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說班主任難當,連同意學生請假,也是班主任的不是。
而班主任的解釋是
當過班主任的人都知道,一個班級四五十人,經常會有學生因為這個那個請假,雖然都要家長打電話來請的,但同意的人數太多了,上面就不理解了。
學生為什麼老請假呢,是不是真的身體不舒服?其實不是的。
一、身體疲倦
除了真正生病的外,身體疲倦是一個原因。
為高考,現在各個中學,特別是高中學生,一天的睡眠時間真是少之又少。
學生早上6:50分到校,包括早讀在內一共上6節課,下午14:40分前到位,上完4節課,中間吃晚飯,18:30分一直到22:30分才下晚修。
這麼長時間的學習,除了周六下午放半天假,一整個星期都這樣。可能有些孩子真吃不消,甚至有一些學生在課堂上呼呼大睡。
二、想偷懶
這些請假的學生裡面,不排除乘機偷懶的,自己學不了,跟不上了,但又這麼長時間在教室呆著,實在是熬人,看有人請假,也找藉口請了。
有一個學生請父親幫忙請假,為什麼,原來明天早上第一節語文課,老師檢查背書,背不出來的抄50遍,這孩子一聽,心慌了。找父親請假算了,但父親拒絕了他,還鼓勵他努力背書,為這位家長點讚。
三、家長好心辦壞事
家長心疼孩子生病,幫忙請假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讓自己的孩子認為:只要我說不舒服,爸媽肯定會幫我請假。這樣就不好了,所以幫孩子請假,家長一定要謹慎,不然,善意的請假就成推動孩子不良習慣的開始。
班主任們就像夾心餅乾一樣,上面是領導,下面是學生和家長,不管怎麼做都為難。
今年,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干意見》。9月24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專門對此做出解讀。一致認為:
中小學績效工資向一線教師和班主任傾斜。
績效向班主任傾斜,各省也相對應把班主任費提高,為什麼還是沒人當班主任?
其中的緣由,大家都可以想得到。
特別是主科教師當主任,現在是越來越少了,前陣子一個新聞:
青島一中學家長致信政府信箱,反映體育老師當班主任,引發了社會上對「體育老師是否能當班主任」的討論。
而教育部就體育老師當班主任被投訴回答:音體美老師都能當班主任。
家長們反對體育老師當班主任,主要是從學習方面,他們單方面的認為:文化課的學習,體育老師可能幫不上忙,這是社會長久以來的一種固定觀念。
但主科本來教學壓力就大,一人帶兩班才滿工作量,而班主任工作比較繁瑣,因而導致很多主科老師從班主任崗位上紛紛退出。
總之,了高考,努力學習是對的,但不能為了提高成績,日日夜夜把孩子們困在教室裡,這樣的學習效果也不好。
各個崗位都不容易,大家要相互理解。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