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億人失眠,千億級睡眠經濟興起

2020-12-24 創業最前線

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李小反

編輯 | 蛋總

「長期失眠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長期失眠會不會得抑鬱症或者猝死?」「失眠的時候如何快速入睡?」

知乎上,有很多關於失眠的提問。可見,失眠正在成為無數人的困擾。這個體量有多大?

「全國超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10月底,這個話題登上微博熱搜第一名。

睡個好覺,成為3億多人奢侈的目標。這也促使圍繞著「睡眠、助眠」的相關產品迅速發展起來,逐漸形成了一個「睡眠行業」。目前,這個市場又有多大?

有數據表示,今年,我國睡眠經濟的市場規模將超過4000億,2030年將突破萬億元。巨大的市場規模之下,大批創業者進入,其中不乏意圖「割韭菜」的玩家。

整體來看,睡眠經濟還處於初級階段。「任何一個行業在這個階段都是混亂的,但這也給了企業施展拳腳的空間。」有創業者表示。

睡眠行業正在混亂中成長,並等待著爆發期的來臨。我們不妨給行業一些時間。

1、睡眠經濟的興起

很長一段時間裡,每晚吃一粒褪黑素是陳可入睡前的必備環節。

她已經失眠了兩年,嚴重的時候,晚上只能睡上兩三個小時。第二天疲憊不堪,晚上能睡得時間長一些,但第三天又開始循環。

為了改善睡眠情況,除了褪黑素,她還嘗試過各種產品,比如安神補腦液、酸棗仁安睡茶、睡眠噴霧等。此外,她還試圖以中醫的方法治療失眠,光是去看中醫就花了一萬多元。

陳可的案例不是偶然。

「全國超過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10月底,這個話題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排行榜第一名。

有網友曾曬出自己室友的入睡流程,除了傳統的按摩、泡腳、戴眼罩之外,褪黑素、睡眠燈和睡眠噴霧也都用上了。

而且,睡眠障礙「年輕化」的趨勢也愈加明顯。阿里健康的數據顯示,僅在今年9月,和「失眠」一詞相關的淘寶搜索量就同比增長50%,其中95後搜索佔比32%。

這些數據背後,體現出的是睡眠經濟巨大的市場空間。有數據顯示,今年,我國睡眠產業的市場規模將超過4000億,2030年將突破萬億元。

創業者紛至沓來。天眼查數據顯示,帶有「睡眠」「智能睡眠產品」「睡眠助手」這三個標籤的企業共有219家,其中,超過一半都成立於2015年之後。

資本迅速跑馬圈地。約三分之一的企業都曾獲得過融資,不過,它們大多止步於B輪前。

各行業的巨頭們也紛紛入場。

2015年,三星投資以色列睡眠監測廠商Earlysense;2016年諾基亞宣布收購法國健康設備廠商Withings ;2017年,蘋果將芬蘭睡眠監測廠商Beddit收歸所有;2018年LG U+宣布與Sleepace合作打造智能臥室場景……

除此以外,亞馬遜、華為、小米、科大訊飛等科技企業也布局了睡眠市場;而在消費市場,蒙牛、旺旺、娃哈哈、可口可樂等企業則紛紛推出助眠飲品。一時間,睡眠市場好不熱鬧。

在眾多玩家和巨頭的推動下,睡眠市場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產品。根據產品的不同形態和效用,「創業最前線」將它們大致細分為三種類別,分別是睡眠保健品、智能硬體和睡眠服務。

這些產品也輕易撬動了千萬用戶。

比如,很多人首選的褪黑素,在淘寶上,幾個知名品牌的月銷量都在上萬件。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到9月份,褪黑素的銷量同比增長了57%。

智能眼罩也備受消費者的青睞,「去年,我們產品的銷售額大約是2000萬。」智能眼罩產品品牌易休的創始人易昊翔對「創業最前線」表示。

這個數據也正反映出,睡眠正在成為困擾無數人的難題。

2、睡眠經濟的AB面

「睡眠行業仍然是一片藍海。」多位從業者對「創業最前線」表示。

這是一個有巨大需求的增量市場。目前的存量已經很大,且每年還有很多人意識到這個問題。

據易昊翔透露,杭州市一家治療失眠的醫院,每年的接診量都翻倍。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向正規機構尋求科學的幫助,而且他們的需求很強烈。「這說明市場空間是不斷增加的。」

易昊翔是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出身,從2013年開始創業,做和腦科學相關的項目。在創業期間,由於壓力太大,他經常失眠,而且他發現身邊很多朋友都飽受失眠的困擾。

因此,他就萌發了「以腦科學的知識,做一款輔助睡眠的產品」這一想法。沒想到,一下子就踩進了睡眠經濟這片藍海中。

當前,睡眠經濟正處於起步階段,但也隱約展露出了這個市場的AB面:A面,睡眠經濟仍然是一片藍海;B面,這個行業也存在著重重難題。

「失眠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目前,臨床醫學上對失眠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 易昊翔表示。

這個市場還處於早期階段,每個入局者都只能摸索著前行,沒有成功者的經驗可借鑑。

事實上,任何一個行業在早期階段,一定是混亂的,睡眠行業也不例外。首先,睡眠行業中的產品魚龍混雜,雖然種類和數量繁多,但不少產品都是「渾水摸魚」,助眠效果甚微。

電商平臺上,有商家描述自家的助眠儀產品 「10分鐘助你入眠」。但是,購買過這類產品的用戶卻表示,「沒有效果」。

功能性食品品牌BUFF X創始人亢樂曾經在抖音做過調研,了解大家都如何解決失眠問題。他發現,大家的第一解決方案是聽郭德綱的相聲,第二方案是喝牛奶,第三方案是使用足貼。

多數人還是靠傳統的物理方案緩解失眠問題,為何會這樣?

「可能用戶之前嘗試過一些產品,發現效果不顯著,或者根本沒效果。」亢樂稱。

有些用戶覺得自己被這些產品收了 「智商稅」,從而在心裡認為所有產品都是騙人的,所以不敢再輕易嘗試。

另外,智能床墊、智能手環等產品據稱可以監測用戶的睡眠狀況,但是,這個結果可能並不精準。而且,它們只是對用戶的睡眠時長、睡眠深淺等方面做監測,以及對睡眠質量評分,後期並沒有辦法幹預。

不過,面對這些行業問題,從業者卻充滿了信心。

「這個行業不是沒有需求,只是混亂。所有混亂的行業都值得用品牌的方法去做統一和歸納,或許會有巨大的機會。」亢樂對「創業最前線」說道。

易昊翔也表示,如果一款好產品在質量、價格方面都有優勢的話,就很容易搶佔那些「收割智商稅」產品的市場。

等到市場競爭足夠激烈,那些意圖「收割用戶」的產品自然就會被淘汰。

3、新產品的出現

打鐵還需自身硬。想要在睡眠經濟中獲得用戶的青睞,企業最根本的還是要做好產品。

這幾年,睡眠行業不斷有新玩家進入,他們帶來了一些新產品。這些具有「更新迭代」意味的產品出現後,也在逐步推動著行業往有序的方向發展。

據了解,人們在經受失眠困擾但沒有選擇就醫的情況下,一般應對失眠的辦法是吃保健品,比如褪黑素。「創業最前線」曾在叮噹快藥和普通藥房裡詢問醫師關於如何改善失眠的問題,對方開的藥品中就包括褪黑素。

雖然褪黑素能改善睡眠情況,但有專家表示,它的副作用也不可忽視,相比現代新型治療失眠藥物,全球範圍的醫院對褪黑素的使用是「慎用模式」,醫療指南上不推薦它作為治療失眠的藥物。

於是,亢樂研發了一款含有GABA成分的軟糖。(編者註:GABA全稱為γ-aminobutyric acid,中文名稱為「γ-氨基丁酸」,是一種四碳、非蛋白胺基酸,在脊椎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廣泛存在。)

「褪黑素產品是給用戶補充褪黑素,而GABA是促使用戶自身產生褪黑素,相比之下,這種原料更健康。」 亢樂對「創業最前線」說道。

他稱,這種原料在日本使用非常廣泛。在國內使用較少是因為它的成本大約是褪黑素的2.5至3倍,傳統保健因為利潤分配和銷售渠道的原因,很難負擔起這個成本。

除了食用產品,一些可穿戴智能設備也在不斷升級迭代。

易昊翔研發了一款智能眼罩「易休」,從2015年至今,這款產品已經迭代了三次。

相比於手機、手環等產品通過外物監測用戶的睡眠情況,易休則是直接監測用戶的腦電波。

「腦電波可以作為醫學診斷的標準。」 易昊翔對「創業最前線」說道。

除了腦電波監測之外,他還在產品中加入了幹預手段,形成商業閉環。

易休監測到用戶的腦電波情況後,會根據當前的情況實時創作一首音樂,幫助用戶快速入睡。這首音樂不僅因人而異,每位用戶每天的音樂也可能不同。

「很多產品的音樂都是固定的,雖然對大多數人有效,但不一定是對每位用戶最好的。」 易昊翔表示。

在銷售渠道上,易昊翔先主打歐美日韓等市場。「這些用戶對產品的接受程度較高,等口碑做起來了,再回國內。」另外,他從2018年起就跟小米合作,把產品放在小米有品上售賣,一來可增加銷量,二來能形成信任背書,提高用戶的接受程度。

眾所周知,像食品、智能眼罩這種產品主要對輕度失眠患者有效,而中重度的失眠症狀就需要可循證的醫療級產品。當前,市場上也出現了這樣的「黑科技」產品。

正岸科技創始人劉曉剛研發了一套全自動數字療法產品「入眠」。這套系統使用CBT-I療法,在線上對用戶進行睡眠評估,並制定治療方案。「相當於用戶每天在線上與虛擬的治療師進行對話,從而進行治療。」他說。

CBT-I即認知行為療法,劉曉剛表示,這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非藥物治療失眠障礙最好用的療法。

據他透露,用戶利用這套系統進行治療,一般3至4周就能改善失眠情況。後期,劉曉剛還計劃和可穿戴廠商合作。「他們監測,我們幹預。」

除了這些產品,行業中還有一類被用戶廣泛使用的產品——睡眠管理類APP。

正如業內人士所說,這些APP確實在監測中存在誤差。但是,這也是技術發展中,必須經歷的過程。隨著技術發展,這些產品也在不斷升級。

「目前,我們的算法準確率能達到80%,行業內也基本在60%以上。」蝸牛睡眠CEO高嵩稱,雖然存在誤差,但這也是機器學習、不斷校驗算法的過程。「我們需要給技術一些提升的時間。」

隨著現代生活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精神壓力也隨之增加,失眠的困擾是其中最常見的症狀。我們可以預見的是,睡眠經濟將是一個千億級市場,並且還有更多的玩家「聞訊而來」。

這個行業正處於「野蠻生長」的階段,尚未成規模與規則,比如存在那些企圖「割韭菜」的玩家以及性能不足、體系混亂的產品。但也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才使得企業有施展拳腳的空間。隨著從業者的持續探索,促進著行業不斷地迭代,睡眠經濟的發展腳步也將加快。

*文中配圖來自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相關焦點

  • 睡眠經濟興起:超三億人有睡眠障礙,市場規模將達四千多億元
    睡眠質量好不好直接決定了人的精神狀態。可是因為生活工作壓力等各種原因,很多人有睡眠障礙。最近有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超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特別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後,很多人居家時間長了,睡得就越來越晚了,由此引發的問題困擾了許多人。
  • 「睡眠經濟」興起 「內循環」助力睡眠產業發展
    央廣網西安8月3日消息(記者舒隆煥)「不僅要普及睡眠科學技術,也需要睡眠產業的支持。」2020慕思全球睡眠文化之旅日前在陝西西安啟動,業內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探討「睡眠經濟」的發展路徑。從助眠APP到助眠手環、智能睡眠眼鏡;從失眠貼、睡眠噴霧到睡眠音箱、蒸汽眼罩……近年來,各類生活類助眠產品層出不窮,也折射出睡眠產業「蛋糕」越做越大。啟動儀式(央廣網發 主辦方 供圖)「由於社會競爭、工作壓力以及人口老齡化加速,睡眠障礙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 超3億人有睡眠問題,北上廣失眠率超40%,他們為何無法入睡?
    最近,睡眠的話題受到眾多網友的關注。據了解,某社交平臺上的"睡吧"小組成立了十年,小組中已經集結了4萬多失眠患者,等待專業的睡眠指導。此外,"失眠"還開通了專屬的超話,超話裡聚集著3萬"熊貓眼"。貼吧裡的失眠患者也不少,他們留下了250多萬條帖子,每一個帖子都代表著有一個人在深夜輾轉反側。可見,睡眠對這些人已經成為一種奢侈,他們只能在網絡上尋找慰藉,能夠安然入睡對他們來說已經變成了一種超能力。
  • 「睡眠經濟」興起,助眠飲料卻不好賣?
    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中,睡眠質量已成為消費者健康需求的重點,「睡眠經濟」迎來了發展新機遇,助眠食品受到關注。近日,百事可樂宣布將推出助眠飲料,這也是百事可樂有史以來推出速度最快的新產品。百事可樂急於入局助眠飲料市場的背後,是逐漸擴大的市場份額以及娃哈哈、可口可樂等巨頭的提前布局。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睡眠經濟」催生的助眠飲品更像是一種噱頭。
  • 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 超3億國人有睡眠障礙
    年輕人,你失眠嗎?據媒體報導,受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雖然人們居家時間變得更久了,但是睡得卻更晚了,睡眠質量也不好了。而睡眠障礙也呈... 年輕人,你失眠嗎?據媒體報導,受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雖然人們居家時間變得更久了,但是睡得卻更晚了,睡眠質量也不好了。
  • 2020睡眠經濟品牌TOP20
    今天,你失眠了嗎根據《2019年中國睡眠指數報告》,21.5%的國人存在經常失眠狀況。也就是說,全國超過3億人有睡眠障礙。不良的心理因素、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等,這些都會對一個人的睡眠質量造成負面影響。《2018年網際網路網民睡眠白皮書》數據顯示,工作壓力大是導致失眠的罪魁禍首。特別是在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睡眠問題用戶佔比達60%。同時,很多人白天時間被工作學習佔去,對控制時間的需求未被滿足,於是便一次次地利用夜晚來實現自己未被滿足的需要,也就是所謂的「補償機制」在發揮作用。
  • 心之助:「睡眠經濟」興盛的背後真相是什麼?
    今年,睡眠大數據顯示「失眠」已成為國人生活的常態。數據顯示,我國睡眠經濟的市場規模今年將超過4000億,2030年將突破萬億元。除了傳統的助眠產品外,睡眠科技和睡眠健康成為其中兩個最具代表性受益行業。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褪黑素的銷量同比增長57%。
  • 你為「睡眠經濟」買單了嗎?
    從收集睡眠數據的 App,到位於黃金地段的壕級睡眠吧,無一不是利用「失眠」這一痛點在做生意。用戶痛點已經清晰,生意卻並不好做,想要風生水起,還是要用有節奏的運營擊中用戶的「爽」點。其中,失眠又間接導致脫髮、發胖。或許,失眠是年輕人第一大痛。你知道,現代年輕人(尤其是 90 後)的睡眠質量有多麼糟糕嗎?《2019 中國睡眠指數報告》顯示:國內至少 3 億多人存在睡眠障礙。
  • 睡眠經濟悄然到來,如何破局是關鍵
    之前的文章裡,作者分享過對「夜間經濟」、「追蹤經濟」、「成癮經濟」的觀點,本文聊一聊「睡眠經濟」。現代年輕人有三大痛——脫髮、失眠、發胖。其中,失眠又間接導致脫髮、發胖。或許,失眠是年輕人第一大痛。你知道,現代年輕人(尤其是90後)的睡眠質量有多麼糟糕嗎?
  • 千億級睡眠市場正在崛起,小小的黑種草籽如何後起發力?
    同時,Boskabady MH等人開展的動物研究也證實了黑種草籽提取物在脂多糖誘導的肺炎和氧化應激方面有明顯的改善效果【3】。此外,基於黑種草籽在抗氧化和炎症方面的特性,未來會有更多的應用潛力等待去開發。
  • 「點石成金」中國「睡眠經濟」方興未艾
    解決失眠問題,需要開展一系列經濟活動。所謂睡眠經濟是指睡眠質量差或失眠等人群所造就的需求經濟。在健康領域中,睡眠,已經成為繼飲食和運動之後的第三大催生高利潤產品的生活需求。當人們發現自己為失眠付出慘痛代價時,各種與睡眠相關的產業也逐漸興起。助眠神器產品和保健藥物層出不窮,但缺乏安全標準,需要克服「商家玩概念,消費者買安慰」的問題。
  • 熙鯊睡眠健康:新商機,中國青年帶動的睡眠經濟
    隨著失眠群體的擴大,也撐起了一個規模超出10000億的市場。中國睡眠協會公布的一項睡眠調查顯示出,中國成年人的失眠率高達38.2%,在這中間,20到29歲之間的90後,是主要的失眠群體。從褪黑素、助眠噴霧到乳膠枕頭、智能床墊再到各種促進睡眠以及監測睡眠情況的軟體,在一夜好眠成了奢侈品的情況下,飽受失眠折磨的人不惜拿錢買個「好覺」,睡眠經濟也隨之崛起。熙鯊健康睡眠也應運而生,隨之出現。焦慮、睡不著的情況,帶大多數90後身上都有存在。
  • 全國超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 萬億空間蓄勢待發
    財聯社10月29日訊,近些年來,褪黑素異軍突起,被商家們吹捧成治療失眠的「神藥」,前九月,褪黑素的銷量同比增長了57%。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超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其中,四分之三在晚上11點以後入睡,三分之一要熬到凌晨1點以後入睡,而在睡眠時長低於6小時的青少年兒童中,13歲到17歲的孩子佔比高達89.5%。
  • 全國超過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讓我們一起來認識「睡眠君」吧!
    全國超過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
  • 全國超過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什麼狀況 睡眠障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全國超過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什麼狀況 睡眠障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時間:2020-10-29 14:19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全國超過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什麼狀況 睡眠障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你睡覺質量怎麼樣?躺倒床上多久能睡著?
  • 有3億人遭受失眠困擾,打工人這裡面有你嗎?
    作者:陳晨關鍵詞:負氧離子 失眠據2020年最新數據統計,我國有3億人正在遭受著失眠的困擾,其中成年人佔了4成。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這一屆「打工人」的壓力也隨之增加,很多人都深陷失眠的沼澤不能自拔。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失眠對人們影響是非常嚴重的。那麼,怎麼能改善失眠呢?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主任醫師、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首席專家李慧教授表示:多數失眠患者會嘗試服用安定類藥物助眠。
  • 失眠的人注意啦,晚上儘量遠離3物,睡前吃3物有助於睡眠
    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有一些人,為了工作,為了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失眠,長期失眠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比如說免疫力下降、頭暈頭痛、早衰、精神不振等等。因此,出現失眠的情況以後,應該要及時做好調理,只有良好的睡眠才會有利於身體健康。
  • 睡得直打呼嚕,卻說自己沒睡著……全國有睡眠障礙人超3億!
    " 失眠會不會猝死?"" 失眠打卡,有沒有和我一樣凌晨 3 點還沒睡的?"網絡配圖 ↑不知從何時開始,能睡個安穩覺成了很多人每天難以達成的小目標。" 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越來越多市民有失眠問題。近日,我在出門診時,一上午便接診了 16 位失眠患者。" 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三病房主任王懷政告訴記者,根據中國睡眠研究會 2016 年公布的睡眠調查結果,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 38.2%,超過 3 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這些失眠群體中,就診率甚至不足 10%。這其中最大的誤區,便是覺得失眠不是病,不用到醫院就診,就算是來醫院的,多數也只是諮詢而不是治療。
  • 用80款助眠音樂獲千萬級用戶,既陪睡又減壓「小睡眠」用小程序帶起...
    1月9日推出後,當日積累了70萬用戶,3日積累了超100萬用戶,目前總覆蓋用戶超千萬,已提供了上億次超過5分鐘的助眠音頻服務。小程序的成功讓團隊看到了睡眠場景的價值,2月又推出了功能更全的小睡眠APP,現在APP端用戶也已經超過700w,7月份月活超過360w;近兩月周活穩定在160w以上。起初的小睡眠只是依附在心潮減壓APP的一項功能。
  • 失眠低齡化、原因複雜化……睡眠障礙成「現代都市病」
    調查數據顯示,超過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達38.2%,六成以上90後覺得睡眠不足,六成以上青少年兒童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  不禁要問:到底是誰動了我們的睡眠?  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一整晚輾轉反側睡不著,好不容易有點睡意天已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