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二級預防做好了,有助於降低人群心血管病死亡率,當前中國心血管病二級預防情況如何?
近日,China PEACE百萬人群項目最新分析顯示,中國目前心血管病二級預防藥物的使用雖較之前明顯改善,但並不理想,在不同人群中差異有7倍。
研究者指出,應對目標人群開展延續性的、量體裁衣的幹預措施,以改善這種狀況。
研究顯示,自我報告患有缺血性心臟病和(或)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34.2%服用他汀類藥物或抗血小板藥物。
有31.5%的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藥,11.0%服用他汀類藥物,8.3%抗血小板藥和他汀類藥物均服用。
其中,不論是任意兩種二級預防藥物使用率(40.4% vs 29.0%),還是抗血小板藥物使用率(37.4% vs 26.6%),還是他汀類藥物使用率(14.6% vs 8.2%),還是抗血小板藥物和他汀類藥物(11.6% vs 5.8%),缺血性心臟病患者的使用率均要高於缺血性腦卒中患者。
在缺血性心臟病患者中,ACEI/ARB使用率為10.2%,在β受體阻滯劑使用率為10.9%;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ACEI/ARB使用率為10.0%。
此外,在年齡大的人群、男士、城市居民、教育程度高家庭收入好、有高血壓或有糖尿病的人群中,二級預防藥物使用率更高。
在對153萬人根據包括年齡、性別、城市居民、種族、職業、年收入、教育、婚姻狀態、醫保、吸菸、飲酒、高血壓病史、糖尿病病史、體重指數、診斷後病程等16個人群特徵進行的亞組分析顯示,使用心血管二級預防藥物的比例較為不同,報告率在8.4%~60.6%。
哪些心血管病患者二級預防藥物不到位?
研究顯示,年輕人、女士、菸民、飲酒者、無高血壓或糖尿病者和那些有明確心血管病病史多於2年者,報告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或他汀類藥物的可能性低。
研究者介紹說,與之前於2004~2008年期間納入50萬人的研究相比,當前心血管病二級預防藥物的使用已有明顯提高,前者缺血性心臟病和(或)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抗血小板藥使用率僅為10.6%,他汀類藥使用率為1.4%。
但與其他發達國家比,使用率還是較低的,比如有研究顯示,美國 ≥40歲缺血性心臟病和(或)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藥物作為二級預防的使用率為76%。
有很多因素影響二級預防用藥使用率的推廣,比如之前國內有研究顯示,只有不到50%的社區醫師了解臨床指南中二級預防推薦。研究者認為,基層版指南的制定、醫師培訓以及加強具體實施策略等或均有助於提高二級預防用藥比例。
此外,就患者而言,健康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家庭經濟狀況等都會不同程度影響二級預防用藥。
這項研究對China PEACE百萬人群項目2014~2018年間2613035位35~75歲參與者進行了分析,這些參與者來自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8577個社區。有2.9%自我報告患有缺血性心臟病和(或)缺血性腦卒中,其中男士佔50.2%,平均年齡61.6歲,22%當前吸菸,52.9%之前確診高血壓,17.6%為糖尿病患者。
來源:Lu J, Zhang L, Lu Y, et al.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 Heart. 2020, 106(17): 1349-1356.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很多疑難複雜病例,一個醫生一生也只能見到一次【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