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馬保國背後,是武術的恥辱還是機遇?

2020-12-12 體育產業生態圈

馬保國事件「走紅網絡」背後,中國武術的未來在哪裡?面對巨大流量和傳統文化情結,中國武術應當怎樣自我提升?

文 / 李青

編輯/ 宋鑫宇

幾乎一夜之間,馬保國完成了可能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成就——屠版B站。

6個月前,自稱為「混元形意太極創始人」的馬保國在約戰中毫無懸念的輸給業餘搏擊愛好者王慶民。「30秒內連續被擊倒3次」,這場民間賽事瞬間刷爆了朋友圈和微博,成為了絕對的社會熱點話題。

有意思的是,同一天在世界最高規格職業賽事UFC中,拿到個人八角籠第五勝,打平亞洲選手記錄的宋亞東的熱度卻牢牢被局限在小小的搏擊圈中。

一邊是在頂級賽之中證明自己的中國選手,另一方面是幼稚的有些可笑的鬧劇,然而讓搏擊成為出圈全民事件的卻是後者,這讓很多媒體人感慨「這樣的行業恥辱除權,是國內搏擊&武術運動的不幸。」

然而那是這也不會想到,6個月後,關於馬保國的一系列視頻和相關詞條會以席捲之勢,在網際網路上再度爆紅。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歷數搏擊每一次成為出圈話題,前有一龍大戰網紅主播藥水哥衝上熱搜,後有馬保國事件火遍全網,在這些搏擊&武術運動因「非嚴肅」內容而走紅的背後原因,才是更值得我們去深思的地方。

無論是以海外IP出門的搏擊運動還是傳統武術,即便強如UFC這樣的金牌IP,在國內不論是觀賽流量還是參與基數,都是十足的小眾項目,距離足籃兩大球、電競和參與型的乒羽遊泳都有著不小的差距。

小眾項目想要擴張用戶面,抱緊硬核嚴肅賽事不放肯定不行,如何出圈是一個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比如一年前騰訊體育最津津樂道的,超新星運動會楊超越射箭帶火了射箭館,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出圈事件。

出圈出圈,想要跨出圈層,得有外部大眾圈層的人或者文化配合你。外部圈層想進來、想了解你,你就必須得接受放下一些專業層面的架子。

比如在楊超越射箭這一事件中,娛樂藝人相比專業運動員一定會有不小的專業差距,如果作為射箭圈內人,這個時候你會跳出來指責楊超越動作姿勢不專業嗎?或者說還是像更多射箭館所做的一樣,借著楊超越的流量去營銷自己,讓更多人有機會走上射箭場?

兩個方向沒有事實上的對錯,只不過前者會讓圈子的路越走越窄,而後者則是越走越寬。

體育破圈這個概念炒作了很久,但依然是讓無數從業者頭大的無解難題。

對于格鬥、搏擊類項目更是如此,缺少娛樂屬性和自身較強的專業性要求讓受眾的門檻遠高於其他活動。在此前採訪權威四海CEO盧小龍時,他也坦誠的告訴氪體記者「在苦尋破圈良方」。

事實上這個問題,就連在搏擊&格鬥文化較為發達的歐美也一樣存在,而他們的辦法在某種角度上說與國內有些殊途同歸——安排話題度高的大流量網紅,來自美國的白人Logan Paul和來自英國的黑人KSI,進行官方約戰。

而最有意思的是,這兩位參賽選手在海外與馬保國類似,同樣是因惡名、調侃而廣為人知的「網紅」。早在比賽之前,拳擊界的許多人士、記者和拳迷都對這場比賽提出了批評,一些人直言這樣臭名昭著的選手和這樣業餘的比賽是對拳擊的「侮辱」。

不過最終這兩位自帶流量的千萬級別的YouTuber,用一場6回合的比賽引發了整個歐美的地震:該場比賽在英國的PPV銷量超過了約書亞與魯伊茲的一番戰,成為英國整個2019年銷量最大的按次付費電視節目。同時美國轉播方DAZN也表示「這是DAZN目前為止觀看人數最多的一場比賽,轉播收入將達到新高。」

這樣的效果讓很多業內人士轉變了自己的看法,《紐約時報》的凱文·德雷珀撰文表示,「KSI、Paul和組織者為職業拳擊這項『停滯不前』的運動吸引到了新的觀眾和粉絲」。

安東尼·約書亞、迪昂泰·懷爾德、泰森·富裡、迪利安·懷特和安迪·魯伊茲的拳壇大牌明星也紛紛對比賽表達了支持,特別強調希望通過網紅拳擊賽能夠擴大拳擊的影響力。

擔任本場比賽推廣的拳擊界大佬埃迪-赫恩(巴裡-赫恩的兒子)評價這是一場堪比之前梅威瑟和嘴炮的跨界一戰。「不只是這兩個關鍵地區(英國、美國),還有其他所有的地區,澳大利亞、沙烏地阿拉伯、東歐、非洲——到處都是,你無法想像這些傢伙有多少觀眾。他們把我們的體育運動帶去了新的領域、新的地區、新的市場以及新的粉絲。」

這樣的現實告訴我們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小眾項目不配挑選流量的質量,只要有流量就得搏機會。

回到馬保國的事件上,年輕人們起底他的背景和他以前所做的荒誕行為,做成了鬼畜視頻全網爆紅。儘管這種流量是帶有情緒的,但卻也是少有的指向這項運動和圈層的流量。人們在批判、嘲諷他的同時,也同樣會有一個機會,去了解那些真正在搏擊&武術運動圈子中實幹奮鬥的人和事。

在市場營銷的邏輯中,巨大流量永遠是危險與機遇的雙刃劍,流量越大,劍走兩面各自能達到的效果也越好。

因此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嗚呼哀哉、貶低行業是最沒有意義的事情。「馬保國事件」正是搏擊&武術運動圈子的絕佳機會,從來沒有無法扳回的輿論,只有不懂馭術的人,更何況已經背水無路可退。

隨著時間推進,馬保國與他「跳梁小丑」般的故事終究會被歷史遺忘。但從中暴露出的「人們對傳統武術、對於搏擊格鬥項目的淺薄理解問題」,才是需要中國搏擊&武術圈去審慎思考的。

行業需要更主動的向大眾輸出更多關於搏擊&武術運動的文化與故事,做正能量的跨圈嘗試,去提高外部大眾圈層對於行業的內涵理解和認知,中國搏擊&武術的路才能真正越走越寬。

馬保國的鬧劇令人發笑,當他的爆紅也恰恰說明了中國人對「武功」這個話題始終有著與生俱來的文化情結,和難以抵抗的吸引力。那麼無論對於現在的武術運動也好,搏擊格鬥項目也罷,與其糾結流量的好壞,不如好好思考如何利用這來之不易的流量擴大自己的用戶群體和關注度,成為儀式感頂流的文化IP。

就像郭德綱曾經對自己相聲所說的「先搞笑吧,不搞笑就太搞笑了!」

相關焦點

  • 一夜爆火的馬保國,成國人眼中的「笑柄」?其實正在悄悄……
    因此,馬保國絕非庸人。真正讓馬老在B站甚至整個網際網路爆火的是他本人出鏡的一段具有"教育意義"的視頻。視頻中馬老頂著一隻"黑眼圈"義憤填膺地闡述了與"不講武德"的年輕人互相切磋的過程,都說濃縮就是精華,而馬老這段3分多鐘的視頻卻貢獻了年度三大熱詞,可見影響力之大。
  • 「馬保國現象」,是武術文化產業的危機信號
    和視頻一同爆火的,還有他的兩句名言「年輕人不講武德」和「耗子尾汁(好自為之)」。有人統計過,在B站,網友平均每小時便會上傳48.5個馬保國的視頻,平均每分鐘0.8個;其播放量最高的視頻《健身房的年輕後生不講武德偷襲馬老師,把馬保國老師的眼睛給蹭了一下》已經超過2000萬。一周前,馬保國以99部50萬級播放量視頻,共計1.6億的播放量「殺進」了「十大鬼畜之王」的榜單。
  • 馬保國成中國最火「武術人」,超100家外媒報導了他
    因為,對馬保國來說,他的「面子」,的確太大了一些。當然,這樣的面子,不是馬保國真正的面子,而是很多人對中國傳統武術的一種攻擊。所以,群情激昂。而根據《環球時報》英文版的消息,他們採訪了北京大學體育學院教授zhaojisheng。對於這樣的事情,趙教授,還是有自己的看法與觀點的。
  • 閃電五連鞭:解密馬保國背後的商業版圖
    在此之後,網絡上出現了大量關於馬保國的惡搞視頻和圖片,B站視頻播放量也突破6億次,讓馬保國瞬間成為了網絡上最火的頂級IP,其流量熱度也在微博上居高不下。暫且不論馬大師的太極拳法是否專業,今天重點來分析一下馬保國背後的商業版圖。
  • 馬保國「閃電五連鞭」褻瀆武術 人民日報點名:鬧劇立刻收場!
    自詡」渾元形意太極」掌門人的68歲男子馬保國,因30秒內遭業餘拳手KO三次、大秀」閃電五連鞭」等搞笑表演爆紅,但也被專業人士認為是中華武術界的」崩壞」危機。對此,《人民日報》28日專文點名,稱」馬保國鬧劇,該立刻收場了」,這種行為已經背離武術精神,淪為拙劣的商業遊戲。
  • 火爆的馬保國、不能打實戰的武術。江湖時代早已遠去!
    要問今年誰最火,無疑就是渾元太極的馬保國。他的語錄「他的接化發,讓馬保國聞名天下、火遍全網:馬保國以武林高手的身份出道,卻以喜劇的形式火爆全網。但馬保國比起很多「練傳統武術的人強多了,他雖自認為是武林高手,我們也先不管他有沒有真功夫、最起碼的是他敢上擂臺證明自己!在這一方面馬保國、就比很多的所謂傳統武術大師強多了,也比那什麼家溝的太極大師強。這些人嘴上說的頭頭是道、天花亂墜,一說到要上擂臺就虛了,就是各種不合時宜!
  • 馬保國到底有沒有功夫,是作秀還是真的不行?
    馬保國是何許人也!馬保國是「英國混元太極拳協會」創始人。那為什麼他是英國混元太極拳創始人呢?這個就要從2001年說起了,那個時候馬保國的兒子在英國留學,因為學費比較貴,馬保國家裡又沒有什麼錢,這個時候馬保國想到了一個能夠迅速積累財富的好辦法。他想到自己早年學過一些太極,於是2004年在英國成立了「英國混元太極拳協會」。後來馬保國一直以混元太極拳創始人自居。他自己說他自己被英國人稱為英國的李小龍。
  • 馬保國被人民日報點名後,B站出手了
    11月28日,人民日報發文批駁「馬保國現象」,指出這是一場「譁眾取寵、招搖撞騙」的鬧劇,控訴那些在背後為了商業利益「推波助瀾、炒作放大」的網際網路平臺,同時呼籲平臺加強相應監管。當天晚上,B站緊急發文表示,將對馬保國相關視頻進行「嚴格限制、審核、管理」。
  • 網紅武術大師馬保國:他們只想把人打暈
    作為瞬間火爆全網的流行語句,背後卻有一段故事,那麼你又是否知道這句「不講武德」指的具體是什麼呢?今日,讓這句「不講武德」流行起來的,網紅武術大師馬保國就親自講述了具體含義。在前一段,網紅形意太極門掌門人馬保國約戰職業拳手,被瞬間秒殺躺地的視頻火遍大江南北,武術家馬保國也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
  • 馬保國又火起來了,他的閃電五連鞭是否被低估了?
    馬保國又火起來了,在社交平臺上馬大師的鬼畜視頻一直登上了熱搜榜。尤其是馬大師的閃電五連鞭,咱也不知道他第二次還能打出來相同的招式嗎。那麼他的閃電五連鞭是否被低估了?從許多視頻上看,馬保國的武學理論有理有據很豐富也很堅實。
  • 2020年,馬保國為什麼突然就火了
    2020年的年末,太極「大師」馬保國突然爆紅網絡,而他的「語錄」更是成為當下最流行的詞彙,如今馬保國的流量絲毫不比當紅流量明星差。對於很多人來說,了解馬保國是在今年5月。當時他參加了一場太極與格鬥的比賽,當時馬保國的新聞還只出現在體育範疇,然而30秒內被3次KO,讓馬保國名噪一時,也引發了一場傳統武術能否實戰的大討論。
  • 83歲武術泰鬥很氣憤:馬保國讓中國武術丟臉,成外國人的笑料
    對此,83歲的中國武術泰鬥吳彬老先生表示很氣憤:馬保國讓中國武術丟臉,成外國人的笑料!事情的經過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繼續往下看。馬保國慘敗引負面觀感馬保國,據說是某太極的掌門人,一代武術大師,根據之前的各種宣傳,馬保國還曾打敗過英國拳王。
  • 馬保國徹底火了!海外百餘家媒體報導輿論中國功夫
    網易體育5月26日報導:近日,68歲「傳統武術大師」渾元形意太極掌門馬保國被50歲的業餘搏擊愛好者王慶民30秒內擊倒三次,最後一次直接休克。
  • GIF-馬保國曾赴英國交流武術 一根手指撂倒洋壯漢
    網易體育5月22日報導:近日,68歲「傳統武術大師」馬保國對決搏擊愛好者30秒被KO,此事引發了廣泛關注,並且上了微博熱搜。
  • B站鬼畜區已被馬保國「攻佔」,歡聲笑語的背後,是人性的淪喪
    而現在又再次出現了一位靈魂人物,那就是馬保國,而現在的鬼畜區也成功被馬保國攻佔了。 馬保國是英國混元太極拳協會的創始人,自稱渾元形意太極門掌門人,更是自稱被英國武術界譽為功夫王,當代李小龍! 說實話,我個人有種反胃的感覺,什麼樣的大臉才能練就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呢?這樣太不要臉了,還當代李小龍,要是李小龍在的話,根本不可能看他一眼!
  • B站:商業機構利用馬保國收割流量,即日起限制嚴審相關內容
    經觀察者網檢索,目前,B站首頁與鬼畜區頁面已經不再顯示馬保國的相關視頻了。要說馬保國爆火的起源,還得回顧他那兩段「名場面」。一個是他向觀眾表演的所謂「松活彈抖閃電五連鞭 」。不比不知道,前段時間意外走火的央視記者王冰冰,其相關視頻的播放量顯然不如馬保國。看來,在「馬保國現象」面前,好看的小姐姐們都「不香了」。不過,留給「馬保國現象」持續爆火的時間似乎不多了。
  • 83歲武術泰鬥怒斥馬保國讓武術蒙羞,傳統武術真不該被這麼糟蹋
    前段時間馬保國與王慶民的決戰在網絡掀起了熱潮,再次將傳統武術能否實戰的問題拋向了輿論的漩渦,不過這一疑問在馬保國被王慶民30秒KO而告終,問題的答案更傾向於傳統武術難以實戰。這場比賽前,賽事主辦方一直利用馬保國的各種頭銜來做宣傳,以期達到熱炒的效果。馬保國,自稱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是一名傳統武術大師,在此前還曾擊敗過MMA拳王。王慶民何許人也?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名搏擊愛好者。從結果來看,這場比賽真可謂是一場鬧劇。
  • 馬保國譁眾取寵的背後,可不僅只是傳武的沒落
    近半年來,一個自稱「渾元形意太極門掌門」的中年男子突然火遍了大江南北。各大新聞頭條和各大視頻網站上面到處都是他的影子,甚至就連五六歲的小孩都在或多或少模仿他的一些行為動作。沒錯,他就是一直自稱渾元形意太極門掌門的馬保國。
  • 馬保國現象被人民日報痛批一事,也是對網友的警告:審醜不可無度
    然而,無論平臺還是資本,蹭熱點、找賣點的前提,都是遵循公序良俗,是正確的價值觀,否則就會淪為淺薄而拙劣的商業遊戲。拿傳統武術招搖撞騙還能混成個流量網紅,引來無數憨粉,藉此賺錢。這只會讓更多想紅的人以低俗手段博取眼球,說道理,那些趨之若鶩的粉絲就是那些背後資本的誘餌而已,實在無聊。
  • 「混元形意掌門人」馬保國是怎麼火的?
    馬保國徹底火了!從10月末開始,這個自稱「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的69歲老同志突然成了輿論頂流,大街小巷、男女老少,似乎每個人都能隨口說上幾句 「年輕人不講武德」「耗子尾汁」「接化發」「我大E了,沒有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