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排名不分先後)
王文龍 周燕婷 彳亍雙人旁 丁欣 安全東 楊新躍 莫增清 張治龍 辣齋 隗合明 輕蘿.小字 小季掃花 陳顯赫 熊東遨 鄒國榮 林志高 陳海洋 陳發彬 風二中 知止堂 任改雲 侯明 趙秀敏 李逸軒 梅廬 歲寒公子 廖國華 陳仁德 陳少平 高源 崔德煌 天許 狐公子 華慧娟 吳 瑾 張慶輝 楚家衝 漠漠 木樨 山霧之勢 黃利梅 穿石 黃紹山(黃鐘) 吳思衛 秋詞 郭定乾 唐風 謝郎 周南 秦紹遙 莊毅生 今剩嘆 掬心
壹
山水月刊
九月丨絕句
信步五洞橋
王文龍
瀲灩三十裡,波光九百年。
橋邊垂釣客,不識舊風煙。
雨中遊蘆林湖
周燕婷
絮舞風前雪,屏開雨後嵐。
淡妝濃抹處,不是舊江南。
春原
彳亍雙人旁
村徑花如撒,鄉原青似潑。
垂楊池畔琴,一任春風撥。
眾詩友登深圳平安大廈餘未能與作此助興耳
丁欣
潮來天際卷雲白,霞繞鷗邊透日紅。
山吐蓮花在身側,隨心種向海波中。
天光
安全東
天光怡蕩碧無涯,行處青山是故家。
木葉未霜紅不覺,秋陽薄似浣溪紗。
黃昏散步漣水河堤絕句兩首並寄人
楊新躍
向晚風來始覺秋,石欄幹外是滄洲。
落花看盡隨流水,廿載故人今倦遊。
漸消暑氣待秋寒,過盡浮雲亦自寬。
已識離分俱物理,如今眼底不波瀾。
夜行忻思路
莫增清
輕車戴月走雲端,已不當初行路難。
絕境從容方向轉,幾重山作等閒看。
桃花源秦人耕田塑像
張治龍
曾經此處置閒田,避得嬴秦化作仙。
頂笠披蓑忘歲月,一犁耕破越千年。
南明山魚池
辣齋
春山石棧踏雲低,天泐漥然黛一畦。
向客噞喁搖尾老,人間不信有皤溪。
觀瀑
隗合明
陣陣雷鳴浩宇開,飛龍直下蕩塵埃。
幽潭灩灩銀光閃,疑是天星跟進來。
七絕
輕蘿.小字
秋深唯恐鬧詩荒,行到山家蹭菊香。
更趁無人簪一朵,中年假作少年妝。
社課催山水詩題作業,奉答
小季掃花
遙山近水幾時遊。此意年來更未休。
卻顧營營身不脫,晨過車海暮經樓。
登飛雲頂
陳顯赫
十萬山河到眼前,誰知九曲似登天。
居高未敢呼聲遠,身在青雲日在肩。
貳
山水月刊
九月丨律詩
秋日廬山竹緣居雲帆別墅小住
熊東遨
榻置匡廬頂,仙鄰近可招。
秋芳明石隙,野水漫溪橋。
偶共清流語,能將濁氣消。
桃源歸即是,不必問漁樵。
碧水草堂有吟
鄒國榮
草堂涵碧水,諸子逐風流。
擊缽三山客,攜壺八詠樓。
沙鷗眠點點,煙柳沐幽幽。
俯仰形骸外,滄浪一棹舟。
次韻鄒兄碧水草堂有吟
林志高
浴日離離至,含芳翠欲流。
野平風趕牧,水樂笛疏樓。
近地熇頻減,行吟興更幽。
奇翁多不覺,月下自橫舟。
金平山道
陳海洋
雨霽溼秋山,松溪生石邊。
流雲分嶺脊,白羽渡青天。
瑤寨炊煙裡,鄉愁倦目前。
盤旋車路急,潑黛自綿綿。
遊碧雲峰
陳發彬
罨畫春山上,行來靑靄深。
飛泉聲濺玉,老樹葉篩金。
坐看洞庭水,臥聽雲夢林。
平生多少事,到此一開襟。
遊金光湖
風二中
何地能逃暑,輕車入翠微。
松陰深野徑,禽語隔巖扉。
度嶺不知倦,聽泉暫忘機。
湖山猶可借,自帶夕陽歸。
古津
知止堂
野檻留行客,殘碑認古津。
往來桃李世,無計醉醒人。
晚日山無語,歸漁水漸皴。
沙頭繫舟處,鷗鳥暫為鄰。
惠州西湖登泗洲塔
任改雲
一葉浪中尋,秋風入景深。
樓臺煙渺渺,遠樹氣森森。
九曲平橋闊,六如斜照沉。
浮雲渾似夢,飛鷺作高吟。
秋登惠陽虎頭山
侯明
小山含峭勢,突兀出清秋。
倚石風中嘯,浮雲眼底收。
花多生野色,樹老結楠瘤。
雖未攀龍脊,卻來騎虎頭。
清秋
趙秀敏
一時風雨罷,古寺遠人家。
僧掃梧桐葉,石攀幽壑花。
向山多好靜,見客不須嗟。
辭別鐘聲晚,歸來踏落霞。
秋朝過橫塘
李逸軒
昨宵還暑熱,過雨便成秋。
欲冷人行少,無聲水漫流。
今為雙老眼,空傍一虛舟。
見慣橫塘路,不愁問去留。
晨起
梅廬
清晨鳥來去,宿醉未關心。
葉上桃花小,風吹墨色深。
無人可聽雨,望遠獨沾襟。
稱此塵間隱,復弟山水吟。
深圳灣歸來
歲寒公子
扶欄看礁石,故故結深苔。
白鷺銜雲去,長風破浪來。
前宵山雨盡,初日海門開。
秋事恐難解,何如共飲杯。
叄
山水月刊
九月丨律詩
登北固樓有懷
廖國華
水國風濤動鼓鼙,關山曾此視丸泥。
詞鋒許共名樓老,劍氣猶凌綠嶂低。
力盡吞胡心不死,酒闌望闕策誰稽。
幾多吹角連營夢,等是精禽帶血啼。
黃水知青山莊避暑月餘今將離去賦此作別
陳仁德
日日林中踏蘚苔,不知秋色暗相催。
徹宵雨洗炎光盡,隔嶺風飄冷氣來。
雲靄久看吾醉矣,塵囂暫避自悠哉。
明年春後如重到,還望蓬門為我開。
重遊太湖
陳少平
東南地陷水天開,帆影波光入望來。
萬頃魚龍憑出沒,千秋人物幾徘徊。
功名草草鴟夷棹,日月依依太白臺。
忽見當年渡餘者,依然湖畔樂生涯。
註:餘於2004年夏遊太湖,有渡公渡餘一行至湖中,餘令其停舟,則躍身水中一遊。今次重遊,渡公猶在,笑顏憨厚如舊,何其巧遇也,然其不業渡亦久矣。
題南宋僧人畫家法常《瀟湘八景》
高源
瀟湘八景本家珍,寄籍東洋六百春。
蕭寺霞輕人跡少,江村水近柳煙勻。
帆歸遠浦秋風寂,雁落平沙暮色新。
縹緲峰含真佛趣,難尋畫外舊迷津。
按:南宋畫家法常(俗名李牧溪)的《瀟湘八景》於十四世紀被日本留學僧人帶回祖國,現存四(景)幅藏於京都大德寺,為古代中國畫極品。
旅途中吟
崔德煌
敢拿旅鑰啟神州,陌上宏圖讀未休。
傑閣枕江明月瘦,高軒臨界野雲幽。
目凝五嶽歸雙履,身縱崑崙問幾樓。
無數蒼茫風雨日,行囊裝盡數春秋。
播種
天許
鄉閭歸得便相親,勞作終朝未覺辛。
往日也曾歌帝力,如今真箇做山民。
長鋤起落土翻細,菜圃東西籽撒勻。
篤信人勤天不負,中秋應可一嘗新。
秋過公安縣讀袁中郎詩喜而賦
狐公子
看雲驛路攜詩卷,野曠寒天斷雁鳴。
不系虛舟迷岸遠,無為題壁月燈明。
覺來一別春曾謔,紙上相逢酒已傾。
俯仰古今終有翼,性靈秋水小雛行。
庚子秋日訪梅州黃遵憲故居有記
華慧娟
人境廬門藏劍氣,臥虹榭下寄鴻聲。
汗牛充棟清暉鑑,扁斧斫輪宏述成。
曾幻維新歸正道,猶圖教育救民生。
奈何空抱稼軒志,滄海孤舟遁寂程。
臨屏題葉林孟先生攝影作品「鄉關日暮」青田勝境
吳 瑾
江山信美與誰論,暮色鄉關沐夕暾。
煙火千家臨斷岸,鶯花十裡入封門。
西來麗水波聲細,北接台州士俗敦。
名縣逢時春意滿,賴君取照一圖存。
註:封門,青田封門青為中國四大名石之一。
自題「詩憶童年」講座
張慶輝
東下滄江雪浪旋,老榕亭午噪新蟬。
風窗翠竹搖初月,翼瓦青牆帶夕煙。
披草尋瓜春引蔓,有溪傍宅夜彈弦。
幾多舊憶成零落,卌載萍飄一泫然。
大雲山遠眺
楚家衝
來尋烽火照龍蟠,此是當年禦寇壇。
雲散四圍原曠闊,雁橫一字影闌珊。
壑風激蕩幹戈響,石勒高懸氣息安。
似聽西空雷隱隱,山巔坐定地天寬。
庚子秋遊草堂
漠漠
劫歲還憐五裡遊,今年秋接去年秋。
柴門好羨鄰南北,錦水相饒鷺去留。
世路微茫詩未得,稻粱徒感我仍謀。
先生落筆驚風雨,欲借清辭豁病眸。
遊開福寺
木樨
為銷俗慮覓清幽,來向湖光訪舊遊。
山有梵音聽欲靜,寺多香氣坐中收。
惱人風雨千年暗,愁我煙波萬古流。
修得禪心同水淡,色空自在不須求。
杭州再逢贈馮海君
山霧之勢
吳山秋色不嫌遲,海客相逢喜自知。
松滬霓虹三盞酒,西湖星鬥一枰棋。
品茶應試黃芽葉,遮日何勞綠柳枝。
莫嘆年年花落去,夢將流水漲春池。
石城九疊泉
黃利梅
誰向雲間化一峰,嵯峨高臥虎和龍。
巉巖前面石磯復,枯樹上頭花木重。
九疊流泉餘故事,千尋飛瀑幾仙蹤。
逸遊昆閬知難遇,最喜春閒此處逢。
急歸鄉探父火車途中夜感
穿石
連宵風雨未曾安,塞上秋深幾許寒。
此念空餘經日苦,今歸能復往時歡?
車聲忽忽霜將破,星影遲遲雲或殘。
一片愁心思不盡,參差燈火夜漫漫。
秦淮秋菊
黃紹山(黃鐘)
滿天風雨到江洲,打溼黃花兩岸秋。
夢入珠簾別枝冷,煙迷蝶影半艙愁。
弄香重過秦淮渡,取醉何須得月樓。
欸乃一聲人老也,且偷小菊飾蒼頭。
登梨木臺
吳思衛
三春禁足漸焦煩,欲與青山共一歡。
太古巉巖新綠暗,北齊烽燧破垣蟠。
登天縫底感陰仄,梨木臺中覺綽寬。
世態人情得晩悟,便從絕頂臥雲觀。
肆
山水月刊
九月丨詞部
臨江仙
秋詞
霧隱三分雲掩半,霜階不染纖塵。遙聞暮鼓謁山門。拈香求正解,陶謝是前身。
回首商風吹鬢白,空空才道銷魂。三千煩惱誤何人。鏡花緣是假,南浦夢尤真。
西江月
郭定乾
萬頃郊原潑綠,一湖蓮萼飄香。騎遊好趁晚風涼。路入青林蟬唱。
農婦農夫幾個,摘瓜摘豆紛忙。我來阡陌漫徜徉。畫料詩材獨享。
卜算子 秋晤
唐風
同入古琴坊,同坐流雲牖,同對幽篁話別來,不覺申時候。
怯看日光移,怯說茶煙久,怯問高山流水聲,似我思君否。
一寸金 崖山懷古
謝郎
望裡江山,不記何年膽猶熱。是暗雲蔽日,濤淹斷岸,巨風過境,波摧殘碣。鼙鼓為誰亂,龍腥湧、餘霞喋血。崖山外、蜃海依然,極目堯天自空闊。
百戰中原,千秋信史,回首淚應決。嘆夜潮何恨,徒堪退漲,冰輪無恙,只知圓缺。故國傷心處,輕鷗在、自飛自歇。休歌哭、野草閒花,已繞天際發。
西河 此日近九十年事已成史愴然有思
周南
傷國步。侵雲鴨綠煙樹。斜陽老盡背邊城,喚醒睡虎。對秦失鹿起龍蛇,腥風驚散狐兔。 盛京夜,騰戰鼓。一軍北走誰負。男兒血自骨中生,正須用武。薊門粉巷卻堪憐,江山憔悴無主。 幾番世事變幻處,管滄桑、都入歌舞。鐵馬萬群回互。更英雄不問西東相顧,維此神州平安土。
鷓鴣天 題劍門蜀山
秦紹遙
岫曳雲霞麓曳泉,千年萬頃四圍天。若非聞鳥鳴高下,惟顧拈花忘醒眠。
峰不避,水相纏,無情客此亦流連。長居未許愁饑渴,野果清溪俯仰間。
沁園春 開平碉樓(蘇軾體)
莊毅生
雁唳遙空,綠野春溪,芳樹碉樓。贊中西合璧,美侖美奐。金湯堅固,結宇青疇。防盜防洪,林扃曲徑,望月推窗抱碧流。人同醉,喜清風入竹,四季清幽。
離鄉幾度淹留?嘆造福家邦夢不休。憶飄萍彼岸,風霜盡歷,辛勞卓絕,揮斥方猷。攢積資貲,僑批匯款,旃廈終成弘願酬。功無量。列人文遺產,史跡芳流。
唐多令 雁門關尋古
今剩嘆
瀚海北風吹。雁門秋月飛。靖邊關、丹壑參差。逐草角弓猶未卸,天狼引,又羈離。
自古帝王痴。東西如落棋。舊城池、大漠餘暉。出塞明妃形色遠,旗頭靡,鏡中窺。
伍
山水月刊
九月丨賦
永州賦
以「瀟湘畫境,傾心一顧」為韻
文/掬心
瀟水無瀾,湘江有渡。醉美永州,願君一顧。棹汀上之煙雲,行山間之嵐霧。蘭舟北濟,木葉下洞庭之波;舜帝南巡,貞妃泣楚竹之露。秦置零陵之縣門,隋開永州之府度。柳宗元之謫守,以著《永州八記》之文;周敦頤之本居,乃作《太極圖說》之悟。此則自然之鐘靈,人文之宏富也。
繼有懷素之蕉葉,元結之碑林。啟千年之祈禱,傳萬世之瑤音。寄明月於春江,眷眷君故;採幽蘭於秋渚,悠悠我心。此則尋芳枝而贈遠,頌瀟湘以沉吟也。
乃見青岑俊秀,碧澗淑清。坐五嶺之北麓,落四明之東城。瀟水南來,映黛山於瀲灩;湘江西至,匯蒼流于澄泓。聞二妃之竹淚,望九嶷之仙名。毗衡嶽而得天韻,通靈渠而達蓬瀛。此則得天獨厚,令沉醉而心傾也。
故知山水成歌,田園如畫。賦贊盧橘,詩稱枇杷。思桂槳之可維,寄帆席之尤掛。十方通暢;尋碧野之幽蹤;百姓流傳,敘洪荒之神話。此則引遊客以往來,睹浮清之仙界也。
若夫江山形而開畫卷,草木縈而醞書堂。金楠隱於巉峻,銀杏植於社鄉。日色冷清,知松杉之蒼勁;風聲呼嘯,見榆柳之飄揚。香椿短,苦楝長。鍾萼貴,蘇鐵強。嶺上生珙桐之寶樹,谷前有紅豆之崇岡。草稱蘭芷蘅若,竹贊篁箬箐湘。此則發秀氣於林下,爭馥鬱於群芳也。
植類既繁,動物猶幸。異蛇之見於說篇,猛虎之聞於茂嶺。至於猿猴麝鹿之躍於杳園,龜鱉黿鼉之潛於幻境。鰱鱖鱘鯢之遊於溪塘,鷗鷺鷳鸛之翔于田頃。玉泉汩汩,隱騰蛟之瘦身;雲路悠悠,望飛鴻之孤影。此則孕萬類於霜天,競自由以馳騁也。
既得山林之悠樂,又擁城市之華韶。通民航以遐逖,聯高鐵以迢遙。瑞氣氤氳,帶二水三山之晚景;重樓掩映,照兩區九縣之燈宵。棋布星羅,啟館樓以連街市;鱗次櫛比,自大道以至長橋。抒青俊之意氣,掀經濟之浪潮。此則展光華之熠熠,並夜雨之瀟瀟也。
妙哉!山水瀟湘之祥和,詩畫永州之安逸。曾顯赫於古文,又繁榮於今日。懷仁德而前行,念初心之貞一。贊也!故尋章句而得詩,拈清詞以成律。乃興起而賦之,縛蒼龍而執筆。
(此賦為律賦,依平水韻,含標題標點共計809字。)
編審:安全東 陳顯赫
主編:陸玉梅
助編:侯明 青嵐
配圖:來自網絡 侵刪
山水中國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