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行知教育網訊:積一時之跬步,臻千裡之遙程。陽光煦暖的初冬,為實現教師之間的相互借鑑交流,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成都天府三中附小基於兒童視角的繪本閱讀教學展示活動如約而至。
主題一: 愛與溫情
1、《一個紅蘋果》
紅蘋果從大自然中來,最後又回歸到大自然中去,在張禾美婭的課堂上演繹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張老師繪聲繪色的講述帶孩子們感知紅蘋果的香甜與友情的美好,在寒冷的冬天讀到這樣一本暖暖的充滿愛與分享的繪本,仿若一道透亮的光,穿透陰霾照進了孩子們的心裡。
2、《彩虹色的花》
胥歆怡老師執教繪本閱讀《彩虹色的花》,通過繪本激發孩子們的課外閱讀興趣,教給孩子們閱讀的方法,引領孩子們發現、思考、表達,胥老師利用「猜」故事,「說」故事,「編」故事等多種形式引起孩子的閱讀動力。讓他們感受閱讀的氛圍,體驗故事的情境,理解故事的情節,讓孩子們在「圖畫藝術,文字藝術」的繪本中暢遊。
3、《我家是個動物園》
魏蕾老師通過《我家是個動物園》這個有趣的故事,讓孩子們擺脫束縛激發無窮的想像力,發現每一頁祥太的家人都有不同的身份。引導孩子們能向繪本中的祥太那樣用一顆溫柔的心去了解和接納這些性格、愛好、生活習慣不相同卻又緊密相連的個體,感受到家的溫馨與快樂。
4、《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
這是一本充滿童趣的圖畫繪本,陳程老師帶領孩子們一起閱讀時,引導學生仔細閱讀圖畫,感受隱藏在圖畫背後的深意。在情節發展的關鍵地方適當停頓,讓孩子們猜測一下故事接下來會怎樣發展,師生共同創設沉浸濃濃書香的氛圍,讓孩子們在閱讀中在有一顆愛的種子,懂得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真諦是——信任、關愛和鼓勵。
5、《長大以後做什麼》
長大以後做什麼?這是一個讓每個孩子都滿懷期待、滿懷憧憬的故事,周雲老師的娓娓道來中,孩子們隨著小主人公的天馬行空的想像,馳騁在五彩繽紛的世界裡。周雲老師又引導同學們大膽畫出自己不平凡的心願,同學們活潑流暢的語言,豐富稚嫩的圖畫,卻有著不遜色於繪本作家的深厚意蘊。
6、《月亮的味道》
夜晚,高高掛在天上的月亮在成人的眼裡已經是遙不可及的,更不要說會想到去品嘗一下月亮的味道了。徐冬秀老師在這則故事中,帶領孩子們一起把那一輪皎潔的明月被幻化成了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在「夠」月亮的過程中,小動物們「疊羅漢」的執著和合作精神令人感動,故事中小動物們那可愛的「堅韌不拔」「堅持到底」「團結合作「,對孩子們來說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
主題二:華夏文化
1、《龍生九子》
在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龍有九子,形象各異,各有所好。趙夢老師帶領學生通過《龍生九子》認識了喜好負重的龍子、喜好觀望的龍子、喜好吼叫的龍子、喜好辯別是非的龍子、喜好吃喝的龍子、喜好玩水的龍子、喜好爭鬥的龍子、喜歡煙火的龍子、喜好關閉的龍子,它們的特長各自不同,擁有獨特的個性成就獨特的美,讓世界絢麗多彩。讓我們的孩子不僅能觀察看到的事物表象,同時感受背後的文化內涵。
2、《一園青菜成了精》
在我們成人的眼光裡,青菜順應時節變化,由萌芽到生長,由青澀到成熟,是大自然的規律。但在王老師的課堂上,「一園青菜居然成了精」!一首北方童謠,加上生動的插畫,如同將電影搬到書本上一樣,鏗鏘有力,節奏感十足。同學們在朗朗上口的童謠中認識常見蔬菜,豐富了日常認知。畫面和語言充滿想像,將蔬菜擬人化,激發孩子閱讀興趣,豐富想像力。
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教研有道,學海無涯。每一次切磋交流都是為了共同的進步,通過繪本閱讀課題的研究,全面提升了孩子們的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為孩子們的終身閱讀奠定了基礎,為書香校園建設再添新內涵。老師們在教學教研這條路上,將一直向前,且行,且思,且悟,老師們心如花木,向陽而生。相信瀰漫著書香的校園,會成為三中附小最有朝氣的文化標籤。
編輯:小伴
責編:付藝薇
來源:成都天府三中附小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