿破崙。反法聯軍與法軍在滑鐵盧決戰,結果法軍慘敗,拿破崙再次退位,百日王朝覆滅。那麼百日王朝是如何建立與滅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一,流放拿破崙
  • 拿破崙雄心勃勃回到法國,卻在滑鐵盧慘遭兵敗,雄心壯志都成空
    奈何沒多久,拿破崙就在1815年2月26日逃出厄爾巴島,並在3月1日回到法國,無能路易十八沒多久就被倉皇出逃,法國又一次落入了拿破崙之手,歐洲各國國王也被嚇得魂不附體,急忙組建同盟圍攻法國。為什麼這些國王這麼怕拿破崙呢?
  • 再談滑鐵盧之戰:拿破崙又一次崛起的破滅
    滑鐵盧之戰是世界近代史上一場關鍵性的戰鬥,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傑出的軍事家拿破崙的終極之戰。那場戰鬥的勝負直接決定了歐洲乃至世界歷史的走向,也讓滑鐵盧這個位於比利時的無名小鎮瞬間名揚天下,後來也成為了關鍵性失利的代名詞。
  • 滑鐵盧戰役拿破崙為什麼而敗 有什麼原因嗎
    這篇文章和各位讀者朋友們來聊聊終結拿破崙的滑鐵盧戰役。在1815年,沒有人會想到拿破崙能夠再次站起來,經歷了第六次反法同盟之戰,拿破崙淪為孤島囚徒。可是像拿破崙這樣的「巨人」,他甘心嗎?事實證明,他不甘心!於是在該年的2月26日,拿破崙率領著厄爾巴島的1050名法國士兵,乘坐6條船躲過了波旁王朝的皇家軍艦,用五天的時間抵達了法國南安的儒昂灣。
  • 法蘭西第一帝國的覆滅:民法典,為什麼沒能拯救拿破崙的敗亡!
    1804年,拿破崙在巴黎稱帝,並建立起法蘭西第一帝國。不久,法國在與英國的特拉法爾加海戰中失敗,法國徹底失去制海權。與此同時,英國、奧地利、俄國組成第三次反法聯盟。不久,拿破崙在烏爾姆戰役中取得大勝,反法聯盟瓦解,拿破崙的人生開始走向頂峰。
  • 《人類群星閃耀時》,格魯希的一秒遲疑,葬送了拿破崙的一世英名
    1815年6月18日,拿破崙率領7.4萬人、252門火炮,在比利時小鎮滑鐵盧與聯軍展開激烈戰鬥。起初拿破崙假裝攻擊聯軍右翼,主力猛攻聯軍左翼,由於聯軍方面頑強抵抗,拿破崙未能突破聯軍左翼。於是他把主要突擊方向轉向聯軍中部,並逐次投入預備隊,繼續作戰。法軍兩次突入英軍陣地,卻因缺乏步兵支援,只能孤獨作戰。
  • 人類群星閃耀時:記錄了拿破崙滑鐵盧戰役中,英雄落幕的全過程
    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中戰敗,導致這位英雄最終落幕,根本原因是他部下的一個元帥做了一個決定導致的。《人類群星閃耀時》這本書中記錄了拿破崙滑鐵盧戰役中,英雄落幕的全過程。1813年10月,拿破崙面對第六次的反法同盟的圍剿,拿破崙帶領部隊在萊比希和聯軍展開了會站,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常勝將軍拿破崙在這場戰役中敗了,當他回到巴黎的時候,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聯軍已經攻陷了巴黎並已經投降。拿破崙被迫退位,並被流放到了地中海的厄爾吧島。而此時,聯軍正在維也納商量著如何瓜分拿破崙的帝國疆域。
  • 偉大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 拿破崙·波拿巴 拿破崙一世
    歲的拿破崙回到法國,在擊退英軍艦隊的土倫之役中初露頭角,晉升為準將,1795年因鎮壓保皇黨武裝叛亂建功卓著榮升為巴黎衛戍區司令(圖中油畫為為土倫之役中的拿破崙)1796年26歲的拿破崙任法國義大利軍團總司令,揮師義大利北部與奧地利軍隊作戰,在阿爾科萊戰役、曼圖亞圍城戰和裡沃利會戰中拿破崙率法軍擊潰奧地利主力(圖為1796年11月阿爾科萊戰役中衝鋒在前的拿破崙)義大利戰場上的拿破崙
  • 滑鐵盧戰役的啟示:困境中,變通能使我們少走彎路
    一、滑鐵盧戰役滑鐵盧鎮本是比利時的一座小鎮古樸而寧靜。1815年,拿破崙率領法軍與反法的英國、普魯士聯軍在此展開激戰,這座小鎮因這場戰疫而聞名。從上午11時,到下午1時,法軍師團率先向高地發起進攻,佯攻聯軍右翼,主力猛攻聯軍左翼,但遭到聯軍頑強抵抗。拿破崙對聯軍的作戰能力估算不足,未能突破聯軍左翼,又把突擊方向轉向聯軍中部,多次組織正面突擊,並逐次投入預備隊 ,也未有明顯進展。雙方的軍隊都已經疲憊不堪,一時處於膠著狀態。此時,他們都知道,誰先得到增援,誰就是勝利者。拿破崙急切地盼望著法國元帥格魯希的到來。
  • 拿破崙——土倫之戰
    11月下旬,英軍的突圍,反法聯軍總司令奧哈臘將軍下令,7000聯軍向西北方向出擊,渡過勒拉斯河,拆除了法軍的前線大炮,破壞法軍的進攻部署。對西線法軍的造成極大威脅,拿破崙十分鎮靜,指揮炮兵火力反擊,阻止英軍向奧利烏爾方向推進,法軍在混戰中活捉了聯軍指揮官奧哈臘將軍,聯軍突圍失敗紛紛撤退,逃回土倫城要塞。
  • 滑鐵盧戰役,拿破崙到底輸給了誰?答案也許是「錢」
    就在這片土地上,爆發過一場影響世界進程的經典戰役——滑鐵盧之戰。滑鐵盧鎮距離布魯塞爾僅二十公裡,因滑鐵盧戰役而舉世聞名。1815年,拿破崙的法軍與英國和普魯士聯軍在這裡展開大戰,最終法軍慘敗,這也是拿破崙一生中的最後一戰。這場戰役影響極其深遠,它結束了英法爭霸的亂局,英國迎來自己的頂峰,在19世紀主導世界。
  • 滑鐵盧戰役為什麼這麼出名?
    那麼這場戰役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為了讓人們更深刻的理解這場戰役,英國著名軍事史作家蒂姆·克萊頓在著作《滑鐵盧:決定歐洲命運的四天》中,以「小時」為計量單位,精細入微地重新評估了滑鐵盧戰役。法軍方面由拿破崙親自指揮,對方為反法同盟部隊,主要是威靈頓指揮的英荷聯軍以及布呂歇爾指揮的普魯士軍隊。三個月前,打敗法蘭西帝國的歐洲封建主聚集在維也納,商量如何瓜分戰利品。就在他們爭吵不休的時候,被放逐到地中海厄爾巴島的拿破崙潛回了法國,憑藉著強大的號召力,重新登上皇帝寶座。
  • 五敗反法同盟軍,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展現非凡軍事天才
    不過在連續五次的反法同盟進攻中,拿破崙都率領法蘭西軍隊和人民成功擊退敵軍,維護了法國的國家利益。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那便是拿破崙擅長使用靈活的作戰策略,這不同於反法同盟軍隊的死板進攻,他們都保持著傳統的進攻,或者陣地戰的方式。而拿破崙非常善於地形地勢,採取埋伏、圍城打援等多種方式,這使得反法同盟軍隊,經常被法蘭西軍隊繞的暈頭轉向。
  • 法國大革命時期,俄國如何參與了七次反法聯盟
    它雖參加大陸封鎖體系是 出於無奈 ,參加對奧之戰也是敷衍了事 ,但俄在反法 同盟中確實起了反作用。 拿破崙的攻擊目標主要對 準英國。但拿破崙認為在打敗英國之前 ,俄國若要反 對法國就先收拾俄國 ,然後再從俄國去徵服印度以 打擊英國。俄國果然不死心踏地 ,處處破壞拿破崙的 大陸封鎖體系。 儘管第五次反法同盟失敗了 ,但俄 法矛盾也激化了。
  • 從「不得不打」到「特別命名」,滑鐵盧戰役充滿歷史中趣味
    滑鐵盧之戰如此有名,如果拿中國歷史中著名戰役的知名度與之比較的話,可能「赤壁之戰」都會遜色很多。因為拿破崙,因為英帝國的擴展,滑鐵盧戰役在歷史學家、軍事學家、文學家的關注下再次成為研究歐洲局勢的焦點。非常之多的作品不斷講述、評價這場戰爭,讓人眼花繚亂。
  • 拿破崙:被迫退位
    拿破崙:被迫退位原創 熊賢江 書蟲悟道 今天岌岌可危的拿破崙帝國萊比錫的慘敗,無疑是敲響了拿破崙帝國的喪鐘。此時的法蘭西帝國,再次面臨異常嚴峻的形勢。北線,反法聯軍隨時將發動對帝國本土的入侵。1813年6月21日,約瑟夫·波拿巴率領的法軍在西班牙西北的維多利亞被三國聯軍擊敗,法軍損失5000人。隨後,拿破崙派得力幹將蘇爾特趕到西班牙接替約瑟夫指揮法軍對抗聯軍,但是,依然無法拯救法軍失敗的命運。7月底,聯軍再次在索勞倫擊敗蘇爾特指揮的法軍,將法軍趕過了庇里牛斯山,徹底趕出了西班牙。獲勝之後的威靈頓並沒有止步,而是率軍趁勢追擊法軍,直接殺入到法國境內。
  • 拿破崙歷史,30歲走上人生巔峰,如果不遠徵俄羅斯,後期不會失敗
    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拿破崙回到科西嘉島,並希望推動科西嘉島從法國獨立。1795年拿破崙成功鎮壓了保王黨勢力的武裝叛亂,被提升為陸軍準將兼任巴黎衛戍司令。1796年被任命為法國義大利方面軍總司令,這時拿破崙才26歲,已經初露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