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至今仍是文學界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女主人公簡獨立的女性意識,百年來為多少女性樹立了楷模。
這也是我們深愛著這部經典的原因之一。小說結尾簡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可謂是苦盡甘來。
令我不能忘懷的是,簡童年時代在孤兒院結識的海倫,正是她為簡寒冷又寂寞人生路上帶來溫暖,更像是一束光照進簡的生命裡。也如同我們的童年裡,活躍著同樣一個她。
一 海倫的與眾不同
海倫是一個聰明又溫柔的女孩,略長簡幾歲。她的功課非常好,卻不受老師待見。每一次面對老師的不公平待遇,都是委曲求全。這和簡完全是兩種性格,有意思的是,溫柔似水的海倫和火暴倔強的簡竟成了好朋友。
海倫擁有著不屬於這個年齡段的冷靜和沉穩,她的思想、睿智,給簡開啟了一個明智的世界。相對來說,那時的簡正處在一個混沌的世界,只有著人的本來天性。正是海倫的引導和啟迪,帶她逐漸適應了現實這個世界。
不得不說,一個好朋友的存在,是幫助我們走向完美,不斷找尋自我的助手。
二海倫的見識不禁讓人羨慕
海倫是一個好學的孩子,她跟譚波爾小姐的談話,讓簡聽得是雲裡霧裡。她和簡在一起時,對於世界和人生的解讀,也讓簡對她本不關心或者是遙遠的事物,有了自己的思考。
這些為簡的自我意識和思想的構造,搭建了框架。對於簡的命運底色塗抹了一層亮色。
海倫年紀不大卻能對這世界看得透徹,跟她愛讀書是分不開的。是書籍給了她一雙飛往遠方的翅膀,也是在這苦難的孤兒院聊以慰藉的精神食糧。
應該說還好有書,使海倫的日子不再孤獨。又還好有海倫,使簡回憶起童年不再儘是苦澀。
三海倫與簡,真誠和善良的化身
說起簡和海倫的友誼,還要感謝簡的那次不愉快的遭遇。雖然體驗不美好,卻因此意外收穫到海倫的善意和關懷。
孤兒院的校長聽信了簡的舅媽的謊言,認為簡就是一個忘恩負義的撒謊精。還把她放在了高腳凳上展覽示眾。這期間海倫為了看簡一眼,問了一個十分簡單而被老師訓斥的問題。正是這一眼,使簡脆弱又頑固的心靈融化了。
更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給簡帶來了麵包和水。值得一說的是,孤兒院經常不給夠孩子們吃的,這些食物越發顯得尤為珍貴。患難見真情,也只有這時候,才是檢驗友情的標尺。
從此,兩個姑娘在這涼薄的世界裡相互依存,可是好景不長,可怕的病魔就要奪走海倫的生命,簡忽然好像明白了死亡代表什麼,不顧被傳染上的危險,夜探海倫。
海倫艱難地熬到這天,她肯定也相信簡一定能來,就這樣簡和海倫擁抱著睡著了,海倫安靜地在她懷裡離開了這個世界。
從此簡在孤兒院的生活,簡單地重複著,毫無波瀾,沒有一點值得留戀。
寫在最後
也許經典的美妙之處,就在於常讀常新。學生時代只迷戀和羨慕簡的愛情,現在卻是想要擁有海倫一樣的朋友。
尤其是一起長大的朋友,那時候沒有世俗的眼光,沒有利益的牽絆,只是簡單地,我想和你玩。成年後的我們,為了各自的生活,也不需要成天你儂我儂的膩在一起,只需要你在我迷茫和無助時,為我點燃一盞燈,即使多年不見,再相逢時,分手仿佛就在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