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情中獲得成長,從《無限》看岡田麿裡的人物塑造

2020-12-07 騰訊網

近幾年的日本動畫,只有兩類會被觀眾們以獨特的「簡稱」來指代。一類是京都動畫的作品,它們常被稱為「京X」,比如《紫羅蘭永恆花園》被稱為「京紫」,《吹響上低音號》被稱為「京吹」;另一類,是編劇岡田麿裡參與的作品,比如《高達:鐵血的奧爾芬斯》被稱為「岡達」,《飛龍女孩》被稱為「岡龍」,《朝花夕誓》被稱為「岡花」。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雖然有《無限》這樣一個簡潔的官方譯名,但粉絲們依然喜歡稱之為「岡貓」。

用「岡」字為作品冠名,本質上是編劇岡田麿裡的個人風格突出、且被觀眾認可的體現。這種穩定而強烈的個人風格,使岡田麿裡收穫了不少忠實粉絲,並親切地稱其為「岡媽」。本文想從《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這部作品入手,來簡單解析岡媽的人物塑造方式。

愛的先天缺失:

「平凡的生活被打破,主角不得不想辦法進行應對」,這是日式動畫中最普遍的創作思路。而在岡田麿裡的作品中,在隨劇情而來的挑戰發生之前,主角就已經陷入「問題」之中了。這種角色設定層面的、先天的問題,往往體現在親情的缺失、溝通能力匱乏、不被他人接受、對過去抱有懊悔等具體的方面。

岡田麿裡的老搭檔長井龍雪對她的評價是:「善於在作品中展示真實的自我」。她的很多創作靈感,都來自於親身經歷。岡田的青少年時代過得並不順利,3歲時父母離異,她一直與母親和外公一起生活,親情的不完整也讓她的性格變得孤僻,不善於表達內心想法。在學校經常被欺負,從五年級開始便頻繁地輟學。

岡田麿裡曾經說過:「所謂腳本,就是把赤條條的自己展現在觀眾面前」。正因如此,她筆下的主角,往往都帶著她自己的影子,這些角色相互重合的部分,就是岡田麿裡本人的寫照。從《真實之淚》到《心欲呼喊》再到《知曉天空藍色之人》,我們總是能夠找到角色們的共同點。

再說回《無限》,女主角笹木美代在十歲時父母離婚,她平淡而刻意地維持著與「新母親」的關係。在學校被旁人疏遠,還得到個「無限大神秘人」的外號。愛的缺失,從側面促成了她對日之出賢人的狂熱追求,狂熱到被一時的衝動衝昏頭腦,失去了身為人的面具。

愛與親情的缺失,是岡田麿裡增強人物感情的一大法寶,也是讓故事成立的有效前提。這種缺失導致主角往往會不顧一切地追逐戀情,在角色的價值觀中,愛的意義會被放大甚至成為角色本身存在的意義。

在這樣的條件下,陷入愛情中無法自拔的角色,就像被逼上了絕路,觀眾容易與這樣的角色發生共情,進而不忍心看到他們在愛情中受到挫折。但是岡媽卻樂此不疲地用複雜的人際關係,給予角色一次又一次考驗,甚至會讓他們的愛情陷入不可挽回的失敗。這也是每當提到岡田麿裡的作品,觀眾都喜歡評價一句「「看得胃痛,需要準備胃藥」的原因。

內心的封閉與解放:

岡田麿裡筆下的角色往往會將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或是只在一個有限的小圈子中活動,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往往是消極的、被動的。其中有的角色會從內心世界中走出來,像《心欲呼喊》的成瀨順那樣敞開心扉、擁抱他人,獲得「成長」;而有的則會像《真實之淚》的石動乃繪,自始至終被困自自己的小世界。

根據岡田麿裡在自傳中的描述,在輟學在家的那段時間,仍然有好友會與她分享校園的趣事,她對於校園的印象,很多是憑藉他人的隻言片語想像出來的。而岡田麿裡在作品中塑造出的世界,也是圍繞著少數幾個人建立起來的,即使在設定在國破家亡的大背景下的《朝花夕誓》,岡媽也只用了很少的篇幅去介紹那些「無關緊要」的人和事。

在社會和世界被嚴重簡化,甚至剝離的故事框架中,岡田麿裡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篇幅去打磨人物情感,去創作更複雜的人際關係。也得益於這種創作風格,岡田麿裡的作品也常常被調侃為「貴圈真亂」。

但這也暴露出了岡田麿裡創作的短板,一旦角色需要敞開心扉,需要與社會、與小圈子之外的他人、與整個世界互動的時候,劇本往往會向蠻不講理的方向發展。《知曉天空藍色的人》加入了一場毫無徵兆的山體滑坡,只為把劇情強行拉入高潮,為主角創造了一個敞開心扉的封閉空間,這是一種典型的機械降神式的創作思路。

《無限》同樣也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最後一幕中,幾隻萍水相逢連名字都叫不上來的路人貓,不辭辛勞地專程跑來,幫助角奪回了面具,只是出於同情和後悔之類的單薄動機。

他人、社會、世界,這些原本不應該為主角意志驅動的事物,統統成為了岡田麿裡筆下的工具。似乎主角只要敞開心扉,就可以得到世界的熱情回應,這是岡田麿裡的一廂情願,同樣也是她獨特的浪漫。

認識自我的途徑:

正如上文所說,相比起刻畫人與社會、人物世界的衝突與互動,岡田麿裡更擅長描寫人物內心的矛盾。

在《無限》中,女角一方面希望與男主搞好關係,即使不以貓的樣子出現,也能得到男主的愛;另一方面,也害怕自己從貓變回人類之後,已經建立起的關係被打破,男主會討厭身為人類的自己。

岡田麿裡筆下很多人物的內心鬥爭,都可以概括為想要表達真心,又怕關係遭到破壞。這樣的心理鬥爭會齊頭並進,但難以分出勝負。單靠人物自身是解決不了這些矛盾的,需要有外部力量來幫助讓人物走出這種窘境,於是岡田麿裡選擇讓角色去親自確認對方的心意。

這類情節往往會作為故事的高潮出現,在《真實之淚》《龍與虎》《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慌亂時節的少女們》中都有女孩逼著男孩說出他真愛之人的橋段。這種明知會被當面否定,依然鼓起勇氣詢問的行為,在旁人看起來仿佛是一種「自虐」行為。

而在《無限》中這種「自虐」又被岡媽玩兒出了新的花樣。愛搞惡作劇的同班男生對女主是有好感的,這種用欺負的方式去表達「難以啟齒的喜歡」的行為,在學生時代太常見了,但當他從情書中知道了無限的心意之後,便為毫無機會的自己皺起了眉頭。而男主因為過於害羞,說出了「討厭你」這樣的違心話,同時傷害了自己和女主角。

在這場搶奪情書的戲份中,受傷的其實是三個人,在相互傷害的過程中,兩位男生明白了自己的心意。而女主角則因為得到了男主的答覆,內心中「做人」與「做貓」的平衡被打破,從而做出了衝動的抉擇。

總結:

對愛情與親情的追求,是岡田麿裡作品的外在主題,同樣也賦予了角色目標與動力。

但愛情故事的背後,我們應該看到的是,一個先天缺少愛的角色在遇到真愛後,看清了自己的內心世界,嘗試敞開心扉與世界接觸的心理變化。這種在愛情中尋找真實自我,最終獲得成長的創作思路,正是岡田麿裡作品的內核與其浪漫的地方。

相關焦點

  • 「日本動漫界的瓊瑤」岡田麿裡又一力作:有限生命、《無限》未來
    前段時間上線的動漫電影《無限》,出自日本編劇、「青春情感動畫掌門人」岡田麿裡之手。她是日本動漫界的標誌人物,人稱「日本動漫界的瓊瑤」。她的作品,常以刻畫青春期男孩女孩的感情見長,因為她善於從細膩的情感矛盾裡,表現出成長的渴望和疼痛,既催人淚下又治癒妥帖,很受大眾歡迎。
  • 岡田麿裡的新作,少女變成貓,真讓人胃疼
    由於疫情影響,不得不將岡田麿裡的新作《無限》在國外Netflix和國內視頻平臺線上進行了首映。而這個新作《無限》,還有一個很美的名字叫《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而且,是由日本著名導演佐藤順一和柴山智隆聯合執導。
  • 《無限》:直面成長的創傷,才能接近無限可能的未來
    岡田麿裡筆下的人物大部分都是以青春期孩子的視角來展開的,例如《未聞花名》、《龍與虎》、《真實之淚》等等,在他們的身上都能找到相同的感覺,那就是看似漫不經心的外表之下其實隱藏的敏感脆弱的心,每個人從影片中解讀的內容都各不相同,有人看到的是奇幻的愛情,有人看到的是生命的魅力,而我看到的是自己。
  • 繼CLANNAD體現了岡田麿裡善用的手法後,豬頭少年成優秀作文
    岡田麿裡善用的動畫手法已經普及將主角置身於一個團體,通過團體其他成員的劇情推動,來一點一滴的塑造主角的感情世界,是動畫當中經常使用的一個方案。岡田麿裡就是擅長使用這些套路的腳本家,由於日本動畫已經進入到了模板化生產的時代。使得岡田麿裡這種塑造人物的形式得到了推廣.
  • 七月新番前瞻:岡田麿裡新作來了,這次可能又是「胃痛」的故事
    《騷動時節的少女們啊》是腳本家岡田麿裡和漫畫家繪本奈央一同創作的,講述的是五位文藝部的少女,在探討「死之前想做的事」時,突然對於青春期的未知的領域產生了濃厚的好奇心,並一直被這樣的念頭折磨。岡田麿裡是我最喜歡的腳本家之一,擁有著能夠迅速調動情緒的文本力,人物臺詞非常值得玩味。
  • 岡田麿裡的新動畫可以讓我再愛一次,只是沒有以往那般深沉
    岡媽、岡田大媽、岡田瑪麗蘇、岡媽製藥,由於岡田麿裡參與過太多太多有關青春和戀愛的作品製作,最終就得到了這麼一大堆觀眾們給予的別稱。從《龍與虎》到《未聞花名》,從《櫻花莊》到《花開伊呂波》,從《絕園的暴風雨》到《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從《心靈想要大聲呼喊》到《朝花夕誓》,幾乎每當你看到那些青春獨有的情感糾結時,岡田麿裡這個名字都脫不了關係。
  • 岡田麿裡的新動畫可以讓我再愛一次,只是沒有以往那般深沉
    岡媽、岡田大媽、岡田瑪麗蘇、岡媽製藥,由於岡田麿裡參與過太多太多有關青春和戀愛的作品製作,最終就得到了這麼一大堆觀眾們給予的別稱。從《龍與虎》到《未聞花名》,從《櫻花莊》到《花開伊呂波》,從《絕園的暴風雨》到《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從《心靈想要大聲呼喊》到《朝花夕誓》,幾乎每當你看到那些青春獨有的情感糾結時,岡田麿裡這個名字都脫不了關係。
  • 唯美幽暗的哥特風格,獨具匠心的人物刻畫,岡田麿裡的表現藝術
    這時候才赫然發現,自己比較偏愛的幾部作品中,編劇都指向同一個名字:岡田麿裡。從我鍾愛的幾部動漫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位表現黑暗英倫風格的文學家,一定熟知中世紀西方的歷史和禮儀,鍾情於神秘陰暗而又華麗高雅的哥特文學。
  • 專訪|《朝花夕誓》導演岡田麿裡:我不是故意讓觀眾流淚的
    《朝花夕誓》海報動畫公司P.A.WORKS社長堀川憲司曾稱讚,岡田麿裡對於刺痛人心的敏感度的把握十分精妙。這份獨到的能力其實源於她的人生經歷。岡田麿裡在自傳中提到,自己從小便受到校園欺凌,這讓她從初中到高中都沒有怎麼去過學校。在不上學的幾年裡,班主任要求她堅持讀書、寫讀後感,通過閱讀她漸漸得以舒緩內心的不安、焦慮與恐懼。
  • 岡田麿裡式的「貴圈真亂」——《騷動少女》簡評
    【動漫雜談】關於《騷動時節的少女》們趁著周末補完了《騷動時節的少女們》,安藤真裕和岡田麿裡再度攜手,打造的這部青春片依然是「岡味」十足。不管是故事情節還是表現手法方面,都有就很多可圈可點之處,希望對戀愛故事感興趣的觀眾可以抽時間看一下這部作品。
  • 《未聞花名》編劇岡田麿裡將首次掌鏡動畫電影
    《未聞花名》編劇岡田麿裡將首次掌鏡動畫電影 時間:2017.07.0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Lecea 分享到:
  • 繼《未聞花名》《心欲呼喊》後岡田麿裡或將創作秩父背景新作
    《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薔薇少女》《花開伊呂波》《未聞花名》等知名動畫的編劇岡田麿裡在漫迷中可謂大名鼎鼎,由她編劇的作品更是被粉絲們津津樂道
  • 秋元康x岡田麿裡,偶像男團題材動畫「只想受你歡迎」10.25上映!
    秋元康x岡田麿裡,偶像男團題材動畫「只想受你歡迎」10.25上映!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2019-08-29 10:49:51 秋元康x 岡田麿裡 × HoneyWorks的虛擬偶像男團劇場版動畫「只想受你歡迎。」
  • 《朝花夕誓》,大敘事上還是欠缺火候,對岡田麿裡我真是又愛又恨
    (但「約定之花」我有點想不出解釋)櫻花莊,花開伊呂波,龍與虎這些在宅友中廣受好評的動畫皆是出自於這位以感情細膩著稱的劇本大師。如果你想給現役長於細膩煽情的日常劇作家做排行的話,她絕對擔得上榜上前三的地位。但是具體到這部《在離別之朝束起約束之花》,則不免在觀看前讓熟知岡田特點的觀眾產生一定的疑慮。
  • 繼未聞花名,岡田麿裡又攜新作《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
    岡田麿裡是日本的一名編劇、系列構成、動畫導演、日本劇本家聯盟會員,代表作也有很多,大多是以團隊中溫暖的友情和懵懂的愛情為主而製作的治癒系動畫。6月5日,將在日本地區上映《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從預告內容來看雖然還不知道結局,但感覺上也是有點虐的呢。
  • 改編岡田麿裡原作《騷動時節的少女們啊。》預告,9月8日開播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改編岡田麿裡原作《騷動時節的少女們啊。》預告,9月8日開播 改編岡田麿裡原作《騷動時節的少女們啊。》公開預告,本作改編自 岡田麿裡 原作、繪本奈央作畫 的同名漫畫,岡田麿裡 負責本劇腳本,講述 5名女高中生因為「SE×」而煩惱動搖的青春物語,山田杏奈、玉城ティナ、橫田真悠、井上瑞稀、古川雄輝 等主演,將於 9月8日 開播。
  • 佐藤順一×岡田麿裡×河森正治原創動畫「M3」4月登場
    佐藤順一×岡田麿裡×河森正治原創動畫「M3」4月登場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4-03-13 14:43:00
  • 【PV】秋元康x岡田麿裡xHoneyWorks《只想受你歡迎》PV公開 2019年...
    本作擔當腳本的是岡田麿裡,負責角色原案的是HoneyWorks的ヤマコ。 PV視頻 STAFF 監督:久藤瞬 腳本構成:岡田麿裡 角色原案:ヤマコ(HoneyWorks)
  • 電影無限小評:岡田麿裡算是改邪歸正還是遁入平庸?或許兩者都有
    當你看了《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就可能會懷疑岡田麿裡之前是在《鐵血的奧爾芬斯》裡故意搞事。 毫不誇張地說,《鐵血的奧爾芬斯》後半部分有多搞事,《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後半部分就有多普通。但如果放在這些年來岡田麿裡作的孽中進行比較,《貓面具》頓時就給了觀眾一種她改邪歸正了的感覺。
  • 《無限》:神經大條的治癒系,貓的誘惑和人的成長的代價
    今夏,岡田麿裡偕新劇作為岡田麿裡編劇的又一部青春劇,少女成長時期的各種難以處理的矛盾關係,心生逃避到勇敢面對,被岡田麿裡描繪的跌宕起伏。本片主要講述了綽號「無限」的女生笹木美代,偶然間得到了一副只要戴上就可以變身為貓的面具,人與貓之間的身份界限越來越模糊。《無限》很像《貓的報恩》,故事不算龐雜,著重描繪的是少女的成長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