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鼠而制、兩鬢間宛如臥兔,臥兔兒為何成為明清女子的頭飾時尚?

2020-12-19 深度歷史觀

文丨深度歷史觀(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中華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文化也好,服飾也罷,在傳承的過程中向來都是博採眾長,推陳出新。其中明清時期服飾發展得極為繁榮,使得漢族服飾進入到了一個無比輝煌燦爛的時代。

明朝的服飾均為前朝的融合,上裝為周漢特色,下裝為唐宋風格,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國古代漢族最後一個統治政權的成就,滿清入主中原後,服飾依舊繼承明朝的風格,並不斷地融入滿足特色,形成了新的風格。其中,臥兔兒成為了明清女子走在時尚前沿的標誌,臥兔兒為何能成為明清女子的頭飾時尚?

臥兔兒的由來

臥兔兒是明清的一種頭飾,佩戴在額頭之上髮簪中間,末端一直到兩鬢,就好像是髮簪之間臥著一隻小兔子,富貴之家的女子常常在額頭中部增添珍珠裝飾。臥兔兒主要在冬季的時候佩戴,大多是用貂鼠、狐狸等獸皮製作而成,又稱為貂覆額。

臥兔兒並非突然產生,它的形成理念來自中國古代服飾中的抹額,古代人們將布條圍於額頭,佩戴者不分男女,到後代逐漸發展為絲巾、珍珠等材料。明清時期的抹額更加流行,只不過材質用更加高級的獸皮,因此抹額又叫臥兔兒。

臥兔兒的盛行

明清女子在冬天十分喜愛將臥兔兒用作自己的頭飾,明清文學歷史典籍中,有很多的書籍描繪出了臥兔兒的特色,可以對明清期間的臥兔兒一探究竟。

到了冬季,大街小巷的女子都開始佩戴臥兔兒,臥兔兒不僅為作禦寒之物,更逐漸的成為愛美的裝飾品。據史料記載,富家女子在宴會時進行互相攀比,將臥兔兒作為攀比的工具。

臥兔兒為何盛行

明清女性之所以會如此喜愛臥兔兒,它可以裝飾自己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封建禮教在古代極其為森嚴,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使得男女對頭髮是非常的愛護,臥兔兒在裝飾頭髮的時候一定程度上也保護了頭髮。

不僅如此,臥兔兒還有強大的實用功能。臥兔兒的材料多位貂鼠、狐狸等特殊的毛皮製成,這些材料不僅十分的柔軟,更具有防風防水的性質,非常適合在雨雪天氣抵禦寒冷。

臥兔兒的意義

明末朝局動蕩不安,亂世之期各種奇裝異服湧現,引領了時尚的潮流,與此同時,也一步步的形成了攀比的風格。明末的女性打破了抹額的常規方式,以更加珍貴的貂皮作為材料,不分等級,均有佩戴。

女性在頭飾上如此大費周章,與社會對女性的苛刻密不可分,明清宗法嚴明,對女性的束縛更加嚴格,女性不得將身體暴露在外面,使得女性只得將美用頭飾來展示,既保暖,又美麗,一舉兩得。

明清之際的臥兔兒作為女性的頭飾,大規模的流行在各個女性之間,而這一股時尚風的背後,是古代女性打破常規思想與裝飾相結合。通過臥兔兒也可以看出古代在社會的變遷中服飾也在不停的變化,以及攀比之風的形成。

參考文獻:《明史》《清史稿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明清時期的女性服飾變化
    導讀:明清時期的女性服飾變化明代婦女的服飾,明代前期政府有嚴格的等級限制,庶民不準用金飾。儉樸人家服飾簡潔,即使能夠串金戴銀,也不作鋪陳,有一位郡守家「夫人倶衣青布衣,首無金飾。」明清之際的李漁在《閒情偶寄》中說:「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
  • 瑤族女子千姿百態的頭飾
    據統計,瑤族服裝的款式就多達100餘種,頭飾也不下100餘種。一個民族具有如此之多的款式,實為罕見。這與瑤族內部支系的不同和經濟基礎、生活環境、風俗習慣以及審美觀念的不同有著密切的關聯。 瑤族女子頭飾,千姿百態。其中有寶塔式、飛簷多、鳳頭式、平頂式、帆船式、圓筒式等等。寶塔式的頭飾,高一尺許,用十幾塊不同顏色的毛巾摺疊而成,並用絲線和五色珠子加以裝飾。
  • 「武家諸王樣」到「山子軍容頭」,為何頭飾成為帝王權力象徵?
    她去世之後,陵寢之旁所立的無字碑,更是暗指無人可以評價的她,可謂是中國後世千千萬萬女子的偶像。在她當政期間,我國國力發展迅速,人民安居樂業,這一時期被史學家稱為「政啟開元,志宏貞觀」。在武則天稱帝之前,唐王朝所流行的頭飾被稱為「平頭小樣」,這種頭飾的形狀和它的名稱一樣,呈扁平狀,而武則天所推行的「武家諸王樣」則是一種高高的頭巾。
  • 僅差2歲,朱芳雨神採飛揚,為何杜鋒兩鬢斑白看起來蒼老很多?
    一場33分的大勝沒有讓廣東男籃成為熱點,因為這樣的比賽結果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基本操作,反而是杜鋒指導在比賽中對於廣東「挨罵F4」的一連串爆粗口讓廣東男籃成為了本輪的焦點。焦點之下,雖然很多人調侃杜鋒指導,可是杜鋒指導斑白的兩鬢也讓人看到他的不容易,SO,問題來了,僅差2歲,為何朱芳雨神採奕奕,杜鋒兩鬢斑白看起來蒼老很多呢?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僅差2歲,為何朱芳雨神採飛揚,杜鋒兩鬢斑白看起來蒼老很多?
  • 唐宋元明清5朝女子服裝,圖1最開放,圖2最素樸,圖5最精緻!
    喜歡看古裝劇的朋友,不僅是為了看劇情,也是為了看衣服吧,古代的服飾和現代的有很大不同,雖然現代服裝也很好看,但是我們往往會對不怎麼接觸的事物產生興趣,何況古代的女子服裝也確實挺好看的。隨著朝代更迭,每朝的服裝也會有所變化,所以小編今天就帶大家看一下唐宋元明清5朝的女子服裝,圖1最開放,圖2最素樸,圖5最精緻!
  • 從古代女子的頭飾可以看出,她們對於美的追求非常高
    古代女子的頭飾很美觀,但同時也很複雜,常常讓人分不清它們都有些什麼構造。比如分心和挑心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它們卻起到了女性盤發的關鍵作用。一、挑心這是明代傳統婦女的一種髮式,在明朝初期時,女子們的髮髻式樣基本上保持了宋元時的形式。
  • 宋茜紫寧劉詩詩,女星鑽石頭飾大賞,誰是你心中最閃耀的時尚女神
    鑽石頭飾在整體造型中,能夠增加高貴氣質。女明星的造型方面,經常會選擇鑽石元素點綴自己的美麗。李紫婷穿搭淡粉色的連衣裙,展現苗條的身材。她的頭上搭配了四個聯排鑽石發卡,十分亮眼。她還搭配了同樣閃亮的腰帶還有項鍊,魅力四射。紫寧穿搭一身黑色的衣服,笑容非常甜美。
  • 蒙古族頭飾的秘密:是蒙古族女人的一生,也是唯一的「娘家人」
    「女人有錢戴在頭上,男人有錢用在馬上」這句話說的就是蒙古族頭飾。作為北方遊牧民族服飾中的一個活化石,蒙古族頭飾一直保留至今在。內蒙古的那達慕大會、敖包祭祀、隆重的婚禮場合,總能看見戴著華麗頭飾的蒙古族女子,每每亮相總會讓人眼前一亮。
  • 《逆水寒》賽季頭飾蒼然獵月怎麼樣 賽季頭飾蒼然獵月介紹
    導 讀 在本次的更新中,逆水寒官方提出了一個比較新的概念,也就是賽季頭飾,這個和最近的賽事是有關係的。
  • 女子用食材做千件古裝頭飾,件件不重樣看呆網友
    女子用食材做千件古裝頭飾,件件不重樣看呆網友 2020-09-23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深度了解明清時期佛像系列
    深度了解明清時期佛像系列佛像因其久遠的歷史、生動的形象和精美的製作,具備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喜金剛像》頭戴顱冠,火焰形髻,以斑杵及五骷髏頭為頭飾,三面十六臂,各面三眼,手臂以溼頭骨鏈珠裝飾。此尊頭飾螺,肉髻高聳,染紺藍,額際高廣,額頭處刻畫白毫,眼瞼微垂,似俯視眾生。此像腰扭臀擺,左腿邁前,全身略微右傾,給人以優雅十足的動態之感,造像通體鎏金,做工細膩。整體而言,此像的造型可上溯至六世紀中印度薩爾那特風格的佛陀立像,薩爾那特乃印度笈多王朝(320-540年)的造像,在門德揚佛教專場中,以3944萬高價拍出。
  • 婚禮紀:細數古代新娘用的什麼頭飾
    古代新娘的頭飾是什麼1、舉辦中式婚禮的新娘多半會選擇古代新娘頭飾然後再配上中式禮服等一系列傳統中式禮服,設計古代新娘頭飾需要根據新娘整體造型來進行設計,利用髮飾修飾新娘臉型的缺點將新娘最完美的呈現出來。
  • 董小宛為何能成為冒闢疆的摯愛 不僅僅是容貌與才藝
    提到董小宛,人們總會聯想到那個集美貌才華於一身,氣質、性格均難得一見的奇女子。冒闢疆對她一見鍾情,以至於在野史中,她還成為了順治皇帝最愛的董鄂妃。或許有人會問,才藝與容貌的並存的董小宛為何能有如此精湛的廚藝,據我推測原因大致有二。一則董小宛生活的淮陽地區在明清時期異常繁華,鹽商遍地,文人墨客雲集,杯中佳釀、桌上美食、玉人在懷成為這裡的時尚。作為秦淮八豔之一的董小宛耳濡目染,以她的天分只要稍加留意就能掌握這些美食的奧妙。
  • 中國傳統文化,民族頭飾文化,梳發
    與現代梳子單一的功能有別,梳子在完成其梳理頭髮的實用功能的同時,成為頭飾美的一部分,這就是綿延不絕的梳飾習俗。到了唐代,插梳的數量明顯增加,從原來的一把增加到幾把、幾十把。 北宋流行的冠梳,就是用漆紗、金銀、珠玉等做成兩鬢垂肩的高冠,在額發部位安插白角梳子,梳齒上下相合,數目或四、或六不等。這種妝飾初見於宮中,後普及至民間,並成為婦女的一種禮冠。由於宋代婦女頭上所插梳子過長,且左右兩側皆插,加之高髻高冠和繁多累贅的首飾,使得婦女上轎進門時,只能側首而人;在重大的禮儀場合,也只能行肅拜或拜手之禮,如此之況,已引起朝廷注意,頒法限定之。
  • 蒙古部落頭飾
    蒙古族婦女頭飾,是部族間在一定的歷史條件和自然環境中形成的,其造型自然淳樸,天成一韻。據有關史料記載,在青銅器時代,蒙古高原就有了頭飾的製作工藝。 從遺存文物中發現的耳環、耳墜、頭戴等青銅裝飾品,就可以說明這一點,可見這一時期人們的想像力和審美觀,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 古言文:《我就是這般女子》如今人生的意義,只剩下和你兩鬢斑白
    《我就是這般女子》作者:月下蝶影小說簡介:(蠢萌好運爹,彪悍護短娘,紈絝弟弟要上房。被退婚三次心不慌。美華服,金橫梁。有錢有權誰還稀罕郎?這是一個被退婚三次的豔俗女主跟偽君子男主的故事。)古言文:《我就是這般女子》如今人生的意義,只剩下和你兩鬢斑白以上就是今天的推薦啦,如果你也喜歡今天的推薦,記得收藏然後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見哦,或者你也有喜歡的小說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吧,下期再見。
  • 十二星座對應的中式新娘頭飾,獅子座古典大氣,處女座的最精緻!
    我國古代女子,很會裝扮自己,僅就頭飾一項,精巧、華美、漂亮的飾品就數不勝數。新娘穿上紅色的古典婚紗,戴上好看的髮飾,一抹濃豔滿身喜慶一如心中漫溢的幸福。讓我們一起看看十二星座對應的中式新娘頭飾,獅子座奢華高貴,處女座的最精緻!
  • 明清兩朝的琉球屬國,為何覆滅成為日本的衝繩島,有些歷史要銘記
    而這個儀式卻每年都會在日本的衝繩縣中出現,甚至演變成為了一種傳統的模式,吸引了無數的遊客,那麼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何連中國本土都不保留的儀式,卻成為了日本的風俗呢?現在日本的衝繩縣,其實就是歷史中的琉球,在明清兩朝的時候它是一個附屬國,就像以前的高麗一樣,它每一任的領主都,都必須要皇帝授權才能生效,在清朝的歷史當中,記錄著琉璃的領主是一個短命的人,在他去世以後,他的子孫就派遣使者來到中土,求見當時的皇帝嘉慶,要求即成為領主的地位,而在紀曉嵐的建議下,嘉慶頒發旨意,由兩名官員前往琉璃代表自己參加冊封的典禮,從此這個風俗就被保留了下來
  • 毛衫時尚小鎮的「時尚轉型」
    浙江省桐鄉市濮院鎮是全國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和全國毛針織服裝生產基地,約有上萬戶生產加工企業,市場現有19個交易區,1萬餘間商鋪,毛衫交易量佔全國總量的60%以上。明清時期,桐鄉市濮院鎮曾以「日出萬匹綢」而聞名。1976年,濮院鎮彈花生產合作社開始搖織羊毛衫,生產出了濮院第一件羊毛衫。
  • ...新娘頭上的華美鳳冠出自她手[圖]-鳳冠,鄭燕,頭飾,中式,鳳冠...
    鳳冠,是裝飾著龍鳳圖案的女子禮冠。霞帔則是女子披在肩背上的服飾,風格飄逸華麗。「鳳冠霞帔」具體起源於何時無從得證,但在明代,這種服飾成為了女子尊貴地位的象徵。依照當時規定,鳳冠霞帔只有皇后至九品文武官妻方可穿戴,按地位、等級高低在顏色、花紋和裝飾材料上有所不同。1956年,明神宗定陵的地下玄宮中出土了四頂鳳冠,屬於孝端、孝靖兩位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