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紀錄片推出《杜甫》刷屏,《指環王》甘道夫的扮演者傾情演繹

2020-12-15 清溪草

BBC近期推出了一部關於詩歌的紀錄片《China's greatest poet》,大約60分鐘的視頻,帶領我們以《壯遊》為引,去回顧杜甫的的人生軌跡。朗誦者是《指環王》甘道夫的扮演者:Ian Mckellen 爵士。

這個片子,在國內外引發了熱議,而且恰逢這個時期推出,很吸引眼球(有興趣的話,可以去B站搜索相關視頻《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主持人、歷史學家麥可·伍德,重走了杜甫生前留下足跡的城市、山川、河流,從而回溯了詩人艱難困苦、顛沛流離的一生。這段行程從西安開始,幼年的杜甫由姑姑養大,後來輾轉北方、南方。

我的朋友直接組織了一個朗讀+手寫項目,作為五一假期的「勞動」。熊逸講唐詩的時候,也非常推崇杜甫,不僅僅是因為他是寫詩非常勤奮的「勞模」,現存詩歌1400多首;而且也有說他的《登高》,也代表了唐詩七律的最高成就。

很多人說,被翻譯成英文的杜甫詩作難以體現中國古典詩歌的精妙之處,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中國的詩歌更講究格律和意境;而翻譯很難兩者都達到。就如把莎士比亞的詩歌翻譯成中文一樣,特別容易失去的是音律美。

紀錄片從不同的角度,解讀杜甫的一生,尤其是開篇的夜景和西安的鬧市,讓人莫名感動。

《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詩也叫做《九日登高》。在古代,農曆九月九日有登高習俗。而這個習俗還非常重要,就是要回家和朋友、親人一起的,否則就「遍插茱萸少一人」了。

所以很多人都寫了關於九月九日的詩詞來紀念,比如剛剛提到的那句出自《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以及盧照鄰寫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杜甫寫這首詩的時候,是五六十歲了,所謂「知天命」的年紀。而他年輕時候寫的同題材登高就不一樣。三十年前的杜甫年輕,人生充滿希望,所以才有《望嶽》裡大氣磅礴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而晚年的《登高》,他已經度過了人生的大部分歲月,經歷了戰爭和社會底層的洗滌,見過國破家亡,流離失所。所以現在人喜歡杜甫什麼?或許是他的真實、真誠,以及他對於底層民眾的關注。

《登高》總體上給人一種蕭瑟荒涼之感,把裡面的字提取出來,「哀」「蕭」「病」「苦」「悲」,這些是非常負面的情緒描寫。

首句「風急天高猿嘯哀」就開門見山去寫景,烘託出這種憂傷。而「渚清沙白」毫無色彩,更是加劇了這種冷清慘澹。

這首詩寫於夔州的秋天,頷聯集中表現了這種秋色下落木蕭蕭,長江滾滾的景色。同樣也是擴大了無邊的孤寂。

接著轉折句,不寫景色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回歸到自己的身世,經歷了戰亂之後的流落異鄉、病體殘喘。對自己一生的回顧,也是荒涼而惆悵。

所以這首詩寫景,有感而發,重要的落腳點是自己已經年老多病,還要拖著病體、憑著信念獨自登高,這是怎樣的情懷?

中國人一直有種「衣錦還鄉」「落葉歸根」的情懷,越是年齡大,越會特別渴望返鄉。內心惆悵,早生白髮,而自己還在異鄉。杜甫用它的筆墨,給我們展示了他的時代和思想。

相關焦點

  • BBC推出杜甫紀錄片 伊恩·麥克萊恩讀杜甫英譯詩
    記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麥可·伍德在成都杜甫草堂伊恩·麥克萊恩原標題:BBC推出紀錄片 中國「詩聖」走向世界在東方4月6日,BBC(英國廣播公司)推出了時長將近一小時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以下簡稱《杜甫》)。杜甫其人其詩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被詳細介紹給西方世界。
  • BBC拍了部杜甫的紀錄片,「甘道夫」念的英文詩,翻譯的是杜甫的哪一...
    這還不算完,BBC新推出的一部關於杜甫的紀錄片,也在他們那紅了。so,who is Dufu? 紀錄片目前豆瓣評分7.6,作為中國觀眾,大家都對杜甫的生平有一定了解,不過紀錄片提供了另一種解讀視角,是陌生又新奇的。
  • 甘道夫「莎翁腔」太好聽!BBC紀錄片讓杜甫「忙」到國外
    近日,英國BBC推出單集58分鐘的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這是杜甫第一次以紀錄片的形式,詳細地被介紹到全球。該片轟動了居家抗疫的世界人民,也引發網民重溫杜甫的詩歌。專家告訴記者,杜甫值得國際化,他本就是國際文化人。真好聽!
  • BBC推出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片中出現不少洛陽鏡頭
    近日,人民網、新華網等媒體報導了英國BBC(英國廣播公司)推出的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該紀錄片毫不吝嗇地用「最偉大」來稱許杜甫,相關媒體報導顯示,這也是「詩聖」杜甫第一次被以紀錄片方式展示給國外。
  • 從這部BBC紀錄片,看杜甫的人與詩
    同時,穿插在這些回訪鏡頭中的,是由「甘道夫」扮演者所朗讀的杜甫詩作。這位出演過眾多莎士比亞劇作的國寶級男演員,用渾厚的莎腔附著了杜甫詩歌獨特的力量。疫情在世界範圍內的蔓延,為這部適時上映的紀錄片賦予了獨特的意義,我們得以趁機回顧這位在苦難中站立起來的「文化形象」,並以此觀照自己所處的時代與生活。
  • 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徵服世界,BBC紀錄片火了,不光靠《指環王...
    「如果有人想通過了解中國燦爛文明來擺脫對病毒的恐懼,就來看杜甫的紀錄片吧!」「中國最偉大詩人似乎配不上他的影響力,在西方文化文明,沒有一個可以與他對比的形象,一個體現了整個民族共同的道德情感的人。」近日,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轟動了居家抗疫的世界人民。
  • 英國國寶演員拍關於杜甫的紀錄片,豆瓣評分較低,中國觀眾不買帳
    而如果在唐詩背誦天團裡面,只選一個人為代表,這個人大概率是杜甫。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時,4月6日,BBC推出了一部關於詩歌的紀錄片,轟動了居家抗疫的世界人民。 它的主角是我們熟知的「詩聖」杜甫。
  • 道德的守護者:BBC為什麼會拍一部關於杜甫的紀錄片?
    近日,西方首部關於杜甫的紀錄片在BBC上映。在紀錄片中,主持人麥可·伍德通過走訪留下過杜甫足跡的城市、地點、山川河流,還原了這個「中國最偉大詩人」歷經坎坷的一生。同時,穿插在這些回訪鏡頭中的,是由「甘道夫」扮演者所朗讀的杜甫詩作。這位出演過眾多莎士比亞劇作的國寶級男演員,用渾厚的莎腔附著了杜甫詩歌獨特的力量。
  • 英國人拍了部關於杜甫的紀錄片 「甘道夫」出來念詩啦
    近日,BBC新推出的一部關於杜甫的紀錄片。這部單部單集58分鐘的紀錄片名為《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為了讓西方觀眾直觀地了解杜甫的地位,他們直接把他的作品與《荷馬史詩》相提並論。外國人講杜甫,靠譜嗎?
  • 是什麼讓杜甫「破圈」?專訪BBC紀錄片《杜甫》主持人
    紀錄片不只為西方觀眾提供了了解杜甫詩歌的機會,還引發了對以杜甫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討論。紀錄片還請來莎劇著名演員伊恩·麥克萊恩,朗誦了《壯遊》《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等15首英文版杜詩。近日,我們專訪了這部紀錄片的撰稿人和主持人、英國歷史學家麥可·伍德(Michael Wood),聽他談談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故事以及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 P1S宣布推出《指環王》甘道夫VS炎魔雕像
    日本著名雕像廠商Prime 1 Studio宣布將推出經典魔幻電影《指環王》甘道夫VS炎魔雕像,雕像預定於2021年10與至2020年1月間發售,普通版售價142900日元(約合人民幣9303元),豪華版售價153900日元(約合人民幣9303元)。
  • BBC最新紀錄片,轟動全球網友,主角是杜甫和他的成都草堂
    微成都日前,BBC推出了一部關於詩歌的紀錄片它的主角不是莎士比亞而是我們熟知的「詩聖」杜甫他被冠以「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帶來多重視角的專業解讀宇文所安劉陶陶不僅如此,BBC請來英國國寶級演員、《指環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麥克萊恩爵士朗誦杜甫的詩莎劇腔朗讀杜甫的詩是種怎樣的體驗?
  • 是什麼讓杜甫「破圈」?專訪BBC紀錄片《杜甫》主持人麥可·伍德
    紀錄片不只為西方觀眾提供了了解杜甫詩歌的機會,還引發了對以杜甫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討論。紀錄片還請來莎劇著名演員伊恩·麥克萊恩,朗誦了《壯遊》《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等15首英文版杜詩。近日,我們專訪了這部紀錄片的撰稿人和主持人、英國歷史學家麥可·伍德(Michael Wood),聽他談談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故事以及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 ...他拍的紀錄片帶英國人了解中國|杜甫|紀錄片|伍德|中國|中華的...
    英國歷史學家麥可·伍德說,他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啟蒙來自杜甫。採訪中,他能隨口背出好幾段杜甫的詩作譯文,包括長詩《壯遊》:「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場。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近期,伍德執導的單集英文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以下簡稱《杜甫》)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引起廣泛關注。
  • BBC拍杜甫紀錄片火了,但古詩翻譯令人尷尬
    來源:澎湃新聞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海報近日,BBC推出58分鐘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歷史學家麥可·伍德到訪中國,重走杜甫生前足跡,從鞏義、西安到成都、長沙,用幾首著名的杜詩,串聯起了杜甫波瀾壯闊而又顛沛流離的一生
  • 來自英國人的推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不過前段時間,就在全球大多數人民都因疫情被困家中的時候,BBC(英國廣播公司)突然推出了一部有關於中國詩歌的紀錄片,主角乃是中國人民家喻戶曉的"詩聖",杜甫。
  • 「甘道夫」聯手BBC評中國最偉大詩人,結果出人意料
    近日,英國BBC電視臺推出一部關於中國古代詩人的紀錄片,但卻在國內引發了不小的爭議,要問爭議點在哪裡,相信當你看到這部紀錄片的名字時就明白了。不賣關子了,本片的名字就叫做《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沒錯,在杜甫他老人家在國內火遍全網之後,這一次又出圈出國了,真是應了那句著名的梗——「杜甫很忙」。
  • 從「甘道夫」朗誦杜甫詩作,看中國古詩是如何被翻譯的
    最近,BBC推出單集58分鐘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歷史學家麥可·伍德到訪中國,重走史料及杜甫詩的考證中,他曾留下過足跡的地方,從鞏義、西安到成都、長沙,從出生到入仕,從開元盛世到戰亂流離,回溯了詩人杜甫顛沛的一生。
  • 杜甫為何能在疫情期間通過 BBC 俘獲西方粉絲心?
    英國的人民卻頗為慰心,BBC播出了紀錄片《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杜甫因此俘獲了一大批西方粉絲。在杜甫「出國」之前,中國的李白、蘇東坡早已在西方吸粉無數,詩聖杜甫卻在西方國家籍籍無名。BBC 甚至不惜動用國寶級演員、《指環王》「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麥克萊恩用英語朗誦杜甫的詩。
  • P1S宣布推出《指環王》甘道夫VS炎魔雕像
    日本著名雕像廠商Prime 1 Studio宣布將推出經典魔幻電影《指環王》甘道夫VS炎魔雕像,雕像預定於2021年10與至2020年1月間發售,普通版售價142900日元(約合人民幣9303元),豪華版售價153900日元(約合人民幣930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