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鬱清翠的一片樹林,總有些等待人們探知的大大小小的故事正在發生。
可能是一隻毛毛蟲在」寬闊又崎嶇「的樹葉上,發現了肥美區域,歡呼跳躍,召喚夥伴們轉換路線。
也可能是大樹下被陰涼庇護的小草們,輕輕搖動開滿黃色小花朵的可愛小腦袋,為大樹歌唱。
每一個小生靈、小痕跡看起來都很微小,而對於樹林、對於自然卻又萬分重要。
剛過去的周末,我們聖海林的夥伴們在樹林裡玩耍,通過聽、看、甚至摸、讀……了解了不少」重要「的故事。
摸摸看:
樹林裡沒有一個樣的樹枝,也沒有一個樣的大樹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過:「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不僅物種是有其多樣性的,而且每個物體存在的環境、經歷不同,也會呈現明顯或細微的差距,只要能夠靜下心來細細觀察、探索,就會看出不同之處。
而把眼睛蒙上,也能增強我們感知世界的能力。我們最依賴視覺,一旦不能去看了,我們就必須調動平時很少用的其他感官去聽、去觸摸、去聞……注意力完全集中於這些感官上,各種感覺會靈敏許多,認識更加清晰,紛亂的心緒漸漸沉靜,升起一種由迷惑中甦醒的感覺。
活動中,」摸摸看「這個遊戲環節,先通過蒙眼探索小小的物體,體驗觸摸和分辨這個過程,讓孩子們輕鬆適應蒙眼後的黑暗,消除不安;在蒙眼傳遞中,通過對多種樹枝等物體的粗糙、粗細、長短、軟硬等感覺的分辨,練習觸知覺,然後要自己說出來至少一句話的感受,分享給下一個夥伴,再把手裡的物體傳遞過去。
隨後的探索遊戲「我的樹」,引導親子家庭直接蒙眼互動,調動聽覺、觸覺等感受和欣賞樹林景色。彼此幫助蒙上眼睛的夥伴去探索他的樹,感覺這棵樹的與眾不同處,將滿眼樹林變成了一棵棵充滿個性、與眾不同的樹木集合。
觸、聽知覺一般可分為專注力、分辨力、理解力、聽說能力等五個方面。小小的遊戲,將觸摸、聆聽、分辨、內心理解轉化為語言表達,對孩子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給孩子時間和耐心,就可以讓他們留下深刻的、快樂認知的印象。
找一找:
找到「我的樹」,感謝夥伴的指引
找大樹就只是看大樹在哪嗎?活動現場的夥伴們更明白這個問題的含義。
為了讓蒙眼夥伴,找到選中的樹,引導的夥伴需要先選擇自己認為比較「特別」的樹,還要在蒙眼夥伴用手摸索的時候,幫助對方探索到「特別之處」。
有時候對引導的夥伴來說,也會「選擇性困難」呀——有個小夥伴因為沒有找到,有點埋怨地指著「那棵明顯分兩個大枝杈」的樹說「為什麼不選這棵呢?」他的夥伴不好意思的說「會不會太簡單了?」確實,在最終成功找到時,那種跨越「艱難」的欣喜和成就感,更是滿滿洋溢在燦爛的陽光中。
在大家分享如何成功找到「我的樹」時,一些小夥伴提到大樹旁邊生長的小草、小樹苗,還有樹上趴著的「小蝸牛」,竟然還有小夥伴,留意到大樹旁邊鋪著野餐墊在舒適玩耍的「兩腳獸一家」……
有特別專注在細節探索上的夥伴,耐心提示引導的夥伴;也有匆匆領到樹前自己只顧偷著樂的夥伴,摸的時候大而化之、找的時候希望「定睛一看」就找到的夥伴……不過在分享自己「秘籍」的時候,能清晰地看到有些夥伴睜大眼睛、輕輕點頭表示「原來如此……」大家總會彼此偷偷記上一招一式,然後會記住很久很久~
坐下聽:
靜心聽,記錄屬於大樹的聲音地圖
你記憶中在樹林裡,最舒服的事情是什麼?
我聽到的回答裡,最多的就是「靜靜坐著,聽風聲、鳥鳴……」
聲音地圖,就是做這樣一個美妙的事情。
在找到「我的樹」後,坐在樹下靜下心來,閉上眼睛,用耳朵去聽周圍環境中的一切聲音,辨別聲音在哪個方向,是什麼東西發出的聲音,然後把它畫下來,在以「我的樹」為中心坐標的畫紙上。
「我聽到那邊有小鳥叫」,一個小女孩用手指向了左邊小鳥聲音的來源地,她在畫紙的左邊畫了一隻小鳥。
「雖然我看不見,但是我知道,有風吹過來,我想畫下來。」
聽與說是不可分割的,孩子們要聽,還要會說,能把自己聽到的、畫下來的,用語言表達出來,會聽會說,記憶力才會持久。
在自然中,專注觀察和表達,學習聽聲辯位、尋找方向,都是自然體驗重要的能力學習,體驗的多、掌握的多,從而更易於激發自信表達的欲望。
開心學:
樹林裡的大樹夥伴都有誰?
周末我們近距離接觸,認識北京公園常見的樹種楊樹、榆樹、洋槐樹、油松,周末的活動我們還認識了一個特別的樹夥伴「杜仲」,有夥伴說,終於見到了傳說的「杜仲」!
是不是有種武俠小說裡發現值錢寶貝的感覺呀~
「植物黃金」杜仲:將杜仲的樹皮、樹枝或葉子折斷,有絲線粘連,也叫「絲棉皮」
油松:喜歡陽光,可以伸展得很寬闊、長的很高大,針葉2針一束
活動中我們還分享了不少大樹的故事呢——
大樹需要吃飯嗎?
大樹會說話嗎?
大樹能活多久?
關於聖海林
北京聖海林自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由北京林業大學生物學—生態學博士後、教授級高工、北京聖海林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方瑩創立,推崇【自然致用】理念,人類與自然一體緊密關聯,享受自然、懂得自然、可持續應用自然。
專注於培養3-16歲孩子 「認知、探索、創造、應用」的能力,「自立、自強、自信、自理」等綜合素養均衡發展,培養現代社會中熱愛自然敬畏自然保護自然的「自然人」。
北京聖海林自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擁有北京林業大學林學、自然保護區、溼地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學、生物科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自然地理、園林、花卉園藝、森林旅遊、森林康養、藝術設計、環境科學等專業學科的教授、研究生以及教學科研基地作為支撐與保障;同時擁有農、林、地、礦、油等學院路「八大學院」以及中國水土保持學會、北京生態修復學會、北京水土保持學會、北京林學會等相關學會的公共社會資源,為自然親子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全面系統的專業知識、師資、場地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