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契約》劇中讓驚悚和藝術,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2021-01-07 圖圖說影視

《異形:契約》劇中讓驚悚和藝術,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文/圖圖說影視

作為普羅米修斯之後的異形作品,異形契約的定位已經不僅僅是科幻恐怖篇了,它更多的是對生命起源哲學的探討。從普羅米修斯,到異形契約,雷老爺子的電影更像是披著科幻恐怖的外衣來探討人類生存哲學。創造與被創造,創造與毀滅,生存與死亡。因此電影的內涵價值是十分深厚的.

故事的開頭是仿生人大衛與他的製造者談論,誰是人類造物主的一段對話。影片關於哲理的思考和探索,就是圍繞這段話展開的。大衛有意識,情緒,想法和創造力,所以和人類一樣會思考,有欲望。而他的終極目標,只不過扭曲並延伸了開頭對話的核心,誰是造物主,誰創造了人類。他想做造物者,他要化身為神。

影片前半部分延續以往風格,一個飛船,一個探險隊,接收到未知訊息,開始探險的故事。直到大衛的出現,終於將影片推向高潮。風格上,淡化了驚悚恐怖的特徵,融入了懸疑的味道。異形淪為了配角,充當了大幕上的拉鏈,撕開影片,呈現出的龐大世界觀,以及對人性和未來人工智慧的恐懼。只要弄清楚大衛的每一次謊言,真相便浮出水面。

"法鯊"飾演的大衛、沃爾特相貌相同的兩個進化不同階段的仿生人角色,內心的善惡取向各不同,眼神交織轉換內心洶湧的體現,說他演技迷人並不誇張,他是整部電影最大亮點的人物。邪惡與善良的對峙與敵視對抗賦予了人性化的特點,恐怖由心而生,最後尾聲一場野心主宰的逆轉讓人叫絕震撼,恐怖新紀元的開始,睡眠倉的人類正駛入一個崩塌的世界,命運何待劇本在將來還會繼續。

劇中最經典的一段莫過於機器人David教機器人Walter共同吹簫的場景......簡直堪稱機器人演進的編年史裡程碑。 具有獨立思維的機器人David,親手讓自己的同胞看到,機器人也可以創造,可以演繹,可以具有自我意識和靈魂..... 說到這裡,小編不得不贊一下法斯賓得,可以如此出色的同時用英國口音和美國口音將2個完全個性不同的機器人演繹的同時如此出彩....,另外一個編外話是:David和Walter的名字是分別向異形系列最初的製片人大衛蓋勒和劇作家沃爾特希爾致敬,沒有他們就沒有第一部成功的異形電影。

人類自稱為智慧機器人的造物主,但智慧機器人卻看不上這個不如他的造物主,從而進行反統治。從人類的角度看,智能機器是反叛者。但是以另一種智慧體為價值核心的角度來看,這種智慧體之間的戰爭又該如何評判呢?時間還在繼續,未來還有很多未知,人類不會停止探索,即便是重重危險也阻止不了探索的腳步,這就是人類的宿命。劇中讓驚悚和藝術,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劇中給了觀眾很多並不難懂的暗示,而觀眾們也做出了許多解讀,造物、人類起源、人工智慧等主題並不新鮮,也沒被少分析過,此處不再贅述。奇怪的是,對我來說,這並不是這部電影在主題上最吸引人的地方。我們知道Scott在一生中拍過許多題材的電影,

他以科幻片起家,之後拍過悲情的女性主義電影、徹頭徹尾的男人戲、古羅馬將軍的向死而生、十字軍背景下的古裝宮廷戰爭大作、偶爾為之的商戰主題、頗具爭議的聖經史詩,等等。我在這部電影裡,看到了他過去的所有作品,那些賞心悅目的科幻場景,那些脆弱又強大的女性,那些執著又堅韌的男人,那些盪氣迴腸的宗教意向和史詩情懷。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請勿對號入座,謝謝。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把《異形:契約》介紹到這吧,不知道是大家是否有人需要補充呢?最後謝謝大家觀看!

相關焦點

  • 《異形》系列,可能是唯一把「醜」拍成藝術的電影
    最明顯體現生殖崇拜的無疑是抱臉蟲的外形,這個乍一看有點像蜘蛛的生物,從另一個角度看卻幾乎完美再現了人類女性性徵,也正因為如此,關於抱臉蟲的鏡頭被剪得最多。其實異形的形成和外形往往與其宿主有關,這也是大衛在實驗室多次嘗試得出的結果。
  • 《異形:契約》揭秘異形起源
    已年逾80歲高齡的雷德利把他創作生涯中最擅長的東西,比如科幻、史詩、驚悚、哲學反思等元素注入到整個《異形》前傳系列(《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特別是對這兩部早起代表作品《異形》與《銀翼殺手》進行了呼應與融合,同時關於「異形的誕生」做了更深層次的解答,影片開場不久出現人造人眼睛的大特寫,與《銀翼殺手》如出一轍。
  • 《異形:契約》: 史上最強異形怪獸血戰太空人
    原標題:《異形:契約》: 史上最強異形怪獸血戰太空人 科幻電影《異形:契約》確定引進內地,將於6月16日正式上映。這部由《異形》系列創始人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麥可·法斯賓德(法鯊)再度主演。
  • 異形契約和異形1有什麼關係 異形契約還有下一部嗎
    異形契約和異形1有什麼關係根據導演雷德利和主演法鯊的保證,據說《異形:契約》將會是整個系列中最恐怖之作。星際血肉祭典即將開幕,「每一個人都是異形,每一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異形」斯科特說「我會想為什麼沒有人要問,誰創造了異形,還有為什麼。你可以說怪物來自外太空,神來自外太空,工程師來自外太空,然後發明了它。但他們並沒有。《異形:契約》將會顛覆這些。」1979年,《異形》問世拿下第52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項,此後《異形》被奉為影史上經典的科幻佳作。
  • 《異形:契約》6.16上映 經典科幻之謎將揭曉
    更有影迷在貓眼上評論《異形:契約》「將商業和思想內涵完美融合的殿堂級科幻巨作!是本世紀最好的一部好萊塢商業電影!」更有女性觀眾觀影后表示:「影片驚而不嚇,即使不愛科幻驚悚題材的觀眾,片中諸如人工智慧、耶穌誕生、大衛雕像、華格納交響樂等細節展示,讓科技、宗教、哲學、藝術甚至生殖崇拜的完美融合也絕對讓你值回票價。」
  • 《異形:契約》票房能否飄紅?《今日影評》解答
    日前,電影頻道《今日影評》節目特邀影評人「電子騎士」嚴蓬做客節目,獨家點評:《異形:契約》復活經典元素,重啟「異形王國」。嚴蓬在《今日影評》中表示,導演在新作《異形:契約》中將恐怖氣氛和哲學思辨兩者看似難以融合的元素很好地呈現了出來。
  • 《異形契約》不好看?好歹終於講解了經典異形誕生的經過
    《異形契約》目前正在國內上映,雖然比國外晚了一個月,且被刪掉了7分鐘,還是不能阻止影片成為國內一部頗具話題效應的電影,畢竟,片子算得上第一部在國內上映的異形電影(《普羅米修斯》的國內公映版異形並沒有出現)。
  • 《異形:契約》人工智慧的哲學思辨
    總而言之,《異形:契約》保持了雷導一貫的高品質,兼顧了商業利益和深度內核,故事架構雖然和《異形1》有相似之處,但給觀眾的感覺卻並無重複之感,而且延續了《普羅米修斯》中對造物的思考,雖然情緒壓抑、基調黑暗,但表現出鮮明的宇宙倫理觀,充滿發人深省的哲學思辨。
  • 《異形:契約》票房能否飄紅? 看影評人如何點評
    日前,電影頻道《今日影評》節目特邀影評人「電子騎士」嚴蓬做客節目,獨家點評:《異形:契約》復活經典元素,重啟「異形王國」。嚴蓬在《今日影評》中表示,導演在新作《異形:契約》中將恐怖氣氛和哲學思辨兩者看似難以融合的元素很好地呈現了出來。
  • 《異形:契約》續集可能不會拍了!"異形宇宙"前途堪憂
    不知是不是因為《普羅米修斯》票房不如預期,《異形:契約》預算被砍掉了3000多萬美元,影片票房也隨著預算一起縮水,最終只有《普羅米修斯》的一半多一點。在海外大票倉中國內地,影片由遭遇推遲上映和刪減兩大煩心事,4600萬美元的票房(3.11億人民幣)似乎也很難拯救這個系列。分析一下這幾年外媒對於《異形:契約》的報導,可以大膽推測出一些事實  ◆《普羅米修斯》作為《異形》的前傳,只有片尾一隻初生異形現身銀幕,影片重心在人類起源和工程師的關係上,驚悚動作場面變少、有點純科幻片的意思。
  • 《異形:契約》北美首映 雷德利留印哽咽表心聲
    取印儀式結束以後,雷德利·斯科特同妻子及主演「法鯊」麥可·法斯賓德、凱薩琳·沃特森、勞米·拉佩斯、丹尼·麥克布耐德、朱西·斯莫利特、卡門·艾喬戈等亮相《異形:契約》的首映禮紅毯,《銀翼殺手》男主哈裡森·福特和二十世紀福斯董事長兼CEO斯黛西·斯奈德也出席觀禮。
  • 《異形:契約》全新中文海報 恐怖異形令人作嘔
    科幻電影《異形:契約》內地定檔在了6月16日,今日片方公布了新的中文海報。新海報  海報中異形和男主角直面對視,異形頭部的液體令人恐懼而又作嘔,但是男主角卻面不改色,十分鎮靜。
  • 《異形:契約》點映引爆口碑 陳數助陣劉慈欣支持
    據業內人士分析:提前點映的好處一方面在於口碑擴散;另一方面能給院線信心,得到好的排片。此前一般國產電影做的比較多,好萊塢進口大片即使有做的大規模點映,也是距離上映日期非常近。像《異形:契約》這樣距離上映10天開始大規模點映的情況,實屬罕見。
  • 《普羅米修斯》中的法鯊將在《異形:契約》復活
    值得期待的是,根據之前釋放的一些預告和資料來看,法鯊將在這一部中飾演兩個生化人,自己與自己同框飈戲,除了大衛,還有一個同公司製造的「大衛升級版」生化人沃爾特,兩人會有激烈對抗。 《普羅米修斯》的故事結尾是勞米·拉佩斯飾演的肖博士與生化人大衛一起飛向更遠的星際去探索造物主的答案,他們的命運將會如何成為大家關注的懸念,這一集《異形:契約》當中將會有交代。
  • 《異形:契約》續集可能不會拍了!"異形宇宙"前途堪憂_遊俠網 Ali...
    不知是不是因為《普羅米修斯》票房不如預期,《異形:契約》預算被砍掉了3000多萬美元,影片票房也隨著預算一起縮水,最終只有《普羅米修斯》的一半多一點。在海外大票倉中國內地,影片由遭遇推遲上映和刪減兩大煩心事,4600萬美元的票房(3.11億人民幣)似乎也很難拯救這個系列。分析一下這幾年外媒對於《異形:契約》的報導,可以大膽推測出一些事實  ◆《普羅米修斯》作為《異形》的前傳,只有片尾一隻初生異形現身銀幕,影片重心在人類起源和工程師的關係上,驚悚動作場面變少、有點純科幻片的意思。
  • 《異形:契約》異形的產生,才是生物體交合配種的最高境界
    德米安·畢齊聯袂出演的《異形:契約》將於2017年6月16日登陸國內的大熒幕。2012年,《異形》系列的三部曲前傳之《普羅米修斯》(豆瓣評分7.1)上映,打響重啟這個系列的第一炮,也展現了完整異形世界宏圖的野心。《異形:契約》作為前傳三部曲的第二部,既承接了上一部的內容,又為後續做了完美的鋪墊和指引。
  • 《異形契約》原定結尾是兩異形大戰,《異形5》應用更多道具模型
    關於異形系列的何去何從現在還是無法預測,但是畢竟是史上最經典怪物題材之一,總不至於到《異形契約》就真的完結了。今年是異形誕生40周年,應該會有一些關於異形的新的影視劇項目曝光。今天要說的則是近段時間外網曝光的一些關於《異形契約》原劇本和《異形5》項目的一些內容。
  • 法鯊扮生化人 《異形:契約》揭示人工智慧將毀滅人類
    國內知名影評人、科幻片《拓星者》導演張小北說:「至今仍沒有比異形更出色的太空驚悚電影。」中戲電影電視系教師尹珊珊在貓眼上評分表示:「暢快淋漓,今年唯一眼巴巴等著的電影,沒有讓我失望。」自媒體電影縱橫線撰寫長影評稱「《阿凡達》導演都拍不出《異形》的精髓,只有他做到了。」
  • 《異形-契約》無神也無人,只有異形
    堆砌了大量象徵和隱喻,卻未見真正的深度,但作為充滿奇觀、令人不安的科幻驚悚片還是稱職的。《異形:契約》是「異形」系列的第六部,也是導演雷利史考特繼《普羅米修斯》後繼續打造他的「異形前傳」三部曲的第二部,他且正是在1979年第一部《異形》的導演。
  • 《異形:契約》定檔6.16 經典科幻怪獸IP續集歸來
    情懷:影史上最強科幻IP《異形》38周年 科幻怪獸的鼻祖歸來1979年,雷德利·斯科特推出的科幻怪獸片《異形》橫空出世,這部太空驚悚電影拿下第52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項。此後這一IP的魅力吸引了詹姆斯·卡梅隆、大衛·芬奇等眾多頂尖導演來執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