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教授探討石墨烯技術

2021-01-20 電車之家網

2017年8月27日下午在英國駐武漢總領事館總領事官邸,筆者與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教授(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討論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關鍵技術,即石墨稀的潛在應用和商業化價值有些收穫,分享如下。

一、石墨烯與諾貝爾物理學獎

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成功地在實驗中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兩人也因「在二維石墨烯材料的開創性實驗」為由,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們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理由是什麼?他們證明了石墨烯可以單獨存在。這裡告訴人們:

①石墨烯是從石墨裡離分離出來;

②石墨烯可以單獨存在;

②)石墨與石墨烯是兩種不同材料,這是從材料分子結構上來說的。

二、石墨及特性及應用

石墨名字來源於希臘文「graphein」,1789年由德國化學家和礦物學家A.G.Werner於命名的。

石墨是碳(元素)的一種同素異形體。每個碳原子的周邊連結著另外三個碳原子(排列方式呈蜂巢式的多個六邊形)以共價鍵結合,構成共價分子。屬六方晶系,具完整的層狀解理。(見圖1)。 

                 圖1碳(元素)不同的分子結構圖

石墨分子結構排列方式呈蜂巢式的多個六邊形,是碳質元素結晶,解理面以分子鍵為主,對分子吸引力較弱,其特點是:

①石墨與金剛石、碳60、碳納米管等都是碳元素的單質,它們互為同素異形體。

②石墨屬於導電體。其天然可浮性很好。由於每個碳原子均會放出一個電子,那些電子是能夠自由移動的。

石墨作筆芯(見圖2)是大家比較清楚的。實際上,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

                            圖2石墨筆芯實物

溼法冶金、酸鹼生產、合成纖維、造紙等工業部門,可節省大量的金屬材料。在冶金工業中製造石墨坩堝;在電氣工業上用作製造電極、電刷、碳棒、碳管、水銀正流器的正極,石墨墊圈、電話零件,電視機顯像管的塗層等;在機械工業中常作為潤滑劑。在國防工業中還用石墨製造固體燃料火箭的噴嘴,飛彈的鼻錐,宇宙航行設備的零件,隔熱材料和防射線材料。

20世紀60年代,銅做為電極材料被廣泛應用,使用率約佔90%,21世紀,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選擇石墨作為電極材料,在歐洲,超過90%以上的電極材料是石墨。大家知道了石墨比較好導體材料,於動力電池目前用石墨作負極。

三、石墨烯及特性、應用

石墨烯從石墨分子單獨分離出來。其分子結構(見圖1),由碳原子構成的單層片狀結構的新材料,只有一個碳原子厚度的二維材料,由碳原子以sp2雜化軌道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與金剛石、石墨、C60 在分子結構層面上的不同的。是一種透明、良好的導體。

物理特點:

①石墨烯是世上最薄、是最堅硬的納米材料,幾乎是完全透明的;

②導熱係數高達5300W/m·K,高於碳納米管和金剛石,常溫下其電子遷移率*超過15000cm²/V·s,又比納米碳管或矽晶體高,而電阻率只約10-6Ω·cm,比銅或銀更低,為世上電阻率最小的材料。

用途:

①適合用來製造透明觸控屏幕、光板、甚至是太陽能電池。

②電阻率極低,電子遷移速度極快,因此被期待可用來發展出更薄、導電速度更快的新一代電子元件或電晶體。

四、石墨烯動力鋰離子電池主要優點

通過以上介紹,知道了石墨烯動力鋰離子電池,是在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基礎上用上石墨烯材料的動力電池,可以克服目前磷酸鐵鋰電池的一些缺點:

①充電時間過長,需要6-8小時;

②電池快充後壽命將大幅縮短,反覆快衝嚴重影響電池性能;

③高溫環境下電池組,循環壽命大大縮短。

石墨烯動力鋰離子電池有優點是:

①單體動力電池比能量可以提高到150瓦時/公斤以上;

②充電時間縮短到0.5-1.5小;

③多電池的電池組壽命提高50%以上

③高溫環境電池組循環壽命提高40%以上。

③8年使用,幾乎不需更換。

五、筆者研習的體會

①石墨烯是一種新型材料,與石墨是同一個家族的,但是在分子結構上是不同的;

②在目前鋰離子電池技術的基礎上,用石墨烯替代石墨負極,即為石墨烯動力鋰離子電池;

③動力電池負極材料,由銅材變成石墨材料,再有石墨變成石墨烯材料是一個基本趨勢;

④石墨烯材料作為電池負極,可以提高動力電池充(放)電時間,可以提高安全性。

⑤動力電池提高比能量關鍵在材料,石墨烯材料作為電池負極對提高動力電池比能量作用是比較有限的。

⑥市面上,商業化的石墨烯動力鋰離子電池,估計進度是會相當快的。

來源:

作者:雷洪鈞

返回首頁>

本文由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本文版權為(www.d1ev.com)所有,歡迎轉載但請務必註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大牛說作者,註冊會員登錄後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繫方式,便於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yxh@d1ev.com。

相關焦點

  • 石墨烯發明人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教授造訪超威
    楊新新總裁與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教授交流石墨烯應用情況  石墨烯發明人、諾貝爾獎獲得者、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一行造訪超威集團,與超威集團總裁楊新新就石墨烯應用等技術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聚焦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
    2020年諾獎,聚焦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仍然聚焦天體物理學領域,帶我們發現宇宙探索的又一「高光時刻」——黑洞和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這三位科學家正是在這一領域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 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3位科學家揭開宇宙最黑暗的秘密
    羅傑·彭羅斯1931年出生於英國,是牛津大學教授。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把諾獎物理學獎的一半獎金頒給羅傑·彭羅斯,理由是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 「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就曾經預言過黑洞的存在。它會捕獲一切進入其中的東西,沒有任何東西,甚至是光都無法逃離黑洞。」
  • 有兩個諾獎者的重磅團隊:在石墨烯基材料中發現了新的準粒子族
    石墨烯是一種只有一個碳原子厚度的二維材料。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用微機械剝離法成功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因此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現在,由這兩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領導的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團隊,又在石墨烯基超晶格中,令人驚訝地發現了一種新的準粒子家族,稱為「布朗-扎克費米子」(Brown-Zak fermions)。該最新研究論文,題為:「石墨烯超晶格中布朗-扎克費米子的遠距離彈道傳輸」,剛剛發表在《自然通訊》上。論文作者中,同時包括了這兩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 宇宙探索屢現「高光時刻」,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帶來這些驚喜
    2020年諾獎,聚焦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  今天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仍然聚焦天體物理學領域,帶我們發現宇宙探索的又一「高光時刻」——黑洞和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  這三位科學家正是在這一領域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據諾貝爾官網介紹,羅傑·彭羅斯於1931年出生於英國科爾切斯特,他因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可靠預測而獲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 獲獎者用數學證明黑洞的形成
    從10月5日至10月12日,諾貝爾獎委員會將陸續公布六大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
  •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霍金的戰友們!黑洞「吸納」全部獎金
    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幕後故事」 1895 年 11 月 27 日,諾貝爾在其遺囑中寫道,諾貝爾物理學獎應頒發給「在物理學界做出了最傑出發明或發現的人」。
  • 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是因為發現神奇的黑洞
    原標題: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是因為發現神奇的黑洞,「上帝粒子」、引力波、量子光學等研究者都曾獲獎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公布了獲獎者,這次頒發給了黑洞發現者。根據諾貝爾網站消息,彭羅斯證明了黑洞的存在,而根澤爾與格茲發現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1931年8月8日-),英國數學物理學家與牛津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他在數學物理方面的工作擁有高度評價,特別是對廣義相對論與宇宙學方面的貢獻。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黑洞」
    北京時間10月6日18時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有三位:Roger Penrose,因為他發現了「黑洞形成的發現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因為他們「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
  • 這些有趣的數字,讓你對諾貝爾物理學獎知道多一點
    這些有趣的數字,讓你對諾貝爾物理學獎知道多一點2020-10-06 19:50:46 發布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 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頒發一百多次。宏觀至宇宙探索,微觀至原子結構,都是物理學獎得主們的研究領域。
  • 因黑洞研究,三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共同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黑洞,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宇宙最黑暗的秘密
    來源:新浪科技專題:2020年諾貝爾獎長文讀懂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6日消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一半授予Roger Penrose,獲獎原因「發現廣義相對論預測了黑洞的形成」;另一半授予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獲獎原因「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緻密物體」。
  • 那些不按套路出牌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一提到諾貝爾獎獲得者,大家腦海裡飄過的可能是一本正經,令人望而生畏的科學家形象,頭頂有光環,人生如開掛,然而也有一些大神不按套路出牌,或者怪癖一堆,這些表現在外人面前就是逗比一個,把這些人和諾貝爾獎放在一起,總能讓人唏噓不已。今天,生物谷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位特殊的諾獎獲得者。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探索宇宙最奇異現象
    導讀: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由來自英國、德國和美國的三位科學家獲得。其中,美國科學家Andrea Ghez是第四位獲得這一獎項的女性。據中新網援引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當地時間6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德國科學家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的貢獻。
  • 諾貝爾物理學獎知多少?有人25歲戴上桂冠、有人高齡96歲才獲殊榮
    1895年11月27日,發明炸藥致富的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立下遺囑,利用遺產成立基金會,以巨額獎金表彰對人類有卓越貢獻的人士。2020年諾貝爾獎從10月5日起陸續頒發,物理獎於6日公布。每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最多頒給三個人及兩項不同的科學研究。與其他諾貝爾獎相比,物理學獎的薦舉和甄選過程更長、更縝密。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獲獎者將分享獎金760萬人民幣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盤點近年獲獎者名單及其主要成就Roger Penrose、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從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25歲,最年長者為96歲,此前歷屆得主中有三位女性。
  • 時空奇點與黑洞——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帶我們發現宇宙探索的又一「高光時刻」——黑洞和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三位獲獎者的開創性發現,為我們提供了迄今為止最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其中,羅傑·彭羅斯是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目前為牛津大學名譽教授,他獲獎的原因是用數學嚴格證明了黑洞的產生符合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原理;賴因哈德·根策爾現為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長,安德烈婭·蓋茲現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天文學教授,這兩位科學家通過近30年的持續追蹤和計算,發現了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天體。
  • 薛其坤將獲諾獎嗎?楊振寧也看好他,該獎項已有5人成諾獎得主
    應該說,這個獎設立的時間很短,影響卻越來越大,最直接的證明就是「提前給諾貝爾獎獲得者頒獎」。 2016年首屆「復旦-中植科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兩年後他們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7年9月,復旦-中植科學獎首次授予物理學領域科學家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Roger Penrose、Reinhard Genzel...
    2020-10-06 18:08:29來源:FX168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Roger Penrose、Reinhard Genzel、Andrea Ghez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