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機安全監測預警系統 嚴曉蘭 攝
中新網廣州6月23日電 (郭軍 嚴定佳 許仲毅)6月23日,廣州市2020年房屋建築(含管廊)「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羊城行」現場觀摩會在中建四局一公司廣州分公司廣州北站安置區項目舉行。觀摩會上,「無人駕駛塔吊」等一批安全生產新技術、新工藝吸引300餘名與會者紛紛點讚。
據中建四局一公司廣州分公司項目負責人牛永緒介紹,中建四局廣州北站安置區項目佔地1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89萬平方米,是廣州市在建的最大安置區項目。項目建成後將成為3600多戶村民的幸福美好園。作為廣州市花都區重要的民生工程,項目的建設進展一直受到區政府和村民的高度關注。目前,廣州北站安置區項目已完成5棟樓封頂,預計首批工程將於年底交付。
在塔吊標準節安裝塔吊螺栓警報器 嚴曉蘭 攝
「無人駕駛塔吊」是本次觀摩會上的「明星」技術。記者在現場看到,該項技術只需司機一人站在地面,操作手中的操控臺,通過無線射頻電波傳送數據,即可實現遠程遙控操作塔吊運轉,等於把操控臺從駕駛室移動到司機手裡,相當於把固定電話升級為行動電話。據了解,傳統常規塔吊作業,至少需要兩名工人,一人在高空操作室駕駛,一人在地面通過對講機聯繫指揮。
現場展示的不少其他安全生產和安全管理新技術、新工藝也頗為亮眼。例如在大型塔機上安裝塔機安全監測預警系統,實時監測塔吊的大臂仰角、迴轉角和載重數據,數據在雲平臺上可視,對塔機間碰撞提供實時預警,並自動進行制動控制;在施工電梯安裝傳感器及操作司機人員監控系統,實時監測施工電梯的運行情況,實現施工電梯人員統計、電梯司機人臉識別管理等多項功能;在塔吊標準節安裝塔吊螺栓警報器,在塔吊螺栓脫絲時,警報器會亮燈提示,及時反饋項目部,實行可視化控制;現場臨邊安裝周界防護系統,實現臨邊報警預警;安裝護欄防拆報警,防止作業人員違規拆除臨邊防護。
司機站在地面,操作手中的操控臺,通過無線射頻電波傳送數據,實現遠程遙控操作塔吊運轉 嚴曉蘭 攝
觀摩現場,記者還看到一排「小黃箱」和「大黃箱」。據了解,這些都是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配電箱。小箱子裡有大乾坤,其中兩項智能用電裝置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智能雙電源轉換供電裝置」可以在塔吊專用線路跳閘或停電時,供電裝置會自動啟動備用電源,不會影響塔吊正常使用。「智能定值漏電保護裝置」通過優化線路組合,徹底解決三級(多級)配電亂跳、誤動作等情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