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們給準大學生們推薦了筆記本電腦和手機,讀者的反饋還不錯,有很多留言表示,想看關於耳機的推薦。既然讀者們都這麼要求了,那我們只好「恭敬不如從命」。
可以隨身攜帶的TWS耳機
1.AirPods Pro
如果說iPhone 4和MacBook Air顛覆了整個行業,那麼AirPods Pro既是如此。AirPods Pro發布沒多久,便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口碑,同時這款產品受到了數碼大V們的青睞,他們也非常推薦。
AirPods Pro擁有出色的降噪能力,可以隔絕外界環境中大部分噪音,讓你沉浸在音樂的世界。通透模式下,它可以瞬間把你拉回到現實世界,給你一種沒有佩戴耳機的感覺。
蘋果針對不同的人耳進行分析,耳塞也是專門找供應商定製的,基本適用於所有用戶。同時,為了減少「聽診器效應」,蘋果還在耳塞內側打了個小孔。除此之外,耳柄部分的壓感按鍵,觸感反饋很真實。
得益於蘋果良好的生態,使得AirPods Pro的體驗要高於其他競品,例如打開充電盒,iPhone就會彈出耳機的連接動畫。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是安卓用戶,AirPods Pro的部分功能可能會受到限制;iPhone用戶的話,它可以說是最佳選擇。當然,如果你對耳機降噪沒有要求,那麼二代AirPods也值得考慮。
2.索尼WF-1000XM3
說到耳機降噪,怎麼能少了索尼。WF-1000XM3這個命名大家聽起來或許比較陌生,但是換成索尼三代降噪豆的話,想必大家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不過,有一說一,索尼前代降噪豆做的是真的爛,不是經常斷連,就是續航尿崩。但是這一代,上述問題都得到了解決,而且降噪效果也有了很大提升。
相比AirPods Pro,WF-1000XM3的降噪效果要更勝一籌,畢竟索尼在音頻領域耕耘這麼多年,想要超越也確實有難度。雖然索尼三代降噪豆不支持自家LDAC藍牙傳輸協議,但是音質要比AirPods好太多。
索尼三代降噪的缺點在於充電盒子做得偏大,而且只能躺著放,不能立起來,設計有點反人類。其次是它不適合長期佩戴,因為耳塞是直接插入耳道,佩戴時間久了,耳道容易腫脹。
3.OPPO Enco W51
如果你覺得上面的TWS降噪耳機都太貴了,沒關係,還有一款性價比超高的產品,那就是OPPO Enco W51。
OPPO Enco W51的降噪效果絕對可以排TWS耳機中的第一梯隊,499元的價格也是非常親民,而且顏值又高。
雙重主動降噪、藍牙低延時雙傳、三麥克風通話降噪、24小時的總續航、支持無線充電和IP54級防塵防水,這些都是這款耳機的核心賣點。在500元以內的價位段,OPPO Enco W51基本沒啥對手。
外號「狗圈」的頸掛式耳機
1.索尼WI-1000XM2
與TWS耳機相比,頸掛式耳機的優勢在於續航能力更強,音質也要更好一些。開啟降噪模式後,索尼WI-1000XM2可以聆聽10小時,關閉降噪模式則可聽歌15小時,而且即便耳機沒電了,用戶能夠通過有線連接繼續聽音樂,同時音質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WI-1000X和WI-1000XM2的區別在於後者搭載了HD降噪晶片QN1,降噪效果僅次於自家頭戴式耳機WH-1000XM3,強於索尼三代降噪豆。此外,WI-1000XM2還擁有專用的通話麥克風,同時頸帶從原先的硬質材質改成了可摺疊的矽膠。不僅如此,WI-1000XM2的充電接口終於升級成了Type-C,充電速度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WI-1000XM2還可以充當電子潮流單品,日常出街使用,有助於你的穿衣搭配,而且索尼的信仰Logo,逼格滿滿,能夠為你帶來附加價值。
2,小鳥TRACK
雖然小鳥(Libratone)耳機的知名度不如索尼,但是他們家產品還是可以的。小鳥TRACK的外觀設計很有特色,頸帶部分只有一根線,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減輕了耳機的重量,哪怕用戶長期佩戴,也不會對肩頸帶來負擔。
不過,這種設計的缺點也很明顯,比如不支持有線連接,耳機沒電了就只能拿去充電;沒有NFC,無法與手機快速配對;頸帶處容易斷。
小鳥TRACK實現降噪的方式與索尼不同,前者採用的是被動降噪,通過矽膠耳塞與耳道的緊密貼合,以此來隔絕外界噪音,而後者則是主動降噪,通過降噪晶片和耳塞之間相互配合,形成雙重降噪。因此,小鳥TRACK的降噪效果不如索尼。
藍牙連接最佳的頭戴式藍牙耳機
1.索尼WH-1000XM3
TWS耳機、頸掛式耳機都不是無線耳機中表現最佳的種類,頭戴式藍牙耳機無論音質還是續航,都要比前兩者要好。一直以來,索尼WH-1000XM3是無線降噪耳機裡的佼佼者,即使是Bose 700也要甘拜下風。
索尼WH-1000XM3支持LDAC協議,傳輸數據是普通藍牙的3倍,傳輸速率可以達到990Kbps,而且該耳機還通過了小金標(Hi-Res)認證,再加上支持360臨場音效,音質自然要比普通頭戴式藍牙耳機好。
另外,索尼WH-1000XM3左耳罩可以通過NFC與手機進行快速配對,右耳罩的面板則支持觸控操作,比如輕點兩下可開啟免提通話;長按激活語音助手;捂住耳罩可以聽到周圍的聲音等。
有消息稱,索尼會在2020下半年推出WH-1000XM4,資金比較充裕的朋友也可以等下一代。
2.鐵三角ATH-SR30BT
鐵三角ATH-SR30BT顏值很高,而且這款耳機還有和《崩壞3》聯名,喜歡八重櫻的小夥伴可以考慮入手。
鐵三角ATH-SR30BT的低頻和中高頻表現還可以,適合聽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曲風與學生黨也很匹配。但是它並不支持降噪,佩戴者只能通過調高耳機音量來消除外界的噪音。
需要注意的是,鐵三角ATH-SR30BT不適合打遊戲時使用,因為延遲偏高,平時聽聽歌還行,這款耳機最大的亮點就是好看。
復古的有線入耳式耳機
1.森海塞爾IE60
雖然無線耳機漸漸成為了主流,但是有線耳機依舊有市場。森海塞爾IE60憑藉動圈式驅動單元和強大的釹磁體,為用戶帶來了強悍的重低音和更高的聲音解析度。
不過,由於它採用的是動圈單元,調音風格偏向蓬鬆舒適,所以不適合聽節奏很快的電子樂和流行樂。
這是一款HiFi入門級耳機,IE60提供了出色的低音響應和噪聲隔離,具有20dB的被動噪聲衰減。獨特的外觀設計,使得這款耳機擁有了很高的辨識度。
2.拜亞動力SOUL BYRD
拜亞動力SOUL BYRD是一款三頻均衡的耳機,低頻表現較為突出,下潛深而且密度渾厚。中頻人聲僅次於低頻,至於高頻,太亮了,比較容易失真。
拜亞動力SOUL BYRD聽歌範圍很廣,流行樂、交響樂、人聲基本上都沒啥壓力。與以往的拜亞動力耳機不同,這款耳機的外觀設計加入一些年輕的元素,例如腔體的磨砂材質和腔體邊緣的金屬。
逐漸被人遺忘的有線頭戴式耳機
1.舒爾SRH940
舒爾SRH940是一款定位專業錄音和監聽領域的耳機。雖然它的外觀醜了點,但是音質真的可以,無論是低頻、中頻,還是高頻,這款耳機都有著出色的表現。
舒爾SRH940低頻下潛很深,密度厚實;中頻飽滿、細節豐富;高頻延展性很強。總之,追求音質的小夥伴可以考慮,2000出頭的價格也不算太貴。
2.索尼MDR-H600A
索尼MDR-H600A外觀設計時尚,官方提供了多種配色可供用戶選擇。這款耳機比較適合聽女聲、輕音樂、ACG之類的音樂,偏好中高頻的朋友值得考慮。
索尼MDR-H600A採用了麵條狀耳機線,基本杜絕了自纏繞,線控器有通話功能,支持Android和iOS兩個平臺,所以不必擔心手機系統兼容問題。
總結
藍牙耳機和有線耳機最大的區別在於推力,前者不管你用什麼設備來聽歌,效果都一樣,後者則是越高端的耳機,對播放設備的要求也就越高,超過3000價位段的有線耳機,基本上就要用專業的音樂播放器才能發揮全部實力。
買什麼耳機最好還是根據自身需求和手頭的資金來判斷,如果你剛好看中一款符合自身要求的耳機,但是價格超出了預期的話,不妨再找找替代品,或者慢慢攢錢,千萬不要衝動消費,不然後面的生活過得可能會很苦噢。