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9年5月19日北京工體(鳥巢)
個人演唱會還有
3300天
今日送出:【最後4部】華為Mate30
亮黑色、8GB+256GB
改為【4.9】【4.9】
知識就是力量,歡迎回到2049。本節目音頻由喜馬拉雅獨家播出。看節目,送手機,今天送出最後4部華為Mate30 5G手機,這四部的顏色是經典的亮黑色,配置8GB+256GB,感謝老闆賞飯。
提起不明飛行物事件,就絕對繞不開阿諾德的神奇遭遇,因為這次事件在不明飛行物的歷史上,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從此飛碟一詞廣為流傳,甚至在很長時間中,說起不明飛行物,指的就是飛碟,仿佛不明飛行物只有碟形這一種姿勢,當然了現在我們知道,不明飛行物的形狀千奇百怪,如果有一天你看到黑框眼鏡形狀的,也不要覺得奇怪。也是從阿諾德事件之後,UFO不再是人們私下的傳聞,不再是茶餘飯後的小道消息,它被光明正大地擺到了許多國家的議政廳中,而隨著媒體的炒作,飛碟與UFO也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熟知,籠罩在UFO身上的色彩也愈發神秘。於是長期以來,人們就形成了這樣一種誤解,那就是阿諾德事件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樁不明飛行物目擊案。這也成為了很多人反對UFO的有力武器,原因很簡單,外星人為什麼在此之前不來地球,偏偏在阿諾德事件之後瘋狂造訪呢?難道從那一刻起,地球突然被宇宙委員會規劃成了AAAAA級風景區麼?
飛碟
事實當然不是如此,真實情況是,在阿諾德事件之前,UFO也是常客,它們早就多次光顧地球,並長期困擾著科學家和政府機構。只不過阿諾德事件比較特殊,因為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樁被媒體曝光,並廣泛流傳下來的不明飛行物目擊案。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偏偏阿諾德事件,成為了整個UFO歷史的分水嶺呢?這自然是歷史進程推動的結果。接下來我們就簡單看一下,阿諾德事件之前都發生了一些什麼。
阿諾德事件自然使得飛碟這種形式的UFO名聲大噪,不過在此之前,人們更加熟悉的還要屬雪茄狀的UFO,比如在1879年4月2日,芝加哥上空就出現了一個巨型雪茄狀的UFO,從而引起了巨大轟動。此後不久,雪茄狀UFO光顧了美國多個地區,至於這些大雪茄是不是同一根大雪茄,那就不知道了。而且據說與此同時,還發生了多起家畜遭解剖的案件,這究竟是黃博士的變態行為,還是外星人為了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有意為之的結果,人們自然把它們與UFO聯繫了起來。
當然了,殺幾個畜生自然不值得什麼大驚小怪,那麼除此之外,這群哥們還會幹點什麼事兒呢?更大的恐慌在1908年6月30日到來了,在這一天,西伯利亞的通古斯地區發生了莫名的大爆炸,其現場之慘烈與詭異,至今未能得到合理解釋,究竟是什麼會產生如此猛烈的爆炸呢?最有可能的原因自然是小行星撞擊,不過小行星說也不完美,因為人們並沒有在現場發現小行星的殘骸,更有甚者,把這件事兒給算特斯拉頭上了。顛來倒去都無法獲得滿意的解釋之後,看來這個鍋還是得由不明飛行物來背。
通古斯大爆炸現場
不過,通古斯大爆炸還不是最神秘的,發生於1917年10月的葡萄牙法蒂瑪事件,那可真是把不明飛行物推向了高潮,說在1917年10月13日,法蒂瑪這個小鎮上的7萬人,都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圓盤在空中盤旋並墜落,就在這哥們即將以排山倒海之勢撞向大地之時,突然又重新升高並消失不見了。可以說,這次事件算是在西歐引起了極大轟動,只是可惜的是,由於資訊還不是很發達,所以並未在全球範圍內引起熱議。
法蒂瑪事件
所以說咱還是那句老話,不明飛行物的命運,不能只靠自己,還得看人類的歷史進程,世界各地的人們都發現了UFO,現在只等一個通訊更加發達的時代,將所有人的發現與好奇連接起來,而這個時代並沒有讓人們等待太久,這便是二戰後期。此時通訊的發達程度自然不必多提,特別是隨著作戰飛機的增多,越來越多的飛行員們,開始報告自己發現了一些神秘的飛行物,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突破了當時航空科技的極限。種種離奇的事件,隨著發達的通訊,迅速被傳播至全球各地,老百姓們都希望官方能對此給出合理的解釋,但所有的政府卻要麼視而不見,要麼就是含糊其辭,要麼就是隱而不發,無奈之下,政府幹不了的活兒,只能交給媒體了,媒體迅速抓住了人類的眼球,正在此時,阿諾德事件發生了。
1947年6月24日下午,32歲的滅火器材商肯尼斯-阿諾德,駕駛一架單引擎的私人飛機,前去搜索前幾天海軍陸戰隊失蹤的一架C64運輸機,當天天氣晴好,能見度極佳,而阿諾德作為一名退役的空軍飛行員,也有著豐富的飛行經驗和嫻熟的飛行技術。就這樣,他一路哼著小曲,飛到了華盛頓州的喀斯喀特山脈。
阿諾德
下午三點左右,阿諾德在海拔4391米的雷尼爾峰轉彎時,眼前突然出現了驚人的一幕,在他的左邊突然出現了9個閃光的、圓盤狀物體,它們以梯形編隊,貼著臨近的貝克山山脊,高速滑翔,並在陽光下發出金屬般的耀眼光芒。看到這一幕,阿諾德馬上便利用手邊的工具,對這些碟狀飛行物體進行測量,結果發現,這群飛行物距自己的距離大約是32公裡,它們所形成的編隊長達8公裡,每一個飛行物的長度約有15米,而速度則高達驚人的2700公裡/小時,超過2馬赫,要知道當時最快的噴氣式飛機,時速也只有900公裡。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些東西的飛行姿態很是奇怪,事實上,它們是在不停地跳躍著前進的,就好像在水面上打著水漂的小碟子。
阿諾德事件
下午四點,阿諾德降落在了出發地,他馬上就和幾個飛行員聊起了自己的奇遇,隨後新聞媒體也接踵而至,阿諾德事件迅速發酵,成為了很多報紙的頭版頭條,一位記者更是靈機一動,給這些不明飛行物起了一個新穎的名字:Flying Saucer。從此,飛碟一詞名震天下,與此同時,阿諾德也隨著飛碟一起,成為了全球知名人物。
當然了對於阿諾德的奇遇,很多人是不相信的,所以在他的餘生中,質疑與盤問也始終如影隨形,不過阿諾德從未有絲毫動搖,他始終堅信他在1947年6月24日所見的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絕不是自己的幻覺。而且他還說,在1947年之後,他還曾兩次經歷了不明飛行物事件,一次發生在1948年,一次發生在1952年。
那麼阿諾德事件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呢?後兩次我們暫且不看,僅就1947年的第一次目擊來說,大部分人相信,阿諾德並非是在胡編亂造,所以對此,人們就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於是在經過了大量的調查與論證後,美國空軍的技術偵查中心形成了兩種意見。
一種觀點認為,阿諾德看到的其實就是普通的噴氣式飛機,他們的理由是,一般情況下,人眼是無法區分弧角小於0.2′的東西的,也僅僅是,阿諾德根本無法看到32公裡之外一個15米大小的物體。而阿諾德能夠看到它們,就表明在事實上,那些飛行物的距離遠沒有他想的那麼大,所以阿諾德對飛行物速度的估計就是錯誤的,這些東西的實際飛行速度要遠遠小於時速2700公裡。而他之所以感到飛行物有跳躍的現象,是因為當天天氣很熱,光線發生了折射,人們透過上升的熱氣流看東西時,就會產生這種現象。
與第一種觀點形成對立的是,第二種觀點認為,阿諾德經常在此地飛行,他經驗豐富、值得信賴,對這些飛行物的定位,應該不會出什麼問題,所以他所測算的速度應該也是準確的。另外,阿諾德還說過一個細節,那就是這9個飛碟可以在崇山峻岭中曲折穿行,這是一般的人造飛機所做不到的,所以阿諾德看到的,應該是一種性能高超並由智慧生命操控的飛行物。更為關鍵的是,當天該地區並沒有任何軍用飛機做編隊飛行,而隨著調查的深入,俄勒岡州的一位名叫詹森的地質學家也證實,6月24日他在該地區進行地質考察時,也見過類似的碟狀飛行物,而當這些飛行物飛過他的頭頂時,他特製手錶的磁針猛然間劇烈擺動了起來。
除了軍方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之外,後來還有相關專家認為,阿諾德所看到的飛行物應該是地光,這個地光是一種罕見的大氣現象,簡單來說,它是一種與地震伴隨發生的現象,是地震波動波及大氣的結果,原理上其實就是一種摩擦生電現象,所以也被稱為「地震光」。不明飛行物出現的地點,也就是喀斯喀特地區,正好位於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此處地質活動頻繁,大小地震三天兩頭就給你搞一次。而且地光的亮度與大小,通常與地震的等級,不呈什麼比例關係,所以即便發生很小的地震,也有可能出現耀眼的地光。
地光
喀斯喀特山脈
總之,三種觀點各有道理,也都有缺陷,誰也無法說服誰。但不論如何,作為第一個在媒體上得到公開報導的不明飛行物事件,阿諾德事件成為了整個不明飛行物歷史上的分水嶺,從此,全球有關不明飛行物的目擊報告開始急劇增加,美國軍方也多了一個活兒,這就是鑑別各個目擊報告的真假。1947年9月23日,美國空軍司令部發布了一份正式報告,就各地所報告的飛行的圓盤得出了如下結論:第一,奇異現象是真實可信的,並非當事人的幻覺;第二,形狀類似圓盤,體積相當於人造飛行器的目標確實存在;第三,不排除所研究的不明飛行物案例中,有自然現象引起的結果;第四,這些案例中的不明飛行物有如下特徵:起飛速度很快、行動很靈活,避免與人類飛行器或雷達系統接觸,有較高的反應處理能力和反偵察能力;第五,不明飛行物呈圓形或橢圓形,有金屬外殼,一般沒有聲音。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開始實施追查UFO的「信號」計劃與「怨恨」計劃,這些調查的結果認為,UFO並不會對公共安全造成威脅,但是相關的目擊報告已經嚴重影響了情報部門的正常工作,所以從1952年開始的「藍皮書」計劃,就不再以收集和分析有關報告為重點,轉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消除公眾的疑慮之上。
今天的最後,我們引用一句阿諾德的原話:這類飛行物這些年來,一直為人們所見,有人說我是第一個發現飛碟的人,顯然這種說法是不對的。我只不過是把我所看到的真實情況說了出來。我們的人已經登上了月球,如果外星有生命存在的話,他們是會到我們這裡來的。這些飛碟的發現,說明我們不是孤單的,標誌著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