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又降價了。
10月1日,特斯拉官網顯示,國產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補貼後售價24.99萬元,長續航後輪驅動版補貼後售價30.99萬元,較原先分別降價2.165萬元、3.415萬元。
與上次降價一樣,大批老車主感到不滿,「被割韭菜」;新車主則慶幸自己入場時機準確。
今天上午,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在微博上再次解釋,她表示內部只有極少數參與價格測算的人知道價格的變化。也有不少員工甚至剛提車就降價了。
陶琳表示,價格調整是高度保密的工作,需要反覆測算,只有極少數人參加,特斯拉能做的是一旦最終確認就第一時間準備內部程序並儘快告知大家,因為無論任何時候公布都會有一批近期提車的消費者受影響。特斯拉的員工中有很多車主,也有不少員工在9月份剛剛提了自己的新車。他們和普通消費者一樣都適用於同樣的價格政策。除了極少數參與價格測算的員工,全體同事幾乎是和消費者同時得知價格調整的信息,因此確實不會存在工作人員故意隱瞞和誤導消費者的情況。
其實,特斯拉每次降價都基於同一邏輯,因而國產Model 3的這兩次降價完全可以預見。而在同一邏輯下,幾乎可以斷言,Model 3的售價未來還將繼續下探。
特斯拉的定價邏輯是什麼?按特斯拉的官方說法,它要「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因而希望以儘可能低的價格讓更多的消費者買到產品。陶琳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特斯拉的定價策略很簡單:成本加一定的、合理的利潤率。而特斯拉又採用獨有的直營體系,沒有經銷商攫取利潤,終端售價與官方定價同時波動。遵照這一基本邏輯,利潤率定下後,一旦成本下降,售價也將隨之下降。
事實上,同外界預測的一樣,Model 3國產化以後,生產成本必然會逐漸降低。臨港超級工廠建起以來,特斯拉一直沒有停下尋找本地供應商的腳步。
根據「36氪」的報導,越來越多的供應商正拿著特斯拉的訂單來到臨港要地。在幾天前自貿臨港新片區一場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項目籤約儀式上,出現了新泉、友升等特斯拉供應商的面孔。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朱芝松則在致辭時透露,國產Model 3車型配件的國內採購量佔60%,已超過進口,並持續增長。
本地供應商給特斯拉中國帶來的,不僅是更便宜的零部件,還有更低的物流成本與更穩定的供應鏈。這對特斯拉上海工廠降本增能有巨大的幫助。
而本次降價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更換電池的傳聞。雖未得到特斯拉方面確認,但根據官網信息,新車國標工況法續航裡程增加了23公裡,達到468公裡。結合此前已證實的與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合作的消息,以及工信部第333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內容,降價後的國產Model 3很有可能換成了磷酸鐵鋰電池。這種電池不需要鎳和鈷,成本可以下降10%左右。
這也被認為是特斯拉此次降價的關鍵所在——新能源汽車三電(電機、電控、電池)領域核心部件進口依賴程度高的局面被打破。記者了解到,超級工廠所在的臨港新片區正加速布局三電領域供應商,意圖提升產業鏈能級,總投資約75億元的藍灣進平新能源項目已在今年7月開工。
國產Model 3還會降價嗎?現在看來,結論基本上是板上釘釘。
記者大膽預測,標準續航升級版的最終補貼後售價將會穩定在22萬左右。這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記者詢問了幾名特斯拉的銷售,均表示:降價消息傳出後有大量訂單湧入。特斯拉在8月賣出了11000多輛Model 3,這個數字未來將進一步增長。屆時,不僅是定位新能源豪華品牌的蔚來,也不僅僅是比亞迪、理想、小鵬等國產新能源勢力,定價在25萬以下的傳統燃油車的市場都將受到這條「鯰魚」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