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的龍袍為何是黃色的?有何說法與意義

2020-12-22 25史

在反映明清宮廷生活的歷史劇中,皇帝的龍袍通常是黃色的,為何要用黃色?這是有來歷的。早在漢代之前,中國人並不崇尚黃色。如殷商人崇尚白色,周朝人崇尚紅色,秦朝人崇尚黑色,漢代人崇尚黃色。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與古人封建迷信思想有關。

漢代的五行術士認為:金、木、水、火、土,分別與白,青黑、紅、黃五色相配,與之相適應的是「五德」制度,如秦朝實行的是「水德」制度,故衣服,旌旗等以黑色為貴,秦始皇就喜歡黑色服飾。按照五行相剋原理,「土」克「水」,故漢代實行的是「土德」制度,以黃色為貴。到了漢代中期,漢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議,「改正朔,易服色」,在禮儀制度、朝政典章等方面進行改革,逐步將黃色作為尊貴之色固定下來。

後來,「五德」學說受到挑戰,一些皇帝不再奉行這個標準,如《隋書·禮儀志》記載,隋煬帝大業六年(610年)詔曰:「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黑,士卒以黃。」可見隋代普通百姓可以穿黃色衣服。相反,黃色還成為隋代兵士服裝的法定顏色。但是到了隋朝垮臺前不久,過去的聖旨不再算數。皇帝規定黃色不再隨意亂用,歸皇帝一人專用。

《野客叢書·禁用黃》中說:

「……隋制,天子常服黃袍,遂禁庶不得服,而服黃自此始。

唐高祖也看中這一做法,武德年間,開始在百官、百姓中禁穿黃色衣服,黃袍遂成為皇帝專用之服。對此,《新唐書·與服志》有明確載:

至唐高祖,以赭黃袍、巾帶為常服,接著天子袍衫,稍用赤黃,遂禁臣民服。並規定了其他官員的服色:三品以上為紫,四品五品為朱,六品七品為綠,八品九品為青。

說到黃袍,不得不提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的典故。公元960年,時任後周禁軍統帥的趙匡胤率軍出徵,行至陳橋,夜幕時分隨行將士發動兵變,將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俯首跪拜,口呼萬歲,擁立趙匡胤為帝,此即有名的陳橋兵變,從此「黃袍加身」成為當皇帝的代名詞,黃袍成為帝王的專屬之物,普通百姓倘若染指,必以謀逆罪誅殺九族。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皇帝穿黃色龍袍與中華民族的原始信仰有關。古人崇尚黃色,與古代農耕民族「敬土」思想密不可分。黃字「從田,是田土活於人身之色」。華夏民族世代生息繁衍於黃土高原,對賴以生存的黃土大地,有特別崇仰和依戀之情,由此對黃土之色產生景仰。按照五行學說,土居中央,為「中央土」,土的黃顏色理所當然被視為中央之色,屬於中正之色,因而受到人們獨尊和崇奉。

歷史上以黃土高原為核心的統一王朝,也認為自己是居於「中央土」的大國,有別於周邊的「四夷」,而「黃色」又通過「土」「正統」、「尊崇」聯繫起來,相應地與君主的至尊思想和習慣相一致。因此,黃色就成為帝王之色,絕不允許普通百姓任意使用。

此外,古代有「龍戰於野,其血玄黃」的說法,大意是說龍在打仗的時候,流的血是黃色的。而君主又以龍為象徵,黃色與君主就發生了更直接的聯繫。《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說廣袤的黃土地也為君王所擁有,更加深了帝王心目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觀念,因而土地所代表的黃色就為君王所專有,他們製作龍袍當然就離不開黃色了。

相關焦點

  • 龍袍是古代帝王的象徵,為何到了宋朝,龍袍上的龍紋被去掉了?
    古代的封建社會,皇帝的生活也讓人十分羨慕,而他有著最為顯眼的兩個形象,一個是龍椅,還有一個就是身上穿著的龍袍了,如果是喜歡看古代電視劇的朋友們。或許會有些好奇,宋朝的皇帝,對比起其他的天子,穿得像是一個大臣。主要的差別還是在於其龍袍上的龍紋被去掉了。既然是作為古代帝王的象徵,這又是為何?
  • 新娘鞋子裡墊一黃色鞋墊,皇帝龍袍為黃色,為何大家推崇黃色
    黃色在我們周圍是非常常見的一種顏色,古代歷史上皇帝的龍袍是黃色,而且在我國某些地區婚禮習俗中,會在新娘子的鞋子裡放一張黃色的鞋墊,這是為什麼,為何大家如此的推崇黃色?01其實在古代歷史上,黃色並非主色調,在上古時期人們將黑色和白色作為主色調,再後來改為將紅色作為主色調,但是似乎並不曾將黃色作為主色調,雖然黃色不曾以主色調登上舞臺,但是黃色卻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顏色,比如九五之尊的皇帝身上所穿的龍袍就是黃色的,而且皇帝御賜給大臣的黃馬褂也是黃色,聖旨也是黃色,為什麼皇帝所穿衣服所用的東西都是黃色的呢?
  • 古代皇帝都穿龍袍,為何有黃色還有黑色,並且龍的條數也各不相同
    談及龍袍,可能每個人瞬間會想起明黃色的絲綢袍子,下邊鋪滿了升空的龍。但是,這僅是大家對龍袍抽象的誤解,龍袍並不一定是黃色的,也不是每一個時期的龍袍全是繡滿巨龍的黃袍子。事實上,龍袍的色彩幾乎各個朝代都不一樣, 到漢文帝劉恆時期才出現了黃色的龍袍。那麼,龍袍的色彩到底是怎樣決定的呢?
  • 古代皇帝為何穿龍袍,有什麼說法嗎?
    雖然皇室成員也穿龍袍,但說法很多,講究很多。雖然在影視劇可以亂穿,在古代如果亂穿就會有犯殺頭之罪。那麼古代皇帝為什麼穿龍袍,有什麼講究,今天我們就藉助史料,來看看古代幸福的皇帝最有代表性的服飾由來及穿著知識。首先,為何繡有龍的花紋?
  • 中國古代的龍袍起源於什麼時候?從龍袍上的龍文化說起
    乾隆朝服像對於普通人來說,說到龍袍的特點,第一感覺應該是明黃色+龍紋。這是清朝時已經趨於完善的龍袍樣式。但是,早在清朝之前也是有龍袍的,所以,龍袍也應該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龍袍指的就是清朝時期被納入官服制的「龍袍」,但廣義的龍袍則是可以泛指古代帝王穿的朝服。這樣說來,關於龍袍的起源問題就複雜得多了。但是,不管怎麼樣,說到龍袍都繞不開中國的龍文化。
  • 古代皇帝都穿龍袍,為何宋朝皇帝卻不穿龍袍了呢
    我們都知道龍袍幾乎成為了帝王的象徵,通過看電視劇的時候,也能發現幾乎每個古代帝王都會身著龍袍,而且龍袍只有皇帝才能穿,龍袍的顏色也是只有皇帝能使用的顏色,如果在民間發現有人使用了龍袍的顏色,都會被降罪。
  • 揭秘,龍袍象徵皇帝,為何宋朝皇帝卻不穿龍袍而穿官服?
    思想封建的古代,皇帝為了鞏固皇權,彰顯皇權的獨一無二,經常會將某些東西,當時只有皇帝才能擁有和使用的,比如「朕」這個稱謂,比如龍椅,又比如龍袍,只有皇帝可以使用,否則就會被視為大逆不道。輕則問罪,重則株連九族。
  • 龍袍象徵絕對的統治,可為何到了宋朝,皇帝的龍袍上卻沒龍紋?
    不論是在搜尋引擎上搜歷代皇帝的畫像,還是通過各種電影電視劇所看到的各代皇帝,他們大部分都有一個相同的特徵,就是他們所穿的衣服上都有龍紋。漢高祖畫像在古代沒有相機,當時全靠畫像替代。閻立本其實是個唐朝人,身為唐朝人自然不可能見過唐代之前的皇帝長什麼樣,所以當他繪製《歷代帝王像》的時候,同樣也是借鑑其他人,再加上自我創作,有偏差是很正常的事情。
  • 哪個皇帝穿黑色龍袍,歷史上各朝黃袍的顏色
    留意歷史的話,尤其從古裝影視劇中我們會發現個朝代的黃袍顏色其實並不都是黃色,不同朝代甚至有黑色紅色等顏色龍袍,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歷史上各朝代龍袍的顏色。看秦朝影視劇會發現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穿的龍袍顏色很特別是黑色,也是歷史上唯一用黑色做龍炮的皇帝。古代以為秦朝是水德,古言中水為坎,坎的主色為黑色,這就是秦始皇用黑色龍袍的原因。
  • 【明黃緞十二章繡龍袍】
    □楊萌萌  藏品:明黃緞十二章繡龍袍。  年代:清代。
  • 古代皇帝的龍袍不能用水洗,那臭了又該怎麼處理?
    這些政策被其後的帝王不斷的沿用和創新,並在隋唐時期出現了皇帝專用的服飾---龍袍。古時候人們認為皇帝為真龍天子,因此皇帝的服裝上面都繡有龍紋圖案,故稱為龍袍。為了突顯皇帝是九五至尊的地位,在龍袍上都繡有九條五爪金龍。秦時,始皇認為秦滅周,為水德代替火德,水在五行中屬黑色,故其衣著多為黑色。
  • 龍袍上到底繡有幾條龍
    古人認為,九在陽數(奇數)中最大,有最尊貴之意,而五在陽數中處於居中的位置,有調和之意。這兩個數字組合在一起,既尊貴又調和,無比吉祥,實在是帝王最恰當的象徵。因此,很多傳說都說皇帝的龍袍上面繡有九條龍,那事實是不是如此呢?
  • 清朝皇帝的龍袍能不能用水洗,真正答案是:還沒穿髒就已經換掉了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在我國古代封建王朝時期,皇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作為一國之君,帝王需要絕對的權力。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皇帝們都要身穿龍袍,端坐於金鑾殿之上,接受百官的朝拜。自隋唐時起,明黃色開始成為皇室貴族的專屬顏色,尤其是皇帝的龍袍,更是以此顏色為主,其他人膽敢擅自使用,必然會性命不保。
  • 古代皇帝的龍袍為什麼從來不洗?
    龍袍?俺了個去,這是啥?古代最高職業的職業裝啊!咱別說好看不好看,首先想到的就一個字——貴。就這上頭的一筆一畫那可都是有講究的,九條龍盤踞其上,代表著至高地位——九五之尊。啥是九五之尊呢?全天下,這都得聽這龍袍主人的,跺一跺腳這天下也得抖三抖。
  • 這樹滿身是刺,卻稱作「黃金木」,古代用來做龍袍,如今快挖絕了
    #野生植物知識#導讀:這樹滿身是刺,卻稱作「黃金木」,古代用來做龍袍柘樹在每年夏季的時候都會結出類似荔枝的果實來,故而在南方一些地區,人們都叫它「野荔枝」,不過雖然柘樹的果實和荔枝有幾分相似,但是因為樹身上滿是刺,不好採摘,再加之柘樹果實的味道也不咋地,所以也沒人願意採摘它的果實來吃。
  • 皇帝龍袍十幾年不清洗,他是如何忍受那個味道的?妃嬪也不嫌棄?
    那麼問題來了,穿了十幾年的龍袍到底有多髒?即使皇帝本人不介意這個滋味,滿宮的嬪妃,侍候在身邊的宮女太監,朝堂上面對的文武百官,他們都能承受這個滋味嗎?可能有人會覺得誇張,認為皇帝是世界上最尊貴的人,一件龍袍怎麼能穿十幾年,還能作為"傳家寶"代代相傳呢?問這個的人肯定不知道皇帝的一件龍袍有多珍貴,做起來有多難。
  • 古代皇帝穿的龍袍,全身到底繡著幾條龍,答案藏在《周易》中
    導言龍袍,和印璽一樣,都是古時候皇帝皇權的象徵,想必大家看電視劇的過程中,也會看到,無論是哪個朝代的皇帝,這些人的龍袍全身必不可少的是龍。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皇帝的龍袍上邊七拐八拐的,究竟繡著有幾條龍?
  • 中國歷史上,為何只有秦始皇的龍袍是黑色的?專家:他不敢穿黃袍
    在我們的印象中,似乎「黃袍」早已成為皇帝的代名詞,歷代皇帝所穿的龍袍也基本都是黃色的。  然而,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他穿的龍袍卻是黑色的。    其實,黃色被賦予獨特的政治意義是明清兩代之後才發生的事,就像龍袍、聖旨、屋頂等等,只要是與黃色沾邊的物品,都是皇帝專有的,民間根本不允許使用黃色,如果哪個平民膽敢擅用黃色,就是犯了忤逆皇權的大罪,後果往往很嚴重
  • 古代的太監,為什麼也要結婚娶妻?有何意義?
    說起古代的太監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太監是古代封建王朝獨有的產物,在歷史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們專為帝王服務,又叫宦官。以現代的眼光來看,「太監」這一封建特有的產物,也正是皇權的一種體現形式,封建禮制以這種剝奪人性的方式,為帝王製造相對「安全」的「奴才」。
  • 「黃」字的結構與意義
    今天的課程主要為漢語漢字教學,課題為「黃」字的結構與意義,課型為口語課。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丘在魯國首開私人辦學的風氣培養出賢能的弟子七十二人。而孔子教育眾多弟子的內容是「六藝」,就是:禮、樂、射、書、數、御等。什麼是「射」呢?「射」這裡指古代的軍事科目「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