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大興之後,網際網路文化也開始興旺發達。作為網際網路文化代表的網絡文學也開始流行,而且一開始流行就迅速蔓延擴張,甚至把純文學都擠進了故紙堆,隨之而來的改編電視劇、電影等商業運作就開始了。網絡文學作家收入不低,按說沒有什麼心酸和無奈,可事實上,卻全然不是那麼回事。
網絡文學屬於通俗文學一類的東西,一開始就加入了資本運作的行列。也就是說,網絡文學興起的時候,完全有資本助推,而不是人們的閱讀習慣來助推。那麼,有人會說,資本助推不好嗎?當然好,只是文學是一門藝術,而不是一門快餐文化。網絡文學大興之後,成功的網絡文學作家賺了很多錢,可以在一線城市買別墅,開著豪車開網絡文學研討會。不成功的作家佔了大多數。而所謂的成功與不成功只是看有沒有賺錢,有沒有獲得高點擊率。而獲得高點擊率也就賺了錢。那麼,以高點擊率為標準的運營模式會不會毀了文學這門藝術?
或許會吧。因為高點擊率的東西並非只有網絡文學,還有新聞,突發事件,標題黨文章甚至一些低俗不堪的東西。網絡文學創作良莠不齊,裡面夾雜了一些驚險刺激甚至低俗的東西,以迎合一些低級趣味的觀眾。那麼,由此而產生的點擊率還可靠嗎?從藝術標準來看,根本不可靠。而所謂的專家點評也只是收了錢之後的敷衍,或者走過場,沒有任何借鑑意義。
從創作的角度來看,網絡文學作家有很多心酸和無奈。他們的水平大多不行,只是寫一些玄幻、修真、武俠等胡編亂造的東西,並不能在正規刊物上發表,只能通過網絡平臺發布,在平臺發布的門檻非常低,任何一個作者註冊之後都可以發布自己的作品,能不能賺錢就要看粉絲數量和點擊率了。而一旦發布就要受制於點擊率和粉絲評價,不然粉絲會減少,點擊率會下降。也就是說,即便成功的網絡文學作家也要受制於粉絲評價的,受制於點擊率的,並不能想怎麼寫就怎麼寫,除非不想賺錢。
大多數網絡文學作家的作品發布之後並不能賺到很多錢,成功的就那麼幾個,不成功的如恆河沙數,不可計數。他們發表作品容易,獲得推薦量和閱讀量卻很困難。有的網絡文學作家每天不停地碼字,還不能斷更,一旦有一兩天斷更,粉絲就會減少,點擊率就會下降。而維持一些可憐的點擊率就要網絡文學作家付出很多的辛勞。有人一天碼幾萬字,還有的能一天碼上十幾萬字,真的算是神速了。如此的速度,還能進行精雕細刻嗎,還能進行細緻的打磨嗎?每天碼字的無聊和寂寞讓他們備嘗生活的辛酸與無奈,誰讓自己走了這條道路呢?
即便是好的作品也往往泥沙俱下,不具備純文學那樣的特徵了。網絡文學作家也沒辦法,他們中的大多數寫了很多,最後還是賺不到錢,只能半途而廢。網絡文學有著大量的受眾,也就形成了一定的市場規模,但並不一定每個寫手都能賺錢。他們寫了半天,其實內容大同小異,互相借鑑,抄來抄去也就沒意思了。尤其有一些召集寫手的公司,對所有賺錢的網絡文學作品進行分析,然後把一些元素剝離出來,讓一些寫手照著編。還有更沒意思的就是有人購買網絡文學創作的軟體,這款軟體會把大部分網絡文學作品中的關鍵詞和句子進行提取、打亂、重組,然後湊成一篇新作。有人靠這個也能賺點小錢,不過隨著大數據的興起,這款軟體造的作品也就被輕易識別出來了。如此來看,軟體可以造出網絡文學作品,還讓讀者看不到什麼痕跡。那麼,網絡文學的水準得多麼低,讀者的素質得多麼低?
大部分網絡文學作家沒辦法養家餬口,才會採用一些外科手段,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即便自己怎麼辛苦打拼,也是要經過平臺方審核的,而審核之後,大多數的錢都讓平臺方賺走了,自己得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網絡文學作家不容易,長期碼字視力受不了,身體受不了,還要受到各種限制,功成名就的卻不多。如此的心酸和無奈究竟有幾個人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