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蘇
近兩年來,隨著大型電子競技賽事的舉辦,特別是電子競技遊戲登上了亞運會的舞臺,電子競技遊戲產業開始迅速發展。電子競技遊戲不單單是娛樂的東西,現在更是與經濟聯繫在一起。換句話說,電子遊戲催生了很多盈利的行業,打職業的就不說了,光是其他領域,像遊戲主播,遊戲代練,這兩年都賺到了不少錢。
根據智研諮詢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遊戲陪玩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遊戲陪玩市場規模為1.82億元,2018年我國遊戲陪玩市場規模增長至4億元。其中手遊遊戲陪玩市場規模1.2億元,同比增長了163.74%;端遊遊戲陪玩市場規模2.8億元,同比增長了105.13%。
顯然,國內陪玩產業的市場規模正在擴大。一方面是因為玩家對陪玩的需求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市場中加入了大量的伴隨平臺,幾乎所有的陪玩平臺都滲透到了每一款熱門遊戲中。2019年以後,陪玩產業的發展趨勢保持不變。
陪玩顧名思義,就是陪著你一起玩遊戲。陪玩的前身可以引申為陪練,更早也可引申為代練,代練是別人用你的帳號玩,陪練是大神陪著你玩遊戲,而陪玩則沒有任何技術硬性指標,只要能讓老闆開心就好。當然,也有技術陪玩的。
當然,在陪玩這個行業,還是女陪玩最受歡迎,她們不需要有高超的遊戲技術,只需要聊聊天,聲音甜賣個萌就有人來買單。時不時的撩幾句,唱個歌啥的,老闆都不會拒絕,這些女陪玩的服務費可不低。筆者在某個陪玩平臺上發現,最常見的是十元半個小時,如果是一些知名的陪玩,則有可能達到一二百。不過還有些陪玩價格達到1小時300元。究竟是多有錢才會點這些。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爆火的產業,明明是在陽光下發展著,但還是滋生出了一個「灰色地帶」。很多人說,其實陪玩中也隱藏著色情交易,明明是線上遊戲陪玩,那些女性從業者卻開展了一些「線下」業務。瘋狂打擦邊球,聊天、唱歌、哄睡、叫醒等等,其實我們也可以理解,畢竟這還沒有觸及底線,只是因為網際網路很方便,反倒出現了一些色情業務。
除了暗藏色情交易之外,這一行業的從業者幾乎都是女性,只有一小部分是男性。在消費者中,男性佔主導地位。可以說,男性是消費的「主力軍」,而女性是從二月的「主力軍」。這似乎讓筆者想起了另一個見不得光的行業。
雖然還沒有達到我們所想像的那個地步,但言語中的色情難道就不算色情了?另外,讓我們看看這個行業的收入情況。據了解,一場遊戲大約需要半個小時。根據平臺的價格,大概在30元左右。那麼一個小時的收入就是60元左右,按照一天8小時來算,一天的收入就是480元,一個月穩穩突破一萬元。當然,如果有一些灰色收入,那可就不止這點了。
筆者身邊一位做過陪玩的朋友透露,在自己接到訂單後,總是會碰到一些老闆要求色情交易的,有視頻,連麥,甚至還有線下的。而這些交易通常都是由老闆加了陪玩的聯繫方式後,通過其他聊天軟體來完成私下交易的,完全避開平臺。這樣一來,平臺反倒成了中介。
事實上,對於這些現象,各大陪玩平臺也都有所控制,但現在看來並沒有什麼效果。那麼為什麼生長在陽光下的陪玩產業一直很難保持「單純」呢?
事實上,這很大程度上與平臺的機制有關。現在,大多數陪伴平臺都有一個「花枝招展」的主頁,上面有美女和帥哥的照片。畢竟,這能吸引「老闆」的注意。因此,很多用戶下訂單不是為了玩遊戲,而是為了和帥哥美女聊天,這為「灰色地帶」的產生鋪平了道路。
另一方面,要完全禁止陪玩平臺上的私人交易是非常困難的。雖然平臺上對於一些違禁詞有一定的限制,但一旦陪玩與「老闆」在平臺外交流,平臺就管不著了,這自然給陪玩行業的整治帶來困難。
如果有人利用陪玩來打掩護,瘋狂打擦邊球,做一些不好的事情,那麼就會影響這個行業!這種情況雖然無法避免,但也不能放任發展。總的來說,陪玩這個行業還是比較賺錢的。只是這個行業本身是合法的,但是有些私下的業務卻是一直打著擦邊球。當然,在這背後,其實男性消費者也是值得思考的。對此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