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是心梗救治日,大家對心肌梗死這個詞並不陌生,但是卻不了解心肌梗死這個疾病。您不妨問問自己,心肌梗死的表現是什麼?遇到心肌梗死的病人,該做什麼?如果您還不能回答,這篇文章可以彌補您的知識空白。
什麼是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指心肌急性缺血性壞死,是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導致心肌壞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狀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於發病前1周出現某些前驅症狀,少數患者甚至提前數周出現先兆表現,約40%的患者在發生心肌梗死前1~2天出現先兆表現,有的患者可出現不止一次。出現先兆症狀,您一定要及時就醫,切不可大意。
先兆症狀
①心絞痛較之前發作頻繁,輕微活動甚至休息狀態下也可出現心絞痛,服用硝酸甘油效果不明顯,常伴出汗,發作時感到煩躁不安。
②出現胸悶、憋氣、心慌、氣短、呼吸困難、夜間不能平臥,以及咳嗽、咳泡沫樣痰等心功能不全症狀。
③自感心慌、氣急,脈搏不規整,症狀可反覆出現。
④有時以胃腸道不適為首發表現,表現為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脹、腹瀉、中上腹疼痛等。
⑤疲乏無力、精神不振、嗜睡、煩躁、頭暈、頭痛、抽搐,甚至出現神志不清、意識模糊、偏癱等腦供血不足症狀。
⑥心前區疼痛不明顯,而表現為咽喉痛、牙痛、頸部痛、肩背痛、左肩胛部痛、左前臂痛等異位疼痛。
⑦心律失常。
⑧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表現
●心絞痛:典型心絞痛通常在胸骨後或左胸部,可向左上臂、頜部、背部或肩部放射,疼痛常持續20分鐘以上,通常呈劇烈的壓榨性疼痛或緊迫感、燒灼感,常伴有呼吸困難、出汗、噁心、嘔吐或眩暈等。
●全身症狀:發熱(37.5~38.5℃)、心動過速、白細胞增高及血沉增快等。
●胃腸道症狀:可出現噁心、嘔吐、腹痛和呃逆等。
●休克:患者收縮壓<80mmHg,面色蒼白、焦慮不安、大汗淋漓、皮膚溼冷、尿少、脈搏細速等。
●不典型症狀:無疼痛症狀或疼痛不劇烈的急性心肌梗死約佔心肌梗死患者20%,一般多見於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有些患者以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或猝死為首發表現。
●疼痛部位不典型:包括突發性頭痛,放射性咽痛、牙痛、下頜痛,放射性腋下、左肩、左前臂痛,突發性下肢痛,放射性頸部和耳垂痛,放射性上腹痛。
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時,如何急救
(1)發現家人突發心肌梗死,首先不要驚慌,要保持鎮靜;讓患者立即臥床休息,儘可能減少活動;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儘快吸入氧氣,並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2)在等待救護車期間,如果發現患者脈搏細弱、四肢冰冷,提示可能將發生休克,應輕輕將患者頭部放低,足部抬高,解松患者領口、褲帶,有條件者要吸氧,注意保暖,以增加血流量。此時不能再用硝酸甘油。
(3)如果患者發生心力衰竭、憋喘、口吐大量泡沫痰,以及過於肥胖,頭低足高位會加重胸悶,應扶患者取半臥位。
(4)如果患者脈搏突然消失、意識喪失,應立即做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持續到急救人員到達現場。
(5)在救護人員到達後,準確向醫生提供患者發病情況、其他病史、藥物過敏情況、有無其他慢性和威脅生命的疾病、有無手術和外傷等情況。
本文節選自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專家解讀冠心病》 主編 竇克非
【來源:人衛約健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