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我的樹|大樹「故事會」

2020-12-17 聖海林自然親子教育

濃鬱清翠的一片樹林,總有些等待人們探知的大大小小的故事正在發生。

可能是一隻毛毛蟲在」寬闊又崎嶇「的樹葉上,發現了肥美區域,歡呼跳躍,召喚夥伴們轉換路線。

也可能是大樹下被陰涼庇護的小草們,輕輕搖動開滿黃色小花朵的可愛小腦袋,為大樹歌唱。

每一個小生靈、小痕跡看起來都很微小,而對於樹林、對於自然卻又萬分重要。

剛過去的周末,我們聖海林的夥伴們在樹林裡玩耍,通過聽、看、甚至摸、讀……了解了不少」重要「的故事。

摸摸看:

樹林裡沒有一個樣的樹枝,也沒有一個樣的大樹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過:「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不僅物種是有其多樣性的,而且每個物體存在的環境、經歷不同,也會呈現明顯或細微的差距,只要能夠靜下心來細細觀察、探索,就會看出不同之處。

而把眼睛蒙上,也能增強我們感知世界的能力。我們最依賴視覺,一旦不能去看了,我們就必須調動平時很少用的其他感官去聽、去觸摸、去聞……注意力完全集中於這些感官上,各種感覺會靈敏許多,認識更加清晰,紛亂的心緒漸漸沉靜,升起一種由迷惑中甦醒的感覺。

活動中,」摸摸看「這個遊戲環節,先通過蒙眼探索小小的物體,體驗觸摸和分辨這個過程,讓孩子們輕鬆適應蒙眼後的黑暗,消除不安;在蒙眼傳遞中,通過對多種樹枝等物體的粗糙、粗細、長短、軟硬等感覺的分辨,練習觸知覺,然後要自己說出來至少一句話的感受,分享給下一個夥伴,再把手裡的物體傳遞過去。

隨後的探索遊戲「我的樹」,引導親子家庭直接蒙眼互動,調動聽覺、觸覺等感受和欣賞樹林景色。彼此幫助蒙上眼睛的夥伴去探索他的樹,感覺這棵樹的與眾不同處,將滿眼樹林變成了一棵棵充滿個性、與眾不同的樹木集合。

觸、聽知覺一般可分為專注力、分辨力、理解力、聽說能力等五個方面。小小的遊戲,將觸摸、聆聽、分辨、內心理解轉化為語言表達,對孩子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給孩子時間和耐心,就可以讓他們留下深刻的、快樂認知的印象。

找一找:

找到「我的樹」,感謝夥伴的指引

找大樹就只是看大樹在哪嗎?活動現場的夥伴們更明白這個問題的含義。

為了讓蒙眼夥伴,找到選中的樹,引導的夥伴需要先選擇自己認為比較「特別」的樹,還要在蒙眼夥伴用手摸索的時候,幫助對方探索到「特別之處」。

有時候對引導的夥伴來說,也會「選擇性困難」呀——有個小夥伴因為沒有找到,有點埋怨地指著「那棵明顯分兩個大枝杈」的樹說「為什麼不選這棵呢?」他的夥伴不好意思的說「會不會太簡單了?」確實,在最終成功找到時,那種跨越「艱難」的欣喜和成就感,更是滿滿洋溢在燦爛的陽光中。

在大家分享如何成功找到「我的樹」時,一些小夥伴提到大樹旁邊生長的小草、小樹苗,還有樹上趴著的「小蝸牛」,竟然還有小夥伴,留意到大樹旁邊鋪著野餐墊在舒適玩耍的「兩腳獸一家」……

有特別專注在細節探索上的夥伴,耐心提示引導的夥伴;也有匆匆領到樹前自己只顧偷著樂的夥伴,摸的時候大而化之、找的時候希望「定睛一看」就找到的夥伴……不過在分享自己「秘籍」的時候,能清晰地看到有些夥伴睜大眼睛、輕輕點頭表示「原來如此……」大家總會彼此偷偷記上一招一式,然後會記住很久很久~

坐下聽:

靜心聽,記錄屬於大樹的聲音地圖

你記憶中在樹林裡,最舒服的事情是什麼?

我聽到的回答裡,最多的就是「靜靜坐著,聽風聲、鳥鳴……」

聲音地圖,就是做這樣一個美妙的事情。

在找到「我的樹」後,坐在樹下靜下心來,閉上眼睛,用耳朵去聽周圍環境中的一切聲音,辨別聲音在哪個方向,是什麼東西發出的聲音,然後把它畫下來,在以「我的樹」為中心坐標的畫紙上。

「我聽到那邊有小鳥叫」,一個小女孩用手指向了左邊小鳥聲音的來源地,她在畫紙的左邊畫了一隻小鳥。

「雖然我看不見,但是我知道,有風吹過來,我想畫下來。」

聽與說是不可分割的,孩子們要聽,還要會說,能把自己聽到的、畫下來的,用語言表達出來,會聽會說,記憶力才會持久。

在自然中,專注觀察和表達,學習聽聲辯位、尋找方向,都是自然體驗重要的能力學習,體驗的多、掌握的多,從而更易於激發自信表達的欲望。

開心學:

樹林裡的大樹夥伴都有誰?

周末我們近距離接觸,認識北京公園常見的樹種楊樹、榆樹、洋槐樹、油松,周末的活動我們還認識了一個特別的樹夥伴「杜仲」,有夥伴說,終於見到了傳說的「杜仲」!

是不是有種武俠小說裡發現值錢寶貝的感覺呀~

「植物黃金」杜仲:將杜仲的樹皮、樹枝或葉子折斷,有絲線粘連,也叫「絲棉皮」

榆樹:葉片橢圓狀卵形,有一排排清晰葉
楊樹:道路兩旁高高挺拔,葉片卵圓看起
洋槐樹:五月槐花香的洋槐,先端圓圓的

油松:喜歡陽光,可以伸展得很寬闊、長的很高大,針葉2針一束

活動中我們還分享了不少大樹的故事呢——

大樹需要吃飯嗎?

大樹會說話嗎?

大樹能活多久?

關於聖海林

北京聖海林自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由北京林業大學生物學—生態學博士後、教授級高工、北京聖海林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方瑩創立,推崇【自然致用】理念,人類與自然一體緊密關聯,享受自然、懂得自然、可持續應用自然。

專注於培養3-16歲孩子 「認知、探索、創造、應用」的能力,「自立、自強、自信、自理」等綜合素養均衡發展,培養現代社會中熱愛自然敬畏自然保護自然的「自然人」。

北京聖海林自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擁有北京林業大學林學、自然保護區、溼地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學、生物科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自然地理、園林、花卉園藝、森林旅遊、森林康養、藝術設計、環境科學等專業學科的教授、研究生以及教學科研基地作為支撐與保障;同時擁有農、林、地、礦、油等學院路「八大學院」以及中國水土保持學會、北京生態修復學會、北京水土保持學會、北京林學會等相關學會的公共社會資源,為自然親子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全面系統的專業知識、師資、場地支撐。

相關焦點

  • 大樹的哲理故事,獻給浮躁的你
    在迷幻的原始森林中,有一棵千年大樹正向旁邊的小樹訴說它成長的故事 三 大樹說:我有千百萬條根,粗根、細根、微根,深入地底,忙碌而不停的吸收營養,成長自己。
  • 我的父親是一棵樹,一顆可以值得依靠的大樹!
    這是我20年前寫的一篇文章,今天把它拿出來獻給百家號的朋友們,一來是父親節臨近,二是我為自己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父親而羞愧!我的父親是一棵樹,是一棵蒼勁渾厚的紅松樹,是一棵雄偉挺拔的白楊樹,是一棵迎風傲立的白樺樹,是一棵勁健有致的雲杉樹,是一棵……父親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奉獻的一生、簡樸的一生、正直的一生,在他七十四年的生命旅程中,歷盡了人世間的艱辛磨難、困苦和勞累。他九歲喪父,十二歲就挑起家庭生活重擔。
  • 非洲奇異大樹,被人們稱為瓶子樹,還稱為生命之樹
    樹是地球上最長壽的生物之一,最長可以生存千年以上。作為大自然「空調」的樹木,也有著許許多多神奇之處。很難想像如果沒有了樹,世界該會變得多麼單調無趣。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這不,在我們的身邊就有一些奇異的樹。在非洲就有一種能儲2噸水的奇異大樹。
  • 「05後新作」一棵大樹下的故事(童話)
    作者:江蘇蘇州滸墅關中心小學六年級(2)班 李奧傑(12歲)我是動物世界中一隻渺小的螞蟻。雨過天晴,我和夥伴從家裡出來,分頭去找食物,我來到一棵大樹下覓食。我說。大象十分驚奇:「怎麼會有這事兒?」「我們能根據周圍的景物和天空來辨別方向,當發現食物時,我會用觸角傳遞信息,召喚來不計其數的夥伴,把食物搬回家,」我得意地晃了晃頭上的觸角,「我們還會在路上留下一種特殊的氣味,後面掉隊的同伴能根據氣味尋找到我們。」「那你們就不會迷路了。」「不過,如果我們看不見天空和周圍的景物,或遇到大霧天,這招就不靈了!」我說道。「哈哈!看來你們也要有合適的環境啊!」
  • 秦州:尋找古樹 讓年輪講述村莊的故事
    據統計,我區遺留下來的古樹名木達20多種,1225株,樹齡最長約為2600年。其中側柏樹最多,其次為國槐,其它還有酸梨、皂莢、榆樹、銀杏、橡樹等,數量之多,品類之盛僅次於揚州,居全國第二。這一株株古樹就像散落秦州的塊塊翡翠,溫婉碧綠,光彩照人。今天就請大家跟隨我們的鏡頭,尋找秦州古樹,領略古樹魅力。「尋找秦州古樹,今天我們走進太京鎮龐家溝村。
  • 【泰山板慄農知】板慄樹放任大樹的修剪管理
    泰山板慄放任大樹修剪技術在許多邊遠山區,還有很多大樹從未修剪過,這些大樹樹齡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樹體高大,骨幹枝叢生或重疊交叉
  • 用樂高搭建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簡析樂高4000026創造之樹
    言歸正傳,我們今天的主題是——樹。 說到樂高的「樹」,很多人第一反會是2019年6組IDEAS之一的21318樹屋。作為少見的千片創意高手,21318良好的氛圍塑造,使它收穫不少粉絲的青睞。
  • 市民擔心大樹修剪會死亡,廣場管理方現場答疑
    長江網12月15日訊(記者艾晨光 通訊員謝助全)15日,市民張先生因擔心大樹修剪後會死亡,向洪山廣場建言:將洪山廣場內的560餘株大樹移走,並改栽小樹苗。他先後20餘次逛到洪山廣場,發現該廣場的大樹在每年冬季都會進行定期修剪。「這些大樹修剪後,會不會死亡?若將這些大樹全部移走,並改栽小樹苗,效果會不會好一些?」張先生提出疑問。  洪山廣場管理處主任、高級工程師李靜耐心解釋,因為洪山廣場地下是地鐵架空層,土層厚度不足1米,樹體高10多米,樹木的分支點太高,導致樹體重心不穩,容易引發安全事故,所以要定期修剪。
  • 大樹簡筆畫:大樹的快速簡單畫法
    小樹雖然調皮,但她也像其他孩子一樣,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充滿求知的欲望,於是,她就禮貌地問大樹:「老爺爺,你為什麼長這麼高?」大樹又笑了:「孩子,這是我拼命從土地中吸取養分,借著陽光雨露的哺育努力生長的結果呀!」小樹眨著樹葉眼睛,有些迫不及待地問:「那長這麼高有什麼好處哇。」「孩子,當然有好處哇。」
  • 雲南這個民族,用最粗的大樹,根據死者身體尺寸,製成樹棺
    雲南這個民族,用最粗的大樹,根據死者身體尺寸,製成樹棺北京大學的人類學研究生,是個女孩子,黑龍江人為了調查伲人的家族制度,她已在水河老寨居住了幾個月,並且還將住下去。我和劉鋮進入水河老寨的時候,她已迎至寨門口。
  • 如果我說樹是有靈魂的,你可能不信,但他們令我怦然心動
    那個秋天的尾巴,我去了雲南雲遊,徜徉旬日。在彩雲之南那搖曳多姿的眾樹之中,我仍能想起那一棵銅版畫一樣的大樹,他種植在我的心中,在我的心裡搖曳著徐徐清風。等我們回來,趕上一場百年不遇的大雪。在簡訊裡,妻子說公園裡的一些大樹都被大雪壓斷。我心裡就想起那有著龐大樹冠的黃金樹,他肯定難以倖免。
  • 十多人正在樹下休息 突然閃電擊中大樹 至少6人受傷
    十多人正在樹下休息 突然閃電擊中大樹 至少6人受傷
  • 俗話說:「大樹壓頂,人財兩空」,你知道什麼是「大樹壓頂」嗎?
    農村人總喜歡在房子四周種一些樹,每到夏季的時候可以在樹下乘涼,但是這些樹的樹冠一旦蓋過房頂,就一定要把樹砍掉,要不然會對房子不好。農村有句俗語叫:「大樹壓頂,人財兩空」,下面就來看一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什麼是大樹壓頂?
  • 《愛心樹》:愛你,我願意給你全部
    寶貝很小的時候,就買了這本《愛心樹》,最近她拿出來請我和她反覆讀的時候,我感觸很深。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色彩,精美的語言,就是黑白畫面,和簡單對話,卻勾勒出一個充滿愛心,願意為了孩子的快樂成長獻出生命的一顆蘋果樹。一開始,一個小男孩,一棵樹。
  • 樹被種在了哪?網友:我的樹都長大了!
    螞蟻森林就是我們要使用支付寶進行消費,消費之後會產生一定的能量,這些我們可以用這些能量去種樹。在小編的印象裡,這些都是網際網路的東西,都是一些虛擬的,沒想到馬雲真的把這些東西實現了。我們真的通過螞蟻森林進行種樹了,並且還長成了參天大樹,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 上百年的大樹都在哪些地方?
    ,傳說他是南北朝時期的一棵有著傳奇色彩的樹,到現在差不多 1400年的歷史了,到現在還沒有倒下,依舊壯麗可觀,他有著豐富的背景故事和傳奇色彩,被很多有名的人去追捧,被當代著名畫家稱作世界第一松,鳳凰松的主題幹支很十平展的,在樹高5米處的枝幹那一塊,可以分成兩支,中間的大樹枝向上伸展開來,和鳳凰的頭向上抬著一樣,一枝向下伸展,就好像鳳尾尾巴一樣,旁邊枝幹向上,像兩邊的翅膀展開了一樣,跟個彩鳳似的,一樹枝伸著如同鳳凰的脖子
  • 故鄉的樹 - 故鄉的樹 - 恩施新聞網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匡葳故鄉的樹,和其他地方的樹一樣平凡,如果不是遇到久違的好天氣,在我的記憶中,似乎從來就沒注意過他們。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佇立在門前、田頭、山腰,眺望著遠方的遊子,迎接歸鄉的少年。小時候,我有大把時間是在鄉間度過,門口田頭有一顆大樹,瘋玩了一天的我會在太陽落山時坐在磨刀石上,遙望著那顆大樹的影子發呆,然後在繁星當空時,依偎著祖父,讓他給我講那棵樹的故事。
  • 「都勸我等,可房子等不了!」大樹頂裂牆體,危房愁壞房主
    鄭女士向各方求助後卻發現,要挪動這棵樹還真不是那麼容易的。鄭女士住在朝陽小紅門四道口的平房區,這處橡膠八廠的宿舍建於上世紀80年代。走進鄭女士家,一條手指粗的裂縫沿著北牆直通房頂,用來加固牆體的牆板也被頂開,牆體甚至已經出現了傾斜,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牆外的大柳樹。「牆外的樹越長越粗了,再不管怕是要把我家房子頂塌了!」
  • 可以咬斷大樹,一晚上咬斷百年大樹
    可以咬斷大樹,一晚上咬斷百年大樹看過熊出沒這部動畫片的人,一定對愛砍樹的光頭強恨得牙痒痒,今天小便就給大家介紹一個光頭強的好親戚海狸,海狸的伐木速度堪比光頭強,啃斷一棵像碗口一樣粗的樹,只需要5分鐘,平均每秒會吐出三次木屑,一棵百年大樹,落到它的口中,也只需一晚上的時間就會被砍斷。
  • 《樹》:無聲故事之下,是愛與親情的表露
    《樹》是由中國傳媒大學創作的短篇動畫,是繼《一指城》之後另一個發人深思的優秀作品。2019年獲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動漫節潛力類&34;。該片講述了在貧瘠的沙漠中,女兒去世後,一個老人日復一日地打水澆一顆永遠不能發芽的枯樹的故事。短片全片不到十分鐘,雖然時長較短,故事卻精悍,能強烈引發觀影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