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業半年後,影院終於迎來復工時間表。
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布《關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於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而每場上座率不得超過30%,電影放映場所減少放映場次,日排片減至正常時期的一半。
按照行業規律,如果一部影片達到30%上座率,從出品方到影院,是有盈利空間的;但低於20%的正常上座率,新片將面臨巨大風險。眼下,院線復工無疑提振影業信心,但對於出品方而言,如何找到市場與社會效益的平衡點,需要理智、冷靜對待。
《通知》發布後,除了少數幾部影片定檔外,更多的新片出品方處於觀望中。
昨日,李現主演的影片《抵達之謎》宣布定檔7月31日,成為影院復工後首批國產新片。「從影片發行角度來講,我們要實現社會效益;而從市場角度來看,率先上映的確有很大風險。」其聯合出品方北京聚合影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講武生認為,在市場復甦階段,需要推出有體量和卡司陣容的影片,來支持市場和觀眾的內容選擇,這對於提振國產片的信心和行業回暖至關重要。
作為新晉流量小生,李現通過《親愛的,熱愛的》大火。在其多部待播作品中,《抵達之謎》備受期待。影片講述上世紀90年代4個青年在一起少女失蹤案中,經歷恐懼、掙扎與妥協,逐漸分崩離析。李現在片中飾演港口小城青年趙小龍。
《抵達之謎》入圍了釜山國際電影節以及多個電影節展映片單,原本定檔今年情人節,但因為疫情最終撤檔。
「這次選擇暑期檔,是希望用一部充滿青春活力的國產新片,讓電影再次起航。」講武生認為,這是一種雙向支撐。
普遍而言,新片上映前兩三個月是密集宣傳期,但現在留給《抵達之謎》的僅剩10天時間。講武生認為,影片具備類型片特徵,加上李現等主創的影響力,有望獲得不錯的票房回報。
他的信心也建立在《第一次的離別》良好的票房表現上。7月20日,全國低風險地區的電影院陸續復工。燈塔專業版顯示,首日全國超800家影院恢復營業,總票房達到358.63萬元,其中單日票房冠軍正是復工後上映的第一部新片《第一次的離別》。在豆瓣上,影迷也給了這部電影不錯的評價,更有以「第一場電影」+地名+影院名稱的方式打卡留念。
359萬元的「首日」票房僅為去年日均票房的2%,但在復工率不到6%的情況下,在戴上口罩隔座觀影、沒有爆米花和飲料的特殊體驗中,觀眾給予了電影尊重與熱愛,這種儀式感也讓電影人感到溫暖。
7月19日,有媒介平臺做了用戶調查,在觀眾最想看的新片中,《唐人街探案3》《奪冠》《花木蘭》《姜子牙》等均在列。但各片方均未做出回應,也沒有預告片等物料更新。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一些出品方希望在解除30%上座率上限、市場全面恢復後,再考慮擇時上映。有出品方表示,如果放棄暑期檔,會考慮國慶檔,還有春節檔。
作為《我和我的祖國》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已宣布定檔國慶,影片延續集體創作的方式,由張藝謀擔當總監製,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彭大魔、鄧超&俞白眉分別執導5個故事。
積極信號不斷傳來的同時,從業者也在展望下半年的電影市場,他們試圖通過國慶檔的定檔影片去試探市場的反應,由此判斷下一步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