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蒙禮既是中國傳統的禮儀習俗、禮儀文化,又是當今對孩子一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開篇之筆。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啟蒙教育是人生教育的第一步。生動而莊嚴的開蒙儀式,讓孩子從小就認識古聖先賢一一孔老夫子,感知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是德育教育的第一課,將對孩子的成長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開蒙禮源自中國古代私塾教育入學的禮教行為,兒童開始入學識字稱為「開蒙」,在國學傳統文化中,「開蒙禮」是人生第一禮,是人生成長中的一個重要標誌。
古語講「不學禮,無以立」,隨著現代工作生活的忙碌,家長在孩子文明禮儀培養方面存在許多欠缺,「熊孩子」層出不窮,不遵守紀律,不懂得尊重別人。而我們將這人生中第一儀式,完美的傳承下來。帶給孩子不同的體驗,我們相信知識是可以學習的,但智慧是學不來的,他需要在生活中體驗,在這裡做開蒙禮,傳承的不僅僅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
我相信,各位家長都是有德有愛的志士,希望在以後孩子的成長曆程中,你我一起用心陪伴,用愛支持,將文明禮儀,善行一舉植於孩子的內心。開蒙禮的流程:
1.師正衣冠
接下來:進入開蒙儀式第一項,師正衣冠。入學拜孔子原是中國傳統私塾教育入學的禮教行為,學童入學前要三拜孔聖人,拜老師以示今後尊師孝道,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現在請學童全體起立!面向先師孔子,請老師為學童整理衣冠。(在老師為學童整理衣服的時候,講解正衣冠的寓意,語速放慢)「衣冠」不僅僅只是意味著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人的精神面貌,是讓我們憶起先祖那些優良品德的最好載體,也是讓學童們知書明理的第一步步。這一程序寓意「先正衣冠,後明事理!」。
2.(1)拜孔儀式
孔子是我們華夏文化的集大成與傳承者,對中國文化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華夏文化的代表。所以每一個華夏孩童都應拜孔子,實質上是拜中華文化,這是華夏民族幾千年生生不息的根源。這一程序寓意學童志與聖賢為伍,讓中華文化的精神從幼年就深植於每個孩童的內心。
現在,進行開蒙儀式第二項「集體拜孔」。
拜孔儀式的步驟:
口令:肅整衣冠,正心誠意,請扶手——高揖——為天地立心——拜——興。
為生民立命——拜——興,為往聖繼絕學——拜——興,為萬萬世開太平——拜——興,禮成。
(2)拜師禮
拜師啟智,破蒙授業,而行拜師之禮,如我們古諺語所述「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傅
可見有一位德才兼備的良師對於每位啟蒙學童是多麼的重要,下面進行拜師之禮「彎腰,拜老師」「興,再拜老師」「興,三拜老師」「興,禮畢。
(3)拜父母
孝敬父母,懂得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只有懂得感恩父母,其次才是獲得知識。今天在這裡感恩父母「一拜一-興,再拜-興,三拜-一興,禮畢
3擊鼓明志
現在進行開蒙儀式第三項「擊鼓明志」。孩童擊打「鳴志鼓」,擊打聲音越響亮,說明志向越遠大、信心越堅定,越有可能成功。這一程序寓意著孩童「目明耳聰,茅塞頓開,創業建功」。
4.硃砂開智
老師用毛筆蘸硃砂在學童額頭正中點上紅痣,即為「聰明記」,又稱「開天眼」,讓學童記住,用好眼睛和耳朵,專心致志,從此成為為眼明、心明、好讀書、讀好書的聰明學童。聰就是會用耳朵,專心聽。明,就是會用眼睛,專心看。
5.送智慧籤
一個籤字寓意學童為人必學會謙恭、謙卑、謙讓、謙和。「謙受益,滿招損」。在《易經》六十四卦中,其他卦象都各有吉兇,唯有謙卦六爻皆吉,老師在這裡贈送智慧籤,教化學童,學海無涯,切勿驕傲自滿,需謙虛謹慎,尊師重教,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交有道之人,懷攬過之心,日積月累,必成大器!
6.開筆寫字
下面要進行的是開蒙儀式第五項「開筆寫字」,首先,請學習握筆姿勢以及書寫方法。(邊示範邊講解)好,都看清楚了嗎?現在就請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用毛筆寫下一個「人」字。(寫字同時校長解說〉「人」字,雖然筆畫簡單,但意義深遠,童蒙養正,藉此希望學童堂堂正正做人。人字的一撇,寓意人的一生要對智識、技藝、才能的的學習培養,在社會中生存,能夠立足,有一席之地。人字的一捺寓意人的一生對於德行、修養、品德格局的修行,此乃立身之本,要想寫好一個大大的人字,擁有完美的人生,僅有才學是不夠的,更要通過學習,歷練自己的格局,知識、智慧孰輕孰重。技藝德行孰高孰低。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才是為人一生的根基。
現在我們的學童用小手寫下這個稚嫩的人字,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祝願所有學童不負師長的苦心,在未來書寫一個倉勁有力大大的人字。以此希望孩子們在人生的啟蒙階段,學會做人,知道做人首先要堂堂正正地立身,像「人」字那樣頂天立地。
開蒙禮已接近尾聲,我們依稀記得,小時候學習印象最深的都是親身實踐經歷的。將會印記在孩子的內心深處,受益終生,今天開蒙禮是屬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禮教,我們華夏學子,若不懂禮數,不為人所笑。有章服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我們請謹記教育的三個層面:
A生存的教育:教孩子知識、技能、能於社會立足;
B生活的教育:例琴棋書畫、藝術薰陶,培養孩子對生活的熱愛;
C而對學童影響最深的是生命的教育,教學孩子認知自己,了解自己,從而更好的回饋社會,傳承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