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消息(蔣兵)榮縣東佳鎮順河村,是榮縣西北路的邊遠村。入冬時節,寒風蕭蕭,樹葉凋零,然而,這裡卻是一片豐收的景象。12月11日,筆者來到這裡,站在山崗舉目遠眺,那白茫茫的一片,是薄膜覆蓋的留樹保鮮椪柑林;那壓彎枝頭黃橙橙的一片,是優質的沃柑園;那沉甸甸白花花的一片,是春見優質柑橘林。近1萬畝椪柑、沃柑、春見、愛媛等優質柑橘,今年迎來約1.5萬噸豐碩的成果,這一片片一顆顆柑橘鑄成榮縣柑橘村的美名,這一串串豐收的果實讓果農笑得甜蜜蜜。
從事了10多年水果經紀人的村民餘厚生,是9組人,4年前在本組兼營了沃柑栽植做示範,通過對一株株幼苗的精心管理,果園將給予他不菲的回報。「今年還沒有盛產,但預計產量有6萬斤,按3塊5毛一斤的批發,預計能收入21萬元。」餘厚生說。
10組村民黃旭容,夫妻倆前些年在廣西打工,三年前回家過年看到鄰居們賣柑橘荷包裡揣入了一摞摞的票子,因而心動放棄打工回家種植柑橘。「大概有20畝左右的沃柑、春見兩個品種,去年試果今年初投產,大概有1萬多斤,明年的產量就翻倍的增長了。」在果園裡,黃旭容高興地說。支書黃少逶說,她不僅種柑橘,還養豬養羊走種養結合的路子。
11組的邱潤英,未開口說話就是一個哈哈大笑,這是因為她看到了豐收的希望,看到了未來的甜蜜生活。「現在的面積不多,就只有10多畝,今年的產量也只有1萬多斤,但我還要栽,我就想種植柑橘致富。因為,我們這個村種植柑橘的村民,家裡二三十萬存款的多的是了。」邱潤英說。
49歲的餘海生,是這個村柑橘種植的頂呱呱。過去10多年,也是從事水果經紀人行當,近10餘年一邊做經紀人一邊放開膀子大幹,目前村裡村外流轉了約600畝柑橘,每天20多個村民為他打工。「我最多的一年,賣柑橘和經營柑橘淨收入300多萬元。」靠勤勞掙錢的餘海生顯得很自豪。
來,給這個村點個大大的贊!在村組幹部、黨員、種植大戶的帶領下,全村的柑橘種植由20多年前的不足1000畝,發展到了今天的近1萬畝,農戶種植柑橘比例達到95%以上,因而成為榮縣小有名氣的柑橘村。
順河村果農還不滿足現狀,雖至寒冬,但村民正在開山整土新發展200多畝砂糖橘優質品種,挖掘機爬坡上坎整土,村民一窩一窩移植果苗,那場面真是熱火朝天。
「為了解決柑橘村的運輸難,鎮黨委政府全力爭取道路項目資金,近期將開工建設柑橘核心園區3.35公裡的水泥路,在村委的動員下,5組的嚴順剛捐款10萬元、黃杰捐款2萬元、大戶餘海生也捐款2000元。」鎮黨委書記劉琪介紹。
據了解,該村今年1.5萬噸的柑橘,愛媛柑橘已經銷售一空,批發價格為每斤3.5元的批發5元的零售 ,但這個品種量少。目前,至少有1.3萬噸即將進入銷售旺季,已經有各地果商上門訂購了。祝願順河村果農今年賣個好價錢,高高興興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