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水環境整治後,麻章鎮暢侃村旁的蜿蜒小河裡清波漣漣,和周邊環境形成一幅田園生態美圖。記者 李忠 攝
五一假期,麻章區麻章鎮暢侃村水環境整治步伐加快,繞村舊縣河2公裡河段觀景大道在澆灌水泥,村口池塘在清淤綠化,村道排汙管網鋪設熱火朝天,全村水生態系統整治推向深入,開始呈現河暢水清新形態。
老村脫貧換新貌
暢侃是個位置偏僻的革命老區村,全村3100多人,舊縣河從村邊蜿蜒流過,當地村民稱為九曲溪,溪外水窪池塘遍布,水域環境相當優美突出,村民說,暢侃有500年歷史,緣河而建,因水而興,水生態與村子興衰相連。
近幾十年來,隨著對土地過度開發,繞村2公裡的河段逐年窄小淤塞,水流不暢,常出現水漫村場和淹沒農田的現象。四周的池塘水窪也逐漸變小或消失,活水變成「死水」,河道淤塞,水體汙濁,垃圾遍布,村場破舊落後,成為麻章鎮近100個村莊中最落後的幾個之一。
麻章區人民檢察院2016年入村扶貧,除了採取「一對一」幫扶方式對貧困戶進行扶貧外,還加強這個落後村莊的基礎建設,先後投入近百萬元建路通水,建公廁建公園,亮化綠化,恢復生態,著力解決全村「行路難」「飲水難」和「上學難」問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三拆三清,解決村場長期髒亂現象。同時,通過調整全村作物種植結構和推動現代產業發展,使暢侃村成為優質水果和花卉種植基地,走上振興發展的路子。全村17戶貧困戶去年全面實現脫貧,村民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的不足5000元猛升到去年的12000多元,村集體經濟收入也實現了零的突破。
經扶貧發展,村民的思想意識也提高了,近兩年籌資約500萬元,推進全村生態環境建設。去年2月,暢侃村委作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戰略謀劃,落實村級河長制,投資18萬元對河渠進行整治,開啟了該村「水環境」整治的第一步。
俯瞰暢侃村村貌。 記者 李忠 攝
建綠水青山新暢侃
去年九月,麻章區舊縣河治理工程開始動工,在扶貧工作隊努力下,暢侃村2公裡河段將依據「九曲暢流」的天然形態,結合鄉村振興,建設護岸、綠道,兼顧生態景觀,對暢侃村河段水體生態修復和提升,這樂壞了村民們,紛紛為治河無償獻出共30多畝土地,使治河工程順利推進。
記者近日來到暢侃村,看到這條緊挨著村場的2公裡河段已整治一新,河道清淤和護坡建設已完成,沿河種上風景樹,河水開始變清,繞著村莊汩汩流過,河岸上長長的觀景路鋪設接近完工。居住在河邊的村民樂了,認為這河「治」得有水平,不僅河道變寬水變清,還建生態性、觀賞性和親水性一體的休閒帶,九曲溪繞出暢侃新村新貌。
進入村場,看見村民正在村道挖溝埋設管道,清理村場池塘淤泥,建設護欄,綠化美化,一片繁忙。
受河道治理的鼓舞,該村今年又掀起「碧水工程」,全面治理水生態環境。麻章區老區辦支持80萬元,村民籌120萬元,從上個月開始興建村汙水處理池,著力解決全村汙水橫流問題,目前村場排汙管網埋設已接近一半,預計到今年六月份完工。同時全面清理村口村邊池塘小溪,清淤泥引活水,綠化美化,著力打造「開門見綠、處處清流」的新暢侃。
暢侃村黨支部書記陳河清對記者說,暢侃村發展離不開水環境的保護,扶貧攻堅、鄉村振興,全體現在這「水」的變清變美上。現在全村治水狠下功夫,著力恢復綠水青山,打造旅遊觀光村,河暢水清,生態環境美了,也就是暢侃村發展「風生水起」之時。
【來源:湛江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