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制度有多嚴格?女子衣物顏色不能隨便穿,不同地位有不同劃分

2021-01-07 華夏史書

本文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古代制度有多嚴格?女子衣物顏色不能隨便穿,不同地位有不同劃分

在古代後宮中地位最尊貴的就是皇后了,只有皇后有資格站在君王旁邊,死後與君王合葬。有一句話叫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後就指的是妻子,所以皇后就是皇上的妻子。在古代明黃色的衣服,不能隨便穿,尤其是在皇室,這是代表皇上的象徵。

所以在後宮也是一樣,只有皇后可以穿明黃色和正紅色的衣服。而且當時形容皇上是以龍,而形容皇后是以鳳。所以只有皇帝可以穿龍袍,也只有皇后可以戴鳳冠。也可以帶垂直於肩膀的流蘇,並且兩邊可以同時佩戴,所以當時皇后的衣服大多十分華麗。

而比皇后低一個等級的就是皇貴妃了,皇貴妃高於貴妃,但是次於皇后。在還沒有皇后的後宮中,或者是在尚未設立皇后的後宮中皇貴妃,是當時後宮中的最高權力者。此時在明清之前並沒有皇貴妃在皇后之下就是貴妃,直到明清時期設置了皇貴妃的地位,所以就一直延續下來。皇貴妃可以穿紫色。因為她的地位也很高,所以她也可以帶鳳釵,但是只能帶一邊。

接下來的所有人都可以穿寶藍色,也可以戴鳳釵,但是只能戴一邊,而且不可以太長。其實我國古代對於女子衣物的顏色,並不是像這麼簡單的,根據不同的地位,有著各種精細的不同的劃分。如果衣服或者器皿上用牡丹的花樣,那麼只能由皇后使用。現代人不需要考慮這麼多,其實也是很幸福的。

本文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古代女性「穿戴之美」:隨四季調整衣物 不同節日偏愛不同顏色
    除頭上插戴之外,古人穿衣也往往依照時令季節而調整,對時季的強調,發展到明代,遂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穿衣制度。元宵節穿白的習俗可能始於宋代,周密《武林舊事》記述,「元夕節物,婦人……衣多尚白,蓋月下所宜也」,相沿成習,明代女性元宵節愛穿白衣,在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習俗的小說中也多有記述。如《金瓶梅》假託宋朝背景寫明朝故事,書中對女性元宵節穿衣有生動的細節寫照:第十五回,西門慶的妻妾元宵節登樓看燈,「吳月娘穿著大紅妝花通袖襖兒,嬌綠段裙,貂鼠皮襖。
  • 我國古代服飾的演變與封建等級制度息息相關
    由於社會發展、民族融合,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的服飾都具有不同的特色,但等級觀念貫穿始終。可以說我國古代服飾的發展與封建制度等級觀念密不可分。夏商西周時期服飾等級制度初步形成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私有財產的出現,服飾等級劃分已經開始明顯。考古發現,夏朝的喪葬用品等級已經十分懸殊。這一時期,中國並沒有嚴格的服飾等級劃分。但高級材質只有奴隸主以上的特權階級能夠使用。
  • 秦漢時期的古人都穿什麼衣服?古代的漢服是什麼樣子?完全不同!
    從皇帝至各級官員,均佩長劍和綬,並以綬的顏色來區別等級.西漢建立後,基本沿襲秦制。到漢武帝時,由於改水德為土德,服色改為尚費。東漢永平年間,又下令根據《周官》、《禮記》、《尚書》等文獻,重新制定了衣冠禮制。按照這套制度,冠帽和佩綬是漢代區分等級地位的主要標誌。
  • 宋朝不同顏色的官服,都代表什麼?皇帝如何辨別文官武將?
    可是,每日早朝,覲見皇上的文武大臣,其人數要達到上百位之多。 人多嘴雜,再加上皇上日理萬機,那應該如何區分每位大臣的品級,以及所屬職能的不同呢? 原來,古代官員面見皇上或是參加重大典禮時,皆會身穿官服。官員們品級不同,相應的官服樣式也就不同。
  • 古代公主封號不同,代表著地位不同,什麼封號地位最高?
    中國古代講究多子多福,所以無論是皇家,還是平常百姓家,都要多生孩子。女子也將子嗣作為自己證明地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正是因此才有了重男輕女的觀念。並且到了如今,已經是21世紀,有些老觀念依然沒有被摒棄掉。在中國的某些地區,女子懷孕時會去驗性別,只要是女孩就打掉。所以該地區的難人很難娶媳婦。
  • 服飾見歷史:從先秦到清朝的女子服飾看女子地位的轉變
    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我們也已經能證實,在山頂洞人時期已經有用穿孔的獸牙或小石子作為飾品:仰韶文化遺址中也發現了類似的飾品。而髮式的變化也可證明,這既是當時的需求,同時也是服飾趨向美觀的代表。但此時的服飾並不能看出女性的社會地位,我們接下來的討論將圍繞有史書記載的先秦時期開始。
  • 時代不同,服飾擁有不同特點,包括顏色、款式等等
    時代不同,服飾擁有不同特點,包括顏色、款式等等。在最近的熱門書《粉黛羅綺:中國古代女子服飾時尚》中,也介紹了不少中國古代女子服飾的特點。一部服飾史,同樣也是一部文化史。服飾起源與由來據《鑑略·三皇紀》記載:「有巢氏以出 ,襲葉為衣裳。」這就是說,有巢氏教人們用樹葉等做成衣服。也有人認為,服飾文化史即由此發端。
  • 星巴克員工的圍裙有不同顏色,是為了好看?其實代表了不同的級別
    現在人們都是非常喜歡喝咖啡的,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上班族,年輕人喜歡喝咖啡,喜歡這種比較高雅的環境,上班族喝咖啡能夠提高工作效率,我們國內的咖啡要說最高級,名氣最大的,大概就是星巴克了,在國內開了很多家星巴克,經常去星巴克裡面喝咖啡的朋友,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問題呢,就是星巴克的店員都帶著一個圍裙
  • 喪葬制度如何形成?古代喪葬禮儀有多繁複?從《周禮》說古代喪葬
    黑嫂個人膽子並不大,但對於這個喪葬之事非常感興趣,每去到一個地方,總是會想要了解一下當地的喪葬制度。總的來說,各地略有差異,但大方向上基本相同,之所以有這樣的制度存在,是因為傳統的「孝」在裡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中國古代講究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 甸服、侯服、綏服、要服、荒服,「五服」為何能代表古代親屬制度?
    在周朝時期,王朝的分封制度就已經和服飾制度聯繫在一起了,用服飾的精細程度來區分身份的高低。比如,在《國語 周語》中曾有言"替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裡以為甸服,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為了區分統治者和王侯公爵的地位懸殊,他們的服飾就有很大的差別。
  • 天冷了如何挑選衣物?不同材料保暖係數不同,這樣穿最暖和
    北京連日進入「速凍」模式,各種禦寒衣物成了大家爭相選購的商品,到底什麼材質保暖性能最佳?應該怎麼搭配才最合適?記者昨天走訪市場並採訪了相關專家,為大家支招。新華社資料圖「太冷了,幸虧穿了兩條秋褲!可羽絨服沒帽子!」
  • 古代等級制度有多「森嚴」?看清朝文武百官的服飾,見分曉
    夏王朝以來,中國的等級制度便開始確立,到了周王室,等級制度成為了諸侯爭霸的因素之一,等級制度便開始全面確立。到了清王朝時期,等級制度達到頂峰,那麼,中國傳統的等級制度和清王朝時期的等級制度有什麼不同?官服等級制如何確立清帝國的盛世?今天就讓我們聊聊等級森嚴制度鍛造下的盛世帝國。
  • 清朝妃子脖子上戴的白圍脖有何用處?不是為了保暖,是為方便皇帝
    不同身份的人所佩戴的龍華也是不一樣的,不管是花色還是長短,這也和妃子的身份地位有很大關係,並不是想帶什麼樣的龍華就可以帶什麼樣的龍華的,也是受身份等級的束縛的,等級越高的佩戴的龍華越精美漂亮,身份低一些的,佩戴的就比較簡單了,而作為宮女,佩戴的也是最低層的白布條。
  • 在古代,顏色代表了什麼?秦始皇著黑龍袍,曹操戴白帽子
    但老百姓還是可以穿黃色衣服的。那什麼時候老百姓就不能穿黃色的東西了呢?自唐高宗李治繼位後,下詔:「一切不許著黃」。從此,直到滿清滅亡,黃色就正式成為了帝王專用之色。其他任何人穿黃,著黃,甚至用黃等皆為謀反,不僅殺無赦,甚至還會被滅九族。
  • 《清平樂》服裝顏色不一,不同的顏色分別代表什麼身份和場合?
    在宋朝的衣著當中,服飾的顏色和形制都要符合禮儀規範中國的服飾制度從周禮的完備一直到漢唐宋明皆一脈相承發展而來,上至天子下至文武百官各階層,在參加各種禮儀活動時,必須有相應的車轎規範,必須穿戴宮廷所規定的服飾,各種身份所穿服飾的規格主要以面料、顏色、花紋及配飾質料、數量等來顯示
  • 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嫡庶間的差距究竟有多大?絕對難以想像
    也有許多人通過古裝電視劇,了解了許多關於古代的知識和風俗。經常看古裝劇的人都會發現這樣一個特點,那就是在古代,對於嫡庶尊卑是非常有講究的,嫡長子與庶子之間的關係,簡直天差地別。實際在中國封建社會,嫡庶尊卑之所以如此盛行。主要還是因為中國古代實行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儘管丈夫可以三妻四妾,但是妻子只有一個。所以剩下的人,只能以妾室自稱。
  • 在制度森嚴的古代,連墳墓都有等級之分
    在現代,我們可以購買自己喜歡的墓地,可是在古代,古人並不能隨心所欲的購買自己想要的墓地。他們不僅生前有嚴格的等級劃分,在死後進入的墳墓都有相應的等級劃分,一生都活在等級森嚴的囚籠中。墳本來指的是高出地面的土堆,《禮記·檀弓上》有「古也墓而不墳」的記載,意為古人死後埋在平地裡,不用土堆起來作墳塋。墓專指埋葬屍體的坑穴,上面蓋上土以後不種植樹木。傳說孔子為了日後祭拜父母,特意在將父母合葬在一起並在墳前堆起一個墳頭。
  • 古代女子衣服那麼長,如廁也不方便,難道不怕弄髒?其中大有講究
    近代社會習慣把清代和以前的朝代統稱為古代,他們和我們的區別不僅體現在經濟、政治等方面,在生活方式上也有一定的區別,就拿衣著而言,我們講究簡樸和舒適,他們則講究寬袍大袖,華美不二。因此也有不少朋友對這件事很好奇,古代的女人總是穿著垂地的長袍,做什麼都很不方便,她們就不怕髒嗎?
  • 中國古代除士農工商外的不同社團,文人有文社,唱戲的有梨園
    中國傳統社會的身份分層主要有士、農、工、商四個等級,此外即為賤民(惰民、奴僕、田僕)和四民以外的遊民。傳統的結社,往往也以身份的不同而劃分層次。 士為四民之首,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在軍事型會社中,多為民間百姓的團結互保,但也不能排除士紳在這些團體中的領導作用。在文化生活型會社中,士紳的活動頗為頻繁。詩文社的出現,無非是一種文人群體的集合;講學會者,也是士大夫群體的不同組合;至於怡老會,仍然不過是士紳群體的消閒團體。 在中國傳統社會,農為立國之本。
  • 進擊的巨人:艾爾迪亞人的袖章顏色,代表不同身份,你發現了嗎?
    只不過,這一個制度,僅僅是為了方便馬萊人而已。比如說,以艾爾迪亞人的身份地位,在馬萊國,只要是其他人就可以欺負。袖章就是代表著身份差,代表著艾爾迪亞人,是被馬萊人圈養的家畜。  在作者塑造的嚴謹世界觀中,艾爾迪亞人的袖章,也是根據他們身份的不同,以不同的顏色劃分的。雖說動畫並沒有明確指出,但是,通過一些細節,我們能夠分析出,什麼顏色的袖章,代表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