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合肥市養犬管理條例》新聞發布會在合肥市政務中心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該條例將在今年6月1日起實施。今後,在犬類重點管理區內,中華田園犬(土狗)可以繼續養。目前,第一批57個犬只登記證申領點也已經確定。而首次申領養犬登記證的,將給予免費辦理。
養犬重點管理區域已經劃定
經過合肥市公安局會同合肥市城管局研究,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目前合肥市養犬重點管理區域目前已經敲定。
其中,瑤海區:轄區範圍內;廬陽區:轄區範圍內(三十崗鄉除外);蜀山區:轄區範圍內(小廟鎮僅限於小廟社區、拐崗社區);包河區:轄區範圍內;高新技術開發區:轄區範圍內;新站高新技術開發區:轄區範圍內;經濟技術開發區:轄區範圍內(高劉街道僅限於高劉社區、長崗社區);安徽巢湖經濟開發區:轄區範圍內。
按照規定,重點管理區域每戶限養一隻,超過限養數量的犬只不予辦理登記。不得飼養禁養犬。另外,一般管理區域為市區重點管理區域以外的區域。各縣(市)養犬重點管理區域另行發布。此次重點管理區劃分從6月1日開始執行,有效期5年。
重點管理區內中華田園犬可以繼續養
禁養犬的種類,一直是市民最為關注的話題。此前,合肥市公安局、合肥市農業農村局會同犬業協會、犬只診療協會等相關行業協會,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居民代表進行了多次會商。
4月24日, 合肥市公安局、合肥市農業農村局就《合肥市禁養犬名錄(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徵求意見。目前,《合肥市養犬重點管理區域禁養犬名錄》已經敲定。
記者注意到,爭議較大的中華田園犬(土狗)已經從此前的徵求意見稿中刪除,最終版本名錄當中沒有。這也就意味著,今後,在犬類重點管理區內,個人可以繼續按規定飼養中華田園犬(土狗)。
對犬只首次上牌實行免費辦理
接下來,合肥市將建立宣傳部門、公安機關牽頭,城市管理、農業農村、市場監管、文明創建、住房保障和房產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宣傳工作機制;全面發動鄉(鎮)街道、居(村)和社會力量,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條例》普法宣傳教育工作,倡導依法、科學、文明、規範的養犬理念。
相關負責表示,為進一步做好犬只收容、救助、領養工作,合肥市政府啟動了市犬只收容中心建設工作,目前已完成項目選址,正在加快推進,將確保儘早投入使用。為最大限度便民利民,合肥市政府已完成新型電子犬牌的招標工作。目前,正在加快建設養犬管理信息平臺,以便全面採集、登記、審核犬只、犬主信息,實現犬證登記網上申請、線下辦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馬上就訪
就市民關注的申領犬只登記證方面的相關問題,記者採訪了合肥市公安局治安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羅松濤。
記者:怎麼申領犬只登記證?
羅松濤:可以在公安機關規定的登記點就近申領,也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或者手機APP網上申領。合肥市公安局會同農業農村局在全市具有資質的寵物醫院中,按照自願原則,籤訂服務協議。實現犬只免疫、申領犬只登記證同一場所辦理。目前第一批57個點的名單已經確定。
記者:個人申領養犬登記證,需要哪些材料呢?
羅松濤:在個人申領方面分三類。其中,合肥市戶籍戶口的,需要養犬人身份證、固定住所證明(房產證、租房合同等);非合肥市戶口的,需要養犬人身份證、居住證。而對於國(境)外人員,要有境外人員居留證、固定住所證明(房產證、租房合同等)。
除了這些材料之外,還需要提供犬只的有效免疫證明和犬只近期全面正面、側面電子照片。
記者:單位申領的話,需要哪些材料?
羅松濤:單位主體資格證明及其主要負責人的身份證件;犬只有效免疫證明;犬只品種、數量清單;符合條例規定的相關材料;犬只近期全面正面、側面電子照片;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材料。
記者:養犬登記證辦理是否收費?
羅松濤:首次申領養犬登記證的免費辦理;養犬登記證損壞、丟失需要更換的,按照中標價格收取。
記者:申領登記證需要多長時間?
羅松濤:按照《合肥市養犬管理條例》規定的,三個工作日內辦結。
記者:犬只登記證、犬牌如何發放?
羅松濤:犬只登記證為電子證件,通過APP或者微信公眾號等發放;犬牌根據申領人意願,由申領人到申領點領取或者通過郵寄方式送到指定地點,費用由申領人承擔。
記者:新條例實施後,家裡養了兩隻犬或有禁養犬的如何處理?
羅松濤:公安機關將按照分步實施、序時推進的原則,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沒有改正的,依法予以處罰。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是《合肥市限制養犬條例》還是《合肥市養犬管理條例》均規定,每戶僅養一隻犬,禁止飼養禁養犬。全國凡是立法規範養犬的城市,也規定每戶僅養一隻犬,禁止飼養禁養犬。
記者:犬只收容中心建成之前,條例實施後,如何收容流浪犬、禁養犬?
羅松濤:在犬只收容中心建成之前,各縣(市)區、開發區以政府購買服務發方式,做好走失、無主犬只的收容、飼養、免疫等工作。
聲 音廢舊立新從嚴管理,兼顧養犬者的需要
實行規範養犬,合肥早已有規定。1999年,合肥市人大常委會就制定了《合肥市限制養犬條例》,並在2005年作了修正。該《條例》確定了每戶限養一隻小型觀賞犬,禁止飼養烈性犬和大型犬,限制養犬區內實行養犬許可證等制度,在規範養犬行為,保障公民人身安全和健康、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合肥市人大相關人士表示,隨著合肥市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城區面積由200平方公裡擴展到400平方公裡,城區人口由200多萬增加到450多萬,居民養犬日益增多,因違法違規養犬和不文明養犬行為產生的各類安全、衛生、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群眾迫切需要加強養犬管理。現行《條例》所確定的管理職責、監管措施、法律責任等內容,已經不適應當前養犬管理需要。
2019年,國家有關部門就加強和改進城市養犬管理工作出臺文件,強調要規範城市養犬行為,加強專項立法,提升城市養犬管理法治化水平。同時,根據長三角地區立法協同的要求,參照滬、寧、杭等城市關於養犬管理立法的做法,合肥市人大常委會以廢舊立新的形式,重新制定了《合肥市養犬管理條例》,體現了從嚴管理,也兼顧了養犬者的需要。
歷 程人大立法工作「開門」程度最深的一次
2019年初,經合肥市委批准,合肥市人大常委會將修改條例列入年度立法計劃。這次修改,從標題、內容、體例結構上都作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屬於廢舊立新的方式。在一審、二審過程中,還堅持「民主立法、開門立法」,採取多種形式徵求意見。
首次採用網絡融媒體問卷調查,共有12000多人次參與,提出有效書面建議6000多條,採用市長熱線集中接聽群眾來電、發動四級人大代表積極參與、多次召開座談會、在報紙網絡上刊登條例草案等方式,廣泛聽取意見建議。這也是近年來合肥市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開門程度最深、聽取意見最廣的一次。
2019年12月20日,合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議了《條例(草案)》。2019年12月24日,合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後,2020年3月27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予以審查批准。新版《條例》將在6月1日起,正式施行。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方佳偉
相關新聞:合肥重點管理區域不得飼養藏獒等禁養犬
12月23日,記者從合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了解到,《合肥市養犬管理條例(草案)》修改稿有了進一步修改。修改稿目前共七章四十二條,與之前相比,將突出對養犬的從嚴管理。
關於犬只免疫與登記,此次修改稿增加規定了重點管理區域養犬的種類,同時規定重點管理區域每戶限養一隻,不得飼養藏獒等禁養犬。禁養犬名錄由市公安機關會同農業農村部門確定,並向社會公布。
在養犬登記辦理方面,增加規定了公安機關應當製作統一的標識,註明養犬人和犬只的有關信息。此外,草案稿第十七條、第十九條關於個人、單位養犬申請資料的規定,屬於實際操作中的問題,不宜在法規中規定,予以刪除。
在管理體制方面,充實了相關部門的職責。修改稿規定,公安機關是養犬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做好下列工作:依法養犬、文明養犬的宣傳;養犬登記和犬牌發放;建立養犬信息管理系統;管理犬只收容場所;受理違法養犬行為的舉報;依法查處飼養犬只幹擾他人正常生活、放任犬只恐嚇他人等違法行為。
同時,城市管理部門應當依法查處養犬影響市容環境衛生等違法行為。農業農村部門應當做好犬只狂犬病的疫苗免疫、監測,發放犬類免疫證,並做好犬只飼養場所、隔離場所以及犬只診療機構的審查許可工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對犬只經營單位和個人進行登記和監督管理,對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修改稿注重對養犬者行為規範,此次增加規定了不得在住宅共用區域飼養犬只,犬只死亡的,應當送至無害化處理場所進行處理。同時,增加規定了禁止攜帶犬只進入的場所,同時增加規定禁止犬只進入的區域應當設置明顯的禁入標識,導盲犬、助殘犬等輔助犬只以及工作犬只除外。
在法律責任方面,一方面對違法行為的罰款作了修改,增加了罰款幅度的規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對攜帶犬只外出,未為犬只佩戴標識、未束牽引帶、攜帶犬只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和進入有禁入標識區域、擅自處理犬只屍體等行為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