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怒斥秦國,《大秦賦》這幕太戳心!500年東周何以難復興?

2020-12-22 趙帥鍋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大秦賦》中,很多人被這一幕給戳心了!

在第四集中,秦昭襄王嬴稷派遣大軍攻打周天子所在的都城洛邑,因為實力上的巨大懸殊,周王室根本無力抵抗,其他諸侯國又因忌憚秦國而不願派兵援助。

眼看秦軍兵臨城下,最後一任周天子周赧王只能指天大罵「秦嬴是養馬的家奴。然而罵完之後,周赧王也只能乖乖交出象徵天子的九鼎」,自此周王朝宣告結束!

見此情景,很多人不免感嘆,昔日強大的周王室竟然淪落到這種地步,遙想當年西周之時,周王室何其雄哉!那時候的周天子,可是名副其實的「天下共主」,何人敢不服!可到了東周之時,周王室卻反過來被各路諸侯欺凌,最後更是被養馬的秦國所滅,這究竟是為什麼?

要知道,東周這段歷史可是長達五百年之久,在這漫長的歲月裡,周天子為何始終不能復興周王室呢?這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原因?

按照英雄史觀來看,自然是天不佑周王室,致使周王室在這五百多年的時間裡,竟然沒有誕生過一位雄才大略的「中興之主」。換句話說,歷代的周天子們大都平庸無能,他們不知道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只知道貪圖享樂、得過且過,於是周王室只能不斷走下坡路!

類似的說法雖然有一點道理,但顯然無法讓人信服。

因為,如果周王室的復興,只需要靠一兩個雄才大略的「中興之主」就能實現,那周王室在長達五百年的歲月中,竟然一個雄主都沒誕生,這概率也太小了吧!說句誇張點的話,就是堅持買彩票五百年,也至少會中那麼幾次大獎吧!

所以說,周王室五百年沒誕生一個雄主而導致周王室無法復興,顯然很難讓人信服!

接下來,我們再以唯物史觀來看,周王室無法復興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原因:周平王遷都致使國土面積大幅縮水,嚴重削弱了周王室的實力!

大家知道,西周末年時,由於犬戎攻入鎬京(今陝西西安)殺死周幽王,導致西周滅亡;隨後周平王(周幽王太子宜臼)在晉國、衛國、鄭國、秦國等諸侯的幫助下,把都城遷移到洛邑(今河南洛陽),史稱「平王東遷」,自此,東周王朝建立!

在周平王遷都之前,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地區是以長安、洛陽為中心的八百裡沃土,這也是西周王朝能夠力壓各諸侯的基礎。但等到周平王遷都之後,以長安為中心的地區就被秦國和犬戎共同佔據。

與此同時,因為晉國、衛國、鄭國等諸侯擁立周平王有功,周平王又不得不對他們進行封賞,再加上各路諸侯大佬趁亂搶佔地盤,最後折騰來折騰去,周天子實際控制的地區,就只剩下以洛陽為中心的二百裡沃土了。

換句話說,在周平王東遷之後,周王室的國土面積整整縮水了四分之三,這個時候的周王室,已經只能算是一個中等諸侯,已然無力震懾各路諸侯。

第二個原因:周天子所佔據的地方,缺乏足夠的擴張空間。

雖然說,周平王東遷導致其國土面積大幅縮水,但有句話說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東遷之後的周天子,雖然只有以洛陽為中心的二百裡地盤,但他所佔據的這片土地,卻是當時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而且周天子還擁有一直非常強大的軍事力量。

更重要的是,當時的天下還是標準的諸侯林立,並沒有誕生真正意義上的大諸侯,周天子的地盤雖然小,但其他諸侯的地盤就更小,即便是實力最強大的諸侯,地盤也就和周天子半斤八兩差不多。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周平王東遷之初,整個天下想找出一個整體實力比周天子更大的諸侯,還真找不到!最簡單而言,在周平王東遷之初,齊國也就控制了以淄博為中心的地區,當時的山東省,還有紀、萊、莒、魯等不可小視的國家存在。

至於楚國,其地盤還僅限於河南、湖北交界的一隅之地;至於秦國和晉國,他們一個還在偏僻的天水和寶雞地區打怪升級,一個還在遙遠的臨汾和運城地區默默修煉,此時距離秦國稱霸關中,晉國稱霸山西,還有十萬八千裡的路要走。

換而言之,在周平王東遷之初,就所擁有的地盤、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周天子依然是最重要的實力派之一;再加上周天子擁有「天下共主」的合法身份,所以樂觀點看,周天子應該有機會實現復興。

但可惜的是,因為周天子所佔據的地方,缺乏足夠的擴張的空間,所以導致其後幾百年,其他諸侯都在不斷的擴張自己的勢力,而周王室卻是止步不前。

當時周天子所佔據的地方,屬於河南省。

大家知道,河南省又被稱之為「中原腹地」,它是中國最古老的經濟區,也是當時最發達的經濟區,所以這片地區很早就被開發完畢,這也就意味著這片地區大小諸侯林立,普遍地區都名花有主,誰也不是省油的燈。

在這種背景下,大家想要擴張地盤,就只能通過掠奪其他人的地盤來實現。套用我們現在比較時髦的話來說,當時河南省的增量市場已經耗盡,這裡的諸侯們要想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只能去拼命去爭奪有限的存量市場,其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河南是天下的中心,而洛陽又是河南的中心,在這場激烈的存量市場爭奪中,周天子恰好又地處這樣一個四戰之地,這也就意味著四周的諸侯可以從任何方向進攻周天子,在這種背景下,周天子想要擴張地盤,其難度可想而知。

反觀陝西、山西、山東、湖北等地,因為這些地區在當時都屬於是天下的邊緣,一個政權地處這種地方,自然不用擔心面臨四面受敵的困境;與此同時,這些這區在當時又都屬於是偏僻落後的山區,這也就意味著這裡還又在眾多沒有被開發的無主之地。

在這種背景下,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尤其是鐵器的出現,使得大量原本無法開發的無主之地被開墾成農田。在這種背景下,位於這些地方的諸侯們,自然更容易擴張自己地盤,因為他們容易兼併的地方多的是,不需要去費盡心思爭奪有限的存量市場!

所以等到百年之後,齊國稱霸山東,秦國稱霸陝西、晉國稱霸山西,楚國稱霸湖北,甚至吳越都先後稱霸江浙,但諾大的一個河南省,卻始終無法決出一個真正的霸主,這裡始終是大小諸侯林立!

等到齊國、秦國、晉國和楚國都崛起之後,河南這個中原之地又變成為這四大高手角力的場所,在這種背景下,周天子就更難有機會復興了!

第三個原因:鄭國的制衡,讓周天子無力向周邊擴張!

雖然周天子所處的地理位置,擁有著眾多的劣勢,但這並不代表周天子沒有機會一統河南;從某種意義上說,只要周天子能夠統一河南,他依然有機會角逐天下,因為後來的魏國就是在統一大半個河南的基礎上實現的霸業!

從理論上來說,以周天子當時的實力,如果沒有意外,他也許有機會實現河南的統一;問題是,偏偏就出現了意外,而這個意外就是鄭國!

在當時的河南,周天子和鄭國是最強大的兩個諸侯國,兩國在實力上是半斤八兩差不多。

與此同時,鄭國的地盤,主要是以河南新鄭為中心的地區,而周天子的地盤,則是以河南洛陽為中心的地區;從地理上來看,鄭國和周王室是緊挨著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周天子和鄭國能夠實現聯合,他們一統河南,實現周王朝的復興,還是非常有可能的。問題是,周天子和鄭國合作後,誰來當老大呢?

基於周天子的利益,自然是希望鄭國跟著他混,畢竟自己的是天下共主;但基於鄭國國君的利益,自然是周天子安心當傀儡,由他鄭國國君來稱王稱霸!

既然雙方在利益上談不攏,周天子和鄭國國君的合作自然無法進行下去,所以他們之間就只能通過戰爭來解決;問題是,由於雙方實力都差不多,所以最後誰也兼併不了誰,誰也無法讓另一方徹底臣服自己!

更重要的是,因為周天子和鄭國國君處於這種競爭的關係中,且雙方的地盤又緊挨著,周天子和鄭國國君自然都也不希望對方強大起來;因為對方強大了,就有可能兼併自己。

在這種背景下,當周天子企圖向周邊其他地方擴張時,鄭國就會立馬在背後捅刀子。而當鄭國企圖向周邊其他地方擴張時,周天子就會立馬在背後捅刀子!

這樣的結果就是,雙方誰也發展不起來,他們只能眼睜睜看著其他地區的諸侯不斷打怪升級,而自己卻只能在相互制衡中維持著均勢,最終雙方都坐困而亡。

相關焦點

  • 《大秦賦》:分不清周天子東周西周君遭鄙視,原來戰國末年有兩周
    2、東周最後一位天子以及周朝東周公國的滅亡周赧王是周朝東周第二十五位君主,是東周最後一位周天子,也是周朝在位最長的君主,據說活了一百多歲。隨著秦國的日益強大,便也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公元前307年,好武的秦武王不聽勸告,要來周赧王處舉鼎。
  • 《大秦賦》:分不清周天子東周君西周君遭鄙視,原來戰國末年有兩周
    當得知《大秦賦》初播之時,便激動了一把: 《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最後一部《大秦帝國之天下》觀感很贊,演員基本上都是演技滿滿的老演員,比如段奕宏、辛柏青、鄔君梅、李乃文、張魯一等。畢竟不用看小鮮肉小花旦的拙劣表演,心情自然會舒服很多,再加上這部劇,製作精良,令人忍不住感嘆,2020年快結束了,終於有一部良心劇可以入眼了。
  • 《大秦賦》中周天子曾經坐擁天下,為什麼後來會蝸居河南?
    原創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錄於話題#大秦賦19#中國古代史90曾經不怒自威的周天子熱播劇《大秦賦》中,公子異人出兵滅掉了西周君,呂不韋又出兵滅掉了東周君。那麼周為何有西周君、東周君兩個國君?昔日強大的周王室又何以淪落至此?
  • 《大秦賦》中的西周、東周是怎麼回事?看了這篇就全明白了
    原創:唐封葉|葉話文史公眾號前言秦迷們期盼許久的《大秦賦》終於上演了,讓大家飽了眼福。不過前幾集中出現了東周和西周,把很多對歷史不太了解的觀眾弄糊塗了——西周早就滅亡了,怎麼還有西周呢?而《大秦賦》裡所說的東周和西周,則是指東周王朝在東周王畿內分封的兩個小諸侯國,即東周國和西周國,中國古代朝和國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大家一定能明白。下面我再詳細講解一下東周國和西周國的由來和滅亡情況。
  • 《大秦賦》一對活寶:西周君與東周君,為何周朝同時有兩個君?
    《大秦賦》熱播,有兩個人物堪稱一對活寶,讓人印象深刻,一個是西周君,一個是東周君。兩人年紀差不多大,性格特點也極其相似,都是:倚老賣老,不自量力又十分天真。他天真的以為,雖然他做了錯事,但是看在「周天子」面上,秦國應該原諒他。然而,秦軍的要求卻是:西周君需獻出他轄下的36座城池及土地人口,少一座城,一寸土,都不可,周天子仍可居住洛邑,但土地歸大秦,若西周君不答應,就打到答應為止。
  • 《大秦賦》:當年周平王給秦國的空頭支票,成就了秦國的崛起
    最近《大秦賦》正在熱播之中,而大秦賦前面幾集可以說分外精彩,其中周赧王可以說是非常悽慘,名義上頂著周天子的名號,實際上戰國七雄誰都不把他放在眼裡,到了最後關頭還把他拿擋箭牌使。周天子的行為最終惹怒了秦莊襄王,至此八百年周王朝至此覆滅,周赧王面對這情況也只能大呼:「嬴秦,你這個養馬的家奴。」
  • 東周有眾多諸侯國,周天子為何看不起秦國,看秦國出身就知道了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建立東周。東周和西周雖然是一脈相承,但王權衰落,周天子只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沒有任何權威。在東周的歷史上,諸侯成為了主角,戰爭了各種戰爭。那些有實力的諸侯,會得到大家的承認,即使是周天子也會承認人家的地位。不過在東周眾多的國家中,周天子可以說是最看不起秦國的。
  • ...賦的是什麼|大秦賦|秦國|大秦帝國之崛起|戰國|大秦|歷史劇
    《大秦賦》賦的是什麼《工人日報》(2020-12-20 04版) 劉兵近日,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引起觀眾尤其是歷史愛好者的熱議。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
  • 故事發生在戰國末年的《大秦賦》為何有「西周」與「東周」?一文...
    在最近上映的電視劇《大秦賦》中,出現了「西周國」和「東周國」。我們知道,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那麼戰國末期時東周都快結束了,怎麼又冒出來西周國和東周國呢?其實,此「西周」非彼「西周」,此「東周」也非彼「東周」。它們不是周天子的周王朝,而是諸侯建立的諸侯國。
  • 《大秦賦》中,周天子為何說秦國的先祖「秦嬴」是養馬的家奴?
    在最近熱播的《大秦賦》裡,秦昭襄王派大軍攻打周天子王畿,並且取回了象徵天子的「九鼎」。 而最後一任周天子周赧王仰天大罵,說「秦嬴」是養馬的家奴。 秦國不是諸侯嗎?與周王室是國與國的關係。
  • 《大秦賦》中周天子,曾經坐擁天下,混到蝸居河南,到底怎麼回事
    曾經不怒自威的周天子 熱播劇《大秦賦》中,公子異人出兵滅掉了西周君,呂不韋又出兵滅掉了東周君。那麼周為何有西周君、東周君兩個國君?昔日強大的周王室又何以淪落至此?
  • 《大秦賦》中反覆提到的雍城,對秦國有什麼特殊意義?
    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中,雖然主要講述的是秦滅六國的故事。不過,其大量的篇幅,還是集中在秦國這一個諸侯國身上。在此基礎上,不僅秦國的人物獲得了較多的刻畫,秦國的城池,同樣引起了觀眾的關注。比如在秦國都城鹹陽之外,雍城就是《大秦賦》中反覆提到的城池。在《大秦賦》中,趙姬太后曾長期留在雍城,這也是他和嫪毐生下兩個孩子,卻能夠瞞住秦王嬴政的重要原因。
  • 看《大秦賦》,品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興衰成敗!
    《大秦賦》以我國古代戰國時期(前475-前221年)為歷史背景,不論在時間、地點、人物還是故事情節上都非常接近史實。《大秦賦》以秦趙「邯鄲之戰」為切入點,藉以引出本劇的主要人物呂不韋、趙姬、嬴政以及嫪毐,因此,要想更好地觀賞這部大劇,有必要更多地了解一些有關「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歷史知識和它們的興衰成敗。
  • 《大秦賦》18集李斯為什麼抱著羊羔去見呂不韋 大秦賦6國打秦國
    《大秦賦》18集李斯為什麼抱著羊羔去見呂不韋相信很多看過這個片段的朋友都對這個片段記憶猶新,並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李斯等人會給李斯送小羊羔呢?難道呂不韋喜歡吃羊肉,所以大家投其所好?其實沒這麼簡單,這裡涉及到一個周朝時期的禮儀,即所謂的見面禮。
  • 世人只曉周天子,卻不知尊貴的周天子他的下場何止一個「慘」字
    最近隨著《大秦賦》的熱播許多的網友產生了對當時時期的好奇心,也有不少的網友對於大秦帝國的統治手段有了一些了解,但今天罈子來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並不是秦始皇,而是在歷史中被人搶了地盤又奪了位子的周天子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 東周武士的鎧甲長啥樣?看看《大秦賦》第四季集吧
    《大秦賦裡》第四集的歷史背景,是公元前259年邯鄲之戰,魏國和楚國都起兵相救,大破秦軍。楚考烈王重新發起各國合縱,還派人到赧王處請求赧王以天下共主名義下達組建聯軍的命令,周赧王為此求助於西周公。西周公傾其國力組建起一支5000多人的軍隊,與諸侯商定在伊闕會師。
  • 《大秦賦》背景:都東周了,為啥還有西周公,是不是編劇搞錯了?
    我老婆在看大秦賦的時候,問了我這麼一個問題。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此時自然要顯擺一番。我可喜歡老婆看歷史劇了,總顯得我很博學^_^。首先說的是西周公,明顯是個公爵,不是王。而此時朝代還是周,如果西周公是周王朝的國君,自然是王。
  • 八百年歷史的周朝(西周和東周)為什麼有兩個滅亡時間?
    最近熱播的《大秦賦》還原了秦朝滅亡周朝的全過程。不過有人感到奇怪的是,《大秦賦》第四集通過旁白說八百年的周朝滅亡,但第九集又演了周朝君主投降。那麼八百年的周朝為什麼有兩個滅亡時間呢?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犬戎殺死周幽王並攻佔關中,周平王東遷洛邑,中國歷史從西周進入東周。周天子東遷後基本失去了對天下的實際統治權,諸侯爭霸的大變革時代——春秋拉開了大幕。到了戰國時代,周天子甚至連洛邑周邊的一塊土地的統治都無法保留了。
  • 《大秦帝國》系列的七代秦國君主,究竟哪一代功績最大?
    《大秦賦》可以算做是「大秦帝國」系列的最後一部,有了前幾部播出積累足的粉絲,《大秦賦》開播後也直接達到了8.9分,但隨著張魯一版秦始皇的登場評分有了一些下滑,大部分網友吐槽的點還是集中在這版的秦始皇有些老
  • 《大秦賦》中被秦國第一個消滅的韓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對東周春秋戰國歷史有粗略了解的人都清楚韓、趙、魏三國的開創者實際上原先都是晉國的卿大夫,晉國的國君勢力衰微,強悍的卿大夫們便開始如同東周王朝的各諸侯國一樣相互攻打吞併滅族。公元前403年,也就是韓景侯韓虔六年,韓趙魏三家獲得了周天子的承認,正式建立諸侯國,韓國的歷史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