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玩「買菜」:華為強大的原因終於找到了

2020-12-19 社會小靈

大家好,我是小靈。

受到上半年疫情的影響,各種產業鏈線上化趨勢十分明顯,很多人都習慣了在家買菜,在家點外賣的購貨方式。

俗話說:「有需求的地方就有鬥爭」,2020年開始後,各大公司在社區服務上競爭不斷。

從美團/滴滴到後面阿里/騰訊的入局,社區買菜變成了一種時尚,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便宜的菜品,不僅如此,拉新後還有優惠折扣可拿。

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然他們大公司確實有錢,這樣的燒錢搶佔市場也是他們常玩的套路,可就在這樣的「降維打擊」下最受苦的是誰?

首當其衝的就是賣菜的老奶奶老爺爺,你們一定在大街上看到過這樣的老人吧。他們有些背著框走在大街上叫賣,有些租了一個特別偏遠的小攤開始售賣,但隨著「網際網路巨頭」的入局,他們的生活越發的困難。因為很多人都習慣了在網上買菜,而且在前期網上買菜確實便宜。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些網友說:「網上買菜還方便肯定要在網上買呀,這難道上不是正常的事情嗎?」當然正常,可這樣的便宜和優惠又能持續多久呢?

還記得當年的滴滴嗎?憑藉著高補貼高速度響應迅速佔領了市場後,就開始從消費者身上想盡辦法拿到自己曾經投入的錢,他們「殺熟」,提高價格,把司機的福利一減再減,同樣的還有美團,他們最初靠著低價,靠著品質佔領了市場後,瘋狂「殺熟」然後壓榨騎手和商家,從三方賺錢。

可想而知,如果任由這樣的勢頭發展下去,第二步肯定是小販的東西賣不出去,這時他們會派出人手用低價收取小販的商品,畢竟要不就爛掉,要不就只有賣掉。然後他們把從小販手裡收到的商品高價賣給消費者,到了這個階段,你不買都不行,因為小販的東西已經被他們收購了,自己根本無法去其他地方買到以前的菜品,還有又出現美團、滴滴同樣的惡性循環。

除了他們佔領市場對消費者與勞動者的剝削還有他們這樣的行為極大拉低了我國科技的發展速度。

圖片來源於網絡

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文表示:

網際網路巨頭掌握先進的算法,海量數據,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的擔當,有更多的追求。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這些話正是說明了目前中國所謂「高科技公司」的現狀,我也終於明白了華為強大的原因。

首先我們可以想一下,中國的「高科技公司」到底做了些什麼?

無法否認的是,他們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出行,支付還有生活都有了極大的便利,但也不能否認的是,他們在利用我們普通的勞動者瘋狂割韭菜。

前段時間,馬雲被約談一事鬧得沸沸揚揚。他利用貸款槓桿原理,用幾十億的資金撬動了上萬億的貸款,不僅如此,他還將風險轉移動了我們普通消費者和銀行的身上。

聽著很高檔,但實際上裡面的科技成分並不多,最主要的是商業邏輯和強盜邏輯無疑。

不僅是在金融方面,他們在房地產、民生上做了特別多的功課,用網際網路的增值效應一遍又一遍割著韭菜,有一位網友說:「我國現在大部分的科技公司主要任何不是搞高科技建設,而是想盡辦法搞最底層的老百姓」。

圖片來源於網絡

細思極恐,想起華為被制裁的兩年來,中國竟然沒有再一個公司敢於站出來和美國對抗,為什麼?因為他們大部分心思用去了賺錢,而華為的大部分心思用在了科研。

當年房地產好賺錢,他們便成立各種各樣的房地產公司,現在社區服務好賺錢,他們又利用數據優勢打壓街邊小販。

這是真正的科技公司嗎?我看不全是。

在新一輪的社區團購模式上,各大網際網路巨頭擠破腦袋。什麼時候科研創新也有這樣的精神,我覺得科技的發展會是一個不一樣的狀態,到那時,我們不用再受制於人,我們不用再給別人交大量的專利費,我們可以有說話的底氣和受欺負時還手的勇氣。

圖片來源於網絡

科技公司不應該是看誰的流量更高,誰賣出的商品更多,那樣除了讓資本市場吃飽,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未來應該是科技的時代,即使賺了再多的錢,除了飽了自己的錢包,對於國家和社會來說,依然沒有任何作用。

如果中國多幾個華為這樣純粹的科技公司,我相信中國未來的科技發展一定會更新更好更上一層樓。

相關焦點

  • 終於找到原因了
    終於找到原因了要說當前什麼手機最耐用,大多數人認為是iPhone,iPhone的口碑是建立在出色的處理器和iOS系統上的,使用兩三年後流暢度體驗依然很好。雖然iPhone的耐用性非常高,然而蘋果用戶在使用兩三年後一般都會選擇更換手機。
  • 美國公司高調宣布:突破晶片物理極限!而我國科技巨頭卻忙著賣菜
    但英偉達卻是一家實打實的美國科技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州。除了英偉達外,美國還有IBM、谷歌、DWave,英特爾、微軟等多家世界科技巨頭也在進行相關的基礎科學研究。當美國科技公司都紛紛致力於基礎科學投入時,我國的科技巨頭又在幹什麼呢?
  • 華為手機拍照這麼強大,華為為什麼不生產單眼相機呢?原來這才是真相
    華為手機拍照這麼強大,華為為什麼不生產單眼相機呢? 這個問題問得比較有意思,我們拆分來解讀就是兩點:、華為手機的拍照到底有多強大?華為是否有具備生產單眼相機的條件?是不能生產還是不願生產,搞清楚原因才是最核心所在。
  • 英國禁用華為5G後,任正非開始釜底抽薪,對西方科技不再退讓!
    眾所周知,自從華為開始進軍國際5G市場以後,就遭到了美國的不斷打擊和制裁,為了打壓華為公司的發展,川普也是想出了很多的計策,但這都沒能讓華為屈服,反而還激起了全體華為員工的奮鬥熱情,如今的華為就像是一匹狼一樣,雖然知道前進的困難很多,但是華為依然在不斷的努力向前發展著,這也彰顯了華為公司的「狼性企業文化精神」!
  • 逆轉,華為在歐洲找到「神之一手」
    霸權下的求生之路因為華為依舊在面臨美國的制裁,為了阻止華為在美國本土發展,川普政府在2019年開始了第一次制裁,「華為不能使用美國部分廠商的計算機技術,以及谷歌服務」,而這麼做的原因是為了壓制我國5G技術的發展。
  • 科技展會GITEX在阿聯召開 華為公司展臺成亮點
    其中華為公司展臺成為亮點,四大展臺搭配漂浮其上的華為雲裝飾,吸睛十足。  據介紹,本次展會華為公司加大了展臺面積,將華為公司的5G、行業應用、AI及雲及智能聯接等科技產品與解決方案進行集中展示。  華為公司中東地區部總裁楊友桂介紹說,未來三年華為將支持阿聯培養10000名ICT專業人才。
  • 華為HUAWEI改名為Wahway,哪些科技公司也曾改過名?
    近日,華為正式宣布將公司名稱的拼寫「HUAWEI」更改為「Wahway」,但是這只是針對於海外市場,國內市場的名稱並不發生改變。這也是由於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消費者都無法發出華為這個音,所以華為在針對43個國家做出調查後,決定將華為的發音與拼寫將結合,以提高華為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品牌辨識度。
  • 觀察|華為、博世、地平線:決定未來汽車市場格局的三家科技公司
    華為偏軟體,地平線則軟硬兼具,不止於晶片,不止於數字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從展出規模看,只有華為展臺與整車展臺連接在一起,剩餘兩家都布置在會場之間的通道中。不過大隱隱於市,位置遠近不代表影響力。這三家公司在智駕君看來,在未來十年將決定世界汽車產業的格局。
  • 叮咚買菜投資人傅仲宏:避開險灘,找到隱藏的獨角獸
    為了好理解,傅仲宏將之概括為「吃好、穿好、住好、用好、行好、玩好、身體好、形象好、素質好、夕陽無限好」10個方向,又進一步歸納為產品消費、服務消費和精神消費三個大類,達晨在以上三大消費類別都有布局。  在產品消費領域,達晨圍繞衣、食、住、行、用、美、科技、養生等投資了酷特智能、聖農發展、晨光生物、天味食品、煌上煌、多喜愛、尚品宅配、艾佳生活、有貨、唯美度、太陽鳥、火樂科技、英派斯等項目。  服務消費方面,圍繞生活服務、體驗式服務、健康服務達晨投資了叮咚買菜、中商惠民、愛回收、瑞鵬寵物、胖虎、六人遊、慧擇保險、福壽康等項目。
  • 這首歌讓科技公司華為董事長任正非與張靚穎攜手合作(下)
    ,這首歌無疑是奠定了,華為在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上的地位,最火的時候這首歌就像是當年諾基亞,教師裡或者公交車上的諾基亞手機鈴聲一響起來,大家都不由自主的掏出自己的手機,而現在、不管是地鐵還是公交車的華為這首鈴聲一響起來,大家都會不由自主的掏出手機一樣,這也使得華為被網友調侃是一家,被通訊和手機業務耽誤的音樂公司,這兩首歌成功幫助華為打造了,國人對於華為手機品牌的全新認知,當然,這首歌也是網易唯一一首評論
  • 寶通科技:哈視奇為公司投資的參股公司 該公司業務發展良好與華為...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1月13日訊,有投資者向寶通科技(300031)提問, 公司作為海外遊戲發行的龍頭,尤其是歐美市場,近期海外疫情第二波持續爆發,公司發行遊戲是否受到影響?
  • 華為Mate40系列全球發布:史上最強大的華為Mate
    常務董事、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表示:「八年來,華為Mate系列堅持開拓創新,陸續推出十代Mate產品,每一代都是華為尖端科技集大成者。華為Mate40系列傳承Mate系列基因,是迄今最強大的華為Mate手機,麒麟9000系列晶片實現性能和能效比的新高度。基於分布式技術的EMUI11,提供了全新智慧全場景體驗。」星環設計獨樹一幟,探索未來科技之美每一代Mate手機都是華為尖端科技、理性美感和內在自信的集合,繼而通過標識化視覺呈現的藝術大作。
  • 堅果R2如此定價的原因:終於找到了
    就在上個月,錘子科技正式發布了堅果R2手機,這是時隔一年之久的作品,堅果品牌再一次推出新機。堅果R2整機配置總體還可以,但其實除了堅果R2手,堅果還推出了Smartisan TNT go,那麼定價為啥如此?一起來看看吧。
  • 曾經全球第一的科技巨頭,如今被華為打敗,市值蒸發萬億
    在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在不斷提高,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中國在科技領域一直在努力突破。一提到中國的高科技公司,大家一定能想到華為。作為中國企業,華為不僅是世界500強,更是我們國民的驕傲。
  • 卓翼科技:公司是華為智能路由器核心供應商,2020發貨量有望再創...
    原標題:卓翼科技:公司是華為智能路由器核心供應商,2020發貨量有望再創歷史高峰來源:環球財富網2月24日,有投資者在互動易問卓翼科技(002369.SZ):華為新發布的路由器WIFI6+.5GPro是否由公司生產?
  • 華為與榮耀分家,新公司董事長曝光後,眾人驚嘆,原來可以這樣
    近日,多家公司通過《深圳特區報》發布聯合聲明,稱已完成對榮耀品牌相關業務的全面收購,華為不再持有榮耀任何股份。自此,華為榮耀分家事件終於塵埃落定。聲明沒寫收購價格,據媒體報導,此次榮耀收購案的成交價為2633億人民幣,在合理區間。
  • 天陽科技:目前公司未通過同華為雲鯤鵬項目合作獲得業務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16日訊,有投資者向天陽科技(300872)提問, 您好,根據您對我的回覆,以及之前的回覆「貴公司並未參與華為的數字信用卡項目」,我可否理解為貴公司當前只是獲得與華為公司就雲鯤鵬項目進一步合作的資質
  • 沙特華為的員工餐,看完終於明白:為什麼華為這麼強大了!
    不過,近日有媒體報導,中國大企業華為提供給外派國外員工的員工餐,竟包括了龍蝦、螃蟹等山珍海味,豪華程度令人咋舌。根據報導,這些看起來像是餐廳大菜的餐點,其實是出自華為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員工餐廳。從照片中可看出,鐵盤中盛滿了龍蝦、九孔、蝦子、螃蟹等海鮮,排成長長的一列,非常壯觀。
  • 華為:同比增長13.1%淨利潤9.2%。殺不死我的必將使我更強大!
    但為什麼大家都會這麼擔心華為的安危呢?耐克沒了,我可以買阿迪;必勝客沒了,我可以吃比格;味多美倒了,我可以買巴黎貝甜;家樂福沒了,我可以去沃爾瑪;但華為倒了,就是真的沒了。曾經,我們國人都看不起的國貨,現在終於站起來了。我們終於不僅僅是世界的代工廠,不僅僅是靠資源出口來爭奪話語權了,我們可以用科技產品來讓世界了解中國。
  • 新綸科技:公司CPI產品具備供貨能力 新材料客戶包括蘋果/華為等
    新綸科技:公司CPI產品具備供貨能力 新材料客戶包括蘋果/華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