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鎮山為一方的主山,在古代中國有五大鎮山,分別是,東鎮沂山、南鎮會稽山、西鎮吳山、北鎮醫巫閭山、中鎮霍山。鎮山為國家祭祀之山,這些鎮山在古代的名氣不亞於五嶽。每年帝王都要派人在鎮山祭祀,以祈求國泰民安。隨著封建王朝國家祭祀行為湮滅,這五大鎮山也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在福建中部大田縣,也有本縣的「鎮山」
福建省大田縣,地處閩中,戴雲山脈西側,境內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175座,在古代,縣衙都會設置陰陽學訓術的職務,負責本地的風水勘察及曆法,大田的陰陽學訓術把境內的一些山用易學的角度加於區分。比如:把位於桃源的「黃蓋山」,確認為大田縣的「開龍山」,意思為易學中的來龍山脈。把位於縣城西邊的「虎鼻崎」山,認為是縣裡的「祖山」,主全縣丁口興旺,可以根據山邊的雲霧來預測風雨;又把東面雙髻山確認為本縣「孕育山」,把鳳山定為「儒學主山」,可以根據象山、獅山上的祥雲來預測本縣的科舉成績。而把南面的大仙峰,作為本縣的「鎮山」,是一縣的主山。
大仙峰又稱「雲蓋山」。是戴雲山脈的主峰之一,海拔1588米,是大田縣南巨鎮,兩峰並峙,高人云表。作為大田人心中的鎮山,大田人賦予大仙峰許多詩詞歌賦。
著名的有《大仙峰賦》:
聚大仙之名勝,矗靈氣於中州。既隴眾而削立,復磅礴而跨遊。拔地之錦標並豎,擎天之玉柱雙浮。卓乎田陽巨鎮,巍然蓬島瀛洲。溯自星躔畫野,牛女分光。閩邦開寓,赤縣隸方。東流作砥,層峨迴翔。
煙火萬家,隨處分明圖畫;城堙百雉,由來珍重金湯。則有雙髻雲梳,五臺霞照,文筆高騰,郎官顯耀。鳳山則翎羽朝陽,龍漈則鼓鱗源竅。時置身狀元之堂,揖仙顏而恍承丹詔。當其朝曦銜紫,暮雨溜金,桃花一色,松樹千尋。鶴跡去來,孤山長嘯。泉聲喧寂,幽谷清琴。
拂壁之苔蘚垂綠,牽衣之蘿薛生陰。絕頂褻裹天尺五,羽翰得此快登臨。若夫碧澗春瑩,丹崖秋靜。巖穴瞑也,觸目嵐扃;林霏開也,舉頭日近。峨嵋天半平窺,華岱空中細認。
振衣直上,不妨攜句驚人;著屐來遊,任說多情濟勝。爾乃生面獨開,群峰相應。簪纓拜揖夫下風,臺閣漸入乎佳境。翰林聲價,誰爾揚眉;甲榜魁名,詎同捉影。四海樂其昇平,高才慶其英挺。所以山靈常作怪,人傑不埋沉。雁塔元燈,星聚尚書之笏;豐城劍氣,風回御史之簪。
珥筆縱橫於天榜,銜杯醉宴於瓊林。惟斯文之接武,實紫府之留心。方今聖主右文,賢侯著績,比戶弦歌,追蹤舊籍。攬大象之精華,採深山之理壁。憑高而望遠,五老壯其鳳煙;搔首而問青,三臺拱其羽翼。愛載志夫山高,當不徒山靈之嘖嘖。
大仙峰作為田陽八景之一,又有「仙峰秀色」詩:南鎮高峰表大仙,鴻荒開後即巍然。橫披錦繡籠晴日,淡抹丹青罩翠煙。羅列萬山如拱極,參差雙柱若擎天。有時雲出旋成雨,散作甘霖諞井田。
作為大田人心中的鎮山,大田古代的陰陽師們在做城市規劃時都有專門的規定,縣衙各部門、儒學、祭壇、廟宇等,都要面對「鎮山」。
如今,仙峰古堡、仙峰茶美人,一直是大田的旅遊名片,大仙峰,更是每個大田人揮之不去的鄉愁……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