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7月20日,中國內地影院復工,當日總票房422萬元,僅為去年同期的1.7%。8月2日,影院復工第14天,當日總票房5400萬元,為復工首日13倍。
8月21日,影院復工第33天,當日總票房15974萬元,單日票房突破億元大關。8月27日,影院復工第39天,2020全國院線電影總票房突破50億元。
上周全國票房突破17億元
距離影院復工已有些時日,上周是全國影院復工以來的第6周,由於七夕節票房的驚人表現,全周累計票房突破了17億元,而且一周內單日票房全部過億元,遠超去年同一周不到10億元的票房成績。
上周觀影人數也猛增到4680萬,而復工以來累計觀影人次已接近1個億。
其中,由管虎執導的《八佰》公映10天(加5天的點映),票房已經突破了19億元。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上映6天,取得了4.19億元的票房,豆瓣評分5.1;同一天上映的另一部青春愛情片《蕎麥瘋長》豆瓣評分為4.6,票房累計接近5000萬元;雖然同期上映的《小婦人》上映六天票房僅有3200萬元,但在豆瓣評分卻高達8.1分。
此外,在《星際穿越》後,諾蘭的《盜夢空間》在上周五進行重映,目前影片已經公映三天,但票房僅為2000萬元,不如之前預期。不過考慮到諾蘭的新片《信條》本周五將在內地大規模公映,《盜夢空間》看起來更像是對這部新片的一次提前預熱。
目前,影院復工時間已經超過一個月,在這段時間內,老片復映、新片上映、大片定檔相繼為電影市場的恢復提供契機。
新老片為影市恢復提供契機
影院復工伊始,《誤殺》《戰狼2》《捉妖記》《哪吒之魔童降世》《風聲》《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等多部國產高票房高口碑大片重映。
到了8月,更是有《星際穿越》《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等國外商業大片重映,不僅滿足影迷的大銀幕回顧經典的需求,更是直接帶動了當時的電影市場,點燃影迷的觀影熱情。
從影院復工以來,不僅有經典影片的重映,還有不少新片就選擇定檔上映,滿足影迷多元化的觀影需求。
《第一次的離別》《旺扎的雨靴》《喬喬的異想世界》《1917》《極速車王》等奧斯卡高口碑電影紛紛重新定檔上映,《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刺蝟索尼克》《1/2的魔法》等國外喜劇電影,以及《妙先生》《抵達之謎》等國產小成本電影的上映,都為影迷提供多元觀影選擇。
經典老片的復映與小成本新片的上映,為中國電影市場的恢復奠定了基礎,而《八佰》的定檔上映則全面打開火爆的票房市場。
根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八佰》點映票房為2.32億元,8月21日正式上映首日,單日票房達到1.4億元,復工以來日票房首次突破億元大關,截止到目前,影片票房已經突破了19億元。
除了《八佰》票房表現優異之外,在七夕檔上映的多部影片更是將票房推向頂峰。七夕當日上映《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蕎麥瘋長》《小婦人》3部愛情電影,依託七夕情人節的特殊檔期,單日票房高達51942萬元,為復工首日123倍,基本與去年同檔期持平。
隨著暑期檔接近尾聲,七夕結束,影院的小高峰暫時告一段落,但大家的觀影熱情依然未減。
2020暑期檔助力影院復甦
轉眼之間,時間已經來到2020年8月底,隨著9月的來臨,也就意味著2020暑期檔即將結束。一直以來,對於國內電影市場而言,暑期檔都佔據著重要地位。
尤其是在去年,一部國產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上映,直接引爆去年暑期檔,暑期檔總票房達到176.44億元,創下歷史新紀錄。
作為國內影市時間跨度最長的檔期,暑期檔影片以往佔據著全年30%以上的票房輸出。一般而言,暑期檔至少都會有5部以上10億+量級和10部以上5億+量級的影片,較為平均地分布在每一個周末。
但是今年暑期檔因為疫情原因,影院在7月20日才重新開門,也就是說今年的暑期檔從7月20日開始,到8月31日結束,僅有42天,在時間跨度上相比以往接近打了個對摺。
但儘管如此,在距離暑期檔結束之際,2020年的票房大盤正式突破了50億大關。而伴隨著《八佰》的強勢崛起,也給予了電影人們更大的信心。雖然距離往年暑期檔整體票房數據仍有較大差距,但與復工前「電影市場倒退」的猜測並不相符。
在影院復工之前,很多人都預測,在影院復工初期,票房不會有亮眼表現,甚至整個暑期檔票房不會超過30億。但從目前的數據來看,票房成績明顯超出預期。
因此,暑期檔的票房成績也讓許多人對2020年的大盤成績重新樹立了信心。但想要市場回到去年同期水平,還需要更多的《八佰》來衝擊大盤,帶熱市場。
展望未來四個月,國慶檔的《我和我的家鄉》《奪冠》《姜子牙》《一點就到家》、抗美援朝紀念日的《金剛川》以及賀歲檔的《拆彈專家2》《溫暖的抱抱》《送你一朵小紅花》都是各個檔期有力的種子選手,有望接棒《八佰》,在上座率限制逐漸解禁後,有望將票房大盤拉升到往年同期甚至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