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鸞好赴天山約,龍甲能封黑水航:七律《冬雪雜感》平水韻含聯句

2020-12-06 東垣故故生

冬雪雜感(平水韻)

有詩友出題,命以近體賦雪。雪乃冬季之精靈,歷代文人墨客不乏詠雪佳作。但印象頗深的是羅隱的那首《雪》: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我們的國家現在發展好起來了,人們基本上都沒有饑寒之苦了。但世界還不太平,還有些地方戰亂肆虐,民不聊生。寒冷的冬天來了,那裡的人們有禦寒的衣服及生活必需品嗎……

些許西湖驚鶴睡,

微茫庾嶺嗅梅香。

玉鸞好赴天山約,

龍甲能封黑水航。

酒暖紅樓揮舞袖,

冰摧紫塞噎刀光。

休言柳絮詠閒閣,

聞有饑寒也斷腸。

【附聯句】

(一)

上聯:玉鸞好赴天山約,

下聯:*******。

(二)

上聯:酒暖紅樓揮舞袖,

下聯:*******。

原創作品,期待著文友們的關注與支持。圖片來自網絡,如涉侵權,告知必刪。

相關焦點

  • 愁絲偶作眉間賦,書韻常留紙上思;七律六首,何妨錦字訴情痴
    訴情痴《七律·寄遠情》(平水韻 上平五微)縷縷和風向翠微,長堤又見柳絲飛。夕湖煙雨隨春去,日沼清溪盼燕歸。四季輪迴何在意,一亭擁錦盡光輝。訴情痴《七律·隨筆》(平水韻 下平六麻)仲夏青峰浣碧紗,鶯啼燕舞逐芳華。東山竹海枝前客,西嶺雲嵐雨後霞。幽谷沉香迷廣宇,壺天枕醉到卿家。
  • 格律詩第七講:平水韻和新韻之爭,如何使用平水韻寫近體詩?
    我們已經完成了格律詩的基本平仄規則,絕句和律詩的基礎平仄格式的推導講解,並在上一講理清了律詩的對仗知識和押韻的基礎知識,那麼這一講我們繼續深入講押韻關於平水韻、新韻的選擇和使用範圍,以及如何使用平水韻寫詩。奉上前六講連結,歡迎有心的朋友查看,再跟上繼續。格律詩第二講:何為平仄?
  • 平水韻表(建議收藏)
    平水韻(完整版)「平水韻」(平水韻部)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劉淵而得名。平水韻依據唐人用韻情況,把漢字劃分成107個韻部(其書今佚)。每個韻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絕詩用韻,其韻腳的字必須出自同一韻部,不能錯用。隋朝陸法言的《切韻》分為206韻,過於細,唐代規定相近的韻可以合用,所以唐朝《切韻》實際簡化版為193韻。
  • 縱目山河披錦繡,綠紅搖曳竟春圖;上平七韻春詩,墨著芳菲任我書
    ——皛玊題記《七律·唱春》(平水韻上平一東)乍暖猶寒拂曉風,慵慵始醒褪朦朧。臨窗讀雅三分豔,踏草尋香一徑通。潑墨鋪宣連秀野,揮毫寄韻到芳叢。梨花笑盡春山雪,雀戲枝頭唱綠紅。《七律·春韻》(平水韻上平二冬)東君遞暖解冰封,一闋春詞韻幾重。渚岸搖揚煙嫋嫋,清溪吟唱水淙淙。疏枝沐日添顏色,俏蕊迎風露笑容。運筆殘紅飄落處,任將平仄疊青峰。
  • 畫入詩情斟作賦,墨澆平仄任鋪排;上平八韻春詩,恰借春光抒我懷
    春光好《七律·詠春》(平水韻上平九佳)攜暖東風逐霧霾。凝香曉露滴青階。春光好《七律·讀春》(平水韻上平十灰)一縷東風殘雪堆,銜香曉燕帶春回。春光好《七律·爭春》(平水韻上平十一真)梁間又見舊時鄰,陌上鶯聲啼曉春。
  • 桃花源詩友第39期七律作業練習
    體裁(1)詩: 七律,五律,七言絕句。(2)詞 :《浪淘沙令》,(李煜體,雙調五十四字。)每人可投稿詩一首,詞一首。即,如投稿兩首須不同體裁。詩,用《平水韻》。詞,用《詞林正韻》。七律 (02)歲月留痕文/樟梓楠未怨清寒運屢乖,弱冠勤勉樂書齋。賢文蘊義多奇趣,課藝開心好步階。一縷茶香流歲月,幾幀墨韻淨胸懷。
  • 水月崇光青芰墜,紙船著雨碧濤懸:七律《遣懷一首》含聯句
    另有文友慕沛雯接著達同的絕句補成了一首七律。東垣另闢蹊徑,用二位的原韻作《遣懷一首》,體涉遊戲,意卻真摯,讀者諸君察之!望眼魚沉寂寞年,驚心雁過奈何天。山伏寺前聽法旨,水攔階下授機緣。(以上達同句)松根石壁千尋駐,妙慧清音萬丈懸。鶴影碧宵陪杖履,置身塵外自通禪。
  • 唐詩為何竟然都符合清代的平水韻?
    為什麼唐詩竟然都符合清代的《平水韻》?為什麼寫詩都要押平韻?◎南郭居士有時突然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唐詩竟然都符合清代所編的《平水韻》?初學詩詞時也許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其實還有許多關於平水韻的疑惑,比如為什麼格律詩(近體詩)都押平韻?
  • 梅含雪白三分醉,雪慕梅香幾度思;詠梅詩七首,一任天涯覆滿枝
    豐盈著一份遙遠的情懷,只為珍藏一段歲月靜好。——皛玊題記梅《七律·憶梅》(平水韻上平四支)寂夜深深卷首思,燭燈掩影結千詩。梅《七律·種梅》(平水韻上平十灰)冬臨塞北把鋤來,伴雪迎風嶺上栽。梅《七律·訪梅》(平水韻上平十灰)為尋芳徑攜君去,沐雪凌霜賞景來。
  • 五音與106平水韻對應表
    五音與106平水韻對應表宮(撮口呼)【帶a、an、ang、ia、ian、iang、ua、uan、uāng、ié(部分入商)的音節,中性,表寬洪和穩重,氣勢比較恢弘,就像鐘聲,氣勢很大氣。】抵顎之韻,真文元半、元半寒刪先二部是也,其字將終之際,以舌抵著上顎作收韻,故謂之抵顎直喉之韻,歌、佳半麻二部是也,其字直出本音以作收韻,故謂之直喉閉口之韻,侵、覃鹽鹹二部是也,其字閉其口以作收韻,故謂之閉口明人王驥德說:各韻為聲,亦各不同。
  • 痴心欲訴相思曲,傲骨為彈夙願聲;七律八首,魂赴東籬憶菊情
    由於篇幅所限,本文以及下篇共同構成了完整的下平十五韻,還望詩友們慢慢欣賞,多多指教!——皛玊題記憶菊情《七律·野菊》(下平一先)野徑荒原淡水邊,菊香怎展薄衣妍。憶菊情《七律·訪菊》(下平二蕭)秋赴籬園賞菊嬌,崢嶸歲月自清超。
  • 未出土時先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詠竹七律十首,便做笙簫有雅音
    古典君分享詠竹七律十篇,歡迎您光臨指導,評論留言。——皛玊題記《七律·竹頌》(平水韻下平六麻)玉骨青枝自不斜,深山處處可安家。至交鄰裡梅蘭菊,最愛風情霧雨霞。能拂輕塵還拂月,既為舟棹又為槎。《七律·詠竹》(平水韻下平十二侵)玉身不懼酷霜侵,颯颯風中作鳳吟。未泣瀟湘情怨淚,已爭松柏歲寒心。可充竿釣無斜舉,便做笙簫有雅音。何必開花空結籽,還看雨後筍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