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明白的人,大多不合群,更不會隨便去交朋友。
真正的合群,並非是你勉強的融入到一個群體中,讓很多人接受你,而是你身邊自然而然多了一些人,不需要勉強,也不需要不安,更不需要強融。
當一個人真正明白了生活是自己的,就敢於拒絕別人,才能做到不盲目的合群,看透很多人和事,心裡明白,活得清楚。
常言道:人生能得一知己,足矣!
人活著,圈子不要太大,容得下自己和一部分人就好了,不要把所有人都請進自己的生命裡。
因為,在我們身邊,真正的知心朋友不多,真心相待的更沒有幾個,若是我們結交朋友只是為了互相利用,互相虛偽,何必去為難彼此,耗費時間,浪費感情,為了維持一場沒有意義的友情,讓自己嘗到更多的人情冷暖。
漫漫人生路,能擁有一兩個走心的朋友,已經是歲月對你最大的恩賜,不合群的人,只是明白了誰是自己真正的朋友,哪些人應該珍惜,哪些人無所謂保持關係,不去浪費精力,更不會與他們發生更多的故事。
人與人的交往中,越在乎,越失望,越寒心,還是隨意點比較好。
不適合自己的圈子,就趁早遠離。
成年人,真正的告別,總是悄無聲息的,只是我們後知後覺罷了,往前走,註定有些人會越走越遠,步調不一致,遲早要改變。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志不同道不合的圈子,該散就散了吧。
人生很長,人心易變,緣分易散,你會發現,不屬於你的圈子,你越討好,越卑微,成長的路上,我們要學會遠離那些不適合自己的圈子,慢慢的退出不喜歡的群體。
人生苦短,不過百年而已,感嘆歲月流逝,終是有人漸行漸遠,我們身邊,總有形形色色的人出現,又進入各種各樣的人際圈,我們要學會甄別和挑選,世界這麼大,總有圈子適合你,也總有一些圈子,只是看起來適合而已。
收拾好心情,用心經營自己,一邊經歷,一邊成長,一邊得到,一邊失去,不喜歡的圈子,學會退出;融不進的圈子,沒有必要硬擠,人生路上,總要學會成長,學會選擇放下,懂得面對現實,在陽光下自由灑脫的奔跑,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寬廣。
比起合群,獨處更自在,不用奉承討好別人。
所謂的合群,不過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迎合討好很多不相干的人,你以為你跟大家都很交心,其實,事實上是他們壓根沒把你放在心上,甚至背地裡都在說你的不是,到最後你只是吃力不討好。
很多時候,一個人獨處的快樂,是合群無法體會到的,有時候,寧願一個人出去吃飯看電影,也不想跟著一伙人去,明明有自己想看的電影,卻只能假裝合群跟大家看自己不感興趣的電影;明明不習慣吃火鍋,為了合群,只能湊合著吃一頓。
再說了,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有時候摻合進去,就會陷入了閒言碎語的沼澤中,被攪和進瑣碎的矛盾中,經常為了處理那些糟心的事,耗費心力,浪費精力,被別人的是非裹挾著生活,活得糟心透頂,有時候,你想用心得去調和,結果對方還不一定領情。
而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完全不用考慮同伴的感受,也不用委屈自己的感受,更不用費盡心思地討好別人,維持著表面地平和,心裡卻是累得難受。
活得明白的人,不會費盡心思地去迎合任何人,而是灑脫地做自己,人生有限,生命苦短,沒必要在那些無關緊要的人身上,做沒有意義的事情,雖然獨處的日子有點寂寥,但是卻可以讓你明白學到很多東西,讓自己明白很多事情。
學會自己懂自己,一個人清醒地獨處。
越長大,越會發現,說話能說到一塊的夥伴越來越少;越長大,越會明白,能玩到一起的好友越來越少;越長大,越會懂得,能走心的朋友越來越少。
生命中,知心的朋友,就那麼幾個,而且很少聯繫,基本上都是自己一個人,時間久了,漸漸地就習慣了一個人,好像變得越來越不合群,越來越不愛湊熱鬧,看見別人扎一推聊天,不願意湊上去了;遇到朋友呼喚去玩耍,也不願意湊熱鬧了。
因為,明白了生活是自己的,做自己最願意做的事情,才是最重要,不必為了顏面,去應付那些不願意的東西,而是敢於追求自己的內心,敢於拒絕別人。
不合群的人,不是高傲自負,不是故意做作,而是與別人有著不一樣的人生經歷和不同的閱歷,對人生的看法不一樣,對待事情的立場不一樣,所以,才會有了不同的處世方法。
越是不合群的人,越是對人生看得透徹,能享受得了孤獨,從來不害怕寂寞,倒是覺著一個人的時光,很是愜意,不用附和別人,不用討好他人,只做最舒服的自己。
活得明白的人,都知道,人生最好的朋友,是自己!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