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領域中各級距總是有許多指標性的車款,說到豪華休旅車,本田金翼絕對是許多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車款,自從1980年GL車系加入大整流罩與後行李箱後,奠定了休旅之王地位。內地該款車型38.8萬元起售。
2017年的東京車展中,HONDA為我們帶來了全新大改款車型,不管在科技、配備街全面提升,讓全新科技呈現出有如A380客機的豪華與霸氣視覺感。
1980年改款後的的GL1100加入大整流罩,底定了Goldwing休旅王者的豪華風格
全新金翼特別呼應消費者需求,大幅降低車身重量接近40公斤,同時採用雙A臂前懸吊系統讓操控更上層樓,加上強大的電控系統加持下,完整呼應大多數車主需求。
全新的車體設計,單車架來說就較上代車型減輕40公斤,整車重量為383公斤
完美的動力,在各個區間都有充沛的動力。
身為一輛舒適的休旅車,新款GOLDWING風阻較上代車型減少11.8%
2018 GOLDWING採用的雙A臂懸吊,轉向把結構與傳統的潛望式不同。
採用HONDA首見於摩託的7速DCT系統,並針對巡航需求作出優化。
多樣化的科技配備,滿足現在豐富的電子配備需求。
外形比上代顯得精瘦了不少。
LED日行燈顯得很酷
車頭的大面積風鏡依舊維持電動無段調整功能,運作的滑順度與汽車電動窗幾乎相同,並在儀表上方有可愛的擾流片,可以在風鏡升起時導流風力至騎士腹部區塊,對於炎熱的臺灣這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實用設計。
除了大面積風鏡外,儀表上方也貼心加入了導流片設計,可以引導氣流至騎士腹部
車輛儀錶盤中央有7寸液晶屏,內地版本支持Apple CarPlay
尾箱是否關閉儀錶盤有提示。
左手把依舊保有螢幕快速控制鍵;右手把上則有DCT模式切換鈕與定速巡航設定鍵
中央的置物空間被安全氣囊佔據了,過往連接手機的USB位置則改到後箱當中,消費者購車後需多加留意。
取消以往位在車輛左側的控制介面,改設在騎士前方,並有類似BMW iDrive系統的控制鍵旋鈕
引擎規格與上代車款略有不同,雖然依舊維持水平對臥六缸,但是引擎由2氣門改為4氣門並採用體積較小、重量較輕的Unicam汽門系統,排氣量則是微幅上漲1cc來到1,833cc,值得一提的是新款GOLDWING的扭力帶更加前移,對於著重巡航表現的車款來說,低轉速時有充沛的動力才是王道。
HONDA GOLDWING透過這幾代的車款定位出鮮明的休旅車風格,但是2018年式的車款風格更為銳利的條件下,過往如同移動沙發般的後座體積則是略有縮小,並且與前座騎士距離更近。但是不管前座、後座,GOLDWING的空間表現以一輛機車來說已經相當驚人了。
移動沙發的感覺。
雖然置物空間略微縮水,原廠標配三箱的情形下,在後廂可以輕鬆放入全盔、3/4頭盔各一頂(試乘當天筆者手邊只有這輛兩頂頭盔),左右邊的側箱則是扁平設計,如果有大量載運的需求要多加注意。
雖然容量較上一代縮水40公升,但是裝載能力依舊驚人。
發動機側儲物空間,因為運轉過程發熱,不建議放置電子產品。
充電口在尾箱中
儀表顯示的信息非常全面
堪比汽車的後視鏡
面對這樣一輛龐然大物,手剎當然不會少。
儀表功能展示
精緻的車標與無鑰匙啟動的車鑰匙
做工顯示出一股豪華感
2018 HONHA GOLDWING是筆者騎過最重、排氣量最大的車款,也是筆者第一次騎乘休旅車款,但是過去在山路上曾經有幾次看見GOLDWING俐落的划過彎道,就對這輛豪華休旅車的騎乘感受相當好奇。一坐上車,踢起側柱,將車輛立正的輕盈感仿佛公升街車好上手的特性,按下啟動鈕後,高質感的水平對臥六缸雖然就在跨下,但是震動卻小的難以致信,要不是後方排氣管的鼓動聲傳進耳朵,不然GOLDWING的怠速感受幾乎與GOGORO相去不遠。
轉動油門,受惠於第三代7速DCT系統加持,免除離合器的控制後可以更專注於控制這輛大玩具,身為第三代DCT系統在接合時的反應更為柔順,實際使用手排模式操作時,進、退檔的速度也快上許多,完全符合GOLDWING豪華休旅車的概念。本次改款中也讓DCT變速箱正式加入倒車檔位,並透過DCT的「降檔」按鈕實行倒車。
前剎車採用320mm碟盤,配上雙六活塞卡鉗
往臺11海岸線前進,出飯店後蜿蜒的小公路卻沒有讓筆者感到不安,反而是隨心所欲的做出傾角,雖然受限於軸距較長,過彎時要多留意迴轉半徑外,只要入彎前確實減速,GOLDWING入彎的靈活性讓這輛有著A380客機等級的龐然大物有著類似特技飛機的動態表現,別忘了這時候後方的三箱為塞滿攝影器材,後座乘坐同事的滿載情況。
來到臺11線,筆直的道路與一旁湛藍的海岸映入眼帘,雖然仍在出差工作中,但眼前的美景與好心情讓人加大右手的油門開度,並且切入運動模式,拜1833cc水平對臥六缸引擎所賜,紅燈起步的扭力仿佛可以撕裂路面的柏油,但是紮實的座椅卻將前、後座乘客牢牢固定在椅子上。
根據原廠安排的路線,我們轉入蜿蜒的11甲線,與車輛的熟悉度提高後,採用運動模式進入山區,但是受限於GOLDWING貼地飛行的車體設定與長軸距車身,面對彎角雖然可以輕鬆傾倒、進彎,但是傾角依舊是這輛陸地客機的一大罩門,值得一提的是前懸吊可以感受到雙A臂在重剎車時會讓車輛下沉,減少點頭情形發生,對於騎士或是後座乘客都相當友善。
全新的7速DCT變速箱換檔邏輯則更勝過往車款,舊款DCT車種可能會在彎中有升、降檔的情形發生,但是GOLDWING上頭則沒有出現這樣的情形,換擋動作通常會出現在經過電腦控制後,補油出彎的瞬間,讓彎中動態變得更好掌握,不會有手忙腳亂的情形發生,整體來說換擋邏輯變得更像是騎士自己操縱車輛。
用完午餐後,有部分媒體選擇蜿蜒的193縣道回到飯店,本站則是利用臺9線筆直的公路環境發揮GOLDWING主打的巡航體驗,在大排量引擎與7速變速箱的輔助下,有如進口房車般的運轉品質大勝過筆者過往所騎的任何一輛車,加上巡航模式下超低的換檔轉速,讓我有一種正在開車的錯覺,甚至在時速100公裡時,轉速僅有2,000轉。
對了,如果你好奇後座的乘坐感受。雖然2018 HONDA GOLDWING前、後座的距離縮短,但也讓騎士與乘客間可以有更多交流與連結,這是HONDA在全球市場中多方收集建議後作出的更動,即使如此縮小後的後座依舊相當舒適,如同轎車般的乘坐表現依舊是GOLDWING強項。
雖然筆者沒有騎乘過上一代HONDA GOLDWING,但是如果你跟我一樣曾騎過近五年來的HONDA大型重型機車,那輕鬆、好上手的HONDA精神完全在這輛陸地客機上展露無遺,經過一整天的相處後,我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山路上總有神人可以騎乘GOLDWING利落的划過彎角。
目前內地在售多款本田金翼車型,最低配的是20款GL1800 MT,售價38.8萬元起,有紅白兩色。如果有人問我會不會喜歡金翼?或許有一天我想要一輛車可以隨時輕鬆環島,並且可以讓後座乘客有如同汽車般的安定感,那本田金翼絕對是唯一選擇。
內地在售本田主要參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