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番年年有,今年特別多,前腳黃景瑜和迪麗熱巴因為《幸福觸手可及》從開機撕到劇糊都沒有消停。這後腳世界名著《請簪行》更是從粉絲,團隊,再到本人下場直接撕上熱搜。
到底誰才是一番,到底有沒有「陰陽劇本」「陰陽合同」的存在,撕的xfxy的番位,到底有什麼用?
首先公子先來給大家捋一捋時間線,幫助大家更好的「站隊」。
《青簪行》是根據小說《簪中錄》改編,原著講的就是女神探的故事(這裡著重記憶,要考)。這部小說從2017年就傳出過影視化。
最早的版本是,男主吳亦凡、女主吳謹言、女二楊超越。不過吳謹言的老闆於正親自下場否認了。
這裡的要給大家科普一個冷知識:趙麗穎因為電視劇《有匪》魔改劇本手撕劇組時在微博上也發了個漢堡。所以我們不得不把兩件事情聯繫在一起,於正是否因為《青簪行》劇本魔改,替吳謹言拒絕了片約。
不過到了2019年8月,《青簪行》的選角就基本穩定在吳亦凡和楊紫了(以姓氏排列,公子這滿滿的求生欲)。
湖南衛視的招商會上,楊紫的名字排在吳亦凡前面,並且招商手冊上對劇情的描述圍繞女宦官黃梓瑕來展開,「極致女性視角譜人氣佳作」,也基本確定了《青簪行》是一部大女主劇。
但是騰訊副總裁提到的主演順序,先是吳亦凡,再是楊紫。
於是,電視劇還沒正式官宣,兩家粉絲就開始撕起來了。
一邊說吳亦凡是人氣頂流,80億票房電影男主(他已經3年沒有拍過電影了,菩薩知道他有多難過)
一邊說楊紫連續爆了兩部劇,90後收視演技擔當。
上面公子也提到了《青簪行》的原著《簪中錄》講述的是女神探黃梓瑕如何從一名罪犯到洗刷冤屈成為夔王妃的故事。而且實體書的封面,也是女主一個人的,所以女主一番或者是平番都沒有任何爭議。
2019年11月14日,《青簪行》官宣,但是沒有按照傳統@演員的官宣方式,而是用「同年同月生的演員」代替。
官博不能官宣演員,那麼演員就自己來宣吧。同日同時同分,吳亦凡和楊紫(以姓氏排列)在微博上向各自的角色問好,並@了對方。
這樣畫風清奇也算暫時安撫了粉絲,但這半年裡,還是有出現比如招商單、宣傳海報、宣傳視頻等,都是楊紫的名字在前,所以她才是一番的言論。
直到6月3日,《青簪行》官方發布海報,這場曠日持久的番位爭奪戰,終於拉開了序幕。
但看這張海報,不同人有不用的見解,吳亦凡粉絲在海報中畫出中軸線,表示他飾演的李舒白站的是海報C位,而且海報的背景也是李舒白的王府,所以,一番是吳亦凡無疑。
而楊紫的粉絲則認為「橫排左為尊,豎排右為尊」,人物都是面朝右的,用線將兩人的名字隔開,發現楊紫的名字比吳亦凡的高,一番應該是楊紫。
吳亦凡粉絲甚至拿出田字格,說右邊(楊紫)高的是在搞笑嗎?
公子此刻只想求海報設計師的心理陰影面積,「我只是個做海報的,為什麼你們能聯想這麼多」。
海報發出後沒一會兒,《青簪行》劇組就宣布停工了,楊紫離開橫店,飛回北京,這很難不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
除了在海報上摳細節之外,楊紫粉絲則直接曬出劇組通告單,硬核表明按照戲份來說楊紫是妥妥的一番大女主。
吳亦凡粉絲則懷疑在劇組從未公開探班的情況下,楊紫團隊是否私聯粉絲,利用脂粉將劇組私密洩漏給粉絲。
楊紫粉絲不僅「通稿單很好買」回應了對方,還反手錘了吳亦凡作為男主現場「飛頁」加戲,把原著中女主的高光時刻硬加到男主身上。
公子從楊紫粉絲曬出的劇本來看「白」指的是男主李舒白,而原著小說中,「質問刺客為何帶著解藥」這一情節屬於女主黃梓瑕。
在這裡在給大家科普一個溫知識,如果現場出現了「飛頁」,也就意味著拍的是現寫的臨時劇本。楊紫粉絲還發現吳亦凡粉絲控評的文案「北炎軍神」李舒白並不是原著中的人物。
《青簪行》備案上寫著集數是35集,但是開拍已經7個月了,劇本還沒有完成,楊紫粉絲就懷疑劇組是否使用「陰陽劇本」。
楊紫粉絲還發現早在去年10月,吳亦凡的粉絲就在一個叫「電視劇天河興」的超話裡,發微博「青簪行落,天河興起」。一個落一個起,落的青簪行,起的是天河興。這句話就有意思了,大女主變成大男主?難道青簪行是虛晃一招,天河興才是真正的劇名?
早在去年11月,一名自稱是《青簪行》編劇的博主,表示給男主增加了很多戲份。
所以便開始質疑片方的目的是將一部《青簪行》再剪出一部《天河興》,給楊紫籤約的是青簪行,給吳亦凡籤約的是天河興。(劃重點,天河興並為備案,按理來說是不能進行拍攝的)。
還有網友爆料《青簪行》劇組在楊紫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找來替身代替楊紫跟吳亦凡搭戲。這很難不讓人聯想,劇組是不是用替身完成另一個楊紫沒有見過的劇本,再來一招移花接木,把楊紫的戲份剪輯到《天河興》中。之後電視劇播出還會將濫用替身,演員不敬業等髒屎潑到她身上。
這看似匪夷所思的「陰陽劇本」很多人不相信,但是公子想說,它確實存在。
就比如吳亦凡(沒錯又是吳亦凡)參與的電影《夏有喬木雅望天堂》,就曾經被韓庚披露有「兩版劇本」的「前科」。
電影最早定下的男主是韓庚,名字也只有《雅望天堂》,有當時的場記板為證。
沒想到在一年後,電影上映之後,韓庚的團隊才發現電影居然有兩個版本,最後上映的版本是將兩個版本的電影剪輯在一起,改名《夏有喬木雅望天堂》,男主角也一下子從韓庚變成了吳亦凡,兩人從進組的時間不一樣,也從來沒有合體拍攝過。
6月6日,當各方撕X撕的熱火朝天的時候,楊紫對這次《青簪行》的爭議事件做了回應。
隨後曾經跟楊紫合作過的《戰長沙》編劇也發文「撞到流量可千萬繞著走」「惹不起咱還躲不起麼」疑似力挺楊紫。
到現在為止,這次的《青簪行》爭議仿佛陷入了一個僵局,假設最終的電視劇成品是大男主劇,男主一番,同時就坐實了劇組「魔改劇本」,給男主加戲的事實。而如果是大女主劇,那女主一番無可厚非,同時也證明了大家懷疑的「陰陽劇本」根本不存在。
所以,所謂的番位之爭到底是在爭什麼?番位最早來源於日本,因為日本沒有男主角女主角的說法,就用番位來代替,一番就是第一主演,二番就是第二主演。番位的排序講究的是演員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一番主角在享受名字放首位、海報C位等優待的同時,也直接對這部作品的好壞負責。
如果電影電視劇的成績好了,那就是一番演員的實績,如果被罵爛片,票房,口碑雙撲,那麼演員就要出來承擔自己全部責任,向觀眾道歉。
比如之前石原裡美主演的的《高嶺之花》,雖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男主角的長相,導致的收視率不佳,但是作為一番的石原裡美,還是選擇哭著向觀眾道歉:「都是我的責任。」
但是番位傳到國內來,好像就變味兒了,在粉圈看來,番位越前,意味著地位(人氣)越高,戲份越多,對這個作品越重要。當然,如果作品成功了,也受益最多。所以,你就會經常看到從粉絲,到藝人團隊,再到藝人本人,為了番位爭的頭破血流。
公子覺得,對於路人來說,他們只知道男主角、女主角是誰,根本不會專門去記誰是一番,誰又是二番。只要誰演的優秀,誰就是觀眾心中的一番,哪怕你只是演了一個平平無奇的小角色。
再比如,如果我不說,你們大概都不知道《還珠格格》的一番是皇阿瑪張鐵林,《延禧攻略》的一番是富察皇后秦嵐。這都不影響小燕子趙薇和魏瓔珞吳謹言日後的發展。所以與其在執著番位,不如把注意力都放在表演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