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蔣蔣的兵工廠
近日,為錘鍊官兵在真實戰場上快打快收能力,全方位檢驗合成旅作戰水平,中部戰區陸軍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千裡機動至朱日和冰封要塞,展開多類型裝備實彈協同演練,其裝備的紅旗17防空飛彈貢獻高寒地區首射。
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各火力分隊經過戰場機動後,順利進入射擊陣地,官兵迅速準備PGZ-07式35毫米履帶式自行高炮的彈藥,為外露管線做好保溫,構建指揮通信網,偵察分隊立即展開敵情偵察,快速搜捕目標。這時官兵在往彈鏈上壓一種白色金屬彈頭的35mm炮彈,注意這種彈頭是沒有引信的,整個彈體渾然一體,並沒有普通彈的引信,這其實就是我國仿製厄利孔公司的集束式預製破片編程引信榴霰彈,也叫作阿海德彈藥(AHEAD)。
普通彈
該炮彈重量是1.78千克,一發750克彈頭當中含有500克彈芯。前部是整形彈殼,內部裝有152個質量為3.3g的圓柱形鎢合金預製破片,底部裝有拋射藥,彈底裝有可編程的電子時間引信,彈尾外圈則是裝訂線圈。該彈需要配合帶有測速裝訂炮口線圈的防空炮使用,首先需要由雷達等鎖定目標,然後將目標的位置、速度、距離和炮彈經過前兩個炮口線圈的時間差得出的初速一起計算出炮彈爆炸的時間,最後靠第三個裝訂線圈向電子時間引信裝訂起爆時間,炮彈飛到預定時間後拋射藥起爆,形成一個直接指向目標的高密度破片彈幕,從而在多重打擊下提高命中率命中並擊毀目標。目前該國產彈藥已經大規模裝備我軍,性能相當好,但是價格也是特貴,國際市場上1發該型彈藥的造價大約1700多美元,相當於1.1萬人民幣,我軍彈藥造價便宜些,但一波打出去20發左右也足夠肉疼的了。
在首輪打擊過後,偵察分隊報告,敵目標多數被摧毀,但仍有部分高空隱蔽目標未被消滅,指揮所迅速通過車載指揮終端,向地空飛彈分隊下達進行精準打擊命令,該合成旅裝備的紅旗-17防空飛彈迅速發射攔截目標。紅旗-17防空飛彈是我軍的近程防空最強者,能夠在行進間射擊,該部於2018年換裝,也是首次在高原嚴寒條件下實彈射擊,同時這也是第一次在節目中公布紅旗17的編號,畢竟這個車與道爾M1親緣關係太近,反而是紅旗17A這個輪式底盤改版登上了閱兵舞臺。
隨後陣地暴露,各火力分隊迅速向預備陣地轉移。於此同時,指揮部接到上級情況通報,前方道路被掩埋炸彈,要求以最快速度開闢通路,於是GSL-135綜合掃雷車迅速出動。該掃雷車採用的是96式坦克底盤,由基礎車、爆破掃雷發射裝置、鏟式掃雷犁、通路標示裝置、電器控制系統及液壓控制系統等部分組成,車體後部安裝有火箭爆破器發射架,能夠發射火箭拉動牽引鋼索,拖帶爆炸帶和控制繩飛入地雷場,隨後延時引信使爆炸帶起爆引爆、破壞地雷,形成4-5米寬度的安全通路,然後可以用鏟式掃雷犁剷出剩餘地雷並標示安全通路,其他裝備可以安全通過了。本次由於在雪地爆破,能夠看到爆炸帶爆破後的影響範圍,非常壯觀。
隨後就是該旅裝備的紅箭-10反坦克飛彈發威的時候,紅箭-10的高穿深、大射程、人在迴路中的設計使它已經成為我軍重型合成旅最重要的反坦克火力,相對於其他部隊經常不裝滿飛彈發射箱的摳門做法,該旅則土豪氣十足的裝滿了8個發射箱,而且其中一輛發射車一口氣已經打出了4發,真是壕無人性。其實這也是必要的,必須摸清紅箭-10在嚴寒下的運用特點,才能夠有針對性的發展出相應的戰術。
陸軍第81集團軍是一支歷史厚重、戰功卓著、傳統優良的英雄部隊,賡續了5個紅軍營、18個紅軍連的紅色血脈,先後湧現出「紅一師」「猛虎師」「渡江先鋒營」「佛國山上大功連」等136個英雄集體,是「拱衛京畿、扼控華北的一支拳頭部隊」。某合成旅此次實彈綜合演練,在檢驗新裝備戰術性能的同時,更加突出合成部隊火力協同配合、指揮通聯、快速打擊等能力的綜合運用,使各級指揮員目標研判、火力運用、指揮處置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有效錘鍊,能夠更好的完成拱衛京畿的重大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