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歐系車也被「攻陷」,普及低粘度機油也就不遠了

2020-12-15 車品博士

一直以來,機油粘度被分成了幾派,形成了一個被車友沿用許多年的使用「定律」:歐洲車系多用粘度較高的0W-40,美韓車多用中等粘度的0W-30,日系車多用0W-20。

但這個定律將被打破。附著時代的發展,環保節能成為大趨勢,全球越來越多的汽車製造商推薦使用低粘度機油。

現在,保時捷的部分配置了汽油微顆過濾器的車型,就要求使用粘度級別為0W-20的機油。同樣的,國內的上海大眾針對新型EA211和EA888發動機的保養,也已經逐步更換為0W-20粘度的機油。

整車製造廠商如此上心,各大機油生產廠商自然不會放慢腳步。

比如這個德國市場佔有率最高的機油養護品牌德國力魔,去年以來就連續推出了多款低粘度的機油,如特技AA5W-20、0W-20;技頂5W-20、0W-20;魔法基因5W-20、0W-20等以外,其中還包括一款0W-16的低粘度機油,要知道這種粘度在日本也只是一小部分車型推薦使用。

以往我們認為歐系車不適合使用低粘度機油,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歐系車型很多採用了渦輪增壓的發動機技術,工作溫度比較高,導致機油消耗會比較大,有的容易出現「燒機油」的情況。而力魔頂技6200合成機油0W-20的蒸發損耗率為10.3%,顯著降低機油日常的蒸發損耗,適合機油蒸發損耗率較高的配備有渦輪增壓和缸內直噴的高功率大眾和保時捷發動機使用。

至此,拿低粘度機油說日系發動機要比歐系精密的說法以後應該要告一段落了。

01低粘度,省油,更有勁

連歐系車都開始瘋狂推廣低粘度機油了,它到底是什麼來頭,能受到大家如此的追捧?

越稀的機油具備更出色的流動性和更小的磨損阻力,也就是意味著使用低粘度機油,有利於節省燃油,提升動力效果,這無疑很符合不斷追求更低燃油經濟性的日系整車廠商們的胃口。

我們平時所指的機油粘度大多是指的0W-20,0W-30,0W-40,10W-50這樣的複合粘度,後面的數字越小表示粘度越小,也就是越稀。這個複合粘度也是我們平時在車輛使用手上上看到的,整車廠商給出的車輛選用機油指導標準。

在遵循這個標準的前提下,我們再看機油的抗剪切值(HTHS)來判斷機油的稀或稠。通常,HTHS大於3.5的潤滑油可以看作是稠,小於3.0的就可以看作是稀。也就是說,在對應我們的車輛使用的複合粘度後,可以挑選抗剪切值更小的機油來獲得更好的動力和燃油經濟性。

不過低粘度機油也有它的短板。低粘度通常意味著更薄的油膜,在高溫高剪切的工況下容易破裂,這對基礎油的煉製工藝和添加劑的要求更為嚴苛,特別對發動機工作溫度更高的德系車來說,更是如此。為此,保時捷和大眾提出了相應的C20和VW 508 00認證標準,對低粘度機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想要通過這些認證的機油產品,必須具備強悍的性能和實力。

所以除了HTHS以外,衡量一款機油的油膜強度高低的參數還有100℃運動粘度這個參數指標。一般市場上不同機油,100℃運動粘度處於5.6~9.3mm2/s間,我們在比較同樣低粘度的機油的時候,選擇100℃運動粘度儘量接近9.3mm2/s的,可以得到更強的油膜。像力魔的這款頂技6200合成機油,其100℃運動粘度為8.1mm2/s(平方毫米每秒),即便是按VW 508 00 / 509 00的高標準(7.8~9.3mm2/s),也是符合的。

02低粘度,還要更低灰分

低粘度機油的廣泛盛行,可以說是和世界各地不斷提高的排放標準離不開的。通過國外轟動的排放門事件,我們也能大致感受到如今各國社會對環保的追求有多重視。單就我國來說,目前最新的國六排放標準,對汽車尾氣排出的部分汙染物成分的限定甚至比歐洲還要嚴格。

更高的燃油經濟性 ,更「乾淨」的排放尾氣,同時推動了機油的技術和配方朝更嚴苛的方向改進,除了低粘度外,我們還必須去了解機油成分裡一個重要的名詞:灰分。灰分,國外也叫硫酸灰分,是判斷機油精製深度的一個指標,主要批機油裡金屬元素及其鹽類的含量,這個指標在以後的機油產品裡會越來越重要。

例如現在很多車企會通過加裝汽/柴油機顆粒捕集器(GPF/DPF)來降低尾氣排放,加裝了以上裝置的車型,就建議選用低灰分的機油,對延長這些它們的壽命會有所幫助。

像歐洲的ACEA認證標準中,除了A3/B3、A3/B4與A5/B5外,還有一類以C為開頭的認證,這類機油就是專用於帶後處理裝置的,其灰分含量低,質量等級從低到高有C1、C2、C3、C4、C5。比如力魔的這款頂技6200合成機油,也獲得了C類最高的C5認證,其硫酸鹽灰分低於0.8%,就很合適帶有後處理裝置的車型使用,避免了機油參與燃燒產生的灰分堵塞過濾器,導致GPF排氣背壓增大,動力下降和油耗增加。

03低粘度雖好,也請對號入座

優點多多的低粘度機油雖然是以後的趨勢,隨著時代的發展,市場上使用低粘度機油的車型必將越來越多。不過,低粘度機油雖好,但對於大部分的德系車以及一些年份較老的車型來說,低粘度機油其實並不適用。所以在選用前,建議你最好確認車子的原廠使用要求,選用原廠建議的粘度。

如果你的車型是新出的,配備了高端精密的發動機,也建議使用低粘度的機油,那麼選擇時不妨比較一下機油的抗剪切值(HTHS)、100℃運動粘度這些參數,選擇參數更好的,即便暴力駕駛也能更好勝任。此外,有過濾器的還需要選擇低灰分的機油,像符合奔馳229.51,寶馬Longlife-04,大眾VW 508 00 / 509 00這些標準的都是低灰分機油。

最後有的朋友會有疑問:取得了歐洲各種汽車生產廠家認證的低粘度機油能否用於日系車?

答案是可以的,像力魔的這幾款低粘度機油中,除了取得ACEA和歐洲的車廠認證外,也有取得由美國汽車製造商協會(AAMA)和日本汽車製造商協會(JAMA)共同發起的ILSAC GF-5標準,同樣也適用於日系、美系車型。

只要符合認證的機油,我們就可以放心使用。機油雖然也在不斷的更新換代,但多試用多比較,就能找到最符合你個人駕駛習慣和車輛性能狀況的那款。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日系車能用低粘度的機油,是發動機比德系車更精密嗎?
    日系車的耐用是廣為流傳的,但是為什麼大部分的日系車都能使用低粘度的機油,到底是因為發動機精密還是因為油溫普遍不高,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這其中的原因。,從而降低摩擦的阻力,使發動機達到省油的目的,所以日系車使用低粘度的機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提高燃油經濟性,但是日系車的發動機精密和油溫不高也是原因之一。
  • 為什麼日系車普遍喜歡使用低粘度機油?優勢在哪?
    日系車普遍喜歡使用低粘度機油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或者,應該說低粘度機油最早開始普及也是在日系車範圍,而後開始逐漸延伸至韓系、美系、德系等車輛。目前市場上使用低粘度機油的車型越來越多,可以預見,低粘度機油將會是一種趨勢。那麼為何日系車早早就能鎖定使用低粘度機油呢?
  • 歐系車機油推薦:S-OIL 7 GOLD #9 PAO C3
    擁有一輛歐系車,你可以感受到它強勁的性能、精緻的造型,以及自己內心的超級滿足感。讓人們如此喜愛的高端汽車,除了給你非一般的體驗,它們還需要特殊的「機油」愛護——這種機油在很多方面都與我們的常規機油不同。
  • 日系車很多都用0W20的機油,你知道真相嗎?
    在我決定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翻閱了大量的書籍,查看大量的貼吧,問答,經驗,以及實地的去走訪4S店,找到維修師傅去了解,日系車究竟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車的機油呢,當然翻閱車輛的出廠說明書,按照廠家要求去做準沒錯吧,大部分人會有這麼說,可是為什麼呢?
  • 日系車應該如何選擇機油?日系車的常用機油型號介紹
    機油是汽車車主們非常熟悉的一個名詞,我們都知道,什麼樣的車就要用什麼樣的機油,這樣才更利於汽車的保養和性能發揮。那麼大家知道日系車的常用機油有哪些?今天為大家帶來日系車的常用機油介紹。近年來,日、美、歐、韓的汽車製造商們都在極力使機油的粘度變低,尤其是日系汽車的出廠機油幾乎全都是使用0W-20的黏度;現在德系的大眾最新推出的1.5T發動機也開始使用0W-20的黏度的機油,那麼,是什麼讓此般低粘度的潤滑油備受推崇呢?
  • 德系車為什麼總是燒機油?日系車不會嗎?
    德系車會發生燒機油這一現象是技術問題還是質量問題?其實都不是問題,而是發動機的設計比較適合歐美國家使用!在中國這種擁堵的路段來行使,更容易出現燒機油的情況。 為什麼德系車在中國更容易出現燒機油?
  • 為何日系車推薦使用0W-20機油?一次給你講明白,保養不再糾結
    但去到4s店時,沒有0W-16的機油,只有0W-20的機油。如今的亞洲龍已經可以使用0W-16的機油,你還在害怕0W-20的機油傷車嗎?其實不止豐田亞洲龍、本田大部分車型,馬自達的大部分車型也都在使用0W-20的機油,而很多的國產車或德系車、法系車都還在使用5W-30的機油,甚至5W-40的機油,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為什麼日系車可以使用0w-20的機油?
    數字5代表機油的低溫特性,數字30則代表機油的粘度和能夠承受的高溫程度。對於30型的機油很適合新車使用,隨著使用年限的加長發動機內部間隙會變大,所以很多10年以上的車輛都選用了5w-40的機油。這也是美系車和德系車的必備油品。那麼目前日系車為什麼都在使用0w-20的機油呢?
  • 為啥日系車用0w20機油?更省油嗎?
    基本上日系自然吸氣發動機都是要求使用0W20,渦輪增壓發動機有些則要求使用5W30粘度的機油,凱美瑞廠家要求使用0W20,是可以使用40粘度的,但是應急可以,長期使用不推薦!
  • 國六車機油怎麼選?新手要知道,選錯機油可能導致三元催化器報廢
    大家好,我是小曾,如今在售的車型都是國六的車型,年初買的國六型汽車,現在也該保養了,那國六車型在保養更換機油時,應該怎麼選擇呢?車企為了滿足國六排放的要求,也是絞盡腦汁,尤其是發動機機油的選用,也是制定了新的標準。所以國六車型在機油選擇方面要注意兩點。
  • 機油機濾如何選擇如何更換?怎麼換,多久換?答案馬上揭曉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機油的「壽命」和時間有很大關係。全合成機油宣稱可以使用1年以上,這裡的1年多少還是建立在理想狀態下的。因為機油離開了密閉空間後,會隨著環境影響慢慢衰減。我的車雖然用的是全合成機油,行駛裡程也不算太長,但10個月的時間確實也不短了,所以我才決定這個時候換新機油。
  • 為什麼德系車容易燒機油,而日系車卻不燒機油?看完你就明白了
    隨著現在時代的發展,汽車進入家家戶戶,基本每個家庭都屬於自己的汽車,但在養車過程中,我們發現汽車品牌給我們留下了印象:日系車很放心, 美系車很費油, 德系車很燒油, 很多德系車車主的後備箱裡都有機油,以防不時需要,但燒機油的現象主要集中在德系豪華品牌,以寶馬、奧迪、保時捷為中心,德系車似乎很容易燒激油
  • 「汽車保養」機油選擇
    他會暗示你各種「可能性」故障讓你清洗整個或那個部件切記裡程或時間差不多就行礦物油,5000km或半年,更換半合成,7500km或8個月,更換全合成,10000或一年,更換機油粘度等級第二個數字代表機油100度時的運動粘度一般情況,新車(1萬公裡以內)需要稀一點的機油首保是廠家負責,使用0W-20原因:新車磨合期,磨屑比較多需要稀一點的機油把磨屑帶出來
  • 突破TOP1潤滑油:機油新標準,炫彩SP更出色
    突破TOP1潤滑油:機油選用看什麼? 在選購機油的時候,我們會經常看到SAE(潤滑油的粘度)和API標識。SAE是美國汽車工程協會的簡稱,API是美國石油協會的簡稱。SAE後邊的標號代表著機油的粘度值,API後邊的標號代表著機油的質量級別。
  • 對環境更友好 力魔發布4款低灰分機油
    在這個大前提下,柴油車尾氣顆粒捕捉器(DPF)和汽油車尾氣顆粒捕捉器(GPF)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但是,以往的高硫磷全灰分機油會對DPF和GPF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為此,很多汽車廠家推出了相對應的低灰分機油認證。如奔馳229.71、大眾508 00/509 00等。
  • 道達爾5w30機油適合哪些車
    【太平洋汽車網】它比較適合日產車,如軒逸、逍客、天籟、藍鳥等車型。在選擇機油型號時,建議參考車輛使用手冊上的相關規定。機油標號所代表的信息為該款機油的粘度等級,不同粘度等級的機油所應用的場景也不同。標號中的W為冬季Winter的意思。在其前面的數值為該款機油的低溫流動性,數值越小,就表示其的低溫流動性越好。
  • 機油蓋建議0W-20機油,保養時修理廠加的5W-30,對發動機有傷害嗎
    相信很多日韓美系車主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因為大多數日韓美系車型需要添加0W-20或5W-20的機油,這種問題大多是發生在4S店以外的修理廠,特別是規模不大的路邊修理廠,因為只有該品牌的高端全合成機油才有0W-20型號的機油,比如金美孚和殼牌超凡喜力的0W-20,4L的機油,價格在500元左右,由於價格貴,很少有修理廠會囤貨,一般都是用5W-30機油,來搪塞車主,說20粘度機油太稀了,不適合家用車等理由
  • 技術男做的功課貼:讓你立馬看懂機油
    德系發動機加工精度的問題確實存在,但被過於放大了,其實大眾渦輪發動機的活塞缸套間隙較大更多的還是設計原因,因為德系發動機的設計思路就是用高溫 渦輪來提高高轉時的引擎工作效率,活塞與缸套之間的間隙是隨著高溫帶來的金屬膨脹係數加大而減小,而40粘度機油也在高溫下變得粘度較低,從而適合潤滑更細小的摩擦間隙。
  • 德系車為何在國內燒機油,在德國不燒?差距不是一點點
    德系車在我國汽車市場上的口碑不錯,平價版的德系車有大眾,如果大家追求價格更貴的品牌還有寶馬和奔馳。很多車主發現德系車雖然好開,操控感強,可是很多德系車都逃不開一個老毛病,那就是燒機油。燒機油現象存在於大多數德系車中,無論是價格昂貴的奧迪還是普通價位的大眾都有燒機油的問題,有些車主因為德系車燒機油非常頭疼,只能在後備箱裡放上幾瓶機油以備不時之需。為何德系車國產後總容易燒機油?國外的德系車卻很少燒機油呢?第1個原因就是大眾國產後減配非常嚴重。
  • 編輯和您聊機油(7)小眾品牌機油匯總
    ,它在國外還有著「耐磨王」的美譽,足以證明它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這款機油適合近些年生產的歐系、美系及日系車型使用。  編輯猜測可能是因為現今的主流德系車型以渦輪增壓和缸內直噴車型居多,工作溫度很高,但是從這款機油的特性來看,它在低溫啟動性能方面非常優異,但是可以允許的高溫粘度值不高,所以在遇到像德系車這種運轉溫度很高的車型時,油膜的穩定性是個問題。所以不建議德系車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